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研究背景

《世界残疾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的残疾人的数量达到惊人的地步,全球已有超过10亿人(占2010年全球人口的15%)带有某种形式的残疾而生存。 善待民众、尊重残疾人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托克维尔曾指出,国家(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为每位公民(包括残疾人)有尊严地过上体面的生活提供必备条件,无论是地域、种族、肤色、年龄、性别,还是信仰、文化的不同。服务于人民,让每个人享受到公平而平等的待遇,是民主国家的一个基本使命。 同时弗雷德里克森的社会公平复合理论提出,起点公平是人类获得生存发展权的基础性资源条件,也是西方政府在选择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措施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以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国民待遇的逻辑起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条文为残疾人事业保驾护航,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都十分重视残疾人工作,关心残疾人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是世界上残疾人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四成农村残疾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近3000万城镇残疾人的生活状态低于社会平均值。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残疾人的小康进程将直接关乎该目标的实现。没有残疾人群体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无法真正实现,加强和改进残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帮助残疾人共享发展结果,同奔小康,成为“十三五”需要着力解决和攻坚的任务。因此说,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不仅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具体体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的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分别就公共文化体育和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明确提出了重点任务、基本标准和保障工程,尤其是考虑到我国残疾人数量多、困难程度大,残疾人事业基础薄弱,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等因素,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单列一章,可以看出国家对于不断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残疾人公共服务走上制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决心和信心。国务院颁发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提出,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残疾人体育健身计划”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中残联”)、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出台的《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十三五”实施方案》就提高残疾人公共文化参与率、提升服务水平、保障平等享有的权益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公共体育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步入“治理时代”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政策制度大的社会背景下,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我国体育事业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站在发展战略的新高度和新的理念与价值取向下提出的新任务,其本质是从保障公民的基本体育权利和根本利益出发,将体育发展的各项资源和要素统筹起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2010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东部地区要率先起到示范作用 。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国家体育总局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纳入体育整体工作中,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通过示范区建设,为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江苏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之一,人均生产总值(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已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江苏省围绕着努力构建功能设施完善,覆盖城乡一体,组织健全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目标,加快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示范。

近年来,作为提高残疾人身体健康水平、改善生活状况、平等参与社会的公共体育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维护残疾人权益、消除障碍、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的文件,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状况的改善。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根据残疾人特点,组织残疾人广泛开展自强健身活动” 。2009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期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针对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2016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大国家全民健身助残工程的支持力度”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切实维护残疾人的体育权益,满足广大残疾人的体育需求,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立足全民健身事业大局,一方面积极推动残疾人共享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成果,逐步缩小残疾人群体享受公共体育服务的差距。另一方面加快实施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康复体育关爱工程”,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健身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加强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工作的指导,使更多的残疾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体育健身服务;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公共体育设施向残疾人开放和使用问题,努力使广大残疾人更多地享受到体育健身带来的快乐和裨益。

目前,我国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步入快速发展期,但是残疾人平等地享有公共体育服务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为残疾人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理念和残疾人享有的权利并没有得到保护,使得残疾人群体仍然是被遮蔽的对象,因此导致政策制定中无法彰显这一群体的权益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与渠道单一,公共体育服务不均等,公共体育服务不能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2019年我国经常参加残疾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人数由上一年的12.19%上升为14.6%,虽然这与以往相比较有所提高,但与基本参与率的33.9%还是有差距。《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2013)》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着力点、背景、现状以及借鉴,并从八个方面提出展望,其中第五个方面认为:当前我国公共体育产品的服务总量不足,公益性差、公平性不足,区域及城乡、阶层差异明显,突出表现在农村、老少边地区、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严重滞后。 从《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2013)》中可以看到弱势群体在公共体育产品提供服务中的差距和严重滞后。所以说,加快构建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公益性体育事业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落实政府体育惠民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第一,基于新公共服务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和系统理论的指导,阐述有关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特征及价值取向,为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客观描述江苏省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供给、保障和满意度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和成因分析,以便为进一步完善江苏省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机制奠定基础。

第三,研究探讨以残疾人健康为主题,以健康江苏战略为发展视野的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机制,有助于江苏省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长效机制形成与发展,并提供前瞻性构想与参考。

(二)研究意义

21世纪以来,公共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效能成为世界范围内各级政府管理改革的核心问题。理论和实践表明,公共服务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平等享有的。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举措中,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其意义体现在:

1.理论意义

(1)丰富公共体育服务的理论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基础。随着我国体育发展新目标、新理念的确立,尤其是全民健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体育领域如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发挥体育在建设健康中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等问题成为学者们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关注的焦点。目前,学术界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对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机制的研究却不多见,尚显薄弱,对体系的构建、面临的障碍缺乏理性剖析。本书立足国内外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成果,重视对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核心概念阐释、理论溯源、基本特征、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进而在理论创新争取有所突破。

(2)通过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改进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条件提供保障,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随着国家持续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地方政府围绕残疾人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展开各种形式的创新实践,基于实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策保障更加完善”的目标,迫切需要对这些创新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凝练出具有示范性的创新模式,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3)具有弘扬公平正义伦理价值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不仅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夙愿,也是包括西方在内的国家和政府亘古不变的主题。公平正义是每一个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是社会和谐基础与价值追求,是评价一个社会的准则。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尽可能地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机会和过程的公平。通过建立健全以及完善残疾人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着力改善残疾人生活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从而提升残疾人对共享改革成果的满意度,进而实现共同奔小康的宏伟目标。

2.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高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管理水平,促进政府和社会各阶层关注该群体的公共体育服务状况,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残疾人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引导各级政府树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绩观,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相关行为主体的政策行为,提高部门合作意识,促进残疾人健康水平的提升。

(2)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机制建设是解决当前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维护公共利益,彰显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性、公益性和全民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将为残疾人体育工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和对策建议。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决定了治理过程的困难性。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政策制度保障有力推动了残疾人公共体育的发展。在“健康中国”战略下,我国更应该聚焦于残疾人的健康需求,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政策为切入点,更好地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 Jfv/C+XzWfA8uG7N26eS2gRMQo1rayCzTP84StOE08gaZl16xZNM0in9gsTw0VD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