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曾这样告诫美国人:“我们应该记住两件最重要的事情。第一,昨天已经过去了;第二,我们现在必须适应这个各国互相依赖的世界。”这话是针对美国的过去和未来而言的,不过,如果换个角度,也同样适合于中国。

昨天的中国是一个经济封闭、以国内市场为主、实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这种体制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始推动力是超强度的投资需求,而不是消费需求;是有限的、人均消费水平极低的国内市场,而不是庞大的、人均消费水平较高的国际市场,更不是当下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的经济资源不能在全球或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最优配置: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僵化的旧的人事管理体制而导致巨大的浪费,充裕的世界资金因种种原因而不能进入中国市场。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给全球所有的国家公平地提供了机会,日本抓住了,亚洲“四小龙”抓住了……遗憾的是,中国没有赶上这一战后经济发展的盛宴。

造成这种遗憾的原因何在?反思过往,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根源,即内向型的、封闭的经济发展战略。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凡是走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的国家和地区,在绝大多数经济发展指标上优于那些实行封闭、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幸亏中国有一个广大的国内市场(尽管当时人均消费力极低),否则,经济会更加糟糕。

昨天已经过去,我们正在面对的今天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呢?首先是早在100多年前就已形成的全球化的市场;其次是全球化的生产,包括生产要素的均衡、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方法和手段的借鉴,全部超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步入了世界性的活动范围。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依存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如果说,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没有一个人能声称,某件产品全部由他一个人制造,那么,在如今国际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恐怕也很难有一个国家能够断言,某件产品从原材料供给一直到销售全部在一个国家内进行。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今天我们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特征。

不同国家之间商品的交换和流动,即国际贸易,曾经是世界经济关联的主要手段,但如今它已经被跨国企业所替代。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发达国家无不以世界市场作为自己发展经济的舞台,能否实现经济全球化,直接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而企业的跨国经营则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途径之一。企业的跨国经营,不仅可以利用国际分工,引进外资、技术、人才和管理,同时又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在南京大学1992年首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部跨国公司管理中心主任哈姆丹·本耐沙指出:“跨国公司已经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些跨国公司不但决定着国际经济关系,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还对贸易、技术和资金的流动起着越来越大的决定作用。它们的活动对世界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初几乎为零一路飙升至2019年的1 410亿美元。尽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个低谷,但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又重拾信心,找到了新的定位。据中国商务部资料显示,目前全球500家最大跨国公司已经有400多家实现在中国的投资,中国目前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19年,中国吸引外资总量占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总量的20.62%。根据世界投资报告(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的数据,近几年来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呈下降趋势,201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相比前几年有所回升,从2016年的1.75万亿美元依次降至2017年的1.43万亿美元和2018年的1.3万亿美元,到2019年实现同比增长1.54万亿美元,这也是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连续三年下滑后的温和复苏。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2020年和202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大幅下降,预计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将从2019年的1.54万亿美元下降40%,是自2005年以来首次低于1万亿美元。2021年,外国直接投资预计还将进一步减少5%至10%,2022年将开始复苏。与全球贸易的大幅下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大幅下滑相比,中国的跨国投资则呈现出比较喜人的趋势。相对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外资的数量总体呈大幅上升趋势,从1990年34.87亿美元,到1992年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10.08亿美元;2010年超过千亿美元,为1 057.40亿美元;2019年为1 381.4亿美元,新增外资企业约4.1万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投资中心。同时,中国的对外投资总体也呈现增长趋势,1990年中国对外投资只有9亿美元;2005年超过百亿美元,达122.60亿美元;2014年超过千亿美元,为1 029亿美元;2016年高达1 701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在全球占比达到13.5%。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为,防范中国企业可能在国际投资环境中遇到的不稳定风险,提升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水平,中国政府在政策层面有所收紧,引导企业理性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有所滑落。2019年中国对外投资为1 171.2亿美元。截至2018年底,中国超2.7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88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3万家,全球80%以上国家(地区)都有中国的投资;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设立境外企业超过1万家,2018年当年直接投资流量178.9亿美元,年末存量1 727.7亿美元,占比分别为12.5%和8.7%。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占总额的91.7%;2018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1.98万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这些境外投资企业的经营范围包括对外贸易、物业投资、信息咨询、金融保险、餐饮旅游、劳务承包、文教卫生、技术开发等。中国的跨国企业,如华为、海尔、美的、TCL、联想、中国银行等,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实体,它们在发展中国家和欧美等发达国家拥有一定规模的资产。这些公司正在迅速学会如何在全球性的经济竞争中取胜,同时确保获得市场、信息和技术。

40多年来,中国的跨国公司从数量少、平均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的初级阶段一步步发展壮大,突破一个个发展深度与广度的制约瓶颈。其中关键之一,便是解决跨国型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难题。其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始终寻求在两个主要方面向中国提供相关帮助:一个是制定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法律框架;另一个更重要的是,开发和培养中国的跨国经营管理人才。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制定了针对中国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该计划为在跨国公司工作的合格的中方经理提供半年到1年的在职培训。但是,有机会到联合国受训的人员不可能很多,远远不能满足中国迫切的跨国经营的需要。更何况一年半载恐怕难以使长期局限于国内市场观念的经理们一下子变成能适应世界经济竞争的企业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针对跨国经营的人才制约,必须从大学开始,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出一大批各种层次的跨国经营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套比较完整而系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企业管理方面的著作。我仍记得,赵曙明教授在1991年从美国回国后,就组织南京大学商学院的中青年教授撰写了一套《国际企业管理丛书》。这套丛书共分8册,它们是《国际企业经营管理总论》《国际企业:环境、组织、战略》《国际企业:金融、财会、税收》《国际企业:营销、广告、公关》《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跨文化管理》《国际企业:风险管理》和《国际企业:各国交易规则与惯例》。这对推动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和中国的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管理都是了不起的贡献,当时我也曾为那套丛书写了序。

近30年来,赵教授撰写的《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著作,已经重印再版多次。作为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其中一本,这次重新修订再版,能有机会再为他的这本书作序,我感到非常荣幸。赵教授是我在中国的老朋友。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商学院院长,是他与我探讨联合培养中国工商管理硕士,我们于1987年成功地在南京大学商学院合作培养了30名中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我到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商学院担任院长,赵教授于1990年应邀来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商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并兼任客座教授。后来我到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担任商学院院长,他多次应邀来我院讲学。他那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精神值得我们美国学者学习。1992年他又倡导由南京大学与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召开“企业跨国经营国际学术研讨会”,后来他又邀请亚洲、美洲、欧洲、澳洲等地的一些著名大学商学院共同举办,于1996年、1999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和2020年在南京连续召开了第二至第十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学术研讨会。他组织的这些大型国际研讨会一次比一次开得成功,影响一次比一次大。2020年11月21~22日他主持召开的第十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研讨“全球投资、新技术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博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埃尔文·罗斯(Alvin Roth)博士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博士和跨国公司首席执行官等应邀参会做主题报告。不论他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我都钦佩地看到赵教授作为教师、研究者以及管理者所显示的学术水平和组织管理才能,他在人力资源管理,特别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面颇有造诣。他再版的这本教材体系完整,内容新颖,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国古人云:开卷有益。作为一位多年担任美国大学商学院院长,并坚持教学研究的企业管理学教授,我希望广大读者能从这本书中学到更多的关于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
原商学院院长 斯坦利·希利博士

2020年11月25日
于美国奥马哈城 mtWlX91tgJQWYi1MXYS3uRy++SoFsdZnBzZOD+g5/2hAAUSlaQzzD3piBM6K8fM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