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早在古希腊时期,先贤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口号,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将目光从神的光彩转向人类自身。人类对自我意识的真正研究始于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针对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扼杀、对个性自我的否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喊出了“我是凡人,我有凡人的要求”的人性解放之声。此后,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最先使用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提出了“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的精辟论断,揭示了对自我意识的发现途径。笛卡儿之后,有关自我的研究开始得到空前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别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它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能,具有目的性、能动性、社会性等特点,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调节、监督、矫正的作用。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在生活环境中通过个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与发展,并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发展,它有一个萌芽、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一)自我意识萌芽时期(0—3岁 生理自我形成发展期)

新生儿刚出生时没有自我意识,他们处在一种混沌状态,只有一些简单片段的感觉、动作和本能的反射,因而和一般小动物没有多大区别,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婴儿在以后的生活中,由于不断与外界事物接触,身体器官、神经系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

1岁左右儿童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例如,当他手里抓着玩具的时候,他不再把玩具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咬自己的手和脚时能感觉到和咬其他东西不一样。这样儿童生理的自我就形成了。

1岁半左右的儿童,从成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表明他们能把自己和别人相区别。2岁以后,儿童逐渐学会用代词“我”来代表自己,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由此实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一次飞跃,而掌握“我”字是自我意识萌芽的主要标志。例如小孩子在一起玩玩具,妈妈问孩子:“你拿的是谁的玩具?”孩子会回答:“我的玩具。”而不会说成你的玩具。对儿童而言掌握人称代词比掌握名词困难得多,他要完成人称代词运用中的内部转换,没有对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他物的一定的区别和把握,是不可能的。3岁左右的儿童,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开始出现羞愧感与疑虑感,出现了占有欲和嫉妒感。“我”的使用频率提高并开始有了自我独立的要求。

这一时期的儿童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认为世界以他为中心,外部世界因他而存在,因而也被称为“自我中心期”。这个时期的儿童还没有关于自己内心的意识,不会像成人一样进行深入的思考。

心灵便利贴
什么时候我们知道镜子中的那个人是自己?

个体在早期是不具备自我意识的,也就是说,个体在早期无法区别自己与外界的事物。最直观的证据就是婴儿会把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当作玩具,经常抱着自己的小脚吮吸脚趾。阿姆斯特丹(B.Amsterdam)的运用点红实验证明什么时候婴儿能识别镜中的人是不是自己。实验大致流程为:

图2.1 点红实验

被试是88名3—24个月大小的婴儿。实验开始,在婴儿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主试在其鼻子上涂一个无刺激红点,然后观察婴儿照镜子时的反应。研究者假设,如果婴儿在镜子里能立即发现自己鼻子上的红点,并用手去摸它或试图抹掉,表明婴儿已能区分自己的形象和加在自己形象上的东西,这种行为可作为自我认识出现的标志。

阿姆斯特丹对研究结果经过总结得出,婴儿对自我形象的认识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是游戏伙伴阶段:6—10个月。此阶段婴儿对镜中的自我映像很感兴趣,但认不出他自己。第二个是退缩阶段:13—20个月。此时婴儿特别注意镜子里的映像与镜子外的东西的对应关系,对镜中映像的动作伴随自己的动作更是显得好奇,但似乎不愿与“他”交往。第三个是自我意识出现阶段:20—24个月。这是婴儿在有无自我意识问题上的质的飞跃阶段,这时婴儿能明确意识到自己鼻子上的红点并立刻用手去摸。

(二)自我意识形成时期(3岁—青年初期 社会自我形成发展期)

从3岁至青春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学习社会角色的主要时期。儿童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游戏、学习、劳动,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步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伙伴角色、学生角色等。

幼儿期,自我意识的特点是完全依照成人的影响来认同自己、他人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几乎是从他人那里获得“肤浅”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认识。没有困惑、烦恼与忧愁,单纯而快乐。

童年期,自我意识的特点是模糊,不大自觉、被动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多少认识,如果问“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许多小朋友会回答不上来,没有想过。即使回答,也往往是对自己一些外部特点的描述,如“我是一个爱画画的人”“守纪律的人”等,或是转述教师、家长或其他人对他的评价。

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质的变化,独立性、自觉性、自律性都有了迅速发展,并能够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品质,但水平还比较肤浅,不够清晰全面。他们开始对周围人们的精神世界、个性品质等感兴趣,开始关注周围人的内心体验、动机、想法、个性特点等。但这时自我意识水平还不高,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也不深。加之生理发育的加快,面对的压力增加,心理矛盾也开始变得日益突出。

青年初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间自我意识经过分化、整合而接近成熟,从而逐渐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全面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品质,正确地感知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并能主动地根据社会要求认识和发展自己。自我意识的显著特征是把原来主要朝向外部的认识活动,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自己的内心活动。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心理自我形成发展期 青年初期—青年中期)

从青春发育期到青春后期大约10年时间,是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自我观念渐趋成熟。青春期个人无论在生理、认识或情绪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如性的成熟、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感受性的敏感,都是造成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到了青春期,青年要求独立、自治的意识强烈,更想摆脱成年人的影响束缚。

一般来讲,青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自我明显的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即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矛盾斗争的加剧。两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便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也不能形成。于是青年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

(四)自我意识完善时期(自我意识同一期 青年中期—终身)

如果说青春期自我意识是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那么青年期之后个体的自我意识则是完善和提高阶段。即主体我与客体我、理想我与现实我经过激烈的矛盾和斗争,重新实现统一的时期。这种统一是在新的水平与方向上的协调一致,使现实我努力符合理想我的要求。当然,矛盾斗争的同一结果有两种可能性,积极的结果是形成新的真实的自我统一,使人增强自信,努力奋斗,有利于自身发展;消极的结果是形成歪曲的自我统一,或自卑,或自负,影响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三、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根据心理过程知、情、意三方面来分析,自我意识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

从认识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统称为“自我认识”;从情绪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卑、责任感、义务感和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从意志形式看,它表现为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律等,统称为“自我控制”。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也是首要成分,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核心,最能代表自我认识的水平,是对自我外表、能力、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主要涉及“对自己是否满意”“能否悦纳自己”这类问题,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与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自我调控

自我调控则要解决“如何有效地调控自己”“如何改变现状,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人”之类的问题,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控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调节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表现。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启动或制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积极性的加强或减弱、动机的协调、根据所拟订的计划监督检查行动、动作的协调一致等。

(二)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如身高、体重、长相、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等。

2.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属性的意识,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人格特性、心理状态、心理过程等方面的意识。

3.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三)从自我观念上看,自我意识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1.现实自我

现实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我的看法,即个体对现实的自我观察、分析、思考和评价后的认识。

2.投射自我

投射自我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叫他人自我。例如,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会形成什么样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当然他人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往往是有距离的。当这种距离不断加大时,个体便会感到自己不被别人所了解。

3.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即对理想中的自我的认识,它是个体想要努力达到的完善形象,是自己追求的目标,其中涉及的根本问题是“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定是一致的。理想并非现实,但理想自我对个体的认识、情绪甚至行为的影响都很大,能成为个体行为的动力。

心灵便利贴
自我现实化

人如何能够达到“自知之明”“自我完善”,心理学上叫“自我现实化”。自我现实化由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独特的自我得到了实现,成为真实的自己。实质上也就是人的自我得到了现实化,因此将其称为达到了“自我现实化”。

要达到自我现实化的境界,需要有两个前提:一方面,对自我要有一个客观认识,包括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等。为了努力达到自我现实化,必须大胆地、开放地、毫无保留地面对无意识,将无意识的声音带给意识,允许无意识展示出自己真实的自我;另一方面,自我现实化的达到还有赖于其他人格因素的发展。它包括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变化。例如人格面具的解除,承认所戴的公开面具不可能代表真实本性,认识到阴影的各种力量,理解和接受人的本性中的阴暗面,但却不屈服于它们或被它们所主宰,本性中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方面都得到表达并取得平衡等。自我现实化是一个艰巨的和长期的任务,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但却很少达成的目标。

自我现实化的人的第一个特点:自我现实化的人已经达到了很高程度的自知,他们在意识和无意识水平上都认识自己。自我现实化的人的第二个特点:在自知之后,便是对自我的认可。自我现实化的人接受他们的自我探索阶段显露给他们的东西。他们接受他们自己的本性——它的强和弱,圣洁的一面和丑恶的一面。他们可能会在不同的场合戴着不同的面具,那只是为了图方便。自我现实化的人知道他们在扮演角色,但他们并不将这些角色与他们的真实自我混同起来。自我现实化的人的第三个特点:自我整合,即人格的所有方面,包括无意识与意识等都被整合起来并且和谐化,以便所有方面都能得到表达一一相对立的性别特征,先前不占主导地位的心理类型等。这种人格各部分的整合和表达是心理健康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自我现实化的人的第四个特征便是自我表达。

因此,“自我现实化”是指对人类本性的接受和容忍。因为达到自我现实化的人,既对集体无意识开放,又对人类状况有很强的意识力和容忍力,从而也对他人的行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VleEoS8i0Mg+HAWp8iskb9db0dmuIBkLmuqPo7vpT6yGp8Hk1KANvteLv4Cxy95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