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重新认识我们的家庭

一、我们何以为家?

1.了解我们的家庭类型

中央电视台《七巧板》栏目有一首动画儿歌——《我有一个家》。歌词是:我有一个家,幸福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从来不吵架。爸爸去挣钱呀,妈妈管着家,三人相爱一样深,我最最听话。我有一个家,快乐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常一起玩耍。爸爸的主意大呀,妈妈管着他,我们三人一条心,什么都不怕。“爸爸的主意大呀,妈妈管着他”既诙谐幽默又是纯孩子语言;“我们三人一条心,什么都不怕”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美好、家庭的力量;让千千万万个单身的人有了对家的向往、对家的渴望。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家庭?家庭是指因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以及收养关系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关系,是指在法律上具有相应的权利义务的一定范围的亲属。家庭有不同的类型,像《我有一个家》歌词中提到的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我们把它称为核心家庭。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家庭有多种类型,如图2-1所示。

图2-1 家庭结构图

中国传统社会,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都以联合家庭为主,看过《四世同堂》的父母会知道祁家是典型的联合家庭,如图2-2所示。

图2-2 《四世同堂》祁家主要人物关系图

传统的联合家庭是农业社会特有的,农业劳动需要劳动力,传统社会的宗族就是这样产生的,宗族里的每一个成人都可能发挥教育作用,是整个家族在教育孩子。正如非洲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在联合家庭里,由于祖父母有丰富的经验和高级的家庭地位,孩子从祖父母那里获得的影响可能超过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影响。吴稼祥曾经指出:“祖母语录比许多导师指示更有价值。很多人格芳菲的人,都有祖母语录作为人生指南。”传统家庭教育中祖父母的教育和父母的教育可以互相支持,经验和智慧在联合家庭教育中发挥了更多的作用。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由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祖母语录”开始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年轻的父母成为家庭教育的主力。由于智慧往往是在长年累月的经验和阅历的积累中形成的,所以有智慧的往往是年长者,这可能是核心家庭的家庭教育的不足之处,但是年轻的父母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知识和技术,为更好地提供适合时代发展的家庭教育提供可能。知识和技术是核心家庭教育的优势所在,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知识和技术则需要智慧的支撑。

2.了解家庭的主要功能

无论是什么结构的家庭,均存在以下主要功能:

第一,教育功能。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对子女的教育是重中之重,适应生活、学习技能、形成自我概念等儿童社会化过程主要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并形成。

第二,经济合作功能。包括家庭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它是各种家庭功能的物质基础。每位家庭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自动维系家庭和谐,为家庭奋斗、付出。

第三,爱和陪伴功能。家庭是爱与陪伴的主要源泉。缺少爱与陪伴的孩子缺失安全感,思想敏感、性格孤僻,常导致极端行为。作为成人的家长同样也需要情感的滋养。

第四,抚养和赡养功能。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抚养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育培养。

第五,休息与娱乐功能。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休息和娱乐的功能日益增强,并逐渐从单一型向多向型发展,成为家庭成员沟通的主要方式。

二、我们以何为家?

1.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关于“家”,《说文解字》告诉我们,“宀为屋也”“豕为猪也”。远古先民建造房子,上层供人居住,下层圈养家畜。这种腾空的建筑,能防止水灾和野兽侵害,保障安全,是最初的家。之于圈养,猪温顺,繁殖能力强,能提供食物,给人以安全感。因此,蓄养生猪变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后来,无论汉字怎么演变,家的字形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避风挡雨,丰衣足食,这是从古至今我们对家的幻想。现代汉语关于“家”的解释,引申为安家落户、定居,自己家庭的住房。家,无疑成为我们的身体和精神的归属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其实物的呈现就是房子。无论是租,是买,是寒舍还是豪宅,都吸引着我们生出一个美好目标:我想有个家!我要拥有自己的家!

2.家有相亲相爱的人

家里应该有相亲相爱的家人。《相亲相爱一家人》唱出这样的情景:家,让人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温柔的灯光,父母慈爱的笑脸,时刻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充满力量,快乐时最想分享给家人,受伤时第一时间会想起家人温暖的怀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电视剧《小欢喜》充分阐释了这首歌曲的内容,引发了人们对家的深思:剧中三个家庭之一,方一凡的家庭不仅是剧中孩子们的向往,更被现实生活中成人和孩子们所羡慕。因为他们家有足够的爱!方一凡的爸爸方圆,人到中年遭遇失业,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转行去做滴滴司机,同时兼任家庭“煮夫”,他没有任何的难堪,而且他总能快速调解开家人之间的不愉快。为了方一凡艺考,他思路清晰,分析有理有据,和已经决定不支持孩子艺考的爱人谈起利弊时,动情动理。再看方一凡妈妈董文洁,直脾气,甚至暴脾气。但在其先生方圆失业时,她没有责怪,更多的是心疼,并且加倍努力工作。在公司面对勾心斗角时,为了生活忍气吞声。遇到育儿问题,她主动反思,接受方圆的开导,努力去改变。遇到“色狼上司”,尽管升职加薪,她还是果断选择辞职,却没有把理由告诉爱人,默默背负着痛苦。后来遇到一凡爷爷奶奶被传销骗走八十万时,她主动提出卖掉他们夫妻俩省吃俭用拥有的“家”,最快速度帮助老人还清债务,渡过难关……这样的爱,带给他们的孩子方一凡的是面对生活开朗乐观、积极向上。

教育之道无它,爱与榜样而已。处处为家人用心,一直最有默契。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最柔软幸福。

3.家有安全、平等和尊严

我国台湾女歌手潘美辰,在求学期间经历了半年三次搬家,她穷到连着几天待在出租房里吃泡面。《我想有个家》唱出了她的心声: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谁不会想要家,可是就有人没有它。脸上流着眼泪,只能自己轻轻擦。我好羡慕他,受伤后可以回家。而我只能孤单的,孤单的寻找我的家。虽然我不曾有温暖的家,但是我一样渐渐地长大。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会被关怀。无法埋怨谁,一切只能靠自己。永远都说没有爱,整天不回家。相同的年纪,不同的心灵,让我拥有一个家。

“害怕”“疲倦”“孤单”“羡慕”“爱”“关怀”,歌手从一个暂时缺少家庭温暖的视角,表达安全感的渴求。家里有熟悉的物品陈设,有爸爸的保护,有妈妈的味道,这种安全感什么都代替不了。目前大多数孩子的自闭、抑郁,成人后的人际关系、两性关系,以及与下一代的亲子关系出现的问题,原因多是安全感缺失,而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多归因于家庭:家庭关系、家庭行为和家庭言语。

曾经在某所学校家长会上,学校播放了一个师生表演的情景剧——下班后,爸爸推门进家,儿子坐在沙发上边刷抖音边问爸爸:“爸,您回来啦?也没个动静,吓我一跳。今天在单位有没有挨领导批评呀?”爸爸一头雾水回答:“没有呀?”儿子继续问道:“那业绩怎样呢?”爸爸本想让儿子感受他的辛苦,回答说没有大突破。儿子把手机扔在沙发上,扶着腰开始了炮轰:“不是我说你,作为一家之主,大半年了工作没有起色,你对得起公司领导对你的信任吗?你对得起老妈的一日三餐吗?天天什么家务都不干,三百六十度‘葛优躺’,如果问你个题目,还让我自己查百度……”

家长们起先笑声不断,后来瞬间安静。其实平时我们责备、盘问孩子时,远比这种状态还要咄咄逼人、无情冷酷,甚至歇斯底里。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你会发现:是我们把父母角色自我定义或代代相传为“权力实施者”了。父母认为孩子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责备、埋怨和不信任都是爱,最后都要加一句“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孩子就是家长思想、言行的二十四小时摄像机,在孩子未来生活中,在孩子身上,一定会看到父母的样子。这种不平等、尊严缺失的镜头我们不想回放,也不想重播。

三、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第一,创设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尽可能地提供满足孩子成长的物质需要,比如健康的饮食、干净整洁的空间、必要的学习用品、有益的玩具,等等。当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能力满足孩子们需要和喜欢的各种物品,物质的丰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不是必须条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逆境中成才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二,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重视亲子沟通,“蹲下来”走进孩子的世界,家庭成员一起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言语和肢体的相互熟知,家长主动包容孩子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节不良情绪,同时增进孩子和父母情感沟通,令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和被关注。

第三,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必须满足孩子爱的需要,在情感上有安全感;必须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父母角色要求:形成和谐夫妻关系,避免夫妻冲突;要确保对子女教育的一致性。提醒父母全力做到:养成耐心倾听的修养;建立“家庭会议制度”,民主、平等地讨论问题;学会温柔真诚地复述孩子的感受,不用“情感勒索”对待孩子;保持和孩子同频共振的童心、童趣。

第四,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罗森塔尔效应表明,一定的期望可以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促其更加努力向上。拔苗助长的道理家长们都懂,跨越年龄阶段的知识灌输和技能掌握会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家长请不要让我们独一无二的孩子活成“别人家的孩子”,也别逼迫孩子最后羡慕“别人家的父母”。

第五,创设丰富的信息环境。充分发挥家中的各种设施帮助孩子丰富信息,提高认知水平。如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影视节目,同孩子一起收看,最主要的是与他们讨论节目内容。关注有意义的场所,如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列入家庭出行计划。坚持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

第六,选择适合的成长同伴。良好的伙伴关系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位幼儿老师说得很有道理:有时候老师都教不会的东西,小伙伴在课间时间就可以练习好。孩子的学习能力超出我们想象,“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了成长环境的重要性。提醒家长:自身交往对象对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至关重要。 RWNg39pj6HNbeHIPXxpa0pTHYX5fl3UZkjaJg5qLfd4u+YRw8NBA03aBJT4UvX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