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重新认识我们的时代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人类进入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以来,历经20世纪的计算机科技革命,发展到如今的21世纪,摆在我们眼前的这个时代,是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时代,是一个全球既一体化又多样化的时代,也有人将其称为“超级多样性”的时代,一体化与高科技化是它的一面,与其丰富多样化形成一个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如果不是人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信息互联网取得的即时性联系,全球各地区的人不可能具有“准一体化”或“共同体”的感受;另一方面,人们又通过信息互联网带来的高效便捷,亲身体验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丰富多元化的时代特征。它让我们看到各地区、各民族,人与人之间的巨大而又细微的无数差异。

小贴士

目前人类已经进入“超级多样性”(superdiversity)的时代,主要表现在全球流动人口的超级多样性特征上。但是,全球跨境流动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流动,而且是跨语言的流动、跨经济生产、商业的流动、跨大地理位置的大区域生活的流动等。

“超级多样性”这一概念自提出之后,逐步成为后现代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语言学的统摄性概念。它不仅对语言交流的新特点做出了探索性说明,而且为透视全球化条件下后现代社会的转型提供了一面学术棱镜。

超级多样性时代至少具有三个要点:

其一,超级多样性作为当代重要社会特征之一,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交叉期仍然存在深层次的重叠(Silverstein, Arnaut)。

其二,超级多样性作为全球化推动下的后现代特征,是对现代性条件下的宏观叙事、主体精神、主流态度,以及作为其符号表征的标准语的范式性颠覆(Blommaert)。

其三,在当代互联网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语言交流依然呈现出对现代性背景下的言语共同体、普遍语言规范的映射。“跨境流畅(transidiomaticity)”(Jacquemet)、“超级语言(supervernacular)”(Varis & Wang)等新的语言交流现象,就反映了后现代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仍然不可能摆脱语言交流的基础规律,而这些规律很多是在现代性条件下形成和稳定的。

要说给这个时代把脉,我们认为它是相同与差异两方面都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为突显的时代。相同,即“同一性”,表现在科学信息技术文明上,对于高科技的追求是全球各国的未来主要竞争力所在;相异,即“差异性”,则体现在人的欲望诉求之丰富多样上。鉴于此,我们更愿意将当前时代描述为一个欲望机器的时代,它区别于工业文明的理性效率主义时代,当然也不同于农业文明的神性古典主义时代。欲望机器的时代表明人既具有万象多变的丰富性与差异性,同时又具有高度相同的同一性,或称机械性,如按部就班的出生成长规律:3岁进入幼儿园、6岁进入小学、12~13岁进入初中、15~18岁就读于高中或接受同等学力的职业学校教育、18岁以后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继而拥有一份工作、成家立业、生养子女,步入中年、老年。在这个机械化、一成不变的里程中却又有着奇异的欲望发挥空间。它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小贴士

欲望机器: 科技文明的时代,人是技术的人,技术反映出社会和政治的机械性,这种结构与人产生欲望的方式以及欲望的建构性有关。人不仅是有欲望的动物,而且还是有欲望的机械的人,他被迫产生各种欲望。他用双手对他所创造的在世界经济中的社会政治地位的发展走向进行调配,人把现在之所是转变成将来之所为,并且创造了他在经济世界中的社会和政治地位。

一、学习欲望动力弱化的时代

女儿高一的时候,我去给她开家长会,会后和班主任单独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时,我说:“我们家这个孩子学习不主动、不积极,更不努力,请老师多加督促,多引导。”

老师笑着说:“不是只有你家的孩子这样,我们班95%的孩子都这样,都不愿意学。”

“有这么严重?这可是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啊!”我问。

老师反问我:“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您告诉我,孩子为什么要学习?他们什么都不缺啊,不缺爱、不缺吃穿、不缺娱乐,几乎要什么有什么,您说他们为什么要学习?”

我一时语塞,是啊,在一个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很丰富的年代,孩子们为什么要学习?

欲望时代的生产动力机制,毫无疑问是为了满足人的种种欲望。以往,我们常听到“欲壑难填”的说法,认为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若要一味地无限制地满足人类的种种欲望的话,那将走向无底深渊。然而,现在关于学习的欲望却被视为一种稀有资本,试想一下,我们现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驱动力是什么呢?如果他们自己没有学习欲望或学习主动性,那么学校、教师和家长如何能够促使他爱学习呢?也就是说,学生首先是个欲望主体,他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需求。而学习这项在教师和家长看来是学生最为主要的欲望所需,在学生看来却往往不是他们的种种欲望指向所在。可以说,对学习的欲望(即学习欲)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随着其就学年级的升高、随着他们在学校教育系统里待的时间变长、随着他们在课外补习或学习的时间的增长,他们原本自带的学习欲望却呈现与之相反的下降趋势。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从弗洛伊德开始,学习欲望一直被认为是人的原始动力(原驱力)。古代哲人也普遍认为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欲望。然而,为什么当前我们在这个科学信息技术如此发达,各类学习机、学习软件、教学程序、智能化学习、掌上学习已经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神器”的时代,家长及学校和教师们反而愈来愈感到“现在的学生很难教”呢?“难教”指的正是他们缺乏内在本能的学习欲望。那么,这不是与人类智慧发展史上,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人具有学习本能的欲望的这一观点相悖了吗?这样一种矛盾究竟是如何导致的呢?人有本能上的学习欲望,而当前时代的中国学生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甚至是被动学习的欲望(诸如考试竞争压力、生存压力所带来的学习欲)也让父母和教师们“怒其不争”。

当前时代,我们被新技术和媒介包围着,我们的生活和教育真的变好了吗?网络给未成年儿童真的带来了益处吗?截至2020年,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中的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99.2%,且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网龄逐年递减,青少年接触互联网的主要形式为手机。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未成年人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使得未成年人网络文化信息和产品的选择呈现出个性化、趣味性和小众化的特征。报告提道:“为了追求兴趣、寻找‘同好’、获得认同(环境和自我),未成年人以兴趣为纽带在社交平台上聚集成松散的兴趣团体,形成了兴趣朋友圈,共同的兴趣爱好催生出多彩多元的亚文化景观,塑造着‘萌文化’‘潮文化’‘丧文化’等多样并行的网络文化。而商业机构得以通过商业营销将未成年人的文化接受和使用进一步放大,在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多他们各自钟爱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让网络文化消费染上了商业色彩。”

网络信息内容丰富,目前短视频和网络文学的碎片化传播,使得很多信息转瞬即逝,不能给未成年留下深刻印象。最终,网络文化热点虽然被大量未成年人关注、接触,但真正留下长久影响和印迹的并不多,这也使成年人追踪、理解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偏好变得更加困难,要求成年人在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逐潮现象进行监管引导时应持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

欲望动力机制在这里指的是原驱力。它被认为是人得以开展其一切活动的最内在和根本的原动力。以往我们常常否定欲望,认为人只要控制欲望,就会少些悲剧性事件的发生。但事实上,我们要摒弃或否定的不应该是人的欲望本身,而是人欲望的方式和欲望的对象,后两项若不恰当的话,才应该是要被摒弃的。欲望虽然产生自主体内部,但欲望机制本身却是摹仿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学生都不太爱学习,“不爱学习”“爱玩乐”就是这个时代的欲望动力机制,青少年儿童之间的相互摹仿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成年人也一样,只要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他们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处在相互摹仿中。

我们仅以如何看待学生或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一事为例来进行说明。在2020年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中,展示了三个家庭的三种教育模式。其中子悠小朋友,由于他妈妈过分追求分数,和其他孩子进行攀比,不允许子悠有任何学习以外的兴趣,最终导致他在考试的过程中出现幻觉,小小年纪便患上了抑郁症。而这背后的原因是家长、学校和教师(包括学生自己在内)受到了一种扭曲的欲望摹仿机制的驱使。这种状况,笔者曾在《“唯分数”评价背后的欲望机制探析:基于摹仿欲望论的视角》中有过一些分析:“我国当前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不均衡,考试一直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考试已经异化为‘唯分数’评价,严重影响学生成长和教育的良性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在因素造成了如此的现象,已有的研究并未充分探明。事实上,师生、家长乃至成为一种社会潮流的‘唯分数’评价里存在着内在欲望的摹仿机制,即欲望、摹仿与替罪羊的三角结构,以此结构观审‘唯分数’评价中的比较及其竞争机制,能够看出种种矛盾的根源所在。从基拉尔的摹仿欲望理论视角出发,从考试评价的标准、内容、形式等方面提出改善策略,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唯分数’评价带来的负面效应。”要获得一种健康合理的欲望动力机制,靠什么呢?正向摹仿,而非负面摹仿。也就是说,既然我们当前生活在一种无可避免的欲望摹仿结构里,那么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和教师,就首先得意识到这种病态的欲望摹仿机制应该要得到遏制。遏制的措施有如下方面:“重新定义评价标准的内涵;充分发掘学生优势领域,以其强项替代弱项;鼓励教师开设自己真正想开设的校本课程;结合学生优势领域、学生特色、学校特色进行考试测评。”

除此之外,一个时代健康的欲望动力机制还是群体或社会的动力机制。这个时候,家长、教师总是会说自己是一个社会人,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影响。但事实上,社会的影响是双向的,并非单向的只有个人会被社会所影响。就我们目前的自媒体(即新媒体)的欲望生产机制来看,那些天天刷抖音的父母不正是在通过他/她的个人力量传达出他们的社会影响吗?当一个自媒体主播的点击率和关注率在不断增长时,他/她就已经在改变着社会或影响着社会了,而不是仅仅被动地受到外在社会影响或被牵着鼻子走。教师和学校也一样,应该主动使用目前便捷的自媒体工具,传播正能量。少些不恰当的攀比,它实是扭曲的欲望摹仿机制的开始。

总而言之,在当今这个以欲望牵头作为人与社会动力发展机制的时代,不是靠理性效率来说话,也不是靠神性力量来主宰一切的时代,我们应该正视人的欲望本质,接受人作为欲望主体的这一现实。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否定它的正当性、不给欲望正当合理的表达空间、缺乏正确的引导机制。

二、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除了是欲望得以正名的时代以外,它还是一个纷繁复杂而又多变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扑面而来。信息爆炸,多元文化并行,多重价值观混杂,让我们眼花缭乱。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未来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对未来人才的需求,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都是我们教育者、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现在的时代,信息和知识的飞速增长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每天出版5 000本以上的新书,《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比18世纪一个人一生所遇到的还要多,一年产生的信息超过历史上5 000年产生的总和。在2010年72个小时,信息量就要翻一番,四年制的理工大学生,第一年所学的知识,在他们进入三年级时,已经有一半过时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说,求知的意义已经从能够记忆和复述信息转向能够发现和使用信息。有一年的“六一”儿童节,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节目,在北京图书馆有一个少先队员采访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陈佳洱先生。少先队员问:“陈爷爷,我想请问一个问题,从地球到月球有多远的距离?”陈佳洱先生说:“小朋友,这个数字我还真的记不住。”说到这里我心里咯噔一声,一位物理学家连这样简单的知识都不知道,真是太丢人了!可是紧接着陈校长说的话令笔者由衷佩服。陈校长说:但是这个数据我只要一打开科学词典就可以立刻找到答案。这叫知识的外储蓄。人们的头脑不是用来记这些死的东西的,是让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类的知识急剧增长,使教育无法面面俱到。

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求知欲的满足、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进一步地体现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上。ECT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飞速发展,过去科学家在研究人脑是如何认知时,无法还原人在思考的时候人的脑是个什么样的动态。ECT技术的发展使脑科学专家在人活着的时候就可以准确地看到脑细胞的变化。

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大数据、数字云等这样的新的科学名词不断大量涌现,让人眼花缭乱。在这个社会,好像只要一天不去努力学习就已经严重地落后于时代。谁都无法预料五年、十年后时代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十年前谁能知道有微信?十年前如果有人告诉我们,不久以后上街消费不需要带现金,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所以我们必须用未来视角,用发展的眼光去教育现在的孩子、未来的社会建设者。五十年前的理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如果还用这种理念教育孩子,二十年后当孩子们大学毕业时,很可能就已经被时代淘汰了。所以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飞速发展,用未来二十年甚至是四十年后的理念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将来他们才可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

四、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

计算机科技,原本是通过对人脑功能的模拟机制而得以发明。人类不断被迅速推进的科技文明具体聚焦于电脑的飞速发展上,而电脑即IT业,目前的发展趋势已经迎来了一个AI(即人工智能)的时代。不管我们接受不接受,不管我们理解不理解,它都要来到。无人驾驶的汽车、无人驾驶的公交车已经开始运营。一个智能机器人医生比一位几十年医龄的医生看病的速度还快,而且准确度很高。之前,我们还觉得将来的外科医生应该不会被淘汰,可是今天我们就在中国新闻节目中听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能够做人体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有科学家预测,二十年后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工作岗位将不复存在。银行柜面工作人员没有了,因为人们都使用手机银行了。秘书这个岗位没有了,因为一位机器人秘书比人要快得多。驾驶员这个职业没有了,出租车司机没有了,因为无人驾驶的汽车已经非常成熟。快递小哥不存在了,因为无人机可以准确送达。建筑工人没有了,因为垒墙机器人已经出现……有一本英国的杂志封面上登载了一幅宣传画,未来的大街小巷川流不息的都是机器人,而人类会沦落为街上的乞丐。这些说法并非夸张之辞,它形容和刻画了未来时代的特点。

图1-1 AI主播

从一开始人工智能技术到来时我们感到惶恐,到现在我们越来越习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在2019年网络春晚中,出现了AI主播,之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也都推出了技术合成的主播,他们表情丰富,词语表达流利。利用新技术弥补传统教育或者其他行业中的不足,这是人工智能时代带给我们的便利之一。

五、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那么将来什么样的人不会失业呢?所有机器能够替代的行业都可能会失业。具有极强的创造性思维的人不失业;具有极强的沟通能力的人不失业;具有设计能力的人不失业;自驱型成长的人不失业;终身学习的人不失业。

1.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在江苏省淮安市城北有一所小学,叫板闸小学,这所学校有一个小朋友在地里干农活的时候发现有一颗大头菜长得特别茂盛、特别大,他就蹲在这颗菜的旁边仔细观察,发现这颗菜只有一点与其他菜不一样,就是大头菜的牙芯被虫子吃掉了。他就想啊想:如果我把我家菜地里的所有大头菜的牙芯都用刀子挖掉,那所有的大头菜不就都长大了吗?于是他就实验了一小块地,效果很好。最后他就把家里所有大头菜的牙芯都给挖掉,当年大头菜就获得了大丰收。这孩子写了一篇文章《大头菜挖心实验》,当年获得了江苏省青少年小发明比赛一等奖。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得知这个消息后,与孩子的爸爸妈妈签订一个协议,等这孩子高中毕业之后免试免费进入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读书。

江苏省常熟市有一个小朋友叫陆宏达,他经常跟爸爸妈妈到家里的棉花地里干农活,他发现棉花被虫子吃得很多,就问爸爸这是什么虫子吃的?爸爸说是蜗牛。这孩子就记在了心里,心想要是能把棉花地里的蜗牛都扫除干净,棉花不就丰收了吗?突然有一天,他发现一个小黑虫正在贪婪地吃着蜗牛的肉,心想有了。他想如果在我们家的棉花地里放上好多这样的小黑虫,不就把棉花地里的蜗牛吃光了吗?于是他就逮了几个小黑虫,向他的科学老师报告了这件事情以及自己的想法。科学老师与他交流说:如果这个黑虫不仅仅吃蜗牛,还吃别的农作物呢?于是在老师的辅导下他们组成了一个实验小组,做了一个对比实验。找了十几个盒子,里面全都放上小黑虫,再在每个盒子里分别放上不同的农作物和不同的虫子。最后发现小黑虫只吃蜗牛。试验成功说明小黑虫是蜗牛的天敌。后来老师和同学们开始上网查找这个小黑虫究竟是什么虫,互联网上没有查到。这个叫陆宏达的小朋友就成了发现蜗牛天敌的第一人。这就叫创新型人才。

2.具有极强的沟通能力的人

2017年笔者通过中介买了一套房子,看房子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与原来的房主签订了协议。我要付给中介的中介费是三万多,也就是说中介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赚了三万多元。中介的这位小伙子也没有什么学历,为何赚钱赚得如此容易呢。其实仔细一分析,这个小伙子有极强的沟通能力,通过看房子过程中的聊天,他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又通过与原来的房主沟通,他知道了原房主想快速把房子变现。这样就很快地促成了这一单买卖。另外,房屋中介手中占据了大量的房源,他可以很快地调配每一位房屋需求者的需求。房屋中介的这个小伙子,就是具有极强沟通能力的人。

沟通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减少“社恐”人群。当前网络流行“社恐”这一说法,是指社交恐惧的这一类人,也可以说是不善表达的一类人。许多人在网络中能够侃侃而谈,一旦在现实中就会状况百出。但是沟通能力是对各种人才的最基本要求。未来,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我们做好各项学习任务或者工作的基础,也是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的关键能力。

3.自驱型成长的人

所谓自驱性成长的人就是具有强大的自我驱动能力的人,学习的内驱力能够始终保持在非常旺盛的程度。这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养成。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要自己拿勺子吃饭,再大一点脱衣服要自己脱,洗手也要自己洗。到了三岁是人们所说的第一个叛逆期。再大一点十岁了,家长会发现孩子更不听话了,这是所谓的第二个叛逆期,到了初中则有可能迎来第三个叛逆期。有些孩子极有可能成为自驱型成长的人才,可是往往却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家长亲手扼杀了。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未来社会将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得和分享信息的渠道将越来越通畅,人们面临的问题将是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如何与人合作,找到最有效的合作方法和途径,这也是社会情绪能力。美国科学理事会研究报告中提出,对未来人力资源的要求是: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的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具有个人发展的能力、具有系统思维的能力等。

教育家们认为,未来最重要的心智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专业的心智,至少学一种专业;综合的心智,当大量的知识流过视野时,能够关联、理解和评估这些来自不同领域和地方的信息;创新的心智,能建立新的工作领域,尊重别人的兴趣;伦理的心智,也许你的工作不仅要出自自己的兴趣,也要为了改善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成功的因素可以追溯到胚胎期和儿童期所受到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直至成人后的经历,我们认为良好的情感、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共同组成人类发展的基础。

而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对创新型人才则是最重要的。一是好奇心和对探究的热情,也就是主动性;二是责任心,自信和自强的性格,以及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三是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认知模型;四是有效的终身学习能力;五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是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人们更多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必要的认知工具和学习策略,使他们能够创造性地思考所需的知识,掌握学科基础,包括如何设计和提出有关各学科领域的有意义的问题,加深个体对学习规律的基本理解,成为自我维持的终身学习者。 S8JA/BoK/0Z9bBtIWQSUbuH5XkkHHeqy5y7NNU4al79Fzepd4TII++hr9/11FPd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