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本经济阶段,企业物本资本是指以人类价值归于物类价值的企业资源有效配置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实现企业财富增值最大化,进而实现适应卖方市场企业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在物本经济初级阶段,企业是员工之间以“师徒”关系形成信息对称的完备经济性契约关系。由此形成了完备性的生产导向型企业制度(内部制度),为此,可以将生产导向型企业制度看作外生变量,其生产导向型企业物本资本价值函数可概括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Cobb C W、Douglas P H,1928) [7] 。该生产函数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大量验证,它的基本形式为 Y ( t ) = A ( t ) L ( t ) α K ( t ) β μ ( t )。其中, Y ( t )代表一定期间内所有生产导向型企业物本资本价值汇总的工业总产值; A ( t )代表一定期间内创造企业物本资本价值的综合生产技术水平; L ( t )代表一定期间内生产导向型企业投入人力资源要素的人力资本价值; K ( t )代表一定期间内生产导向型企业投入物力资源要素的物力资本价值 ; α 代表生产导向型企业生产领域人力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 β 代表生产导向型企业生产领域物力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 μ 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且 μ ≤1。
形成生产导向型企业“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本质为完备性经济契约。它的经济契约完备性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生产导向型企业资源存量的有限性。在物本经济初级阶段,由于卖方市场大量基本需求的驱动,促使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导向型企业不断地产生。局限于当时科学技术的欠发达水平,决定了生产导向型企业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极其有限,进而决定了生产导向型企业获取企业资源存量也极其有限。②生产导向型企业资源流量的精确性。生产导向型企业资源流量的精确性,取决于以机械化为中心的企业标准化作业要求企业的有限存量生产资源应该得到精准化配制的同时,也要求与生产资源精准化配制相适应的企业制度正规化。在物本经济阶段初期,生产导向型企业主要以“师徒关系”为纽带,致使企业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方式获得生产导向型企业内部对称信息。卖方市场的基本需求(完全低层次需求)已成为所有生产导向型企业所获取的外部对称的需求信息,由其内外信息对称信息所制定的生产导向型企业制度,其制度的本质具有完备经济性契约本质。
因此,正是具有完备经济性契约的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制度决定生产导向型企业制度资源配置的弹性系数为0。为此,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将其视为不变的常量。当然,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战略决定了企业正规化制度为企业内部制度,即使有所谓的企业外部制度,那也是企业内部制度的延伸部分。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了服务生产劳动的需要将这种外部制度进行内部化。因为,基于生产导向型企业物本资源的存量有限性和流量精确性,决定了“捆绑”企业物本资源的经济性契约具有完备性。因此,在信息对称的物本经济阶段,生产导向型企业物本资源有效配置所形成的生产导向型企业物本资本价值函数为:
其中, S 代表契约完备性生产导向型企业正规化制度资源要素; S ( t )为生产导向型企业制度资源在时间 t 内的有效配置,由于其制度资源有效配置的弹性系数为0,所以它表现为常数1。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地提高,促进人类社会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导致生产导向型企业自身规模不断扩大。原来的生产导向型企业以“师徒”关系难以维持生产导向型企业自身规模扩大的需要,生产导向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断加剧,以至成为信息非对称的物本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也就表明人类社会的物本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不断分离加剧了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信息非对称的程度。至此,信息非对称成为新的物本经济的基本特征。为此,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信息非对称的物本经济阶段。
为了克服信息非对称对生产导向型企业物本资源配置的低效或失效,生产导向型企业试图以委托代理契约加以改变,具有双方约束的委托代理契约成为生产导向型企业的基本选择。基于非对称信息缔结的生产导向型企业的委托代理契约,具有非完备性特征。当这种非完备性经济契约成为生产导向型企业的本质时,它也就成为信息非对称的物本经济阶段物本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由此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完成了由信息对称的物本经济阶段转变为信息非对称的物本经济阶段。信息对称的物本经济阶段生产导向型企业物本资本价值函数 Y ( t ) =A ( t ) × L ( t ) α ×K ( t ) β ×S ( t ) 0 ×μ ( t ),转变为信息非对称的物本经济阶段生产导向型企业物本资本价值函数 Y ( t ) =A ( t ) ×L ( t ) α ×K ( t ) β ×S ( t ) χ ×μ ( t ),其中, S 代表生产导向型企业准正规化制度资源要素; S ( t )为生产导向型企业准正规化制度资源在时间 t 内的有效配置,由于其制度资源有效配置的弹性系数为 χ ,且0< χ <1。
在人本经济阶段,顾客/用户导向型企业人本资本是指以物类价值归于人类价值的顾客/用户导向型企业人本资源有效配置过程,在该过程中实现了顾客/用户导向型企业人类价值最大化,进而实现适应买方市场的顾客/用户导向型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其中,实现适应买方市场企业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称之为顾客导向型企业;实现适应买方市场企业以用户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称之为用户导向型企业。顾客导向型企业人本资本价值函数表达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的企业人本经济发展规律;而用户导向型企业人本资本价值函数表达信息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的企业人本经济发展规律。为了实现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战略目标,适应“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导向型企业制造范式的机械化集成生产方式转变为适应“多品种,多批量”的顾客导向型企业制造范式的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分散生产方式。其生产导向型企业员工的劳动标准化、非人性化也转变为顾客导向型企业员工的劳动个性化、人性化。在其转变过程中劳动者的人格得到极大的尊重,劳动者的价值得到充分的认可。
为了迎合顾客导向型企业战略经营目标,一方面,顾客导向型企业为适应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方式而革新顾客导向型企业的内部制度;另一方面,顾客导向型企业为了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而创新顾客导向型企业的外部制度。无论是“革新”,还是“创新”,都是为了实现买方市场中顾客导向型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为此,促使顾客导向型企业人本资源有效配置方式的基础发生了如下革命性的变化:①“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现代基础制造技术为顾客导向型企业实现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化供给的专业化劳动分工奠定了技术基础;②为了达到对买方市场顾客个性化需求偏好的了解而使顾客导向型企业更好地适应买方市场规则,买方市场促使顾客导向型企业人力资本不断崛起,从而使得企业资本雇佣劳动观演变为企业资本与劳动和谐观;③为了适应买方市场顾客个性化需求,顾客导向型企业由仅仅注重企业少品种且大批量化生产的内部管理,转变为既要满足多品种多批量的定制化生产的企业内部有效管理,又要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企业外部市场有效管理。
为此,顾客导向型企业形成了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它体现了由生产导向型企业内部管理重心转变为顾客导向型企业内部管理重心与外部管理重心并重,且顾客导向型企业内、外制度相互作用,才能完成顾客导向型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
因此,信息非对称的物本经济阶段生产导向型企业物本资本价值函数 Y ( t ) =A ( t ) × L ( t ) α ×K ( t ) β ×S ( t ) χ ×μ ( t ),演变为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顾客导向型企业人本资本价值函数 Y ( t ) =A ( t ) ×L ( t ) η ×K ( t ) σ ×IS ( t ) φ ×ES ( t ) φ ×μ ( t )。
在信息非对称的物本经济阶段,生产导向型企业物本资本价值函数中的人力资源要素 L 与物力资源要素 K ,代表生产导向型企业委托代理的资源配置格局,体现了资本雇佣劳动观。在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它们的内涵演变为代表着企业生产领域内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即转移价值物力劳动与创造价值人力劳动。在信息非对称的物本经济阶段,生产导向型企业物本资本价值函数中隐含着非完备经济性契约本质的企业准正规化制度资源要素 S 。在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它的内涵演变为服务于企业内部生产的专业化服务劳动 IS ,其本质为非完备经济性契约的企业内部制度变量 IS ;与服务于企业外部市场的专业化服务劳动 ES ,其本质为非完备经济性契约的企业外部制度变量 ES 。其顾客导向型企业内、外部制度的非完备性主要是由信息非对称的买方市场顾客个性化需求所驱动的企业定制化供给的不确定性,以及买方市场的非对称信息所造成的。顾客导向型企业定制化供给是随着买方市场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
鉴于企业内部制度非完备性决定 IS 产出的弹性系数0≤ φ ≤1,且企业外部制度非完备性决定 ES 产出的弹性系数0≤ φ ≤1。其中, K 、 L 、 IS , ES 分别代表企业生产领域物力劳动所消耗的物力资源、人力劳动所消耗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劳动所消耗的内部制度资源、服务企业市场劳动所消耗的外部制度资源。之所以称之为企业人本资本价值函数,它表达了人本经济发展观指导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发展而集中体现企业人本经济的发展规律。它是追求劳动解放为本或人类价值最大化的价值函数。其中,劳动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体现人类追求劳动自由和劳动幸福的本质,促进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马克思广义劳动价值论成为劳动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理论依据,它体现了马克思的人本主义价值观。由 L 、 K 、 IS 、 ES 构成企业人本资源,而企业人本资源的人权有效配置形成企业人本资本。根据体现人本主义价值观的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学说,就企业而言,企业生产领域内物力技术和人力技能代表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企业服务领域内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代表企业的生产关系,企业生产力决定企业生产关系,而企业生产关系反作用于企业生产力。它们相互作用是为了实现企业劳动者的劳动自由和对劳动幸福的期望。因此,以劳动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方式实现企业人类价值最大化或以追求劳动解放为本的物力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以及关系资本有机融合形成企业人本资本(丁胜红,盛明泉,2008) [8] 。
在信息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及其搭建的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互联网+”的现代化制造技术成就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互联网工厂”,其全球供给能力加速了全球买方市场的发育日趋成熟。“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现代基础信息技术改变了买方市场的信息非对称性,造就了具有交互、可视、透明的“互联网工厂”,促使体验化的超需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需求。在虚实相融的信息对称的买方市场中,企业追求双赢或多赢的共享价值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人本经济“新常态”,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由顾客导向型转向用户导向型。企业战略目标转型是在由信息非对称下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专业化劳动分工与整合,向信息对称下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专业化劳动分工与合作的转变过程中得以实现。
在“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落地”的过程中,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专业化劳动分工与合作方式推动企业扁平化、碎片化以及“产”“销”融合,逐渐实现企业与买方市场融为一体的共生关系的生态体系。其中寄生式的企业不同主体转变为共生式的企业三类人,即管理者(网络平台)、生产者以及参与用户。这三类人之间的共生关系在现实中常常表现为“动态合伙制”,他们既拥有所有权身份,又拥有经营权的职业。从用户导向型企业融于买方市场的角度来看待参与用户,他们是具有生产与销售双重功能的企业主体。不断升级的网络跨界与连接技术在多属性、多功能的网络资源基础上“孵化”出非完备经济性超契约企业。
在信息对称的买方市场中,“互联网+”用户导向型企业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专业化劳动分工与合作方式将顾客导向型企业人本资本价值函数 Y ( t ) =A ( t ) ×L ( t ) η × K ( t ) σ ×IS ( t ) φ ×ES ( t ) φ ×μ ( t )演变为用户导向型企业人本价值函数 Y ( t ) =A ( t ) × K ( t ) α ×P ( t ) β ×M ( t ) ρ ×U ( t ) ϑ ×μ ( t )。在信息非对称的环境下形成企业具有非完备经济性契约本质的 IS (弹性系数 φ >0)和 ES (弹性系数 φ >0),它们在信息对称的环境下,在与买方市场融为一体的“互联网+”用户导向型企业中演变为完备经济性市场契约,因此, φ= 0。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专业化劳动分工,形成了智慧化劳动的三类人力资本与智能化劳动的物力资本,它们构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人本经济阶段的用户导向型企业人本资本价值函数 Y =A ( t ) ×K ( t ) α ×P ( t ) β ×M ( t ) ρ ×U ( t ) ϑ ×μ ( t )。其中, K ( t )代表智能化劳动的物力资本; P ( t )代表智慧化劳动的生产型人力资本; M ( t )代表智慧化劳动的管理型人力资本; U ( t )代表智慧化劳动的用户型人力资本。在信息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人本经济发展观指导信息对称的人本经济发展,其人性假设为具体社会人假设,这种人性假设具有有限理性,因此,它们形成的各自人力资本的贡献弹性系数分别为0< β <1、0< ρ <1、0< 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