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以Revit Architecture 2019版本为基础进行软件介绍。任务中将学习Revit软件的基础操作,包括开启和关闭软件、视图控制、图元选择,熟悉Revit软件的操作界面,了解Revit软件的文件类型,会使用修改编辑工具。
本书用Revit 2019软件完成软件介绍及模型的绘制。Revit 2019软件推荐安装在64位Windows 7或Windows 10操作系统中,以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和数据的处理能力。
案例视频
Revit操作界面
1.项目与项目样板
项目文件:是BIM模型存储文件,其后缀名为“.rvt”。在Revit Architecture中,所有的设计模型、视图及信息都被存储在Revit项目文件中。项目文件包括设计所需要的建筑三维模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节点视图等。
样板文件:是建模的初始文件,其后缀名为“.rte”。样板文件中含有一定的初始参数,如默认的度量单位、构建族类型、楼层数量的设置、层高信息等。用户可以自行定义样板文件并保存为新的“.rte”文件。
2.族与族样板
族文件:在Revit Architecture中,基本的图形单元被称为图元,例如,在项目中建立的墙、门、窗、文字等都被称为图元,所有这些图元都是使用“族”来创建的。其后缀名为“.rfa”,“族”是Revit Architecture的设计基础。
族样板文件:是创建族的初始文件,其后缀名为“.rft”,在Revit Architecture中,族样板文件相当于项目样板文件,文件中包含一定的族、族参数及族类型等初始参数,创建不同类别的族要选择不同的族样板文件。
Revit Architecture界面包括应用程序按钮、快速访问工具栏、帮助与信息中心、选项卡、选项栏、上下文选项卡、工具面板、属性面板、项目浏览器、绘图区域、状态栏、视图控制栏、工作集状态等内容,如图1-2-1所示。下面将对界面中各功能区进行介绍。
图1-2-1
1.应用程序按钮
单击软件左上角的【文件
】按钮,打开应用程序菜单,应用程序菜单中包括对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导出”“打印”“关闭”等内容,用于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导出、打印、关闭文件。其中“导出”命令可以将Revit文件存储为其他格式的文件,如CAD格式、FBX格式、IFC格式等,用于其他软件中打开文件。应用程序菜单如图1-2-2所示。
图1-2-2
在应用程序菜单中的【选项
】按钮,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对Revit软件进行一些设置,包括文件自动保存的时间间隔、菜单的显示内容、界面的背景颜色、文件的存储位置等。
(1)【常规】:该选项可以对保存提醒间隔、日志文件清理、工作共享更新频率、默认视图规程等进行设置,如图1-2-3所示。
图1-2-3
图1-2-4
(2)【用户界面】:该选项里可对Revit Architecture是否显示建筑、结构或机电部分的工具选项卡进行选择,如图1-2-4所示。取消勾选“启动时启用‘最近使用的文件’页面”,退出Revit Architecture后再次进入,仅显示空白界面;若要显示最近使用文件,重新勾选即可。
(3)【图形】:该选项中常用的功能是修改背景颜色,也可以更改临时尺寸标注文字外观,如图1-2-5所示。
图1-2-5
图1-2-6
(4)【文件位置】:该选项中会显示最近使用过的项目样板文件,也可以单击【
按钮】增加新的样板。同时,也可以设置默认的用户文件、族样板文件默认路径及点云根路径,如图1-2-6所示。
2.帮助与信息中心
Revit Architecture提供了非常完整的帮助文件系统,方便用户在遇到问题时使用和查阅。可以单击【帮助与信息中心】中的【Help】按钮或键盘的【F1】键,打开帮助文件查阅。
3.选项卡
用鼠标单击【选项卡】,可以在各个选项卡中进行切换,包括“建筑”“结构”“钢”“系统”“插入”“注释”“分析”“体量和场地”“协作”“视图”“管理”“附加模块”“修改”。每个选项卡中都包括一个或多个由各种工具组成的面板,每个面板都会在下方显示该面板的名称,如图1-2-7所示。
图1-2-7
常用到的选项卡包括:
(1)【建筑】选项卡:创建建筑专业模型所需的大部分工具,如构建墙、楼板、屋顶、楼梯、坡道等工具,如图1-2-8所示。
图1-2-8
(2)【结构】选项卡:创建结构专业模型所需的大部分工具,如基础、钢筋等工具,如图1-2-9所示。
图1-2-9
(3)【钢】选项卡:创建钢结构专业模型所需的大部分工具,如螺栓、焊缝等工具,如图1-2-10所示。
图1-2-10
(4)【系统】选项卡:创建设备专业模型所需的大部分工具,如风管、软管等工具,如图1-2-11所示。
图1-2-11
(5)【插入】选项卡:用于添加和管理外部文件,比如导入CAD、Revit文件、载入族等,如图1-2-12所示。
图1-2-12
(6)【注释】选项卡:添加二维信息,比如尺寸标注、文字、标记、线条、详图等,如图1-2-13 所示。
图1-2-13
(7)【分析】选项卡:用于和其他软件配合进行楼宇分析,如分析模型的荷载和边界条件、能量分析等,如图1-2-14所示。
图1-2-14
(8)【体量与场地】选项卡:用于建模和修改概念体量族和场地图元的工具,如创建概念体量、场地等,如图1-2-15所示。
图1-2-15
(9)【协作】选项卡:用于项目团队成员协作的工具,如管理协作、同步等,如图1-2-16所示。
图1-2-16
(10)【视图】选项卡:用于管理和修改当前视图、切换视图,并创建明细表、图纸、相机、漫游的工具,如图1-2-17所示。
图1-2-17
(11)【管理】选项卡:用于对项目和系统的参数设置与管理,如图1-2-18所示。
图1-2-18
(12)【附加模块】选项卡:基于Revit的各种插件及应用,如图1-2-19所示。
图1-2-19
(13)【修改】选项卡:用于编辑修改和管理现有的图元、数据等,如图1-2-20所示。
图1-2-20
【提示】 鼠标停留在任意工具栏的图标上,Revit Architecture会弹出该工具的名称及相关的操作说明,鼠标继续停留在该工具处,对于复杂的工具,还有动画演示进行说明,方便用户更直观地理解该工具的操作。
4.上下文选项卡
当激活某些工具或选中图元的时候,该选项卡中将显示相关的编辑、修改工具。如选择【墙】时,将会自动激活【修改|放置 墙】,如图1-2-21所示,表示此时可以对墙进行进一步编辑和修改。当取消选择时,【上下文选项卡】关闭。
图1-2-21
5.选项栏
选项栏位于面板的下面,在选中图元时,选项栏会出现提示所选中或编辑的对象,并对当前选中的对象提供选项进行编辑,如图1-2-22所示。
图1-2-22
6.属性面板
【属性】面板是常用工具,主要有“实例属性”和“类型属性”两类,绘图要保持开启状态,以方便随时查看绘制构件的相关属性。
【实例属性】指的是单个图元的属性。以墙体为例,选中一个墙体图元,【属性】栏显示的均为这个墙体的实例属性,如图1-2-23所示。如果我们更改其参数,只有该墙体产生变化,其余墙体不会变化。如选择某已绘制的墙体,在属性面板中就会显示该墙体的约束、结构、尺寸标注等信息,若修改“底部偏移”为“-600”,则该墙体的底部标高会向下移动600 mm。
【类型属性】指的是一类图元的属性。点击【编辑类型】,在弹出【类型属性】对话框中修改任意信息,如图1-2-24所示,则该类型的墙体的信息均被修改。类型参数是调整这一类构件的参数。例如,更改【类型属性】中的“结构材质”,则其余该墙体都跟着调整。
图1-2-23
图1-2-24
【提示】
【属性】面板顶部可以移动并放置在绘图窗口的各个侧面,也可以浮动于窗口之上。单击右上角关闭按钮
可以关闭【属性】面板。点击【视图】选项卡→【用户界面】,勾选【属性】选项可以再次显示【属性】面板,或者点击【修改】选项卡的【属性】,又或者将鼠标放至绘图区域,右键单击鼠标,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属性】即可。
7.项目浏览器
【项目浏览器】是常用工具,绘图时保持开启状态,其包括当前项目所有信息,即所有视图、明细表、图纸、族、组、链接的Revit模型等项目资源。【项目浏览器】结构呈树状,各层级点击
或
即可展开和折叠,如图1-2-25所示。下面将逐一介绍项目浏览器的功能。
(1)切换不同视图。项目浏览器中包含项目的全部视图,如楼层平面、三维视图、立面等。鼠标双击不同的视图名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之间进行切换。
(2)可以自定义视图或图纸明细表等的显示方式。点击【视图】选项卡→【窗口】面板→【用户界面】工具→【浏览器组织】,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样式的项目浏览器。
(3)搜索功能。鼠标右键单击【项目浏览器】中的【视图(全部)】→【搜索】,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要搜索的内容,可快速、准确地找到要搜索的内容。
图1-2-25
(4)新建和删除。在Revit Architecture中用户可以根据项目需要新建明细表或图纸。鼠标右键单击【项目浏览器】中的【明细表/数量】可新建明细表。项目中所有新建的族类型都可以在项目浏览器中的族中找到并删除,例如,删除“常规-200 mm”墙体这一族类型,可以在【项目浏览器】→【族】→【墙】→【基本墙】下找到“常规-200 mm”,右键选中即可删除。
【提示】 每次切换不同视图,都会在新的窗口新建对应的视图,如果切换视图的次数很多,过多的视图窗口可能会占用计算机较多内存。在操作时应及时关闭不需要的窗口,可按下述方法关闭不活动的视图窗口。点击【视图】选项卡→【窗口】面板→【关闭隐藏对象】工具,可以一次性关闭所有隐藏对象,仅保留当前活动视图。
【提示】
【项目浏览器】面板顶部可以移动并放置在绘图窗口的各个侧面,也可以浮动于窗口之上。单击右上角关闭按钮【
】可以关闭【项目浏览器】面板。在【视图】选项卡的【用户界面】中,勾选【项目浏览器】选项可以再次显示【项目浏览器】面板,或者将鼠标放至绘图区域,右键鼠标,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项目浏览器】即可。
8.绘图区域
绘图的主要工作界面,显示项目浏览器中所涉及的视图、图纸、明细表等相关具体内容。
9.视图控制栏
主要功能为控制当前视图显示样式,包括视图比例、详细程度、视觉样式、日光路径、阴影控制等工具,如图1-2-26所示。
图1-2-26
10.状态栏
用于显示和修改当前命令操作或功能所处状态。状态栏主要包括当前操作状态、工作集状态栏、设计选项栏状态、选择基线图元等。
图1-2-27
11.View Cube
该工具默认位于三维视图中的右上角,如图1-2-27 所示,该工具可方便地将三维视图定位至各轴测图、顶部视图、前视图等常用的三维视点。View Cube立方体的各顶点、边、面(上、下、前、后、左、右)和指南针(东、南、西、北)的指示方向,代表三维视图中的不同视点方向,单击立方体的各个部位,可使项目的三维视图在各方向视图中切换。
【小技巧】 在三维视图下同时按键盘的Shift键及鼠标滚轮可以进行不同方向视图的切换。
在【修改】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提供了常用的修改编辑工具,包括移动、复制、旋转、阵列、镜像、对齐、拆分、删除等命令,如图1-2-28所示。
图1-2-28
1.删除
删除是去掉不需要的图元的操作。该操作是图元编辑命令中使用频率较多。
单击选择某图元后,在激活展开的相应选项卡中单击【删除
】按钮,然后在平面视图上捕捉需要删除的图元上的一点,接着按下回车键,即可完成删除的操作。
2.移动
移动是图元的重定位操作,是对图元对象位置的改变,而方向和大小不变。该操作是图元编辑命令中使用最多的操作之一。
(1)单击拖拽
启用状态栏中的【选择时拖拽图元】功能,然后在平面视图上单击选择相应的图元,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此时拖动光标即可移动该图元。
(2)箭头方向键
单击选择某图元后,用户可以通过单击键盘的方向箭头来移动该图元。
(3)移动工具
单击选择某图元后,在激活展开的相应选项卡中单击【移动
】按钮,然后在平面视图中选择一点作为移动的起点,并输入相应的距离参数,或者指定移动终点,即可完成该图元的移动操作。
3.对齐
单击选择某图元后,在激活展开的相应选项卡中单击【对齐
】按钮,系统将展开【对齐】选项栏。在该选项栏的【首选】列表框中,用户可以选择相应的对齐参照方式,如图 1-2-29所示。
图1-2-29
4.复制
复制主要用于绘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复性图元,且各重复图元的相对位置不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复制操作可以省去重复绘制相同图元的步骤,大大提高了绘图效率。
单击选择某图元后,在激活展开的相应选项卡中单击【复制
】按钮,然后在平面视图上单击捕捉一点作为参考点,并移动光标至目标点,或者输入指定距离参数,即可完成该图元的复制操作。
5.镜像
该工具常用于绘制结构规则,且具有对称性特点的图元。绘制这类对称图元时,只需绘制对象的一半或几分之一,然后将图元对象的其他部分对称复制即可。在Revit Architecture中,用户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镜像生成相应的图元对象,具体操作如下所述:
(1)镜像—拾取轴
单击选择要镜像的某图元后,在激活展开的相应选项卡中单击【镜像—拾取轴
】按钮,然后在平面视图中选取相应的轴线作为镜像轴即可,如图1-2-30所示。
图1-2-30
(2)镜像—绘制轴
单击选择要镜像的某图元后,在激活展开的相应选项卡中单击【镜像—绘制轴
】按钮,然后在平面视图中的相应位置依次单击捕捉两点绘制一轴线作为镜面轴即可,如图1-2-31所示。
图1-2-31
6.阵列
利用该工具可以按照线性或镜像的方式,以定义的距离或角度复制出源对象的多个对象副本。在Revit Architecture中,利用该工具可以大量减少重复性图元的绘图步骤,提高绘图效率和准确性。
单击选择要阵列的图元后,在激活展开的相应选项卡中单击【阵列
】按钮,系统将展开【阵列】选项栏。此时,用户即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相应的阵列操作:
(1)线性阵列
线性阵列是以控制项目数,以及项目图元之间的距离,或添加倾斜角度的方式,使选取的阵列对象成线性的方式进行阵列复制,从而创建出原对象的多个副本对象。
在展开的【阵列】选项栏中单击【线性
】按钮,并启用【成组并关联】和【约束】复选框。然后设置相应的项目数,并在【移动到】选项组中选择【第二个】单选按钮。此时,在平面视图中依次单击捕捉阵列的起点和终点,或者在指定阵列起点后直接输入阵列参数,即可完成线性阵列操作,如图1-2-32所示。
图1-2-32
(2)镜像阵列
镜像阵列能够以任一点为阵列中心点,将阵列源对象按圆周或扇形的方向,以指定的阵列填充角度,项目数目或项目之间夹角为阵列值进行源图形的阵列复制。该阵列方法经常用于绘制具有圆周均布特征的图元。
在展开的【阵列】选项栏中单击【半径
】按钮,并启用【成组并关联】复选框。此时,在平面视图中拖动旋转中心符号到指定位置确定阵列中心。然后设置阵列项目数,在【移动到】选项组中选择【最后一个】单选按钮,并设置阵列角度参数。接着按下回车键,即可完成阵列图元的镜像阵列操作,如图1-2-33所示。
图1-2-33
7.偏移
偏移是利用该工具可以创建出与原对象成一定距离,且形状相同或相似的新图元对象。对于直线来说,可以绘制出与其平行的多个相同副本对象;对于圆、椭圆、矩形以及由多段线围成的图元来说,可以绘制出成一定偏移距离的同心圆或近似图形。在Revit中,用户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偏移相应的图元对象,各方式的具体操作如下所述:
(1)数值方式
该方式是指先设置偏移距离,然后再选取要偏移的图元对象。在【修改】选项卡中单击【偏移
】按钮,然后在打开的选项栏中选择【数值方式】单选按钮,设置偏移的距离参数。此时,移动光标到要偏移的图元对象两侧,系统将在要偏移的方向上预显一条偏移的虚线。确认相应的方向后单击,即可完成偏移操作,如图1-2-34所示。
图1-2-34
图1-2-35
(2)图形方式
该方式是指先选择偏移的图元和起点,然后再捕捉终点或输入偏移距离进行偏移。在【修改】选项卡中单击【偏移
】按钮,然后在打开的选项栏中选择【图形方式】单选按钮。此时,在平面视图中选择要偏移的图元对象,并指定一点作为偏移起点。接着移动光标捕捉目标点,或者直接输入距离参数即可,如图1-2-35所示。
8.旋转
旋转是重定位操作,是对图元对象的方向进行调整,而位置和大小不改变。该操作可以将对象绕指定点旋转任意角度。
选择平面视图中要旋转的图元后,在激活展开的相应选项卡中单击【旋转
】按钮,此时在所选图元外围将出现一个虚线矩形框,且中心位置显示一个旋转中心符号。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光标依次指定旋转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来旋转该图元。
9.拆分
利用拆分工具可以将图元分割为两个单独的部分,也可以删除两个点之间的线段,还可以在两面墙之间创建定义的间隙。
(1)拆分图元
在【修改】选项卡中单击【拆分图元
】按钮,并不启用选项栏中的【删除内部线段】复选框,然后在平面视图中的相应图元上单击即可将其拆分为两部分,如图1-2-36所示。
图1-2-36
若启用【删除内部线段】复选框,在平面视图中要拆分去除的位置依次单击选择两点即可。
(2)用间隙拆分
在【修改】选项卡中单击【用间隙拆分
】按钮,并在选项栏中的连接间隙文本框中设置相应的参数,然后在平面视图中的相应图元上单击选择拆分位置,即可以为设置的间隙距离创建一个缺口,如图1-2-37所示。
图1-2-37
10.修剪/延伸
修剪/延伸工具的共同点都是以视图中现有的图元对象为参照,以两图元对象间的交点为切割点或延伸点,对于其相交或成一定角度的对象进行去除或延长操作。
在Revit Architecture中,用户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工具修剪或延伸相应的图元对象,各工具的具体操作如下所述:
(1)修剪/延伸为角部
在【修改】选项卡中单击【修剪/延伸为角部
】按钮,然后在平面视图中依次单击选择要延伸的图元即可,如图1-2-38所示。此外,在利用该工具修剪图元时,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预览效果确定修剪方向。
图1-2-38
(2)修剪/延伸单个图元
利用该工具可以通过选择相应的边界修剪或延伸多个图元。在【修改】选项卡中单击【修剪/延伸单个图元
】按钮,然后在平面视图中依次单击选择修剪边界和要修剪的图元即可,如图1-2-39所示。
图1-2-39
(3)修剪/延伸多个图元
利用该工具可以通过选择相应的边界修剪或延伸多个图元。在【修改】选项卡中单击【修剪/延伸多个图元
】按钮,然后在平面视图中选择相应的边界图元,并依次单击选择要修剪和延伸的图元即可,如图1-2-40所示。
图1-2-40
本任务主要学习和掌握了Revit软件的操作界面及基础操作,了解Revit软件的文件类型,并熟练掌握常用的修改编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