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章 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6.1 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方向

国外特别是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原先就比较深厚的图书、博物、档案融合收藏、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良好软硬件环境支持下,围绕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在图书、博物、档案信息资源加工、处理、保护技术等方面展开了相当规模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合作工作并已见成效。

在我国,虽然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研究起步较晚,但在上述几个方面都开始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研究,有些已经通过互联网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提高了我国信息服务的水平。但是由于基本国情、资源分布、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国内的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及应用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图书的资源共享及服务应用比较有规模和有水平以外,多年来,在图书、博物、档案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方面,理论成果丰硕,书籍、报纸、杂志、会议、网络中均有阐述,但实践成果及效果颇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图、博、档跨系统的资源共建共享研究尚不多见,原因是:观念跟不上,情节解不开,管理条块化,领导分散化,标准不统一,整体规范缺乏,这些造成了信息资源的兼容性差、信息转换麻烦、信息使用受限、标准化程度不高、重复建设等问题,从而导致各自独立服务、服务融合困难在所难免;除了这些因素以外,整体上技术应用也不够重视等。因此,国内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体系尚未形成。此外,即使在这方面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信息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对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字化服务融合的作用的研究方面也存在盲点,如用于版权利益保护的数字技术、信息检索中的可视化关联技术等,国内外普遍缺乏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进行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的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LAM服务融合模式受其研究对象本身特征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研究规律。总体而言,近年来关于LAM服务模式融合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丰富的成果,但在研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的研究着重点体现在:

(1)在融合组织管理上,研究以数据高密度融合为目的的数字信息资源融合、组织、协同过程、提高共享和服务效率的智能化管理及用户和环境等隐私数据、数字资源知识产权的智能管理模式等。

(2)在融合服务模式上,研究大数据时代5G网络环境下的图书、情报、博物等领域数字信息资源智能服务、智能化移动服务、基于新媒体和社交媒体智能化服务模式,需要加强双向互动和情境式体验服务研究。如何能够更智能地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而为网络信息检索服务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3)在融合服务手段可用性上,研究以用户为中心、智能知识可视化和互动情境式服务方式,如智能搜索与推荐、可视化、深度挖掘、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智能化服务技术手段的可用方式与用户的接纳程度和效果。今后对5G网络环境下的超可靠、低延迟的自然人机交互及基于VR/AR及MR(混合现实)等技术的知识可视化实现方法方面仍需加强研究,以促进智能服务技术手段本身最佳应用。

(4)在用户信息行为上,当前需要把握5G网络、大数据服务环境下用户行为的模式特征与演变规律,关注技术发展与其信息服务需求间的分歧,基于用户服务内容与方式(如情境信息和社交互动等行为数据)构建个性化知识推荐服务方式,包括对特定虚拟社区的用户数据实现良性互动,提供更加精准化的信息服务。

(5)在智能化服务融合建设上,要重视不同智能化方法的在融合平台上的应用融合,数据、技术方法与应用场景的融合,建立合适的跨学科、应用领域的综合评价体系,有效地评测新时代图博档数字信息资源服务融合技术可用性及其应用效果,以达到整体服务融合系统的最佳应用服务效果。

6.2 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内容

全书主要内容包含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理论、方法、技术与实证研究。

6.2.1 理论与方法研究内容

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理论与方法分析探索或简称理论与方法研究(上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与实践现状

为了解、掌握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与实践现状,完成对世界著名的、主要的国外及国内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进行文献调研及网站浏览,对国外著名的国际协会及机构、组织、基金会进行的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实践项目、计划进行调查分析,对我国大陆及台湾、香港等地开展的代表性的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实践项目、计划等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调查分析,对国内外多年来在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图博档领域的服务融合研究论文及有关研究报告阅读分析,对我国有关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图博档领域的专家调研和访谈,并且深入剖析图博档数字化信息服务融合的内涵、目标、原则、必要性与可行性等。

2.基于资源的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

基于图情领域的基本理论对LAM数字资源本质属性、特征间的差异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以及这些差异对LAM数字资源统一组织以及服务融合模式的影响。在现有的LAM数字资源的组织与共享理论及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上,结合对LAM数字资源特征及其差异的分析,深度探讨LAM数字资源的共享,特别是基于用户协同编辑关联表的方法重视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使LAM数字资源和用户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

在宏观上以LAM数字资源在服务中的地位为依据,将所有的基于LAM数字资源服务方式分为两大类:以LAM数字资源为主体的服务方式和LAM数字资源与实体资源相协同的服务方式。重点研究LAM数字资源的融合检索以及展示服务等内容,使LAM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和资源组织策略之间形成良好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最终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服务融合体验。探讨基于LAM数字资源层次化组织与共享策略以及LAM数字化服务融合包括的基本服务方式、相互协同以及其他创新服务融合方式,探讨构建基于资源的LAM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

3.图博档数字资源多维度服务融合策略

从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探讨服务融合的应用模式,从协作系统维度分析,构建“图博档数字资源聚合”需要适应我国国情的D-LAM战略框架,推动“图书、博物、档案信息共享空间(IC-LAM)”的规划与实施;从数字人文维度分析“图博档物数字资源聚合”需要围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对象本体,实现与之相关的各类数字资源的深度整合与保存,向用户提供专题信息服务并为相关应用提供支持;从社会记忆维度分析,“图博档物数字资源聚合”重点是研究建立从各个视角、各个层面、多维度反映国家发展变化过程的社会记忆资源库,基于关联和协同思想,提高社会记忆资源聚合程度,建立政府管理部门主导、社会组织和成员广泛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

4.面向用户的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管理

首先,运用信息需求、信息服务、生活形态、界面管理等理论,对我国图博档文化资产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服务融合进行探讨,提出面向用户开展文化资产信息资源数字化服务融合,并探讨三馆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服务融合的服务理念、组成要素、动力机制、实施策略;其次,运用信息需求理论与生活形态理论对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的用户展开调查,通过对样本用户的统计分析,归纳出用户对文化资产信息需求特征及对数字图博档文化信息资源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服务需求;最后,结合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实地访谈、调查分析和用户需求调查分析,设计三馆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服务融合平台,引入界面管理的思想,分析三馆数字化服务融合体系中存在的界面类型及界面障碍,构建界面管理模型,探讨数字化服务融合体系的管理。

5.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管理机制

探析典型的凭证信任管理系统和行为信任管理模型,分别进行系统功能的比较研究,对自动信任协商的工作原理及系统基本要素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当前典型的自动信任协商系统架构,研究将信任管理机制应用于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数字化服务融合管理中。深入剖析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实践,针对跨域环境下的安全互操作问题,从安全检测实施维度、协作架构维度、建模辅助维度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针对数字资源互操作过程,从图书、博物、档案数字化服务融合管理入手,构建数字化协作系统架构,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资源互操作中的信任管理模型的构建研究,重点对信任管理层中的动态信任评估架构进行设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动态信任评估中反馈信任聚合的缺陷,设计新型反馈信任聚合机制,最后针对数字化服务融合用户交互过程,构建自适应自动信任协商模型,研究请求方与被请求方之间的自适应自动信任协商流程,针对自适应自动信任协商中的一致性校验问题,重点进行访问控制策略描述研究、一致性校验算法研究以及策略语言的改进研究。

6.立足国情的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

通过对中国图博档典藏机构概况,中国图博档典藏机构历史发展及组织管理情况,欧美图博档典藏机构、组织、管理方式及功能,中国和欧美图博档数字化服务发展现况,中国和外国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数字化服务及其服务融合组织管理机制,图书、博物、档案数字化服务功能研究,图博档数字化服务现况调查分析,进行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分析,研究我国图博档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及数字化服务发展态势和趋势以及立足国情的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考虑因素,为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6.2.2 技术与实证研究内容

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技术与实证研究是指与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相关的信息技术及其实验验证研究,简称技术与实证研究(下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图博档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检索服务

系统阐述数字图博档影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目标、原则、建设模式和建设流程;构建基于语义元数据的分布式数字图博档影像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框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出利用标签传播算法对影像信息进行标注的方法及一种基于形状特征融合的组合视觉特征的标本图像检索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在线标本检索、识别以及实时共享等应用系统的要求。

2.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中的版权管理技术

详细分析数字水印技术在馆藏图博档数字历史资料资源的融合服务中的三种应用模式。进行多媒体资源版权鉴别中的鲁棒水印技术、内容认证中的半脆弱水印技术、访问控制中的水印标签的技术研究。针对现有访问控制模型安全性和灵活性上的不足,设计一种基于数字水印技术和上下文感知的用户组访问控制模型,构建实现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图博档多媒体资源版权管理系统。

3.基于关联数据的图博档知识图谱构建

借助关联数据等相关技术,构筑包括源数据层、数据语义关联层、服务应用层的图博档资源融合的多层次可视化服务框架及知识图谱结构模型,从图博档关联数据中获取数据创建语料库,进行实体、属性、关系抽取、知识融合(实体对齐)、知识发现、质量评估等步骤处理,对人工标注领域数据集训练算法进行了针对性和领域专业性的优化,进行图博档自动知识抽取和实体对齐算法设计,以辛亥革命主题为例从图博档关联数据中获取构建知识图谱的RDF文档数据,进行RDF三元组的知识表示并绘制知识图谱并展示。

4.图博档的数字化服务融合中的问答服务系统

分别研究基于图博档概念簇的图博档知识表示、图博档知识服务FAQ中问题相似度算法、面向图博档问句分类以及面向图博档问句的答案抽取等关键技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面向图博档问答服务系统,包括图博档知识服务FAQ系统和自动问答系统两个子系统,以及用户管理、日志管理,实现用户可以利用网络浏览器向系统请求服务。

5.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中多模交互式呈现服务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基于触觉的多模交互式呈现系统进行可用性评估,为多模交互系统可用性的改进提供建议。从促进馆藏实体与数字资源的融合开发、支撑特殊人群的无障碍服务、营造协作共享的知识服务形态以及创造情感、认知体验情境等四个方面进行自然人机交互在图博档中的应用分析。通过将触觉技术引入三维文物展示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感知的三维文物交互式呈现的算法框架和方法。

6.移动图博档数字化信息推荐服务技术

结合基于标签的推荐和历史记录的推荐方法的优越性,提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实现功能融合以及友好人机交互界面的移动端图书馆推荐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完成基于Android的移动图书馆资源推荐系统软件开发,研究实现数据库的配置与搭建,建立检索、推荐、历史记录3大功能模块各自的检索、标签推荐、历史记录推荐等独立功能,分别对标签推荐和历史记录推荐两大推荐方法进行模拟实验并计算实验结果准确率和召回率及进行用户使用满意度反馈分析。还完成基于Android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APP开发,针对APP进行操作测试并着重对资讯和发现功能模块进行优化,并且完成了移动博物馆信息服务系统APP功能设计。

7.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中可视化技术应用

尝试构建由数据基础层、信息描述层、语义聚合层、逻辑交互层和应用可视化层构成的LAM数字资源服务融合与可视化展示框架实现的可能性,直观描述LAM数字资源从零散到聚合,最后实现可视化展示的过程。研究利用可视化工具实施地图、词云、关系网络、时间轴在网页中的可视化效果呈现,探讨既满足用户需求又顺应公共文化传播与共享服务要求的可视化展示框架实现的可能性,并进行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的可视化实例设计。

8.图博档数字化信息服务技术融合分析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的跨学科跨领域融合情况,设计一套量化信息技术间的融合程度的方法,为图博档数字化信息服务融合技术改进和创新提供理论基础。以本课题中涉及的智能分析、大数据处理、模式识别、版权管理、问答系统、信息推荐、人机交互、信息可视化、图像检索9种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从4个属性空间维度检测其融合情况并进行一致性分析。

结束语

本篇叙述了图书、博物、档案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图书、博物、档案数字信息资源服务融合研究现状,国内、国外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实践案例分析,图博档数字化信息服务融合的内涵辨析及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原则,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开展图书、博物、档案数字化服务融合理论及实证研究重点关注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研究体系框架,作为项目研究的基础和准备内容。 CYusurorrf8Gt71vZH8CXdPuh/DdF980y01MH6m/q9coTPFwjhzgK2UHxKSR5n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