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重大水利工程

(1)重大水利工程内涵

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必须品,水资源的自然状态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修建水利工程可以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生产的水需求。据此,水利工程可以被认为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根据工程的规模,水利工程可分为大型水利工程和中小型水利工程。据国家计委等1978年颁布的(78)23号文和国家计委计基1979年颁布的(79)725号文的相关规定,大型水利工程的标准为水库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上、灌溉工程受益面积达50亩以上、其他水利工程(包括江河治理)总投资大于2 000万元。与此同时,上述两个发文还规定以下水利工程不论规模大小,除国家指定者外,均不作为大中型水利工程:分散零星的江河治理、原有水库加固,并结合加高大坝、扩大溢洪道和增修灌区配套工程的项目;分段整治、施工期长、年度安排有较大伸缩性的航道整治疏浚工程;城市的排水管网、污水处理、道路、立交桥梁、防洪、环保等工程。

学术界对于何为重大水利工程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认为重大水利工程是指建设规模巨大、涉及因素众多、社会影响深远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在行政管理中被中央和省市政府批准建设并给与支持的工程项目。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述的重大水利工程并非特指国务院于2014年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只要符合相应条件的水利工程均可称之为重大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按其目的一般可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城镇供水和排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渔业水利工程和围垦工程等。一项同时具备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多种服务目的的水利工程,我们称之为水利枢纽工程。通常而言,基于社会发展需要,重大水利工程中的重大水利枢纽工程较多,如已建成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和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等。

(2)重大水利工程特点

在欧美国家,投资规模大于10亿美元且被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投资项目被定义为重大投资项目。与一般水利工程相比,重大水利工程不但投资规模大、影响范围广,而且社会公众关注度高。具体来讲,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①投资规模巨大。这是其区别于一般水利工程的最大特点。2016年开工的引江济淮工程总投资额达913亿元。三峡水利枢纽工程1993年投资概算为900.9亿,2009年实际完成投资总额为1 863.44亿元。南水北调工程投资总额更是高达5 000亿元。由此可见,重大水利工程就投资规模而言,投资金额相当巨大。

②工程技术复杂。重大水利工程是一个结构复杂技术强度高的复杂巨系统,如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兼具防洪、发电、航运等功能,其水轮发电机组、高压电气设备、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升船机、船闸、水电站、泄水建筑物的机械设备等重大技术装备,既是保证三峡水利枢纽综合效益发挥和保证以发电收益还贷的关键环节,也是水利工程世界性技术难题。

③建设周期长。由于工程浩大、技术复杂,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一般长达3~5年,更有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历时17年方建设完成。而根据南水北调工程规划,调水总规模达448亿立方米,建设时间约需40~50年。

④综合效益高。综合效益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收益的总和。其中,经济效益指在工程建设投入使用后相比之前增加的财富或减少的损失,如兴建防洪除涝工程所减少的洪涝灾害损失等。立足工程所有者或管理者的角度,因灌溉、发电、供水和旅游等行为产生的现金流均为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是经济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重大水利工程资产证券化的基础现金流和着重进行风险分析的内容。

⑤自然垄断性。重大水利工程在自然地理位置上具有独特的垄断性,同一区域内不可能建设多个功能相似的重大水利工程。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初始投入规模很大,并且重大水利工程一般都属于长期资产,专属性高,针对性强,资产不易转作他用。所以重大水利工程建成后会形成大规模的固定成本,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资产属于流动性资产。由于重大水利工程的高投入和专用性,导致一般投资者很难进入市场,增加了重大水利工程的自然垄断性。

⑥影响范围广泛。重大水利工程对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甚至军事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此外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范围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等各个层面。重大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但是一般而言,考虑到重大水利工程的修建可以带来更多的正效应,尽管有负效应的存在,政府依然同意修建。

1.3.2 PPP项目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英国在公共服务的领域推广一种有关政府部门和私营机构的合作方式,也就是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的项目(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项目),随之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始效仿并在众多项目中广泛使用这种合作模式,并将其作为本国或地区的一项重要政策。在PPP项目中,政府部门和私营机构间通过签署协议来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把双方优势发挥至最大化、共同承担风险、共同享受收益。因各国和地区的背景不同,所以世界各地对PPP项目的定义也有一定的差异。部分国外机构对PPP项目给出了定义具有代表性,如表1-1所示。

表1-1 国外机构对PPP项目的定义

根据上述机构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PPP项目的定义。广义层面的PPP项目可以解释为政府与私营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以此提供公共产品或者服务;而狭义层面的PPP项目泛指为一系列融资项目的总称,如设计—建设—经营(DBO)、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T)、购买—更新—经营—转让(PUOT)等多种融资方式项目。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社会资本的参与程度及风险与利润的分配状况的不同构成了融资方式的不同,图1-1即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深度与之对应的风险承担大小的排序。从图1-1可以看出,私营机构参与程度越深,则自身所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直至完全私人投资程度。

PPP项目的本质就是政府部门通过向私营部门提供行之有效的公共政策和规章制度,以此来吸引私营部门投资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并对公共项目进行设计、融资、建设与经营,最后为了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质量或者公共服务水平,将全部或者部分项目经营权交给私营单位管理。其典型的项目结构模式为:政府部门组织项目招标,由项目中标者即为私营机构与股权投资机构,共同出资建立经营公司,并建设运营PPP项目;政府部门为增加PPP项目的融资能力,向金融机构提供承诺担保协议书;建立的经营公司同建造承包商、原材料供应商等签署合同,完成项目的设计、建设、采购等相关工作,并对项目投保,签订保险合同,最大化降低PPP项目损失,整个结构模式如图1-2所示。

图1-1 私营机构采取不同融资模式时的风险程度

图1-2 PPP项目的基本结构

1.3.3 资产证券化

(1)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与特点

①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资产证券化是对缺乏流动性但拥有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进行结构安排,将资产中的风险及收益要素分离、重组后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流通的证券产品的融资过程。需要区别的是,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REITs),其主要是用来投资到房地产项目中,是一种在大型交易所购买或者售出的类似于股票的证券。投资者可以使用基金投资物业项目或者直接抵押。REITs在缴纳税务时能够享受额外的优惠,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极高的利益,这种投资渠道在市面上流通性很高。其本质为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投资的物业项目一般为酒店、购物商场、医疗中心、写字楼等,这些通常交由基金发起人组建的资产管理公司打理,主要通过商业地区的不动产租金和增值收入来获取收益。

②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手段,资产证券化有以下4个特点:

第一,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融资。资产证券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为保障实现提前融资,这主要得益于风险隔离技术,基础资产与原始权益人被隔离开使得基础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的状况替代原始权益人的资信状况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因素。

第二,表外融资。与传统融资行为相比,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的资产会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掉,并在当时对收益和损失进行确定后不再增加原始权益人的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这是由于,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真实出售的要求使得基础资产所有权发生转让。

第三,低成本、低风险融资。资产证券化成熟的结构设计和配套的信用增级、评级技术,能为基础资产提升信用等级进而降低发行失败的风险。这也是吸引社会上的投资者自发投资而降低融资发行成本的原因。据有关专家估计,相对于传统融资方式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原始权益人每年可节约至少金额为融资总额的0.5%的成本。

第四,基础资产范围广。资产证券化对基础资产的限制很少,只要满足拥有稳定的未来现金流的条件,基础资产可为信贷资产、租赁和应收账款、商业物业的租金收益权、高速公路的收费权、水电站的发电费用等。在我国只需避开证监会所规定的《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负面清单》中所列即可。

(2)资产证券化的参与方

资产证券化由于其流程和结构的复杂性,涉及众多主体,主要有以下8个参与方:

①发起人(Originator):也称为原始权益人,即拥有证券化基础资产的所有人,同时他们也是融资获得的资金的拥有者。

②特殊目的载体(SPV):发起人将自己选择好的证券化资产进行资产池的成功构建之后,便会把该资产池卖给中间机构,即SPV。该机构具有独立性,专门性,也具有法律效益。其作用是:降低破产风险,尽可能地保障发起人的权益,保障资产的出售安全性。

③服务人(Servicer):通常发起人会充当这一身份。其主要是定期地将所产生的现金流进行收回,并将其交至SPV来偿还本息。

④受托人(Trustee):受托人是服务人与信用增级机构和投资者的中介,主要负责在项目运行时进行资产的购入以及相关证书的发行。当项目结束之后,受托人会将现金转化为银行存款并将相关信息向投资者进行反馈。倘若还款期限未至,受托人拥有自主选择将资金进行再投资的权利。

⑤信用增级机构(Credit Enhancer):信用增级机构是指通过自身信用来分散或者转移证券化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从而提高基础资产的信用级别达到降低发行失败风险和降低融资成本的目标的第三方机构。

⑥信用评级机构(Rating Agency):信用评级机构主要负责评定资产或证券的级别。证券化资产在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活动之前必须要经过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公开评级。这一过程能够为投资者提出有效而合理的建议,从而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进行决策。

⑦承销商(Underwriting):在进行信用评级之后,SPV会把证券带入市场进行出售,而一旦发行,承销商便负责将受益转交给SPV,之后SPV会缴纳相关的服务费用。

⑧投资者(Investor):投资者是购买证券产品的机构和个人。国内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者以银行、保险公司、养老社等机构为主。

(3)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一次完整的资产证券化交易一般都按照以下9个步骤运作(见图1-3):

图1-3 资产证券化运作流程图

①确定证券化基础资产并组建资产池。

发起人(又称原始权益人)在明确自身融资需求后确定进行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在基础资产的选择上,一般来说,现金流不够稳定、同质性低、信用质量较差或者难以获得相关统计数据的资产是不宜于被直接证券化的。

②设立特殊目的机构(SPV)。

SPV是一个为本次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而专门设立的、作为证券发起主体的特殊实体,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发行人的破产风险对证券化的资产的影响,即将证券化资产与发起人其他资产进行“风险隔离”。SPV的设立形式通常为信托投资公司或者其他独立法人主体等。

③资产的真实出售。

证券化运作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便是将被证券化资产从发起人向SPV转移。这个步骤中处理涉及法律、税收和会计问题的准则是保证资产是“真实出售”的。这样是要实现被证券化资产与发起人之间的“破产隔离”:当发起人破产时其他债权人无权对已证券化资产实行追索。

④信用增级。

为了实现吸引投资者、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必须对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进行信用增级以提高发行证券时的信用级别。信用增级分为内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两类:内部信用增级方式主要有划分优先级、次级结构和建立利差账户等,外部信用增级则有银行开立的信用证、第三方担保和保险公司的保险函等。

⑤信用评级。

在交易过程中基础资产需要经历信用评级机构在正式发行前的两次评级初评和增级后的发行评级。信用评级机构在审查各种合同和文件的合法性及有效性后给出评级结果。越高的信用等级说明该证券风险越低,越能吸引投资者购买进而降低发行证券的发行成本。

⑥发售证券产品。

这一步由SPV委托的证券承销商来实施。目前在我国金融市场上,一般证券产品的销售方式是公开发售和私募兼有。

⑦向发起人支付资产购买价款。

证券承销商在销售完证券产品后将现金收入交给SPV。SPV在向在交易过程中聘请的各专业机构支付费用后,按事先约定好的价格向发起人支付购买已被证券化资产的款项。

⑧管理资产池。

作为发行主体,SPV应聘请专门的服务机构管理资产池的资金,保证整个资产证券化的正常运行和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

⑨清偿证券。

按照证券发行说明书的约定,受SPV的委托,在受托人证券偿付日按时、足额地向各投资者偿付本息。利息通常是定期支付的,本金偿还按照合同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当剩余现金流和担保金额不足以偿付本金时则按照规定的清算安排进行顺序清算。在证券全部偿付完毕后,如果基础资产池的现金流仍有剩余,则将剩余返还给交易发起人,至此资产证券化交易全部结束。 QqbVLksPCJ4Q/i/BoBQEqrHdR5jW6uP0VmTokhHBiu0if/9oi7AaE5yHuHnZrtm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