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项目一
舞蹈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舞之源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舞蹈都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舞蹈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并且随着人们生活环境、方式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舞蹈是我们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舞蹈的学习不仅仅是动作姿态的学习,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学习。

舞之达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舞蹈艺术的形成,丰富舞蹈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掌握中国舞蹈发展的特征,具备区分不同时期舞蹈类型的能力。

素质目标:掌握不同阶段中国舞蹈发展的脉络,提高舞蹈文化素养。

舞之形

一、舞蹈艺术的形成

(一)舞蹈的起源

据艺术史学家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身体的动作、姿态及面部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关于舞蹈起源的理论有很多,例如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性爱论、表情论、劳动论等多种舞蹈起源理论。

我们认为,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我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猎、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礼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

(二)舞蹈的本质

舞蹈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人们称之为“艺术之母”,它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变化发展。作为一种社会艺术的审美形态,它从远古就与人类的狩猎、耕作、宗教、战斗、性爱等生产与生活息息相关。舞蹈能直接、生动、具体地表现文字或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表现的人的内在深层的心理状态、强烈的感情、鲜明的个性,并能探索与体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即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在于,它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二、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中国舞蹈发展的历史悠久而漫长,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发展历程:

(一)原始舞蹈及其发展历程

舞蹈作为远古人类最早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其产生之初不仅是一种自娱性的活动,还是原始人类用来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满足某种精神需求的活动。由于它对人们的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往往对人类活动起着有利的影响,因此在当时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下,舞蹈被用作人们娱神的一种手段,人们相信通过舞蹈可以祈求上天让人们获得更大的丰收,可以使人口增长、氏族兴旺,可以战胜敌人、驱赶疾病。

原始舞蹈历史基本上没有详尽的记录,但其生存形式经历了三种:(1)口传史,例如远古时期的《呕恢恢》,表现了一种庆祝、欢腾、赶跑鸟兽的场面;(2)纪行史,例如远古时期的《打歌》,模拟动物吼叫,由声乐演变为乐器;(3)文字史,舞蹈的记录主要来自远古的神话传说、出土文物的文饰、远古遗传的岩画,以及宗教祭祀的舞蹈等。原始舞蹈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生活内容越丰富,原始舞蹈的内容也越丰富。除了反映劳动生产的舞蹈外,在原始舞蹈中,还有求偶性的舞蹈、战争性的舞蹈和祭祀性的舞蹈等。

(二)先秦时期的舞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战争的连年不断,形成了先秦时期舞蹈的特殊形式。周代的制礼作乐,集前代乐舞之大成。一方面,对流传上千年的前代乐舞作汇集整理,使之长期流传后世并在继承商代乐舞的基础上创制了新舞蹈,大大提高了舞蹈的艺术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乐舞的特殊功能,有效地为统治阶级服务。在西周的礼乐制度中,不仅规定了舞蹈教育的等级制度,同时还设立了庞大的宫廷乐舞机构,这些措施对舞蹈艺术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当时的舞蹈艺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西周时期制定出一整套礼乐制度,为舞蹈的创作与表演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同时也为流传于民间的舞蹈提供了整理、加工、编排的可能,如古文献记载的《六大舞》和《六小舞》就是在这一时期集中整理、加工、编排出来的。现存文献中,周代创编的《大武》在我国舞蹈史上很有影响,史料较为丰富,我们可以感知其艺术水平较高,结构较为复杂,表现手法也比较丰富。

东周时期,在“百家争鸣”的艺术氛围中,出现了乐舞理论,这些乐舞理论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舞蹈历史。如最早最有影响的儒家的乐舞理论至今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舞蹈

汉代是“百戏”最兴盛的时代。“百戏”包括杂技、武术表演、幻术、舞蹈等节目。相传四川一带的少数民族被称为贵人,他们英勇善战,能歌善舞,受到刘邦的重用,汉代著名的舞蹈《巴渝舞》就是根据他们居住的巴渝地区而得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影响最大的舞蹈是“龟兹舞”,这是新疆一带的乐舞,其他如天竺、高丽等地的乐舞,也在此时期传入我国。另一种影响较大的《西凉乐》,也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随着汉族政治中心和大量汉族人民的南迁,北方的汉族传统乐舞带到了江南地区,当时江南的民间歌舞十分兴盛。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是各族舞蹈大交流的时期。

(四)隋、唐时期的舞蹈

隋朝出现了七部乐,即《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和《文康伎》。公元605—608年,又增加了《康国乐》《疏勒乐》,从此七部乐演变为九部乐。其中,《康国乐》里以《胡旋舞》最出名,它的特点是“心应弦,手应鼓”,像蓬草一样迎风而来。

唐朝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唐朝繁荣的经济、安定开放的政治环境为舞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时期,舞蹈继承了前朝的音乐,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唐朝较为流行的舞蹈有《九部乐》和《十部乐》。《十部乐》是在《九部乐》的基础上加上一部《高昌乐》。还有把各少数民族的一些舞蹈与汉族舞蹈融合的《坐部伎》《立部伎》,这是当时的流行舞蹈。《坐部伎》规模小,人数少,是在宫廷宴会上表演的舞蹈。《坐部伎》和《立部伎》充分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用民间舞蹈为其政治服务的特征。

这个时期的《健舞》和《软舞》也很有名,主要在宴会上表演。唐朝舞蹈在继承相传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各民族民间舞蹈及外国传入的舞蹈,大胆创新。

(五)宋代时期的舞蹈

到了宋代,民间舞蹈盛起,出现了规模较大的舞队。《花鼓舞》是我国较早的鼓舞形式,内容丰富多彩。《舞剑》和《舞砍刀》都是由武术演变而来的舞蹈,古典舞是从戏曲中提炼和演变而来的。宋代有一支庞大的世代相传的民间业余舞蹈队,节日里各村各社都有自己的民间舞队,这种舞队叫作“社火”。宋代宫廷舞队是唐代燕乐舞蹈的继承和发展。

(六)明、清时期的舞蹈

明清时期除了舞蹈有较大的发展,戏曲也非常兴盛。在戏曲舞蹈发展的影响下,清代民间歌舞发展很快,有花鼓戏、云南花灯以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民间的采茶戏,明清两代政策多变,作为正统而独立的舞蹈艺术已经不多了,但民间的舞蹈艺术还是十分活跃。

(七)近现代、当代时期的舞蹈

到了近代,舞蹈随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崛起而发展变化。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形势影响下,中华舞蹈的发展,一方面受到破坏与阻碍,另一方面,由于国门大开,西方舞蹈传入,又给中华舞蹈的发展带来了转变与生机。

近现代当代舞蹈的发展是古代中国舞蹈的延续,传统舞蹈融入戏曲后,在纯舞寥落、戏曲繁盛的背景下,再度复兴崛起。戏曲艺术中的舞蹈(即做、打部分),大量地吸收、融汇了许多中国古代传统舞蹈(文舞、武舞)的精髓,在刻画人物、叙事抒情的能力以及技术技巧方面,均有空前的提高,形成了自身的表演方式和程式,以及在训练和传承上的完整体系,成为舞蹈历史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特殊桥梁。

清末舞蹈家裕容龄(1882—1973)是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第一个向西方舞蹈学习的中国人,她开启了中国近代舞蹈受欧美舞蹈影响的先河。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舞蹈从封建的舞蹈文化里挣脱出来,其中具有进步意义的是中国儿童歌舞方面的成就。在20世纪20年代,以黎锦晖为代表的舞蹈工作者创作了大量适合儿童表演的歌舞作品,如《麻雀与小孩儿》《小小画家》等。这些舞蹈讽刺和抨击了不合理的旧教育体制,提倡少年儿童爱自然、爱民族、爱祖国的进步思想,具有教育意义。

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秧歌运动,在我国现代舞蹈发展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当时的革命形势下掀起的一场向民族传统、向民间学习的高潮。其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改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人民服务,为抗战服务,为生产服务,为当时的政治斗争服务。这一运动对民间歌舞的发展与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时延安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歌舞《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歌剧《白毛女》等受到观众极热烈的欢迎。

吴晓邦是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开拓者,他提出了“新舞蹈艺术理念”,其创作表演的《义勇军进行曲》《饥火》等都是经典之作。他用舞蹈反映现实人民的生活表现、人民的愁苦和欢乐,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成长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舞蹈艺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开始了中国舞蹈历史新的篇章。舞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由政府主导、组织、支持,组建了正规编制全民性的事业单位,使民族的舞蹈艺术传统和世界舞蹈文化的共同遗产得到继承和发展,产生了如《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中国抗战题材的芭蕾舞剧。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舞蹈文化意识、舞蹈艺术观念日渐活跃,激起了舞蹈事业的全面复苏,舞蹈教学与研究机构全面恢复,舞蹈创作继往开来,舞蹈文化意识开始全面苏醒,舞蹈呈现出风格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改革开放深化后,舞蹈种类更加多元化。出现了以“新舞蹈”为最初命名的当代舞。随后舞蹈与影像开始结合,“电视舞蹈”一词应运而生,出现了许多舞蹈与影视画面相结合的优秀舞蹈作品,如《扇舞丹青》《小城雨巷》《飞天》和《千手观音》等。

学习提示

学习舞蹈时最易忽视的是对舞蹈理论的学习,以致在舞蹈技能学习过程中领悟能力受到限制,所得到的艺术修养不高,所表演出来的舞蹈缺乏一定的情感、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而仅仅是一种动作的重现而已,不能进行自我二度创作。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技能,还要学习理论,将二者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运用于今后的舞蹈教学实践之中。

舞之习

1.课后查阅与儿童舞蹈发展史相关的文献书籍,丰富舞蹈知识。

2.选取文中任意一个舞蹈作品进行观看,并写一篇观后感。

舞之旅

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

戴爱莲(1916—2006),祖籍广东省新会县,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舞蹈艺术家、舞蹈教育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被誉为“中国舞蹈之母”(图1-1-1)。

1930年,她赴英国伦敦学习舞蹈,曾先后师从著名舞蹈家安东·道林、鲁道夫·拉班等,后来又投奔现代舞大师玛丽·魏格曼。20世纪30年代后期,她对现代舞产生浓厚兴趣,考入魏格曼剧团设立的舞蹈工作室工作。1939年考入尤尼斯现代舞团,以优异的成绩获尤斯·莱德舞蹈学校奖学金。她在该校学习了舞蹈理论家拉班的情感表现法、舞台技术理论及舞谱等,为以后的创作、表演奠定了理论基础。

图1-1-1

1940年返回祖国,在香港滞留期间多次进行募捐义演,创作演出了舞蹈《游击队的故事》《东江》《思乡曲》《空袭》《瑶人之鼓》等。这些舞蹈具有意蕴深邃的内容、新颖的舞蹈形式、真挚细腻而独具风格的表演技巧,深受观众欢迎,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5年应邀参加重庆《新华日报》七周年庆祝会,之后创作了歌舞《朱大嫂送鸡蛋》。后深入西藏等地区,学习少数民族舞蹈。

这位出生在英国殖民地、游学欧洲多年的舞蹈家,在抗战时期飞回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在重庆一所学校里教授舞蹈,人们都喊她“戴先生”。平日生活里并不显得耀眼,她个头矮小,因为在南美长大,皮肤黝黑,一双单眼皮的眼睛笑起来如弯月,谁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名不起眼的黄皮肤女子,能够最早冲破种种阻力,在英国殖民地与白人孩子一起学习芭蕾舞,并获得西方舞蹈界权威专家的欣赏。她不仅是个追求美的艺术家,祖国有难的时候,她积极参加由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组织的活动,并且以《游击队的故事》《东江》《思想曲》《拾穗女》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舞蹈来揭露侵略、鼓励民众。她是中国舞坛的宗师,被誉为“中国的邓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历任华北大学三部舞蹈队长,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中央歌舞团团长,北京舞蹈学校校长,创建了中央芭蕾舞团。与人合作创作了大型歌舞《人民胜利万岁》、舞剧《和平鸽》。她创作的舞蹈《荷花舞》《飞天》均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还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奖。

戴爱莲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舞蹈教育事业,并坚持教授拉班舞谱,为新中国培养出了一批有相当水平的舞蹈人才,为中国的舞蹈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pGr7jlbTxK0191p4PVgTbAqmrqeR4hEjBuUM/WuC59DpaX3nLrgOkkOnv3545F7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