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从矛盾律的概念说起,矛盾律指的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事项,是不可能都为真的,其中肯定有一个是假的。简单来讲,A一定不是非A,或A不能既是B又不是B。理解起来可能有一些困难,此时,我们不妨通过例子进行分析:成功的否定是什么?是未成功,而非失败。细想,未成功和失败并非一回事,未成功并不代表着一定失败了,可能暂时未成功,以后会成功,以后也可能会失败。而失败,则表明结局已定。
我们将这种思维的过程称为矛盾律,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运用矛盾律进行分析。比如,某天,你的朋友直接表明自己不开心,而你要知道,他说的“不开心”并不代表他内心是痛苦的,只能表明他内心不够愉快,这种不开心也会随着心境的变化而发展,发展成开心或者是痛苦,这都是有可能的。
张玉经人介绍,认识了相亲对象张毅厅。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在咖啡厅,相互介绍之后,两个人开始闲聊。张玉问张毅厅的工作,张毅厅说道:“我在一家国企上班,平时工作不忙,但是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加班。”
张玉问张毅厅的性格缺点,张毅厅回答:“我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张玉问张毅厅业余时间爱好哪些运动,张毅厅回答:“我没有擅长的运动爱好,也没什么不擅长的。”
我们不妨对张毅厅的回答进行分析,“平时工作不忙,但是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加班”,他的这句回答就是自相矛盾的,既然大部分时间需要加班完成,那么平时工作怎么会不忙呢?而当被问到性格缺点时,他说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而没有缺点也不能算得上是一条缺点。在被问到爱好哪些运动时,张毅厅回答“没有擅长的运动爱好,也没什么不擅长的”,那究竟是有擅长的运动,还是没有擅长的呢?这三句话,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这就违背了逻辑的矛盾律,如果两者是相互否定的,那么一定要有一个是对的,另一个是错的。
既然了解了矛盾律,那么,如果我们“不小心”违反了矛盾律,会出现哪些错误的逻辑思维呢?
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我们不能同时承认一个思想,同时又否定这个思想是真的,从而违反这个要求,这样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在古时候的楚国,集市上来了一个卖兵器的人,他到市场上卖矛和盾。为了能够尽快卖出,他开始大声吆喝:“我的盾无比坚硬,世界上最坚硬的盾就是我的盾,再锋利的武器也无法刺穿它。”之后,这个人又拿来了矛,然后喊道:“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无论你用什么样的盾都抵挡不住它。”
这个时候来了一个人问道:“我如果拿你的锋利的矛来攻击你的坚硬的盾,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在场的人听完后哄然大笑,甚至还有人开始嘲笑卖兵器的人,卖兵器的人瞬间无从回答,他只好拿着自己的兵器迅速离开了。
这个卖兵器的人的话语是自相矛盾的,很显然,他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所以他才会说出这样不当的话语。
我们了解矛盾律的目的是能够在实践中得以正确利用,从而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快捷、更富有逻辑性。
利用矛盾律来找到逻辑矛盾,有利于我们找到逻辑上的错误。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与人沟通时,如果想要让对方按照自己的观点进行思考,那么就可以利用矛盾律,找到对方思想和话语中的矛盾点,从而进一步达到“攻击”对方的目的,最终,让对方认可自己的思路。
当我们发现了逻辑矛盾,并想办法进行解决之后,就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我们以下面的科学论断为例:
古代有一种理论认为,物体从空中自由下落,其下落的速度会受到物体重量的影响,即物体越重,下降速度就越快。这种思想被推崇了1800多年。直到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实验,他将两组不同重量的球,从同一个高度同时抛落,发现下落速度是相同的。
利用逻辑矛盾的思维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促进科学发展。
我们对矛盾律了解之后,可以利用矛盾律的特性,来确定同一个事物在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中,必定不能都为真,必有一假。因此,在实践中可以起到分析推理的作用。
老师留了一道题,在A、B、C三位同学做完题之后,他们分别说了一句话,通过矛盾律可以判断三位同学的题是对是错。
A同学:“这道题我做错了。”
B同学:“A同学做得对。”
C同学:“我觉得我做得对。”
老师看了三个人的试卷,然后结合三个人的话,说道:“你们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答案是正确的。”
哪位同学做得正确呢?
我们不妨仔细分析,A、B两位同学的看法是矛盾的,根据矛盾律,这两位学生所说的必有一真一假。C同学认为自己做得对,就表明B同学的答案是错误的,这就能够让我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在工作和生活中,对认知活动规范性的规律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在遇到逻辑问题后,如果能够借助矛盾律的逻辑进行分析,那么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走出困境,找到最正确的那个答案。当然,如果违背了矛盾律,那么很可能会让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因此,善于逻辑分析的人,会利用基本的逻辑学规律,从事物两者中找到真的那项,排除假的那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