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充足理由律: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在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这是一道世界难题。这个问题让多少哲学家都觉得疑惑,甚至会激起哲学家们无边无际的猜测和探索。无疑,这个问题围绕的就是因果。因为鸡能下蛋,所以先有鸡。因为蛋能孵化小鸡,所以先有蛋。这两种答案看似都有道理,又似乎都不合理。看似理由都很充分,又似乎理由都不够充分。我们暂且不提生物起源,单纯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讲,运用充足理由来看,似乎鸡、鸡蛋,两者是彼此的因,又是彼此的果。

孩子生病,母亲带他去医院。孩子问:“为什么发药的护士阿姨都戴口罩?”妈妈回答道:“你的药太好吃了,院长叔叔怕护士阿姨偷吃。”

孩子说道:“我明白了,拿手术刀的叔叔之所以会戴口罩,是因为医院的院长害怕这些叔叔去聚餐。”

虽然上述案例是一则笑话,但是从这则笑话中可以看到孩子的思维逻辑是怎样的,而从逻辑学来讲,这则笑话违背了充足理由律。

什么是充足理由律?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所有事物都存在一个成因,而这个成因能决定事物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事物该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其他的样子。人们认识了这个成因,自然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和找到了事物的本质。第二,事物所呈现出的表象,其实并不重要,只有事物背后的成因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真实的。

在逻辑学中,充足理由律是基本规律之一,违背了充足理由律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其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逻辑错误。

1.毫无理由

没有任何理由,便得出结论。比如,网上有人发了一段视频,视频中老人痛哭,指责旁边的男士撞倒了自己,不对自己进行赔偿。此时,看到视频的人在评论区开始指责男士,甚至对男士进行人身攻击,尽管毫无证据证明是男士撞倒老人。这种不进行逻辑分析,不讲道理的做法,往往会脱离事物的本质,将假象当作真相。

2.理由虚假

在进行逻辑分析过程中,虽然列举出了理由,但是理由是非真实的、是主观臆断的,甚至是编造的,以虚假依据为论题,这就犯了思维错误。

孩子:“爸爸,美职篮篮球运动员个子为什么都那么高?”

父亲:“因为他们经常打篮球啊。”

孩子:“看来经常打篮球可以长高啊。”

在这个例子中,父亲的回答本身就是一种编造的理由,根本没有科学依据证明打篮球能够让运动员长高,正是父亲的这种虚假理由的引导,导致孩子认为只要打篮球就可以长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解释“小鸟会飞是因为鸟类长了翅膀”,这句话给人们的错误逻辑是“长了翅膀会飞的是鸟类”。而我们知道,很多鸟类不会飞,但也属于鸟类,比如,企鹅。由此可见,违反充足理由律会出现理由虚假的逻辑错误,这对我们日常认知会造成错误的影响。

3.无法推断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在逻辑分析过程中,会给出真实的理由,但这种推断与我们要分析的事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从理由方面推断不出应得的结论,最终的结果是在论证过程中出现问题,甚至导致得出的论断出现失误。

历史老师:美国自由女神像手里拿了火炬和书本,谁能告诉我火炬和书本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它想要告诉我们,即便没有电,我们也要点着火炬学习。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位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而这位学生找的理由也是真实存在的,他将火炬与停电联系在了一起,将书本与读书联系在一起,抛开历史,如果只单纯讲思维,似乎没有错误。然而,在特定的历史物象中,这位学生给出的理由无法推断出火炬和书本的寓意。

甲:下雨天出门要打雨伞。

乙:不下雨,出门就不用打伞了。

甲:晴天不能打遮阳伞。

在这则对话中,虽然“下雨天出门要打伞”“不下雨,出门就不用打伞了”都是真实的理由,但这并不能推断出“晴天不能打遮阳伞”这一结论,这就是论证过程出了问题,导致逻辑出现问题。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的问题都需要进行思维逻辑的分析,而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推断和判断,都需要给出充足的理由,这个理由是足以支撑我们所要得出的论断和结果的。比如,我们上班打算开车去,那么我们的理由是开车方便、自主;我们打算乘坐地铁去,理由是不用担心堵车。

在下结论的时候,我们需要给出一定的理由,而不是毫无理由地进行推断。如果你不是从生物学角度进行分析,你认为“先有鸡”就要给出足够的理由认定鸡的最先存在。同样,如果你认为世界上“先有蛋”,那么,你就要找到充足的理由,说明“蛋”最先存在。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这种“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依据真实存在的理由推断,找到能够支撑自己做论断的理由。

俗话说得好,“有因才有果”。我们进行逻辑思维分析,自然也离不开对原因的寻觅,只有找到最充足的理由做支撑,才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只有这样进行的逻辑分析才是最正确的。 glNoOED0lFNBE4xfo/OsT+SfbvvS59Uh3rWhlFQl3aGaaurtlwmacK72iltK6iT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