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排中律:破茧成蝶的瞬间,别无他选

如果我们不去了解逻辑学,恐怕根本不知道“排中律”这三个字代表着什么意思。那么,到底什么是排中律?在逻辑学中,究竟要如何去运用排中律呢?

在传统的逻辑学中,排中律是其基本的规律之一,即是A或不是A。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在我们眼前的事物,在同一时间内有某种属性,又或者缺少某种属性,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可能性。比如,一个论点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第三种选择。

德国逻辑学家格·克劳斯曾经有言,“排中律自古以来就是逻辑争论的主要对象”。排中律的存在是“强迫”人们的思维具备明确性,这也是排中律的实质所在。排中律是为了避免思维犯“模棱两可”的错误。比如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一位家长说:“体罚孩子是不行的。”随后又说,“不体罚孩子也不行。”这就是典型的违背了排中律的现象,犯了思维“模棱两可”的错误。

在世界名著《威尼斯商人》一书中,有一个情节便是对排中律典型的应用:富家少女鲍西娅有一张美丽的面孔,不仅如此,她的德行也十分完美,许多王孙贵族的青年才俊都希望迎娶她为妻。虽然鲍西娅出身富家,但是却没有婚姻自由,她已经去世的父亲在遗嘱中明确规定,鲍西娅要“猜匣为婚”,否则家族会取消她对财产的继承权。

什么是“猜匣为婚”呢?原来鲍西娅的父亲为她留了三个盒子,分别是金盒子、银盒子、铅盒子,在这三个盒子的其中一个盒子里藏着鲍西娅的画像,只有能够猜中画像的男士才能迎娶鲍西娅为妻。在这三个盒子上都写了一句提示语:金盒子上的提示语是“肖像不在这个盒子里”;银盒子上的提示语是“肖像在金盒子内”;铅盒子上写着的话则是“肖像不在这个盒子中”。除此之外,在盒子旁边还留着一句话:“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只有通过这四句话能够猜中肖像在哪个盒子里的男人,才能够迎娶鲍西娅。得知消息之后,很多男士慕名而来,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猜对,男士们开心而来,失望而归。几天之后,来了一个青年人,他被鲍西娅的美貌所吸引,深深爱上了这个女孩儿,他看了看三个盒子上的话,思索了一会儿,来到鲍西娅的面前,非常自信地说道:“肖像在铅盒子里。”鲍西娅点头,年轻人打开盒子。果然,里面放着鲍西娅的肖像。鲍西娅十分佩服这个青年人,问他是如何在短时间内猜中的。青年说自己发现金盒子和银盒子上的话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这两句话肯定有一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可以轻松地推理出,肖像在铅盒子里。最终,鲍西娅嫁给了这个青年。

在《威尼斯商人》中,青年人猜测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运用逻辑学的排中律。他发现金、银盒子上的话是相互矛盾的,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可见,排中律在日常思维活动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既然排中律对人们的思维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排中律的具体要求。

在表达方面,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选择的词项应该是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并且指的是同一个现象或物体,在两个矛盾关系词项中必须选择其中一个,不能两个都否定。比如,说一个人“闯红灯”,不能同时又说这个人“没闯红灯”。

在判断方面,排中律要求在对待两个矛盾关系时,既不能同时否定两个,又不能同时承认两个,必须肯定其中一个是真的。比如,红灯停,绿灯行。我们不能说红灯不能停,绿灯不能行;也不能说红灯停,绿灯也要停。

一个小偷偷了一辆电车,他试图再次行窃时,被抓住了。在审问的时候,工作人员问道:“你试图偷取他人的电车?”小偷说道:“我有心去偷,但是没偷成功。”

工作人员继续说道:“但是你之前已经偷窃成功了,已经窃取了一辆电车。”

小偷:“那是之前的事情。对于这次,我没有偷窃成功。”

工作人员:“那你承认自己之前偷取了别人的电车。”

小偷:“没有,我没有承认。”

工作人员:“这次偷窃,我们抓到了你。”

小偷:“这次虽然你们抓到了我,但是之前你们没抓到我。”

对于以上的对话,我们可以用排中律进行分析,小偷强调这次偷窃行为没有成功,无疑上次的偷窃行为已经成功,已经构成了盗窃罪;而当工作人员再次询问的时候,他又说自己没有,不承认偷窃行为。显然,后者是假话,对于工作人员来讲,利用排中律,便能够轻而易举得到真实的口供。

有的人习惯性地将判断或者是概念进行“模糊”处理,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从逻辑上来讲,这样的做法是违背排中律的。不管是“两不可”,还是“两皆可”,都是违背排中律的表现。因此,善于逻辑分析的人,能够利用排中律来分辨事物,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dJ1jgx4EQfsdePrMfSZaOKhe/y+8sve7+joQhi/jRBd4eAFv44eA4ikQk6KFrh0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