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活中的概念归根于真实

什么是概念?在认识的过程中,人们经常会将一些感性认识进行总结,得到一种理性认知,然后形成抽象的概括,从而形成概念式的思维活动。

从心理学上来讲,概念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和反映,而客观事物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意味着概念归根于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同样,生活中的概念需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和状态。

生活中的概念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我们以“世界观”为例子,听到这个概念,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很复杂,似乎用言语无法形容和表述。其实,世界观是对某个事物进行分析所得到的一种奉行的观点和认知,也是人们对事物做出的判断和反应。也就是说,这个看似复杂的概念是通过人们在生活中真实的实践总结才能够形成的。

我们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任何概念要想成立,其前提是要真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这里所讲的实践也就是实事求是,我们要站在真实的基础上来进行概念的总结和真理的探究。因此,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一些违背事实的现象,那么其肯定是经不起逻辑思维推敲的。

张静是一家报社的新闻记者,她收到一封匿名信,声称某乡镇新建的公路出现了雨后垮塌的情况。作为一位新闻敏感性很强的记者,她觉得有必要去现场进行采访报道。

张静通过对乡镇公路附近村民的采访,了解到这条新建的公路才投入使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而最近下雨强度也不算大,与往年的雨水量相比,只少不多。那么为何刚刚建造三个月的公路会出现多处垮塌的现象呢?

张静采访道路建设部门,建设负责人声称是因为经常有大型货车超载行驰造成了刚建好的公路的损坏,并非“工程质量问题”。

张静再次走访周围村民,了解到大型超载车辆很少从这条新修的公路经过,张静在公路垮塌地段等候一天也未曾见一辆超载货车经过。不仅如此,张静发现垮塌路段的修路石料质量很差,公路地基相对松软,沙石比例不均。

对此,张静再次找到相关负责人,对方又以“地质环境不佳”为由,拒谈“工程质量问题”。

通过一周的采访,张静将整个采访情况进行了翔实报道,最终引起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并对此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张静没有听信一方的言谈,而是按照自己的逻辑分析以及对事实情况进行全面、多方位的了解,从而分析出问题的严重性。在生活中,“障眼法”并不少见,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识破障眼法,找到事物真实存在的依据。

在生活中,究竟怎样的概念容易披上“变色”的外套,混淆我们的视听,妨碍我们进行正确逻辑分析呢?

1.过分夸张的话语

在一些销售广告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无所不能”“包治百病”等夸张的宣传语。甚至有些商家为了能够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不惜夸大疗效。比如,一款具有提升免疫力的保健品,其声称对流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对于这些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具有明显夸大成分的广告,我们可以直接认定为“不实”的,而这些语言会阻碍我们对事物进行客观思维。

2.毫无根据的概念

在生活中,有些家长会对孩子说:“你天天就知道打游戏,除了打游戏就是打游戏,考试从来不及格,你看邻居家的小刚,人家从来不打游戏,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第一名。”类似这样的话,我们经常会听到。但是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小刚考试得了第一名的原因难道是不喜欢打游戏?而你考试不及格是因为打游戏?其实并非如此,只能说小刚不玩游戏,这有助于他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而玩游戏让你浪费了学习时间。这并不能说打游戏导致考试不及格。这种依据太过牵强,也是毫无根据的。当你学会了运用逻辑思维,你就可以更深入地看到事情的本质。

类似这样的现象,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比如,有位老人不小心摔倒在地,一位快递员正好经过,好心将老人扶起来。此时,老人家属经过,他只看到了快递员扶起老人,便认定是快递员将老人撞倒了。这是没有过程依据的,结果认定也是存在误差的。因为“撞了人,才扶人”的概念深入了这位家属的心中,本身这个概念就是片面的,只有逻辑分析之后才会发现,撞人的不一定会扶人,扶人的也不一定是撞了人。

生活纷繁复杂,不能单凭眼睛看到的或者耳朵听到的就判定对错,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逻辑分析,依据真实存在的客观依据,进行逻辑思维,得到合理的方向和结果。在生活中,概念的依据都是真实的,不真实的概念是经不起逻辑分析的。 wj7J+9hL1o/XF0zDAqq7ikfXdc9mKaeIqQpac2/UG1HJMxFM/wLmXlq09+nhXc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