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个并不感伤的消亡故事
——读阿来《云中记》

因为6月一整月都很忙,我曾经一度以为这部将近三十万字的小说我会读不完,但没想到,我居然把它读下来了,可见我是从心底里喜欢阿来,喜欢他这部小说的。读了小说才知道阿来在作家圈子里有位好友,同是茅盾文学奖的获奖者——麦家,记得上回我就提过很喜欢麦家的《人生海海》,原来喜欢一个作家,会连带着他的喜欢而喜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有点扯远了。下面说说我为什么喜欢这部小说,它有什么地方吸引我。

首先,是它的故事。打开这本不算薄的书,翻到它的扉页,你会看见这么两行字:

献给“5·12”地震中的死难者

献给“5·12”地震中消失的城镇与村庄

然后你就会明白这是一本什么内容的书,通过书名你会猜到,这里记录的,是一个叫作“云中”的村庄的故事。看到这种带有悼念意味的献词,说实话,刚开始我真的怕我读不下去。我怕它会是记录那些在灾难面前人们无助的挣扎与痛苦,以及灾后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久久的疗伤与愈合的故事。这让我想起来冯小刚拍的那部《唐山大地震》,电影虽然震撼,感情刻画得也很细腻,但观看后,会让你掉进那个悲怆的故事里,很久出不来。不过很感谢阿来,他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是我不曾想到的切入点,讲述这个村庄消亡的始末,以此来纪念汶川地震这段历史。

在《不止是苦难,还是生命的颂歌——有关〈云中记〉的一些闲话》里阿来道出了为什么故事是在汶川地震十年后才写出来,在这里我把它节选出来与大家分享:

那时,很多作家都开写地震题材,我也想写,但确实觉得无从着笔。一味写灾难,怕自己也有灾民心态。这种警惕发生在地震刚过不久,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率一团作家来灾区采访,第一站就是到四川作协慰问四川作家。我突然意识到在全国人民眼中,四川人都是灾民。那我们写作地震题材的作品,会不会有意无意间带上点灾民心态,让人关照、让人同情?那时,报刊和网站约稿不断,但我始终无法提笔写作。苦难?是的,苦难深重。抗争?是的,许多抗争故事都可歌可泣。救助?救助的故事同样感人肺腑。但在新闻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这些新闻每时每刻都在即时传递。自己的文字又能在其中增加点什么?黑暗之中的希望之光?人性的苏醒与温度?有脉可循的家国情怀?说说容易,但要让文学之光不被现实吞没,真正实现的确困难。

我唯有埋头写我新的小说。唯一的好处是这种灾难给我间接的提醒,人的生命脆弱而短暂,不能用短暂的生命无休止炮制速朽的文字。……我要用颂诗的方式来书写一个陨灭的故事,我要让这些文字放射出人性温暖的光芒。……

以上就是阿来创作《云中记》的一些感言,当然,我这里只是节选了一部分,如果感兴趣,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

对于写作,我一直认为是非常私人化的,如果你真要把它与时代、责任诸如此类高大上的词汇挂钩,我想也只能说是作家本身散发出的智慧与责任。他内心如果是平静和善的,他的故事多半都有阳光;内心是愁苦的,再快乐的故事,底色也是灰蒙蒙的,所以我对阿来上面那段话感触很深。他不是为了让人记住这个灾难而写了这个故事,不是为了祭奠或是提醒世人记住大自然的威力而写这个故事,他只是单单地为了抚慰一下他十年前的亲历所带来的创伤,为了给自己放不下的记忆一个交代,才写下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完完全全就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所以他才会选择“阿巴”这个人物,选择了“云中村”这个村庄。即使它是虚构的,但里面的人、事、景、情却处处是真实的。就像村民对解放军的态度,对志愿者的态度,对新闻记者的态度,我觉得那些都是最最真实的状态。

再来说说它的结构,这也是我喜欢它的第二个原因。仅从目录来看小说的叙事结构并不复杂,符合正常的时间逻辑,叙事呈线性结构,从第一天写到第七天,从第一月写到第七月,最后再到云中村山体滑坡彻底消失那一天。但是小说里的第一天是从云中村整体搬迁到移民村的第三年开始的,地震发生时的状况和地震发生后三年多时间里的事情一直都在用倒叙的方式还原。所以这个小说倒叙、插叙的地方特别多。而且主人公阿巴是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位祭司,同时还是有文化的技术员,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所以通过他的回忆又牵出了云中村百年的历史,他的父辈、云中村的祖先乃至村子整个历史。有时候读起来会有恍恍惚惚、记忆交错的感觉,但整体读下来并不困难,跟着阿巴的思绪前行,你就会体味出那种游离于清醒现实和癫狂梦幻之间的感觉,这也是阿来为你营造出来的书中新世界。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小说几点感受,希望阿来能凭借这个故事再次问鼎茅盾文学奖,成为最年轻的两次获奖者。 v7mNCtoor1V+QfbXDrk7jff28DDGTOr4b7vx/i6xmh42ZeNn39k/k/oGzy5wg/y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