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之歌(献身)
我是小白鼠,
他是大灰兔,
我们都是科学家的实验动物。
手术先试他,治疗再试我,
我们用生命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啊,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来自山河林湖,
我们用生命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实验动物来自山河林湖,
我们用生命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我是大蟾蜍,
他是小猪猪,
我们都是科学家的实验动物。
毒素注向我,病患加给他,
我们用生命来推动科学的进步。
啊,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拥有庞大家族。
我们用生命来推动科学的进步。
实验动物拥有庞大家族,
我们用生命来推动科学的进步。
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科学。前者以实验动物本身为对象,专门研究它的育种、保种(培育新品种、保持原有品系的遗传特性)、生物学特性(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生殖及生态等特点)、繁殖生产、饲养管理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以期能够提供标准的实验动物;后者以实验动物为材料,采用各种方法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实验,研究动物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的反应、表现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等问题,着重探索如何将实验动物应用到各个科学领域中去,为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产业等服务。
“实验动物科学”这个名称自从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对实验动物本身和动物实验过程中的许多重要因素进行的广泛研究和大量资料积累,至今已成为一门具有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简而言之,实验动物科学就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生物特性、饲养繁殖、遗传育种、质量控制、疾病防治和开发应用的科学。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动物本身生命现象的研究,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对抗人类的疾病,延缓人类的衰老,维护人类的生命健康,延长人类的寿命。
鉴于实验动物学科对国家生命科技发展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欧美发达国家竞相将该学科作为战略支撑学科给予大量稳定的资金资助。以1929年建立的美国杰克逊实验室(Jackson Laboratory,JAX)为代表,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代表性研究机构,例如桑格尔研究所、日本熊本大学等,集中进行实验动物资源的研制、培育和共享。为了在国际实验动物资源竞争中占据优势,美国在1962年专门成立了国家研究资源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Resources,NCRR)。据统计,通过NCRR支持建立的国家级实验动物资源和技术服务机构涉及啮齿类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水生动物、猪、无脊椎动物等诸多动物种类。其中,啮齿类国家中心12个,现有啮齿类人类疾病动物模型20000多种;非人灵长类研究和资源中心15个;大猩猩研究资源中心3个;遗传资源分析库6个。NCRR于2011年并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其50余年的发展历程对推动美国实验动物资源发展并占据全球领先地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除了学科研究和资源建设之外,欧美发达国家也意识到了实验动物的微生物质量和遗传质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鉴于实验动物表型信息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为解析哺乳动物的编码基因功能,全球16家知名研究机构、动物资源开发和保存中心在2011年共同发起了国际小鼠表型分析联盟(International Mouse Phenotyping Consortium,IMPC),目前成员有11个国家的19个研究机构,目标是建立同一背景品系下的2万个基因敲除小鼠品系,并通过标准表型分析技术完成所有小鼠表型的信息分析,将小鼠资源和表型信息全球共享。
实验动物科学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生物特性、饲养繁殖、遗传育种、质量控制、疾病防治和开发应用的新兴科学,这门科学是综合性的,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泛,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以生物学、医学、药学、兽医学、畜牧学等为对象,以遗传学、育种学、病理学、生理学、营养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借鉴机械工程学、环境卫生学、建筑学等学科,对实验动物、动物实验方法和实验动物设施、装备等进行开发和研究。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科研单位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比较缓慢,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少数的高等院校、医药部门进行一些实验动物工作,主要是繁殖一定数量的各种实验动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实验动物科学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在中国广大医学、兽医学和实验动物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于实验动物的研究与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已形成了一支约500~600人的实验动物专业队伍,先后培育成功了像低癌系津白一号、高癌系津白二号和白血病实验小鼠615这样有价值的近交系小鼠;从国外引进并保种、繁殖的C3H、C57BL、DBA/2、BALB/c以及裸鼠等共20个品系;培育SPF鸡、猪和裸鼠的微生物监测技术8种以上。在实验动物的保种、育种、饲养、管理、繁殖、疾病防治、环境控制以及其他监测技术方面,我国也取得了初步进展;在医学、兽医学以及其他有关生物科学的应用上,获得了一些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这些成果都为科研、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保障人民健康与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指导下,为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中国的实验动物科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82年,国家科委在云南西双版纳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实验动物工作会议,各地区、各部门也相继召开了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会议。1984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中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开发中心,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总方针的指导下,研究提出发展中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划;协调管理实验动物科学技术的开发研究和人才培养;落实安排实验动物科技有关条件的开发建设和经营业务;组织实施实验动物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抓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情报、学术活动以及提供科技咨询等,这对促进中国实验动物科技工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985年,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实验动物科技工作会议,会议制定了发展规划和实验动物法规,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实验动物科学事业的发展。1987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成立,形成了每两年举行一次实验动物领域学术交流的惯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以2号令形式发布了中国第一部实验动物行政管理法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实验动物的管理形式,即国家科委(科技部)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科技厅局)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界定了实验动物的概念,明确了管理内容、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质量管理、疫情控制、进出口管理、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动物实验管理等诸多基本要求。
此后,国家科委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落实《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中提出的任务,科技部又先后制定和发布了《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引种、供种实施细则》《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技术审查准则》。2001年,科技部与卫生部等七部(局)联合发布了《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2006年9月30日,科技部发布了中国第一次针对实验动物福利出台的比较全面系统的法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国科发财字〔2006〕398号),在动物福利立法方面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不仅结束了中国没有专门制定动物福利法的历史,还填补了中国在实验动物福利法上的空白。2017年12月28日,农业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实验动物检疫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实验动物检疫范围、检疫要求,简化了实验动物的检疫监管要求。通过这一系列的执法管理,有效促进了全国实验动物事业的标准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指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与根本所在,而长寿则是增强美好生活获得感的重要路径。从《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发布至今,经过30多年的创新发展,实验动物科学,特别是实验动物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它已被认为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