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与行贿罪的区别在于其犯罪对象不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行贿对象是公司、企业或其他非国家单位、非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行贿罪的行贿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有的企业管理人员可能会误认为给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才构成犯罪,给非国家工作人员“好处”获取商业机会是正当商业行为。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公司、企业要规避本罪,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教育

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没有法律知识,但是必须有法律意识。企业应定期进行法律培训,对企业管理人员有可能涉及本罪的点进行法制宣传,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立案标准、量刑标准进行普及。让企业管理人员意识到提高企业与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成功之道,而非通过贿赂谋取“不正当利益”。有条件的企业,可定期聘请专业律师对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法律风险讲解,学习国家有关行贿、受贿的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不使用非法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合法合规经营的风险意识

企业应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与奖罚制度,禁止员工以企业之名谋私人之利,尽量做到所有办事流程公开透明,防止权力寻租,并且建立有效可行的监督机制,使权力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报销予以严格审核。另外,要健全企业财务会计以及审计制度,定期对企业账目进行审计,可采取第三方审计同企业内部自查相结合等方式,以杜绝企业及其各部门私设小金库、往来现金不入账的现象。

需要强调的是,在企业设立之初就要搭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除了需要人力、劳动、合同三大板块相辅相成,还应有“三会一层”作为防火墙,“三会”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一层”为高管层。相关负责人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成为内部的警戒线,可降低负责人触犯刑事责任的概率。

三、学会危机公关

这里的危机公关,我们更倾向于定义为诸如企业或者企业家被调查时如何应对,进入刑事司法程序后如何主张自己的合法权利,以及如何灵活应对办案人员的违法行为和判决生效后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了解各个程序可能面临的情况,学会危机公关,避免事态的恶化并最大限度减小损害是企业家应该具有的忧患意识。

四、与上下游合作企业建立双向投诉机制

当合作企业工作人员主动索取财物时,可向合作企业相关部门或领导进行投诉,并建议对索贿者进行严格处分。

五、提高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意识,将预防思维导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推荐企业内部反腐的公开化、透明化,预防企业的腐败现象

调整和扭转观念。接触民营企业群体,笔者经常会听到这几句话,“不冒险就不会挣大钱”“遵纪守法啥时候也发不了财”“听律师的啥也干不成”,等等。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就是“冒险”“打擦边球”甚至是“故意违法”。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家切不可心存侥幸。希望企业家能认清不同事项罪与非罪的界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踏破法律底线,毁了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六、严格管理,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

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尽量做到所有办事流程公开透明,防止权力寻租,并建立有效可行的监督机制,使权力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另外,根据预防工作需要,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置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以便及时发现、揭露犯罪,发挥警示威慑作用。逢年过节期间,注意公司业务部门及监督人员的礼尚往来不要触犯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2RkLqU7TMkKIJLx1dHF2mDCWSppuvny4fZWZB69RMmqS65PePnyXPFtNJnpAp1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