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学准:倒推思维,学直接决定结果的知识

许老师是北京市海淀区一名专攻中高考英语冲刺的老师。她非常擅长英语快速提分,尤其针对高考英语成绩在90分左右的学生。她只需要两个月的时间,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让学生的英语成绩,直接提到120分左右。

许老师使用的方法,就是“倒推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从结果往前推,发现问题的症结,然后针对这部分问题进行专项学习,哪里能提分就学哪里。

英语成绩在90分左右的学生,一般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需要从零开始提高。因此,在面对这类学生时,许老师首先会看这个学生最近考过的试卷,再和这个学生沟通,找到这个学生的问题在哪里,看看到底哪些题失分较多,然后为其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这样提分就会非常快速。

比如,如果发现这个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阅读理解得分低、作文成绩不太好、语法学得也不扎实,她就会从这三个方面下手,让学生集中学习和训练这些部分,这样就能起到快速提分的效果。当然,如果这个学生各方面都不错,就是单词背得太少,许老师就会拿出她精心摸索出来的500个高考常考单词,让学生花10天时间去背诵,这样他的成绩就上来了。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在想:我永远考不及格的英语,我天天背单词背得晕头转向的英语,真的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容易拿高分吗?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

那为什么别人用两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将成绩从90分提高到120分,而你几乎用了每天50%的时间在学英语,最终还是没有考及格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的学习没有针对性的计划,是盲目的、无效的,无法提高最终的学习成绩。

想想看,你读书的时候学英语,是不是在拼命地背单词、学语法。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这些学习,和你最终在高考考场上拿下高分这件事,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你可能花一年的时间背了5000个单词,而许老师只让学生花了10天的时间就背下了高频的500个单词。就算你的5000个单词里面也包含了那高频的500个单词,可是你想想,你花的时间是一年,别人是10天,这个差别有多大?别人的效率是你的很多倍。

你可能会说,我就是愿意这么学,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去学单词。可是你是否想过,在一场目的明确的学习中,学习其实是一场效率战。你在背单词上花的时间多了,你花在阅读训练上的时间就少,在语文、数学学习上的时间就更少了。虽然你的英语成绩提高了,但是你的语文、数学成绩没有提上去,你的整体成绩依然是较差的。

你可能会说,我学习不是为了考试。那同样是学习一门课程,别人花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学会,你却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日积月累,你和别人的差距就拉大了。

所以,极简学习,讲求的是“高效学习”,其第一环节“输入”,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精准输入”。如何精准输入呢?就是我们只学能直接影响最终结果的那部分知识,以终为始,直奔结果,这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底层保障。如果一开始就做无用功,长时间漫无目的地摸索,效率是无法保证的。

怎样才能做到“精准输入”呢?那就是要有“倒推思维”。什么是倒推思维呢?

我们再拿许老师帮助学生冲刺英语成绩的案例进行剖析。她根据学生要在考试中拿高分的目的,倒推学生需要在哪些部分进行提高,然后确定精确的行动计划,再具体执行,最终保证结果的实现。

所以,从许老师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倒推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结果倒推行动。常人思考,通常是从开始到结果,倒推思维则是从结果到开始。当我们设定好目标,也就是结果之后,从最终那个目标一步步往前推,目标实现的路径就很清楚,你就知道现在该做什么了。换句话说,倒推思维,就是以目标为导向,倒推自己的行动,这需要你首先考虑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从最终那个目标一步步往前推出目标实现的路径,这些实现路径,就是你一步步要做的事情。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再举一个例子:假设你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考上清华大学。针对这个考上清华大学的目标,我们用倒推思维拆解如下:

假设你现在在一所省重点高中的实验班读书。按照以往班级高考录取的情况,你的成绩需要排在你们班的前五名,才有希望考上清华。而现在,你的成绩排在你们班的十几名,偶尔可以进入前十。

这时,你找出最近五次考试的考试分数,发现你与你们班第五名的总成绩分差在20分左右。当然,为了保险起见,你可以直接以第一名为你的参考对象,你和第一名的分差在30分左右。

那么,拆解下来,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你的总成绩提高30分,这就是一个清晰的目标了。

再来看自己各科的分数,你发现你的理综成绩和第一名没有什么差别,因为你的理综成绩在班上基本每次都是前三,而你的英语、语文、数学这三科的成绩总和比第一名差了30分左右。

你发现你的语文总是在110分左右,英语在135分左右,数学也是在135分左右,那么要想提高30分,就要在这三科上每科提高10分,这样你就能冲进班级前五了。

接下来,你再找出自己这三科最近三次考试的试卷,找到自己每一科的老师,让老师帮你分析你的问题在哪里,每科要提高10分,应该分别在哪些题型、哪些版块上去提分,根据确定的提分点,再和老师商讨出你具体要做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你就是在利用倒推思维学习,以考上清华大学这个目标为导向,一步步倒推,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再拆解成你的具体行动,这样你就完成了整个倒推的思维过程。

明白了什么是“倒推思维”,在极简学习中的“学准”这个关键环节,可以采用如下三个步骤去执行。

一、改变意识:一定要带着真正有效的目的去学习

于尚(化名)是一名毕业于北大的学生,毕业后进了一家创业公司。众所周知,创业公司通常都是一个人要做很多人的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饭,周末也基本没有自己的时间。

于尚很喜欢读书,即使工作非常忙碌,他也一直挤时间读书,这样每年依然能读上百本书。他为什么能读这么多书呢?因为,于尚在创业公司工作,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新问题,而很多问题,都出在他不了解的领域。这时候,于尚就习惯去书中找答案。比如,公司如果让他负责人员招聘,除了求助自己做人力资源的朋友和同学,他会去找人员招聘相关的书来看;公司让他开发客户做销售工作,他会找到销售方面的书来看;公司需要他负责产品开发,他就会找产品经理、工业设计、用户心理、供应链方面的书来看。

总之,一遇到问题,他就去书中找答案,也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所以,于尚读书的速度非常快,经常是一两个小时就读完一本书。

你是不是很惊讶,真的可以一两个小时就读完一本书,而且读完还能马上把书中的知识用起来?毕竟,你经常一两个月也看不完一本书,而且看的时候还经常分心,好不容易看完了,根本就不记得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

你和于尚读书的速度和效果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带着目的”去读书。

当你“带着目的”去读书,读书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因为你知道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你读的时候就有极强的目的性,知道重点读哪里,知道怎么去理解。这种强烈的目的,就会推动着你去读这本书,这样学习的速度和效率都会大大提升。如果你盲目地去读,不仅很难读下去,而且即使读了,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因为你不知道读这本书的目的,没有明确的理解方向,就算你读完了,也极有可能并不记得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或者,既使你读完时还有一些印象,但是过一段时间后,你也忘得一干二净了。

倒推思维,就是以结果为导向,带着目的去读书。你在学习时是否有明确的目的,学习效果会完全不一样。所以,如果你的学习效果不佳,很可能是根儿上出了问题,这个根儿就是“学习目的”。

说到这里,你可能已经知道了自己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漫无目的地学习。所以,在这一部分,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的学习一定要有目的,不能盲目,这是“极简学习”意识上的准备。

不过,我敢打赌,这时很多人肯定会说:“我有学习目的啊,如果我没有学习目的,那我还在学什么呢?”你有了要带着目的去学习的意识很好,可是,你的学习目的,可能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那我问你,你的学习目的是不是类似这几种:我要考上好大学,我要考上研究生,我要成为写作高手,我要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这些目的其实都不能算作真正有效的学习目的。因为这些目的,充其量可以称之为“理想”或者“梦想”,因为你的这些目的没有可落地性,不能指导你的行动。

所以,下一步,我们就要学会制订真正有效的目标。

二、制订目标:推演实现过程,制订可完成的目标

TED演讲中有一段很出名的关于时间的演讲,里面讲了一个应用倒推思维的例子:

你是不是习惯在年初写下这一年的新年愿望,但是你会发现,在年底的时候,这些愿望多半都没有实现,甚至崭新到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变成下一年的新年愿望。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个演讲提供了一种倒推的思路:在年初写下当年的年终总结。

你可以试着这样开始你的“年终总结”,我们以2022年为例。

2022年,我完成了以下三件事:A、B、C。接着写,我是如何完成以上三件事的,把如何完成这三件事的具体步骤写出来。当然,你写的时候会发现,有些事情你无法写出具体步骤,因为你写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自己根本做不到,也就是无法实现。

这就是很典型的倒推思维的方式,它能帮助你理清通向目标的路径,也能够确保你制订出你真正能实现的目标。这是因为,困难的事情通常是复杂的、抽象的,如果能把复杂的、抽象的问题拆分成一个个细小的任务,这样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很多。无论多么重大的项目,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个可操作的任务上,这也是倒推思维的核心所在。

我们来举一个学习的例子,看看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倒推思维。你可以采用这种自我问答的方式推演实现过程,来制订自己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比如,你现在是大二,但是你的目标是要考上研究生,那你具体该怎么做呢?

来,我们一起倒推。想象一下,你现在已经收到你理想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开始倒推,你怎样才能收到这封录取通知书呢?你的政治要考多少分?英语多少分?专业课多少分?根据你定下的分数,来拆解具体你要做什么。

比如,以英语为例,你现在去做一套考研英语真题,你能得多少分?离目标分数还差多少?差距的原因是单词、语法、作文,还是其他方面。

《刻意练习》这本书中曾讲到,做好一件事情的精髓就是:树立目标——制订计划——把计划具体为每天可执行的任务——执行并加上及时的反馈。

那么,根据这个方法,当你发现你在英语单词方面有不足时,你可以把自己的单词量目标设定为8000个或者10000个。然后你可以把这些单词量拆分到每一学期、每一个月、每一周、每一天。这样就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量化后,一切就变得可执行了。

以上,你已经知道了制订目标的具体过程,那么下面,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个能制订出合理目标的工具——“SMART法则”,它能让你更科学合理地制订清晰的目标。

SMART法则,是一项很著名的目标管理法则,最早是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当然,其在制订学习目标上同样有效,具体包括五项原则:

S:具体的(Specific)

这是制订目标的第一原则,指目标是清晰具体的,而不是模糊笼统的。这样才能明确知道,要达成的目标具体是什么。

比如,我的目标是考上一所好大学,这就是一个模糊笼统的目标。如果换成具体的,就可以变成:我要考上清华大学。

再比如,你要努力学习,就是一个模糊笼统的说法,你可以替换成,我要每天增加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具体而言,你可以每天比原来早起床两小时,早上6点起床,学习到早上8点,这样就增加了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M:可衡量的(Measurable)

可衡量的,就是指有一组明确的数据,可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如果制订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了。

比如,你的目标还是要考上清华大学,那你就可以制订出可以衡量的目标,在高考时成绩进入全省前五十名。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你的目标是提高成绩,那你可制订可以衡量的目标,比如,“这个学期期末考试,我要进入年级前十名”。

A:可达到的(Attainable)

可达到的,就是指目标不是好高骛远,是在现实中可以实现的。反之,如果你制订的目标在现实中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那这样的目标是毫无意义的。

比如,你平时的考试成绩只能上二本线,现在距离高考只有10天了,你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要考上清华大学,这个就是现实无法达到的。

所以,我们定目标的时候,不能太低,不能是唾手可得的水平,因为这样无法挖掘自己的潜能。最好是你要跳起来够一够才能实现的目标。比如,你平时的成绩在全省能排到前五百名以内,在高考前100天定下要考上清华大学的目标,就是合理的。而如果你定下来的目标是要考上北京理工大学,这其实就没有起到激励你的作用,因为全省前五百名考上北京理工大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R:有相关性的(Relevant)

有相关性是指你的目标要与你的其他目标,或者组织内的整体目标有相关性。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但对其他的目标实现没有带动,或者相关度很低,那这个目标即使实现了,意义也不是很大。

比如,你的大目标是考上清华大学,同时你也给自己定了一个“要在高考前100天练好一口流利的英语”的小目标。这个小目标看似对你的英语成绩提高有帮助,但从根本上来说,练一口流利的英语与你考上清华大学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你不如把自己的小目标换成:在高考前100天,把最近十年的高考英语真题做5遍,背下其中所有不会的单词,学懂里面任何不懂的语法,弄懂遇到的每一道错题。这样的目标既能提高你的英语高考成绩,也能直接助力你考上清华大学,这就是有相关性的目标。

T:有时限的(Time-bound)

有时限的,就是指目标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不是遥遥无期。很多人都说,Deadline(截止日期)是第一生产力,这就是有时限的强大作用。

在几乎人人都有拖延症的时代,目标如果没有时限,那这个目标基本就是形同虚设的,因为你很可能永远都不会开始,或者开始了,遇到一些困难,你就暂时逃避或者放弃了,有时甚至是永远。

所以,一定要在定目标时,给自己加上时限。比如,你定下来的目标是“我要背完单词表上的所有单词”,光这样是不够的,你可以加个时限,比如“在接下来的100天内”。目标的设置一定要有时限,当然,这个时限是你能实现的。

总之,制订你的学习目标,如果严格按照SMART法则的5个要求来制订,目标就会变得具体而清晰,你在后续学习的时候也会方便执行。

三、科学执行:紧盯目标、拒绝借口

有了目标,如何保证执行到位呢?请记住一个重要的原则:紧盯目标、拒绝借口。切记!

倒推思维就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时刻盯紧目标,你才能真正保证目标的实现,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各种干扰你实现目标的因素太多了。

举一个例子。比如,数学课上,你有一道数学题没有搞明白,下课铃响,你想马上去问数学老师。

这时候,总是嫉妒你成绩好的同桌,看到你拿着练习本,正要冲出去追赶数学老师,这时他说了一句:“我的天!别那么努力了,都考班上第一名了,就一道题不明白,还去问老师。老师上了一节课多累啊,你也不让老师歇一会儿,关心疼爱一下老师吧!”

这时候,你会有两种可能的反应:这个同学,就是嫉妒你成绩好,总是阴阳怪气地说这样的话,每次都这样,你已经忍他很久了,这次,真的不能忍了。于是你的肾上腺素开始飙升,血液流向四肢,你要爆发了。这造成了你大脑供血不足,开始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你转过头回到座位,恶狠狠地对他说:“你这人怎么这样,我忍你很久了,今天我告诉你,如果你以后再这样说,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当然,你还有一种可能的反应就是,你虽然很不高兴,很不爽,但是你马上意识到,自己不能和他争吵,因为你的目的是要追着数学老师,把这道题搞明白,而不是管别人怎么说,你头也不回,直接去追马上出教室门的数学老师了。当然,老师很认真地给你讲了这道题,你也很开心地搞明白了,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从这个事例中,你应该看出来了,紧盯目标是倒推思维的关键所在,你必须时刻记住你的目标,你才能真正地把自己制订的目标变成现实。试想,如果你回过头和同学吵一架,结果老师走了,你想搞明白的题目没有搞明白,也就是你的目标没有实现,你没有任何收获。

抛开学习,我们来看看在其他事情的执行上,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关键对话》一书中,在讲沟通的原则时,第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盯紧目标。比如,你在和人谈判时,对方很可能会故意用言语或者一些很苛刻的条件来激怒你的情绪,让你失控,最终失去理智,头脑混乱,没能达成自己的谈判目的。但如果你记得你的谈判目标,就是要基于自己的条件来达成合作,你就不会有这样的反应,你会对另一方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

华为公司一直以“狼性文化”著称,这让很多人都认为华为的文化缺乏人性化。但是你发现,华为不断取得了很多成就,完成了很多企业没有完成的任务,而且很多人从华为离职后,他们也在自己新的工作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保持着与其他人的竞争优势。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华为狼性文化的核心:紧盯目标、拒绝借口。

说其他非学习的例子,是希望你可以明白,紧盯目标,就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用倒推思维确保目标的实现。当你定好目标后,在执行时,请时刻紧盯自己的目标。切记!这是你实现自己目标最重要的原则。

记住这个原则,能帮你化解学习过程中的很多烦恼,能让你把一切的精力,都集中在学习本身上,让你最终实现目标。

总结这部分的内容,倒推思维,其实就是画两点之间的直线。具体而言,就是四个步骤:

第一,想象最终的结果。

第二,从结果倒推实现过程。

第三,拆成可完成的任务。

第四,紧盯目标科学执行。

如果你想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极简且高效,那就请严格按照这四步来做。 fvrmAAy6vdft4Qugodzr5Q7KIbwzj2lox0119jJsmSzdoYpQdCIZdtE7DdiR1F1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