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谁在雕塑我们的容颜?
——刻在基因里的生物钟

不可忽视的基因

为什么当年爸妈名列校草校花,而我却没能靠美貌出道?别着急,我们来细细解析基因的秘密。

基因决定了我们自身的独特性。不仅我们的肤色、发色、瞳孔颜色等许多特征都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也决定了我们的肌肤发展的许多大趋势。例如:是否容易长痤疮?是否容易产生色素沉积?甚至我们衰老的模式都与我们的父母相似。

但是,基因仅能书写一半的肌肤外貌,另一半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历程。生活历程包括:我们所经历的环境(外部的环境如空气质量、日照、水分、气候,内部的环境如压力、激素水平)、我们的生活方式(饮食、起居、护肤、疾病、不良习惯)。这些生活历程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基因表达方式。

护肤品科学的前端研发,已经开始修饰某些基因的表达。不是改变基因本身,而是干预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基因表达。研究得比较多的,比如说:胶原蛋白的编码基因COL家族的表达,黑色素细胞发展的关键转录因子MITF,与肌肤衰老与抗氧化能力息息相关的基因P16、SIRTUIN等等。

1

功能强大的生物钟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时间,并习以为常。直到三位美国科学家(佛罗里达州的Michael W. Young、纽约的Jeffrey C.Hall、波士顿的Michael Rosbash)发现了生物节律调节的分子机制,揭示了人类生物钟的秘密:生物钟是刻在基因里的。通俗点讲:这三位科学家,其实讲了一个大家多少意识到的道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基因决定的。不熬夜的人,才是正常人。

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又叫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指在大约24小时内生物活动的一种波动规律,它受昼夜周期的调节,控制我们的主要生理行为,比如:体温、体内激素、食欲、睡眠……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只有一个周期,还可能以一种一致的、有规律的模式在周期内上下波动。

2

我们常说的生物钟基因有4个——Bmal-1、Clock、Per、Cry,通过自身表达的昼夜节律性,控制着身体的昼夜节律。根据研究:40%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是受到生物节律调节的。可以理解为:生物钟属于上游调控型的基因,可以调控其余一大把重要基因的表达,有点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思。

生物钟可以接收昼夜变化、褪黑素、身体活动以及每天定时吃饭的习惯等给出的信号,指导大脑与身体内部脏器的休息与工作,同时也指导我们的外部脏器——皮肤的昼夜工作休息:白天防御、夜晚修复。四个基因在皮肤中精确分工:Per和Cry负责白天模式,它们启动以让皮肤做好日间的防御工作,Bmal-1和Clock负责夜晚模式,它们启动以让皮肤晚上好好修复。

这四个基因使肌肤具有以下特点▼

日间

◆“防御”功能达到最大化,特别是对紫外线的防御。

◆皮肤水通道AQP大量表达,皮肤内部的水分流动增强。

晚间

◆ “清除垃圾”能力增强,集中清除皮肤累积的氧化物等垃圾。抗自由基酶合成效率达到顶峰。

◆ “修护”能力增强,表皮把精力集中到再生白天受损的细胞上。

◆ 皮肤水通道AQP表达受到限制,皮肤内部的水分流动减弱。

3

与生同行的节奏
——生物钟的“乱”与“治”

昼夜节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生活习惯会导致我们生物钟紊乱,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发达的大脑承担更多的认知和指导工作,当生物钟紊乱后,机体生物钟一统性脱离太阳起落的原始设置,会使人更混乱。

身体很疲惫却睡不着→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醒→睡很多却依然很疲惫。

同样,皮肤的生物钟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加速皮肤衰老进程。

4

紊乱生活
——肌肤老化的隐形杀手

时间紊乱的生活方式

熬夜、时差等长期的不良睡眠习惯会加剧皮肤的衰老,比如细纹和老年斑。

过长的光照暴露时间

最新研究表明,生活当中的蓝光(譬如手机、电脑屏幕的蓝光)对皮肤有一定影响,且蓝光照射多了对睡眠也有影响,睡眠不好,皮肤也会变差。

长期的慢性压力

长期的慢性压力会对皮肤产生永久性损伤,比如“提前老化”,徒然浪费父母给的好基因。

5

举个例子,如果晚上皮肤没有处于好的“夜间修护”状态,那么就很难从一整天的内外伤害中修护回来。再加上如果夜间持续给予皮肤压力,如电子屏照射、紧张的心情、高油高糖刺激性食物等,那么皮肤累积的压力(氧化压力等)就无法修护,很容易崩溃。黑眼圈、浮肿暗沉、痘痘,是熬夜后比较常见的皮肤表现。

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很容易加速皮肤衰老。

不过,每一个细胞都有自己的基因,伤害也是定点的。比如说假如鼻子晒太多太阳,鼻子皮肤的细胞就会因为DNA伤害而有产生改变的可能。身体其他部分没受到阳光洗礼,则不太容易出现过多的细胞基因上的损伤。

再举个例子,当你长期熬夜的时候,不仅会让皮肤细胞的生物钟紊乱,也会让身体其他部分的生物钟紊乱起来。护肤品能帮助你解决皮肤的问题;但其余部分,则需要你通过日常生活或者药物调节回来。

重建秩序
——让皮肤回归健康

作息规律

在有着长日和长夜的北欧,有一种光照疗法,通过人为的LED光(无紫外线波段)照射,帮助人体恢复正常的生物节律。当然,良好的作息与睡眠是最简单且最有效的方式。

合理护肤

生物节律与光照有关,然而人体感知光照最直接的器官就是眼睛和皮肤,所以通过使用护肤品来调节生物节律并非无证可循。通过皮肤涂抹的方式,调节皮肤细胞的生物钟基因表达,从原料技术上讲,在细胞层面上是不难达到的。说起来很玄幻,但运用起来并不难,一些改善基因表达和修护DNA的原料,只要被吸收在皮肤的表层,比如说表皮层,就可以起到作用了。

诚然,自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后,各大品牌蜂拥而上,开发各种与昼夜节律相关的产品,“昼夜节律”概念的产品走入了大众的视野。但昼夜节律到底应该如何指导我们护肤?

掌握“日夜”节奏
——分时护理

既然细胞顺应着昼夜节律基因的调控,那么我们自身也可以遵循昼夜节律,根据其特点进行护理。

许多研究都同时指出:皮肤的“清除垃圾”机制受到生物钟调节,在夜间更加高效。

这里的“清除垃圾”不是指大家经常听到的“排毒”,而是指两个在夜间时段高度表达的生物钟基因Bmal-1和Clock表达量升高时,掌管皮肤“清除垃圾”的Nrf2蛋白的合成也高度活跃起来,参与产生各种抗氧化酶去清除掉积累的ROS自由基。

同时,也有科学家发现,皮肤内水通道蛋白(掌管水分在皮肤内部的流动补给)的开合,也受到生物钟的调节,一般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昼夜肌肤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晨间护肤要点

温和洁面

一般清水洗脸+毛巾擦干即可,特别油的皮肤也可以偶尔使用温和洁面产品。

科学保湿

如果说夜间皮肤最需要的是补水,那么早上最需要的就是保湿。因为白天身体一直有水摄入(喝足够的水),护肤品要做的是减少经表皮的水分散失。这个时候,可以用最基础的甘油和角鲨烷,或者增强版的含神经酰胺的产品来加强肌肤屏障。

加强防护

防晒是加强防护力的重要手段,这一步不要省;一些作用于Per、Cry基因或是加强朗格汉斯细胞防御能力的产品在白天使用更高效。

晚间护肤要点

卸除负担

彻底清洁油性彩妆、防晒。一定不要带妆睡觉!

清除“垃圾”

早睡+使用抗氧化类产品。

加强修护

早睡+增强肌肤屏障,例如视黄醇加强表皮再生、积雪草苷加强舒缓,还有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神经酰胺等都是适合修护的成分。

如果要通宵,那么请做好密集护理,除了做好抗氧化、修护、保湿之外,还要加强舒缓。不然肌肤的微炎症容易因为熬夜而爆发成严重的炎症,比如说痘痘、敏感。能加强舒缓的成分有积雪草、洋甘菊以及各种天然活性物。

总而言之,“听爸妈的话”不仅展现在日常中,还体现在按基因昼夜节律进行护理,日间通过正确的洁面、保湿、防晒尽可能放大“防御”的特点,夜间则需要给皮肤卸除负担、增强修护能力。这样才算不辜负父母的好基因呀。

早安

晨光熹微,睁开惺忪的睡眼,拉开窗帘,感慨生活美好时光易逝的同时,我们也要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挑战。“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打个气”,生活的挑战向来五味杂陈,与之斡旋之前,需要充足的力量,而对于应对环境挑战的皮肤来说,也是如此。在一晚上的休整之后,我们的皮肤也需要重整旗鼓,践行清洁、保湿、防晒的箴言,为更好地发挥屏障功能助力。 BxU+qmercD+wn8Z/GEXpNwV6zJRex6kmBNrLm/bTz8KV0xGfSiY5915adLiwebA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