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大家都看过《亮剑》,除了对片中李云龙念念不忘之外,应该也同样对另外一个角色——协助李云龙的政委赵刚印象深刻。赵刚辅助李云龙进行战略谋划、业务支持、人才培养、价值观传承,对于当时成员成分复杂、执行层为主的队伍起到了凝气聚神、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作用。
如今的经济环境受全球化的影响,一大批优秀企业拔地而起,竞争日益激烈,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管不好人,如何控制成本,如何深化管理体系改革发挥人才真正价值,实现企业盈利增值,已经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所以单纯的职能型管理:招聘、绩效、培训和员工关系管理等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成长的需要,对于大企业来讲企业需要把HR建立到连队层面,也就是流行的政委体系。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自身的HR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政委的思维认知和技能素质。
众所周知,政委这一体系最早源于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对HRBP的称呼就是政委。政委不仅是促进业务落地,更是人才层面的专家,同时是文化布道者,能够识别团队的味道,掌控组织的温度。优秀的政委甚至和业务负责人探讨业务发展方向,并予以策略性的实施,以及人才的配置。
在当时阿里巴巴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业务模式时,随着快速增长和规模的不断壮大,原有粗放式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各层级不断地增加,以及跨区域的发展。机缘巧合中,马云从军队“政委”体系那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1)保证高层的绝对领导,通过优化组织架构,确保决策权在组织下,并且高层的思想、纲领、路线、政策能畅通传达至组织末端。在企业组织里,为确保组织价值观、愿景、使命的落地,需要政委们对组织变革先行理解,然后进行普及。
(2)双线领导,互相制衡。管理历来注重制衡,因此,设立两个不同属性的职位,既能相互制衡,又能相互促进。
(3)“政委”与军事首长配合,激励士气,身先士卒,解决后顾之忧。企业组织里,业务领导即为军事领导,对业绩负责,但他不一定擅长非业务管理,如激励团队士气,调动内部资源,而政委可解放思想、后勤问题、业务领导的后顾之忧,让其一心冲刺业绩,又能做好思想工作,打造一个有战斗力、有激情、有幸福感的团队。
正是政委体系解决了阿里巴巴扩张过程中其他企业经常遇到的管理问题,打造了最具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团队更具“战斗力”,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决策盲区。
政委体系真正把阿里巴巴的企业使命、愿景与价值观变成了员工的信仰、习惯和行为,在推动企业战略目标落地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简单剖析一下阿里政委体系的价值所在。
(1)首先是制衡作用,通过制衡作用,能够避免决策一言堂、开销一支笔事情发生。
(2)有利于打造具有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传承的队伍,形成连级团结,战斗的时候才能出现基层的协同。
(3)政委能够协助业务负责人重视领导力提升,从业务不同的角度来促进领导力的固化和内外部影响力的扩大,更有利于组织和人才的长远发展。管理中最难管的是人的思维,赋予权利和责任的政委,要在这一个环节促进人才优势的发挥,短处就能够被包容。
(4)政委的定位能够避免HRBP陷入打杂的命运,缺少明确的政委权利责任要求,加上HRBP本身定位不清。在COE和SSC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日常烦琐事务中,并最终沦为业务负责人的“打杂儿”。
(5)政委也是一个巨大的“书记”储备库,有了对政委业务方面的明确要求,政委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转身成为团队“书记”,也有利于快速保障团队的“又红又专”。
阿里巴巴给政委规范了四角色及四职能领域。
第一,四角色:
(1)关于“人”的问题的合作伙伴;
(2)人力资源开发者和增值者;
(3)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同心结”和桥梁;
(4)公司文化的倡导者、贯彻者、诠释者。
第二,四大职能领域:
(1)目标与业务
政委需要从业务视角出发,不断学习了解业务,讲得出业务的目标与策略,十分清楚业务的关键逻辑,知道业务痛点,了解竞争对手与用户反馈这是政委工作的前提,基于此才能制定匹配业务的组织、人才与文化策略。
(2)组织与效能
政委要更加有效地实现组织与业务的目标。政委需要确保竞争对手动态与客户声音在组织内部流转更加顺畅。政委需要关注当前的管理与决策机制,确保核心业务决策与流程更加简单高效。关注员工工作状态,激发员工潜能,让组织更加灵动。
(3)人才与发展
政委一起梳理团队的人才结构。为组织当下与未来积极引进人才,通过选用、育、留、汰,以及各种大小战役,调整排兵布阵,搭建出丰富的人才梯队,从而建立起支撑业务战略实现与阿里巴巴文化传承的人才基础。
(4)文化与行为
阿里巴巴的文化内核是利他。政委首先是自己相信,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体现对文化的坚守。其次是影响他人相信,通过各种方法让团队每个人清楚组织要什么、不要什么。最后是政委和管理者一起打造文化,营造出阿里有情有义的能量场。
涉及政委体系的效仿以及落地,经常会有人问起:“我们这样的企业,阿里巴巴政委怎么落地?”或者问:“我们公司也招了阿里巴巴的人过来,但感觉做政委体系还是缺点什么。”所以,企业想要搭建自己的政委体系,一定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团队推出来,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并不是每家公司都适合政委机制,但一定需要有人去做政委的事。一个公司要做这些事情,要从高层开始。高管是企业最大的政委,也就是“书记”。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才会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做一些看起来不重要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完成了时代交予企业的历史性管理任务,能够形成管理输出和全面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