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全新升级版前言

很开心,从一个人、一本书、一门课开始,结构思考力正在逐渐被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并开始影响更多的人。近年来,结构思考力研究中心一直在通过线下、线上或综合运用的方式,用传递知识、组织训练、鼓励输出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大家学以致用,并以学员的问题为中心,让学员之间通过思考结构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这看似是一家企业的常规工作,一件小事,但对于结构思考力研究中心的所有人来讲,却是一件大事,而且我相信这是很多个体和组织的大事。

一、三个契机让我发现结构思考力的奥妙,并开始专注于此领域

一路走来,我之所以意识到“提升思考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是因为有三个契机。

第一,受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我是地道的农村人。考上大学、走出家乡之后,我发觉自己的状态和身边来自大城市的同龄人有些不同。研究教育多年后,我才明白区别恰恰在于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上。

实事求是地说,农村的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学生对于知识的汲取很大程度上依靠苦学和强记,缺乏一种思辨的客观环境。而城市则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之外还有各种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性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高校工作带给我的触动。毕业后我进入一所大学当老师,负责招生和就业指导,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咨询求助,学生普遍对于专业或职业方向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我开始意识到,这些学生从小到大习惯了“被安排”,正在逐渐失去独立的信息收集和判断能力,而这在中国年轻人中已经成为一种群体现象。

第三,学员的反馈。进入培训行业后,最初我并没有把“结构思考力”放在心上。当时讲授这门课的初衷,只是为了帮助学员快速整理工作方案,形成总结报告,并能够清晰地表达。但是到2014年年底,这门课的线下学员已接近10万人,大家普遍反映,该课程在教授知识和技能之外,更多在传递一种思维方式。

不仅如此,国内教育界近年也加大了对思维技能提升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在2018年发布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涵盖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五个维度。种种声音让我开始正视“思辨”的力量,也直接促使结构思考力研究中心将“改善国人思维”作为使命——做思想的启迪者,而绝非知识的搬运工。

二、当下企业人才某些个体能力不足,是结构思考力缺失导致的

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学员群体的综合分析,我们梳理出三类共性问题。

首先是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这在职场中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冲突点之一,而其核心恰恰在于表达者的思路是否清晰。

其次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VUCA时代,我们面临的永远是变幻莫测的新境况、新挑战,已有的知识储备不仅完全“供不应求”,也没有“对症”的既定方法或经验可以借鉴,唯有主动收集外部信息,并基于自身对复杂问题的拆解,形成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实则正是思考独立性的体现。

最后是创新能力。有一种观点认为,结构本身会禁锢想象、限制创新,其实这是错误地将结构化思考的动态“视角”与框架、模板等静态“定式”画了等号。已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创新都不是某个瞬间的灵光乍现,而是有方法论做支撑的。例如,斯坦福大学就将“设计思维”分解为同理心思考、需求定义、创意构思、原型实现、实际测试五个步骤,借用结构化方式激发创新。

三、结构思考力为企业人才培养助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经过七年的持续开发和迭代升级,搭建起两门课程体系:从“思考表达”到“问题解决”——先帮助学员形成严谨的结构思考习惯,继而增强分析问题、寻找根因、找到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其中,“结构思考力 ® 透过结构看思考表达”是整个体系的支柱,也是我们自2014年成立结构思考力研究中心以来一直坚持打磨的核心产品。现在结构思考力研究中心每年可以交付3000天课程,“思考表达”占了80%。此外,我们也开始向不同的行业、岗位纵深,陆续推出细分领域的定制应用课程,力求打造一个立体化的产品组合。

从全局来看,我们在研发这一系列课程之初,就确定了三个“硬指标”,即场景化、成果化、通俗化。

必须承认,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相对抽象。为了让它的落地过程更显性,我们以场景导入,在每个知识点设置相应的业务情境,如工作汇报、商务谈判、项目管理等,引导学员运用结构化思考工具,解决具体场景下的实际痛点。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一步一练”的教学设计,每讲授一步,学员就当堂演练一步,最后在课程现场直接产出实战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将所有理论和方法通俗化呈现,让学员能够“一听就懂,拿来即用”。

我们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员工人数上万的大型企业,越常将“结构思考力”作为全员轮训的课程。在我看来,轮训的目的已经不再限于提升某个群体的思维能力,而是将其上升到组织语言的层面,借此统筹全局。

四、结构思考力为少年儿童改善思维助力

从2016年起,我们开始做一些公益项目,用两年时间开发出一套少儿课程,捐给上海一家“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在过去的六年里,我们开发的这套公益课程,一共覆盖800多所小学、2000多位小学老师、13多万名小学生。这个事情让我非常激动,特别有成就感。

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我觉得特别不容易。四个学期,研发老师几乎每学期都要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上课,去迭代这套课程。老师们的行为完全是公益的,没有任何商业收益。我们的团队亦如此。所以改善国人思维这个使命,让我找到了意义感和价值感,也让团队找到了意义感和价值感。

我相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通过对结构思考力的研究和实践在帮助每个个体、每个组织习得结构思考力的积累中,在帮助国人思考力提升方面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最后,我要感谢广大的读者朋友。在本书第1版于2014年发行后,你们的支持让我更加坚定地做一些事,你们的反馈让我逐渐清晰地确定了这一版的写作思路。虽然本书的基础理论仍然围绕结构思考力进行,但我对展开的逻辑做了一些细微调整,最明显的是从第1版的五章变成了这一版的九章,以便帮助更多的读者,更好地理解结构思考力。

李忠秋 HL/RhBCQXoScYxqI04gDAWLuWy7g/rdq/W6aNv9X9OsYnQexhBz6NGrgzWv5cLy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