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判断、概括这三个步骤在帮助我们将隐性思维显性化方面,除了能够提高我们的思考表达效率,它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作用,就是提高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大多数人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关手机。很多机构调研发现,平均每人每天使用手机超过三个小时。那么,我们每天接受大量的观点和言论,怎么判断一个人的观点是可信的还是不可信的?有种方法叫“我感觉他说得对”,但我们需要一些理性的方法。所以,观点可信不可信,有时不仅取决于观点本身,还取决于有哪些事实来支撑,也就是要找出结构。这是锻炼一个人批判性思维的前提。
我们每天在职场上处理的各种事情,可能在教科书中都不存在,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已经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而且有很多职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被取代。所以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更要学会独立思考。
又如,对于灰姑娘的故事,美国老师和中国老师讲的版本是不一样的。
美国老师在读完故事后,会问孩子们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思考一下,如果午夜12点的时候南瓜车没来,作为灰姑娘的你要怎么办?”孩子们就慌了,南瓜车没来,午夜12点我要变回来怎么办?第二个问题:“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姐姐,你会阻止你的妹妹参加舞会吗?”第三个问题:“你觉得灰姑娘的继母是好人还是坏人?”
确实有孩子认为灰姑娘的继母是好人,也有孩子认为她是坏人,但答案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通过思考、判断、讨论、互动得出自己的结果,这就是美国老师的版本。
中国老师的版本大家还记得吗?“大家预习了吗?这个故事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作者是谁?作者生平怎么样?故事有哪些重大价值和启发?”
前者关注的是思维的训练、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后者关注的是知识的传递。二者是有区别的。
再如,我在美国一所私立小学旁听过的一堂课,主题叫“美国独立战争”。老师抛出的问题是让孩子们去思考,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是谁开的。按照我们当年的历史课,某一场战役的第一枪是谁开的,是有标准答案的,但美国的课本上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孩子们上网去搜资料,去图书馆查阅相关图书等。
特别有趣的是,美国媒体说是谁开的,英国媒体说是谁开的,某个人物传记里说是谁开的,一些网上资料说是谁开的,答案都不一样。这时孩子们需要大量时间去收集资料,去访谈,有孩子甚至去了当年事情发生的现场,最终以小组的方式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做PPT进行展示,说明这一枪是谁开的。
所以,到底是谁开的第一枪,在课堂上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孩子们学会了,基于历史去提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呢?给大家介绍个最简便的方法。当面临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大家可以问两个问题:第一,这段信息的结论是什么?第二,支撑这个结论的证据如何?这就是隐性思维显性化的过程。
本章的内容是,结构思考力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和观点;第二步判断结论和理由的对应关系,画出结构图;第三步用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熟练使用这三个步骤会让你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变得轻松自如,可以像诸葛亮一样一眼就看出“大略”。而且,熟练使用这三个步骤也是锻炼我们独立思考能力特别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