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人的一生,有很多处境并非自己预期。那么,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呢?自强不息就是人生必备的法宝和精神支柱。

1914年冬,刚成立不久的清华大学,邀请当时著名的大学者梁启超先生做一场关于中国文化的学术讲座。受到邀请后,梁先生欣然前往,但在演讲的内容上,他向校方提出建议:鉴于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不可能把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做出精准的概括,不如把贯穿于中国历史文化始终并使中华民族保持勃勃生机的内在精神作一个阐发。校方认可梁先生的说法,于是,梁先生就把《易传·象传》中的这两句话作为演讲的主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梁先生以那种特有的带有感情的诠释,引发了清华学子的热烈回应,演讲效果出奇之好。如果考察历史会发现:中华民族历尽磨难坎坷、饱经风霜雨雪,但一路走来,总是能够在困境中奋起,在苦难中坚强,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流淌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自强不息之民族精神的激励。

讲座之后,清华大学决定把这两句话作为校训。一直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清华的校训,已经成为清华学子个人成材与报效祖国的精神支撑。自清华成立以来,多少清华学子怀揣着家国天下的理想,或者留洋海外,科教救国;或者扎根基层,投身实业,都没有忘掉自己的赤子之心,有的甚至横遭磨难和委屈,但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校训,始终是他们自我勉励的明灯,让这些清华人在遭遇坎坷和困境时,永不放弃,自强不息;在遭遇委屈和不公时,心怀宽容,厚德载物,这就是校训的力量。我们不禁要问: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究竟讲了些什么?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哪些启发和教育?面向未来,我们应该如何自觉传承和弘扬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本节内容尝试就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作一个阐发和解读。

1.“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自强不息”这四个字,出于《易传·象传》。在解释《乾》卦的时候,《易传》的作者这样概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就是说,上天刚健有为,运行有则,尽管我们看到天象会经常变化,但“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头有晴空”。可以说,“天行健”是中国先哲对于自然宇宙运行不息的形象概括;那么,“人道”应该符合“天道”,君子当效法天行健的宇宙运行状态,自觉做到“自强不息”,自我努力学习,永远追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不屈不挠,永不停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不息的发展历程中,许多大思想家自觉地把自强不息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先秦的儒家、宋明时期的儒学,包括近代的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学者,无不是自觉地以阐发和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己任。正是在民族发展的进程中,自强不息的文化内核逐渐融化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先进中国人的自觉意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起到了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的学者曾经这样认为:自强不息体现在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历史进程中,因此,我们不宜于将自强不息视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其实,这种观点源于对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不了解。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拼搏和进取的精神,这是所有伟大民族的共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华文化所强调的“自强不息”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

所谓自强不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问,“自强不息”的主体是谁?为什么中华文化格外强调“自强”,而不是依靠外力?也就是说,在茫茫宇宙之中,究竟是谁掌握了人类的命运?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明确地说,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文明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自我的力量和奋斗精神,强调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些内涵应该是非常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精神特质。我们不妨就此问题作一个中西方的文化比较,进而在这种比较中厘清中华文化所提倡的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与独特内涵。

中国历史在商周时期,发生了一个剧烈的变革。崇尚神权的商代一举被周部落取而代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要思考和回答这样的问题:究竟是谁在掌握着人类的命运?如果仅仅认为神权决定着人权,那我们就不能解释为什么自称被神权宠爱的商代会被周取代。在这样的大转折时期,中国先民逐渐认识到,人类的命运并非掌握在一个所谓的外在偶像手里,而是取决于人类自身的言和行。在武王伐纣的时候,据记载,武王曾经对能否用兵予以卜卦,结果并不吉祥。可是,武王并没有按照卦象的启示就此息兵,相反决定出兵伐纣。虽然商代看似强大,但由于统治者骄奢淫逸,欺凌民生,残暴昏庸,穷兵黩武,最终丧尽民心,牧野一战,商代完败。在这样的历史大变革中间,中国先民更加认识到人的命运并非完全由一个什么外在的力量决定,相反,人的命运如何,取决于自己怎么做。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了重视人的作用的文化之旅。所以,到了春秋时期,我们就会发现为什么孔子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吾欲仁,斯仁至矣;为什么孟子强调义礼智信,我固有之;尽心知性,尽性知天;为什么《易传》也表达了“感随而天下通”的观念;荀子更是明确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也就是说,自中国走向重视人文的道路之后,面对人类命运的复杂和起伏,中国没有走上神学的道路,用一个所谓的外在偶像作为决定人类命运的主宰,而是认为人类的命运,恰恰在人类自己的手里。人类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人类的心灵世界,以及在心灵世界指导下的作为。这与西方的文化传统并不相同。因此,尽管很多民族都重视拼搏和进取精神,但是,人类的命运究竟谁来掌握?对于这个问题的问答,中华文化提出的“自强不息”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西方文化,就其内在的主旨而言,无不是体现了命定论。虽然他们也强调人生的奋斗,但命定的轨迹却不是人可以改变的,所以西方文化特别强调外在的救赎,通过外在的祈求和忏悔,实现对生命的拯救。中国文化则是高扬人的主体精神,主张人们自身通过净化心灵、提升德性,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易传》能够非常清楚地说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话。读者从这句话就能看出,中国文化认为,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吉祥和幸福,取决于自己是否“积善”,是否在利益他人,而不是单纯通过对偶像的跪拜中得到幸福。“自强不息”这个成语的“自”,才是关键所在。

因此,自强不息的精神,重点在于君子“自强”,而不是通过寄希望外在的力量改变自己。人类的命运不在于跪倒在偶像的脚下祈求救赎,而是真正做一个大写的人,承担起人类自己应该有的责任和使命,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性实现与不断净化的关系,通过自己的努力,永远追求进步,永远追求光明,生生不息,奋斗不止。

2.“自强不息”与中华文明的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血脉,也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是这个民族的标识。任何一个民族的成长,都与本民族文化的营养和智慧的启迪分不开。具体到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正是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气质,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并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不断赋予民族发展的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发展历程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中华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在历尽千难万苦的时候,都能够勇敢地承担起振兴的责任,居安的时候能够思危,困境中能够奋起,屈辱中不甘于受压迫,谱写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史和发展史。这其中,一部苦难和抗争交织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不甘屈服、不断追求人民自由、尊严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一句话,中国的近代史就是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生动例证和典型“案例”。我们以近代中国的历史为范本,去解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如何在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支撑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和平崛起的民族振兴之路,以及揭示自强不息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意义和价值。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在列强的欺凌和压榨下,中华民族何去何从?能否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困境中走出一条民族振兴的道路,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从来不是书本上僵化的教条,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鸦片战争的炮声还未响起,已经有一些志士仁人开始深切忧患中国的困境和未来。

龚自珍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面对清王朝的破败,他曾经写《己亥杂诗》表达忧愤: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惜的是,一个文明,在所谓“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沉睡得久了,再加上长期闭关锁国,对世界大势浑然不觉,导致清帝国落日的余晖未尽,列强隆隆的炮声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林则徐则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率先觉悟的中国人,他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深谙“知彼知己”的重要性,编撰《四洲志》,激发民众的力量。虽然后来被清政府革职,但他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成为激励无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

越是在最低沉的时候,往往积蓄着喷薄欲出的力量。在经历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挽救民族独立的运动失败之后,中国人也不断地深化对救亡图存的理解。到了新文化运动的时期,中国人几经革命风雨的震荡和志士仁人的艰难探索,终于认识到这样的道理: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的差距,从表面上看是技术的落后,但究其实质而言,是人的自由和主体性没有得到尊重和保护,进而我们更没有在制度上设计出保护和激扬人们主体性的制度,这才是中国和西方之间的真正差距。也就是说,西方文明实际上包含了形而上之“道”和形而下之“器”的有机统一。西方文化的形而上,是指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自由的诉求,对人的公正和平等的尊重,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由发挥精神,这恰恰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从形而下的角度看,近代以来的西方文明为了保障人们的主体性诉求,体现对人们自由的尊重,他们创造了民主宪政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目的在于保证人们的主体性和对自由、平等、公正的诉求。那么,我们就应该以此来检点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形而上和形而下相结合的角度,探索中国未来的出路,从而激发中国社会的活力。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提出“打倒孔家店”的主张,为什么主张思想的解放与国民性的改造并重。我们今天回过头来审视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做法,尽管有些提法和做法并不合适,但是,结合当时的背景,我们就会发现,新文化运动的将士正是带着“爱之愈深,责之也切”的那种对家国天下的深切忧虑,试图打破禁锢人们创造力的各种束缚,唤醒国人心中的担当和使命,尝试从根本上改造国家的命运,从而真正焕发民族的勃勃生机,这不正是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吗?

新文化运动极大地冲击了保守和僵化的中国思想界,也为各种思想的传播打开了大门和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在如何建设新中国的问题上,中华民族几经坎坷,终于在1978年前后,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尤其需要提及的是在2011年10月,中共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在文化上提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要求。应该说,任何一个民族真正的振兴,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文化的振兴。据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这样评价中国:不要惧怕中国,一个只生产电视机和打火机的民族,是不值得可怕的。撒切尔的话固然有她的问题,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精神家园和灵魂的民族,其复兴的道路不可能走远。正是因为如此,“文化强国”的目标才显得格外有意义。

纵观中华民族的一部近代史,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不甘压迫、不甘贫困落后、不断抗争、寻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一句话,中国的一部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与探索史。当然,如果我们梳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不独是近代,任何一个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民族遭遇苦难之时,无数志士仁人,真正做到抛头颅、洒热血,置生死于不顾,救民于倒悬,扶大厦于将倾,这些无不是民族生生不息的例证。完全有理由说,没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会走到今天,也不会成为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一个历史没有中断的民族。当然,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不断强大,不仅需要生生不息的拼搏和进取,也需要不断的反省和学习,唯有如此,民族前进的脚步才会更加稳健和坚定。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冷静地反思中华民族的历史,也会发现一个以《易》为经典、非常强调变革的民族,为何后来却出现了如此顽固不化的疲态?以致屡遭打击和屈辱之后,很多人还不曾反省和觉悟?这其中有太多值得我们直面的问题和需要总结的教训。从历史上看,近代中国遭遇的困难是空前的,正因为如此,近代中国应对困境的历史正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华民族的不甘屈辱与自强不息,也照出了我们这个民族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一定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一定不要骄傲自大,一定要善于学习别人。面向未来,尽管我们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丢,勇于自我超越,勇于自我批判和反省,勇于改革,而不是被既得利益的眼睛障蔽了不断进取的智慧和勇气,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无论经历多大的风雨,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民族之林。我们有理由对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

3.“自强不息”的人生精神

人生一世,有太多的不可预料,太多的不可知。人人都希望生活得幸福、顺利和吉祥,事实上,人生并不可能完全如我们所愿。那么,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沉浮与风雨?如何看待人生中的坎坷与波折?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逃不出去的必修课。毋庸置疑,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是我们勇敢面对人生各种处境的精神宝典。阅读历史,我们也会发现,任何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真正大家、智者和勇者,无一不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丰碑和典范。

首先以孔子为例,我们看一看自强不息的精神如何贯穿孔子的一生,并总结其给予我们的启迪和教益。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去世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据历史记载,孔子出生后三年左右,父亲去世,孤苦的母亲把孔子养大。在那个时代,男尊女卑,大家可以想象孔子母亲的不容易和孔子童年的艰辛。但是,恰恰是这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圣。我们要问: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了孔子经历种种艰难困苦,而成为中国历史上顶尖级的智者和思想家?面对自己艰辛的童年和成长环境,孔子曾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也就是说,孔子面对命运的安排,并没有在抱怨中浪费时光,相反,通过勤奋地读书,深入地思考,从而真正领会文化的精髓。所以,他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我们读了孔子的这些话,会觉得很亲切。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家庭并不显赫,但是,他并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力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这对于我们很有现实意义。正因为如此,孔子特别强调人生一世,在任何时候,遇到任何苦难和问题,都首先要反省自己的责任和不足,而不是去指责别人,或者用外在的理由为自己免责,这就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谈到人生的使命时,《论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人活在世上,一定要对人生、对社会有所担当,无论位置如何、能力多大,都应该力所能及地承担人生的使命和对社会的责任。孔子的这些话,对于今天的我们非常有教育意义。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享乐,而是一定要有所担当,尽管这个过程有风雨、有坎坷,任重道远,但士不可不弘毅。在晚年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次孔子遭遇南方吴、楚、陈、蔡等国混战,被围困在陈和蔡这个地方。据历史记载,曾经由于战争导致七天的时间没有饭吃,可是孔子照样弹琴明志。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今天的人们把琴当作娱乐的工具,而在孔子的时代,抚琴却可以与道相应。在这期间,学生子路曾经向孔子抱怨,对当时生活的落魄表示不满。可孔子铿锵有力地告诉子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在一生之中,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矢志不移,都不改对人生和社会的承诺和担当;但小人则不是,一旦环境变得困穷,就会理想殆尽,胡作非为。在谈到面对人生考验的时候,孔子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决不能因为苟全自己的性命而失去了一个人应该有的责任和气节。在谈到如何做官的时候,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拱之。在谈到人生追求的时候,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

在《论语》中,有两则故事,很能代表孔子的人生精神:

有一天,长沮和桀溺正在耕地,孔子正好经过,于是让子路问过河的渡口在哪里。长沮说:“驾马车的是谁呢?”子路回答:“是我们的老师孔丘。”长沮又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回答:“是的。”长沮于是说:“那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长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孔子已经是当时的文化名人,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早已经是“不惑”和“知天命”的境界了,所以长沮才要这样回答。

子路随后又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呢?”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于是问:“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说:“是这样。”桀溺接着说了这样的话:“天下一片乱哄哄的局面,你方唱罢我登场,谁有能力改变呢?孔子周游列国是因为鲁国的统治者不接受他的主张,与其这样逃避不适宜的从政环境,为何不做一个避世的隐士呢?”说完之后继续干活,再也不理子路。子路赶上老师,并把刚才的对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之后情绪怃然:“人和鸟兽不一样,不能只顾自己生活的清静和富足。正因为在春秋乱世,礼崩乐坏,我不出来承担责任,谁来做呢?如果天下有道,秩序井然,人人讲究仁义道德,我孔丘何苦出来周游列国?”(《论语·微子》)

这个故事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人生的看法。春秋战国之交,人们追名逐利,礼乐崩坏,秩序大乱,称王称霸者有,尔虞我诈者有,滥杀无辜者有,投机取巧者有,如果中华民族任由这种乱象滋生,那么民族的未来在哪里?谁来承担立人伦、振纲常的责任?在孔子看来:人和动物不一样,活在世上就应该有所担当,此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如果自己不出来担当这个责任,谁来做呢?所以他能够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千难万苦,矢志不移,历经磨难而推行仁义道德。如果天下太平,人人讲求礼义廉耻,我孔子又何必出来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呢?这种为民族需要而弘扬道义,置个人得失甚至生死于不顾,成功不必在我,为国为民,不管多少艰难困苦,都一肩担起,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精神!

孔子的这个态度非常值得我们敬佩。今天,很多人对社会、人生充满了抱怨,很多人将财富和地位看得过于重要,很多人沉湎于声色犬马,很多人生活在虚荣和攀比中而心神焦虑,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人生?对此,中国文化的人生态度和智慧给我们很多启迪。与其抱怨社会,不如带着建设性的态度,将抱怨的时间用在提升自己的境界和能力上,力所能及地为社会的发展和和谐做一点事情,如果人人如此,不就是“天下大同”吗?后来孔子的学生子路也深受孔子人生态度的影响。在《论语·微子》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子路跟随孔子的时候掉了队,遇到一个正在干农活的老人家。子路问道:“您老人家看见夫子了吗?”老人家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哪一个是夫子?”然后继续干活。子路听了在旁边拱手站立,于是老人家让子路住下来,杀鸡煮粥让子路吃,并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与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追上自己的老师并告诉了自己的经历。孔子说:“这一定是一个隐者。”然后让子路回去重新拜见,等到了地方一看,老人家已经出发了。子路于是说:“不出来承担责任不符合道义啊!长幼的人伦,不应该废除。君臣之间各司其职的秩序,又怎么能够废除呢?一个人不能为了求得自身清静而违背了社会根本的人伦秩序。一个真正的君子出来做事,与名利无关,只不过是行承担道义而已,虽然自己的主张得不到理解和尊重,早已经知道了。”

面对路人对孔子的批评和不解,子路认为,做人不应该只为了自己的清静而废弃了人类应该遵循的道义和秩序,更不应该放弃自己对社会和人类的一份担当和责任。在子路看来,孔子出来推行仁义,不过是为了尽自己做人的使命而已,与追求个人的名利和地位无关。虽然当时没有统治者真正接受孔子的主张,孔子何尝不知道呢?但作为人,就应该承担道义。孔子的这种人生态度,可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因为,一个人的主张能否“行”或者“不行”,取决于各种条件,并非自己的主观意愿决定,但人生一世,必须有所担当。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则说“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意思是一个人不管经历多少的艰难困苦与风雨坎坷,都永远不丢对家国天下的那份责任,不丢心灵之中的那份纯净和承诺;又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味在有机会的时候要让天下变得美好,在没机会的时候,也要恪守人生的操守。这其中的精神内涵均与孔子的人生态度有共同之处。

正因为《论语》中蕴含的这种精神力量,让我每每读起,都不免心情苍凉,同时又升起无穷的力量!阅读孔子,时空仿佛回到两千四百年以前的那个风雨如晦、乱世纷纭的时代:一个晚景凄凉的老人,孤零零行在中华的大地上,老人家放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他曾经做鲁国的大司寇,即司法的最高长官),周游列国,颠沛流离,曾经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几经生死考验,老人家始终矢志不移!在这孤苦和艰难之间,湮灭不了那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这是何等的伟大和震人心魄!老人家明明知道在乱世之中,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但他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淡定从容,一路走来,为中华民族立了一个道德丰碑和文化路标,让我们华夏儿女在时时回望历史的时候,能够从中吸取精神和道德力量,让我们知道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如何坚守自己的赤子之心,如何在千难万苦之中,担起道义的使命,求一个心灵的安宁!孔子不愧为一人千古,千古一人!今天,一些人拜金主义盛行,道德底线屡屡撞破,人与人之间,诚信缺失的现象,冷漠无助的现象,都不时见诸报端。人的心灵在物欲的苦海中沉沦,道义微弱的光芒敌不过欲望的铜墙铁壁,此致中华民族复兴之际,我们不免扪心自问:中华民族如何才能真正再创一个盛世中华?我想,民族振兴大厦的建构需要方方面面的条件,但有一条:一个缺少道德根基和人格底线的民族,哪里有复兴的希望?每念此,都觉得心情沉重。所赖孔子曾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你我虽然平凡,亦应该将责任一肩担起,力所能及!此之谓“位卑未敢忘忧国”!

孟子同样是自强不息人生精神的典范。在谈及做人的时候,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的这些话,可谓一个顶天立地大丈夫的人生宣言。多少历史上的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一曲曲人生的赞歌,都源自孟子大丈夫精神的激励。还有司马迁,大家知道,他在朝为官,负责历史的撰写,在李陵案的事情上,他公正地说了几句话,结果激怒了汉武帝,最后被处于宫刑。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非常沉痛地叙说了自己的心情,作为一个大丈夫,受到这样不公正的待遇和屈辱,真想以死明志,可是司马迁还有更伟大的理想和责任,他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正是带着这种沉甸甸的担当和使命,忍大辱,负大重,决定实现自己的夙愿。而且,司马迁也从历史的长河中吸取了坚强面对委屈的精神力量。

司马迁注意到,凡是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那些大人物,大都是历经淬砺而逢生。据此,司马迁说: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的这种人生体验,让我们每每遭遇不公平和苦难时,都能够勇气倍增,每当在人生的逆境时,都愿意以司马迁总结的这种精神作为精神的原动力!

当然,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不息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始终,包括文天祥、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周恩来等,每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伟人,无不是历尽磨难而成就一番事业。如文天祥,生活在一个汉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南宋已经风雨飘零,但他带着对自己故土家园的热爱,誓死捍卫。在《过零丁洋》中,他写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读这首诗,那种人生的悲戚、荒凉和绝境之中不甘于沉沦的英气和担当,跃然纸上,震撼我们的心灵!所以,有些历史的研究者认为中华民族的民气从北宋以后就衰败了,其实不然。比如谭嗣同,在维新变法失败之时,明明知道自己面临的凶险,且他完全可以出走日本避祸。但是,谭嗣同抱着杀身成仁、视死如归的信念,认为中国振兴必须要变法,而变法就需要有人为国家流血,决定从容赴难。

在就义之前,谭嗣同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让人荡气回肠。大家想一想,近代中国,被列强凌辱,上海租界甚至写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可见民族衰败到了什么地步。但是,中华民族再一次振兴和腾飞,其原因何在?就是包括谭嗣同在内的无数志士仁人,能够为了国家置生死于不顾,所以才用鲜血写就了民族振兴的道路。

写到这里,大家不要以为生生不息的人生精神,只是大人物的事,其实不是。在《列子·汤问》中记载了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愚公一家,住在太行、王屋二山之间,出行非常不便。于是决定动用全家的力量开启山路,结果遭到了智叟的嘲笑,认为这是自不量力。但结果是愚公的诚心和执着感动了上天,上天派神把山移走,实现了愚公的愿望。故事很简单,却告诉我们,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被吓倒,只要能够持之以恒,总会有变化。愚公尚且如此,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不论自己多么平凡,都要有这种精神,认定了该做、值得做的事,就应该矢志不移,绝不轻言放弃。

在这里,我也想谈一点我的感受。在阅读我的导师张岂之先生的书时,几次先生都提到清代张维屏的诗:沧桑易使乾坤老,风云难消千古愁。多情唯有是春草,年年新绿满芳洲。张先生专门把春草当作颂扬的对象,恐怕有先生的考虑。但时光匆匆,并未深究。当自己的生命体验加深之后,逐渐地感觉到,随着岁月流转,我们无论在少年的时候有多少的雄心大志,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一个人生命的展开受限于各种因素,人的一生并不是我们想怎么样,而往往是我们要学会接受平凡,学会随遇而安,但是,需要强调,这种对平凡的接纳,对随遇而安的领悟,绝对不是消极,更不是放弃奋斗,而是勇于面对生命的真实,并在这种真实的直面生命中,做一根小草,哪怕是平凡甚至卑微,都要勇敢地以自己的方式,迎接春天的花开与秋天的果实。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生命当如是!

因此,生生不息的人生精神,并非是大人物的专利,更不是与我们无关。相反,他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自觉。无论我们生活得多么平凡,都会有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有自己应该承担的使命,都会不得不面临许多的不如意,所以南宋方岳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语人处无二三”。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学习愚公的精神,面对人生的困难、坎坷和种种的不如意,只要是自己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一定要不气馁、不绝望、不放弃,总有一天,人生的局面会因为坚持和毅力而发生变化。水到渠成包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当一个人希望成功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怨天尤人和自暴自弃,只能是半途而废,从这个角度,愚公移山的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平凡人都自觉秉持的人生精神。

记得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在北京大学迎接2008年新年联欢晚会上,已经是花甲之年的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晚会现场不仅致词鼓励北大全体学生不断创造新的人生辉煌,而且他深情演唱了台湾流行歌手张韶涵的一首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可谓曲惊四座,赢得了台下数千学子们的热烈掌声。许校长不太规范的歌声让很多在场的北大学子动容,不仅仅是因为校长的与时俱进,更在于这首歌词让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感动: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过绝望。

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这样的歌词,虽然出现在流行歌曲中,但体现的不正是生生不息的人生精神吗?要相信,只要努力,只要懂得珍惜,只要真诚地反省自己的不足,只要在徘徊孤单中学会坚强,所有的梦想,都会开花,去装点人生的风景。所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气质,是一种活的精神,不只是在书本里、在历史里,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里。有了这种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对于人生的很多境遇,我们都不能预知,面对自身之外的很多因素,我们都不能决定,但是,我们所应该具备的是人生的这种精神:永不放弃,永远自强,永远敢于承担,永远为了理想而不惮于前驱。唯有如此,人生才会精彩,生命才能呈现出应该有的意义和价值。

诚然,在当前我们要看到这样的现象,社会被急功近利的做法所挟裹,浮躁之风盛行,很多人耐不住寂寞,不愿意真正在风雨的搏击中成就人生和历练人生,而是渴望奇迹,追求捷径,最终不免剑走偏锋,导致潜规则等丑恶的现象盛行,最终引发整个社会风气的沉迷和畸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一个民族风气和精神的重振,需要制度建设、教育等各方面的努力,但毋庸置疑,在文化领域自觉地崇尚自强不息的人生精神,无论对于民族精神的激扬,还是对于个人精神风尚的塑造,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培养与弘扬

文化只有融化为人民的觉悟,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不仅要在道理上领会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而且还要在行动上自觉按照“自强不息”精神的要求,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人格,净化心灵,拓展格局;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优秀中华文化中蕴含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代代相传。具体说来,在如何培养、传承、弘扬自强不息之精神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文化是自强不息精神的载体,我们要自觉地把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作为自觉使命,并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民众的自强不息之精神,使得维系民族发展和振兴的自强不息精神薪火相传。民族精神不是抽象和枯燥的几条原则,而是渗透和蕴含于丰富的文化典籍之中,而这些优秀中华文化的典籍,不仅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近代以来,对于如何正确处理好文化传承、创新与民族现代化的关系,中华民族经历不少的坎坷和波折,当尘埃落定之后,纵观和横阅人类的文明史,我们会发现文化的发展从来都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累积的基础上,不断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批判、善于学习和勇于创造,从而使得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更高阶段。因此,我们应该从非理性的否定历史文化的泥潭中走出来,真正去学习和领悟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说了些什么,善于总结中华文化对于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心灵等各种关系的启迪,并结合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充实、丰富、发展中国文化,使之永远成为民族发展和进步的智慧源泉和精神家园。

其二,每一个人都要自觉树立自己为自己负责的信念,不怨天,不尤人,珍惜人生提供的各种机会,力所能及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很多因素,对于自身之外的因素,我们往往不能把握,但是,我们可以做好自己。因此,处处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处处善于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的原因,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有了这种态度,就能够永远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更容易取得成功。反之,如果一个人遇到问题就指责他人,为自己的失败找出各种外在的理由,往往会越来越失意。永远树立一种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观念至关重要,他会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当然,我们并不是否认外在力量的重要性,但是一定要清楚外在的力量只有在一个人努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起作用。否则,扶不起的阿斗,机会对他只能是迎面错过。

其三,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视困难为历练人生的洗礼。莲花的圣洁,需要盛开在污泥中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这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当下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鼓励人与人的公平竞争,因此,我们怎么看人生的挫折和坎坷?怎么样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正确地面对困难是很重要的人生一课。没有风雨的洗礼,永远不可能成为大树;没有对苦难的征服,永远不可能成为人生的强者,毛泽东、周恩来等这些革命领袖,哪一个不是在九死一生的苦难中成为一代伟人?这正应了柏拉图的话:一切伟大的事物,都将矗立在暴风雨之中。

其四,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不管伟大还是平凡,都应该抱有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位卑不敢忘忧国。一句话,自强不息不仅是实现个人理想的精神力量,更是国家振兴的力量源泉。个人的幸福与国家的兴盛紧密相关,只有人人关心国家、人人对国家负责,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人民才能生活幸福有尊严。当前,有一些年轻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淡漠,其实这是缺少智慧的表现。一个人要真正懂得国家兴盛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关系,要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爱护我们的国家,国家兴,人民才有尊严。否则,一个“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时代,人民的幸福又在哪里?这是需要我们永远铭记的历史教训。

其五,自强不息的精神还要求我们要拥有真正改变自己和国家命运的智慧和技能。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是流于空洞的说教,而应该是切实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利器。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机会,踏实地增长本领,勤勉地工作,诚恳地待人,无论从事哪种行业,都能够高屋建瓴,游刃有余,真正在实践中把工作做好,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句话,中国文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我们不仅要在道理上懂得自强不息的含义,更应该在实践中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未来才不惧任何的挑战和困难!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而言,更应该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融汇为心灵的自觉,此生不管遇到多少的风浪,都能视为对人生的历练。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有多大的承受能力;所谓的人生困难,跨过去了就是人生的洗礼,跨不过去就成为压垮自己的高山。红军长征,其困难不可思议,但还是有很多人经历千难万险而走出来。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心中有一团蓬勃的力量! RMH14MuVNPeUudchiNRghedlQtxIJaJs+QLzUtaXqdwYAz0qrcekIrryr1Hlzvw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