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再制造质量的内涵

MorupM博士提出的“两类质量论”是“面向质量的设计”(DFQ)理论的基础,他将产品质量分为两类( Q q ):外部质量 Q ,用户能感受到的质量,即最终产品所体现的质量特征;内部质量 q ,企业内部为实现 Q 而进行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即产品过程质量 [23] 。本节在两类质量论的基础上,结合再制造的特点,将再制造的质量分为三类( Q O Q R q ):回收质量 Q O 、再制造产品质量 Q R 、再制造过程质量 q 。下面分别对再制造三类质量的内涵进行定义和阐述。

1.回收质量 Q O

回收质量是指废旧机电产品在退役报废后,再制造商在回收时的废旧机电产品质量。与传统制造相比,再制造是以废旧机电产品的零部件为毛坯的,由于服役时间和工况、失效形式和程度、剩余寿命等的不同,使得废旧机电产品的回收质量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再制造工艺路线与工艺时间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因回收是为了再制造,据此将回收质量定义为:“回收的废旧机电产品满足可再制造的程度”。

将回收质量分为两个层级:整机级回收质量和零部件级回收质量。整机级的回收质量又分为两个质量等级:恢复和升级,即可用“整机级可再制造质量属性”描述;由于可再制造的零部件通常为关键金属件,而电气类、易损类零件多做废弃处理,需更换新件而无须质量决策,因此将零部件级的回收质量分为三个质量等级:可重用、可再制造和可回收,即可用“零部件级可再制造质量属性”描述。

2.再制造产品质量 Q R

传统的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适用性,即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可通过各个质量特性及其值来描述。这一质量内涵无法体现产品在使用期内功能的保持性,从根本和长远的观点看,功能和质量即所谓的“性能”是竞争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为此谢友柏院士提出了“性能驱动设计 [24] ”的理念。闻邦椿院士认为产品的质量是通过全功能和全性能体现的,而产品的功能又往往从性能中体现出来,故可以将功能纳入综合性能体系之中 [25]

据此,以提升再制造产品的竞争力为着眼点,将再制造产品质量定义为“再制造产品满足用户使用所具备的综合性能”。并以人-机-环境系统的观点,将再制造产品的综合性能概括为三个方面:加工性能(机的因素)、人机友好性(人的因素)和绿色性(环境因素)。

3.再制造过程质量 q

制造业过程质量中的“过程”不是指广义的过程,它指的是产品、零部件制造过程的基本环节,即“工序”。过程(工序)质量的高低主要反映在过程输出的合格率、废品率或返修率的高低上。我们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将再制造过程定义为:“基于废旧产品回收质量的约束,以客户需求为输入,将其所需的质量特性转化为再制造产品质量输出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即把影响再制造产品质量的因素贯穿于再制造的全过程,再通过过程的执行与控制对过程特征参数进行检测评价,其结果合乎要求的程度就形成了再制造过程的质量水平。

充分利用废旧机电产品蕴含的附加值是再制造的根本,如果再制造产品质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但其废旧零部件再利用率低,则失去了再制造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将再制造过程质量定义为“过程保证废旧零部件再利用及保证再制造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iMvRDkZ5LOqL7GpOeD74VDLg1DTbjHW7u4dvNvIDF6oiARcYO1XGytk4qufPy5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