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本节主要介绍数据结构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

1.数据

数据 (Data)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能输入计算机中被处理的符号集合。换言之,数据就是计算机化的信息。

数据的概念经历了与计算机发展相类似的发展过程。计算机一问世,数据作为程序的处理对象随之产生。早期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值计算,数据量小且结构简单,数据只包括整型、实型和布尔型,仅能用于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那时的程序设计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程序设计的技巧上,并不重视计算机中数据的组织。

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发展与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应用领域也发生了战略性转移,非数值运算处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现在几乎达到90%以上,数据的概念被大大推广了。数据不仅仅包括整型、实型等数值类型,还包括字符及声音、图像、视频等非数值数据。多种信息通过编码被归到数据的范畴,大量复杂的非数值数据需要处理,数据的组织显得越来越重要。例如,王鹏的身高是172cm,王鹏是对一个人姓名的描述数据,172cm是关于身高的描述数据;一张照片是图像数据,一部电影是视频数据。

2.数据元素

数据元素 (Data Element)是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整体考虑和处理。例如,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在如表1.1所示的教职工基本情况表中,数据元素包括工号、姓名、性别、所在院系、出生日期、职称等数据项。这里的数据元素也称为记录。

表1.1 教职工基本情况表

3.数据对象

数据对象 (Data Object)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例如,集合{1,2,3,4,5,…}是自然数的数据对象,{‘A’,‘B’,‘C’,…,‘Z’}是英文字母表的数据对象。可以看出,数据对象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4.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Data Structure)是指相互之间存在的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集合,是带有结构的数据元素结合,它是指数据的组织形式。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并不是孤立的、杂乱无序的,而是具有一定联系的数据集合,如表结构(表1.1所示的教职工基本情况表)、树形结构(如图1.1所示的学校组织结构图)、图结构(如图1.2所示的城市之间的交通路线图)。

图1.1 学校组织结构图

图1.2 城市之间的交通路线图

5.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 (Data Type)是用来刻画一组性质相同的数据及其上的操作的总称。数据类型中定义了两个集合:数据类型的取值范围和该类型中可允许的一组运算。例如,高级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就是已经实现了的数据实例。在高级语言中,整型类型可能的取值范围是-32768~32767,允许的运算集合是加、减、乘、除、取模。字符类型对应的ASCII码取值范围是0~255,可进行赋值运算、比较运算等。

在高级语言中,按照取值的不同,数据类型还可以分为两类:原子类型和结构类型。原子类型是不可以再分解的基本类型,如在C语言中,标准类型包括整型、实型、字符型。结构类型是可以再分解的,由若干个类型组合而成。例如:

其中,STUDENT为结构体类型名,stu是结构体类型变量,p为指向结构体类型STUDENT的指针变量。 vm0quPlrNfLicow7HtYNkrILA80RPWsG5mA9wuVUWB439hCy+g0JY1/z14304qR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