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尽是未知的

开始养育孩子后,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实际上我对育儿一无所知。明白这一事实我花费了很长时间。类似于冲奶粉、换尿不湿这种事情,尽管也都是初次接触,但是很容易学会,哪怕不是特别熟练,却也能应付。关于育儿的很多事情,因为没有在其他家庭生活过,所以别人到底是如何被养育大的我无从知晓,但当时我想我可以模仿我父母养育我的方式方法。

在送孩子入保育园之前,有一段时间白天也需要我一个人照顾孩子。因为当时妻子结束产假返回职场恰好是年中,所以到四月份(日本的新学年为四月份开始)的那段期间都需要我来照看孩子。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也不是没有预想到,但是我这个人一旦开始新的挑战就会心情雀跃,很激动,所以我也没有太深入思考,就开始了独自照看孩子的日子。然而,很快我就意识到当时的乐观,是因为我还并不清楚等待着迎接我的是苦难。

儿子白天一直睡得很好,我想趁他睡着的时候完全可以做一些研究和讲义的准备工作,但是很快我就意识到这样的想法太天真。早上,在看了几部儿童电视节目后,儿子的确开始入睡了,想不到的是我也开始犯困,和儿子一起睡着了。然后我在孩子的哭声中醒过来,结果就是我和孩子从早上到晚上,一直同频生活,根本无暇工作。

如此循环往复,每天都这样度过。只有我需要去大学上课的日子,必须请人帮忙照看孩子。所以,那一天我会拜托一位临时育儿嫂,她是友人的短期大学的学生。记得第一天外出要把孩子交付给她的时候,虽然能看出来她是喜欢孩子的,但我还是突然变得不安起来并开始问她:

“你会冲奶粉吗?”

“不会。”

“那么,你会换尿不湿吗?”

“不会。”

我惊讶于这个人连尿不湿都不会换,竟然还应聘育儿嫂,怎么会如此大胆。仔细想想,她当时才18岁,没有冲过奶粉,没有换过尿不湿的经验也是无可厚非。后来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结婚生子了。我的孩子长大后有一次和她又见面了,她非常高兴地说,当时来帮忙照看孩子的经验派上了用场。她还说当时正因为一无所知,才敢接受临时保姆的工作,换做是现在,就知道了帮人照看孩子真不是一件小事情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也是一样的。当时会勇敢地想负责白天来照看1岁的儿子也许恰恰是因为不知道育儿的艰辛吧。如果想要开车,必须要取得驾照,也必须要去驾校学习。然而却没有谁会想生了孩子后去类似于驾校的地方学习育儿,考取育儿资格证书,也没人会认为这很不可思议。但是请注意,这其实就像自己接受过阑尾炎的手术,也以为自己能给别人做手术一样。我曾经也认为不学习育儿知识没有什么不妥,想着只要回忆起来父母是怎么养育我的,再用同样的方法教育我的孩子就可以了。但稍微想想,我发现我记不起来特别小的时候的事情,所以也不可能知道那时候父母是怎么养育我的。

总之,可以说事情就这么仓促地定下来了。即便我知道换尿不湿的方法,但很快就痛彻地领悟到:有很多事是我束手无策的,比如孩子夜哭的时候怎么办呢?孩子在超市里哭喊着想要玩具时怎么办呢?……即使训斥孩子也不会停止哭闹,我在寒冷的冬夜里单手拿着奶瓶束手无策。如此种种,很多为人父母者都是一直不知道具体明确的处理方法,当场应付了事,孩子也就这么长大了。

网络上关于育儿的知识,不仅不匮乏,反而太泛滥了。有的人说一定要批评孩子,有的人说不能骂孩子,要夸奖孩子。很多父母陷入这样的漩涡中,傻傻地分不清楚,不知该怎么办了,对孩子随便应付了事。

除此之外,还有的人尽管知道育儿的技巧,却没有思考过育儿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这样即使具有育儿的知识,也可能会面对孩子并不按照父母想象的一样成长的事态,进而迷失方向,一筹莫展。当然,我认为想将孩子培养成父母想象中的样子,这种想法本身就有着探讨的余地。另外,真的是父母培养孩子吗?实际并不一定,关于这一点会在后文谈及。

山本有三有一本小说名为《波》,借用书中的比喻,“我们就像被波浪裹挟着,从古至今几乎没有变化过,不断重复同样的事情”。我们想要模仿学习父母的做法,尽管父母的做法也不尽然全是对的。父母在育儿方面不足的地方,在孩子成为父母后,也会有原样照搬的倾向。当然主观上应该没有人会有意重复与父辈同样的错误。我当时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到光是模仿父辈的做法是不够的,就这样最初的几年转瞬即逝。当然了,那几年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波澜,而是每天都在不断试错。

前面已经提到过,儿子进入保育园之前,刚满1岁的时候,我白天负责照看他,那时候真的很艰辛。当时儿子还不会走路,而且白天也睡得很好,我本来想趁着他白天睡觉的时间准备上课的讲义。孩子虽然还不会走路,但除了睡觉时间,他不会闲着,一直活动,所以一刻也离不开人。就这样我开始了和儿子同频生活的每一天,结果和当初的预想相反,白天根本无法工作,其他什么事都做不了的我开始焦躁起来。

天气不好的时候我们会待在家中,不过天气晴好的时候肯定也不能关在家里看电视,而是会骑着自行车去公园。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公园里我也心不在焉,眼中完全没有孩子的身影。

当然我也知道孩子十分可爱,每天都在飞速地成长着。但如果每天都和孩子一起玩耍,累了一起睡觉,循环往复,精神上真的很疲惫。心情变得很焦躁,感觉自己像与社会隔绝了一样,特别想要回归正常的工作状态。

我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的事:结婚后怀孕了的主妇,在孩子出生后几乎没有离开过公寓,到了晚上看到年轻的时候经常玩耍的街道的灯光而泪流满面。我对此感同身受。

当孩子总算可以送到保育园了,白天可以不用照看孩子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了。儿子2岁了,我也开始正式学习育儿的相关知识。虽然在那之前我也很强烈地感觉到学习育儿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具体怎么学习却很茫然。有一天,儿子给我提供了一个契机。那天,儿子从保育园消失了。庆幸的是他很快在保育园的附近被找到,没有出现无可挽回的后果。当时我就是以此事为契机开始学习心理学的,也就是前言中提到的阿德勒心理学。

我的专业是哲学,一直以来都在研读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作品。当我读到一位热衷教育的父亲,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的时候,我不禁感叹在这一点上真是古今一致啊!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得以阅读两千五百年前的作品,可以将古典作品中的知识学以致用。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教育的热忱一以贯之,而且人类已经有着数千年的育儿历史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认为教育孩子是不需要特意耗费心力的。但光靠经验,进步的脚步是缓慢的,而且太缓慢了,慢到人类会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希腊人一直被这样的一个问题所困扰,并且围绕这个问题争论至今:知识是可以传承的,但是人的“德行”(柏拉图将其称为“美德”)是不是呢?相信在现实中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困惑吧,即不知道为何卓越优秀(也可能有讽刺意味)的政治家的孩子可能并没能继承父母的德行,成长得很平庸。

哲学与心理学并非完全不同的学问。对于我来讲发生的最大的改变应该是,我的“格斗”对象从以往的静止不动的书本,变成了每日成长,甚至无法预测下一瞬间会如何的孩子。 7rAfZc3A/cVWdQVttt5Z4eCBncrZ4KoHHoDw1hAkSN79LYC/sVcIbK8P0oXEWSM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