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二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曾经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作为一个曾经特别在意别人评价的人来说,那本书疗愈了我,并给予我敢于做自己的勇气。当听到作者出了新书,我第一时间拜读。

整本书读完,我总结了对我非常重要的三个收获。

第一,父母自身要是幸福的。

从我的孩子出生到她青春期,我读了大量的育儿书,每当在现实生活中卡住的时候,我就试图从书中找到答案。但却唯有本书,彻底帮我放下了我的焦虑。

书中有一个小故事很好玩,但也体现了父母的焦虑。有一个刚刚开始育儿生涯的年轻人,看到尿不湿的广告中,人们使用蓝色液体代替婴儿的小便来展示尿不湿的吸收过程。她发现自己宝宝的小便居然不是蓝色的,便开始怀疑是不是宝宝生病了。听到这个故事的人,或许会震惊于这个人的想法,或许会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不管怎样,即使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故事中年轻人这样的情况,也会有很多人在读了育儿类相关书籍后,发现自己的宝宝和育儿书籍中所写不一致时,多多少少陷入不安的情绪。就像读了医学书后,一些人就会觉得自己一定是生病了。

比起周末都在学习的孩子,我的孩子周末很多时间要不就是去户外玩,要不就是在家里的沙发上读着喜爱的书。

在本书中,作者谈到“想要帮助孩子,首先需要父母自身是幸福的”。因为我特别享受读书和写作的生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满心欢喜,我发现我的女儿与我一样。我自己爱学习和成长,即使成年了,依旧保持着学习热情,这些孩子都看在眼里。

我一直认为父母首先要是孩子想要成为的样子,而不是厌恶的样子。

第二,表扬的话语也是对孩子一种评价式的语言。

在很多育儿书中都谈到不要夸张地表扬孩子,但实际上作为家长,我还是很困惑。孩子做好了怎么就不能表扬孩子了呢?但在本书中,作者既谈到了为什么不这么做,还谈到了背后的本质。所以,这是一本既能让我们知道如何做,还能让我们深层次意识到为什么要这么做的书。

首先表扬别人的时候,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作者说道:“夸奖的话语是有能力的人面向没有能力的人所说的一种评价式的语言。”

表扬不当,会让孩子接收到“我的价值是建立在你的表扬基础上的”错误信息。另外一点,孩子们想要引起关注,就会做出一些什么来吸引父母的注意,要不为了得到你的奖励而学习,要不为了得到你的关注而不学习。孩子很在意别人的评价这件事,与孩子是被训斥或是被表扬长大的有关系。孩子在被人说好时十分喜悦,被差评时则很悲伤,甚至是愤慨。这难道不是很奇怪吗?自己的价值并不是依附、取决于他人的评价的。

我自己是国际认证的专业教练,同时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每年有上百个小时给成年人做一对一教练,我发现很多成年人就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而这些外在的评价导致他们不幸福,即使取得了成功,他们的内心也依然感受不到幸福。这就是他们小时候习得的一种方式。

第三,信赖孩子。

在现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最大的一个现象就是很多父母把很多本该孩子承担的事情都揽到自己这里。孩子作业有没有完成?孩子怎么不好好吃饭了?孩子怎么不收拾自己的房间?这些会导致孩子习惯对父母用一个口头禅——“都怪你”:都怪你没有叫我起床,害我迟到了;都怪你,给我收拾完房间,让我的东西找不到了;都怪你给我报了这么多课外班,我都没时间完成学校作业……

我家孩子曾经也这样过,我开始思考是我哪里出现了问题,导致孩子会这样说话。最终,我发现是我把她本该承担的责任揽了过来。那我为什么总要承担她本该承担的责任呢?我居然发现是“彼此信赖”的问题,因为我不相信她自己能起床而不迟到,因为我不相信不催促她能主动学习。当我不相信孩子的时候,孩子读到的就是“既然你不相信我,你都替我做了,反正做错了也不是我的责任”。

那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清晰的答案。

作者说:“我们说信赖孩子的时候,到底在说要信赖什么呢?其一是要相信这个孩子能够完成课题。”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经常有家长来咨询我,孩子不学习该怎么办呢?我一般会这样询问前来咨询的家长:“假设孩子不学习,这件事最后的结果是由谁来承担呢?最终谁会苦恼呢?”

但他们焦躁的不是孩子的课题,而是父母的课题。也就是说,即便焦躁的原因是孩子不学习,这个问题也必须由父母自身来解决。

因此,在“我的课题”“对方的课题”之外还存在“共同的课题”:以在旁守护为基本,在孩子解决不了时出手,提议作为双方共同的课题,表现出想要提供帮助的态度。

读完这段之后,我恍然大悟。很多时候作为父母,我们焦虑,我们担心,我们无法承担这份焦虑和担心,因此恨不得自己用大人思维化身为孩子,为孩子学习,为孩子早起,为孩子做了一切。带着“都是为你好”的思维,让孩子失去了自己本该拥有的生活体验,包含失败的体验。而父母却迟迟不敢面对自己的焦虑。就像作者所言,想要帮助孩子,首先需要父母自身是幸福的。所以,焦虑的父母们,请先回到自身,解决自己的焦虑问题,带着幸福的状态去和孩子相处。

我们能做到不要插手,在旁守护。信赖孩子是需要勇气的。

伊丽莎白·莱瑟在《破碎重生》(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中谈到,“养儿育女是一场令人敬畏的成长”。

如果我们总是抢先一步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承担所有的责任,想保护孩子不受世界之苦,那么我们就剥夺了他们为最终的凤凰涅槃而必须进行训练的机会。给孩子太多并不是一份礼物,而是一种剥夺。我们必须摸索出控制与宽松、恐惧与信任、执着与放手之间的微妙平衡,直到养儿育女的冒险之旅结束。

养儿育女是一趟冒险,生命的本质就是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不是完美的,正因为我们的不完美,我们才愿意和有动力改变。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做父母,也允许自己就是一个不完美的父母,但却是一个一直持续成长的父母。

陈爱芬
《与负面情绪握手言和》《教练式沟通》的作者 H16bbUQS0BUTpkPJcdzFA7PchpRsNtKAb0TW+yP076emaFgWeAT3xaNQR8wUiyr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