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对智能汽车的定义是: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智能汽车通常也被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
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称国标委)2017年12月27日联合印发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及工信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的意见(2021年8月12日)中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利用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信装置等,实现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或自动控制、协同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汽车的总称。
本文将依据2021年8月12日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及《智能网联汽车术语和定义》(征求意见稿)等相关定义,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展开阐述与深入讨论。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4/SC34)归口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报批稿)中明确了汽车信息安全定义:汽车的电子电气系统、组件和功能被保护,使其资产不受威胁的状态。
ISO/SAE 21434《道路车辆 信息安全工程》中描述了道路车辆信息安全的定义为:确保违背信息安全属性会导致利益相关者受损的资产,应处于免受道路车辆电子或电气组件及其功能威胁场景危害的充足保护之中。
UN/WP 29《信息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信息安全”指保护道路车辆及其功能的电子或电气部件免受网络威胁的状况。
《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汽车信息安全定义为:汽车的电子电气系统、组件和功能被保护,使其资产不受威胁的状态。
本文将依据当前政策文件与国家标准的相关定义,对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展开阐述与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