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多大的志向,多大的愿力

人生好比一场远航,能够走多远,取决于人生的动力,而动力最直接的来源则是一个人的志向,一个人有多大的志向,就会有多大的人生进取力量!

1.志向高远,才不惧千难万险

人生是一场远行,志向越大,其经历的风险和挑战越大。如何面对这些人生征程上的困难,清晰的方向和坚定的意志显得尤为重要。唯有志向高远的人,面对千难万险,才有毫不退缩的勇气和坚定。玄奘大师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我们从他的经历中,可以看到伟大的志向带来的力量。

玄奘法师,俗姓陈,名祎,生于公元602年,河南陈留(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人。他的父亲叫陈惠,曾经做过江陵的县官,后来因政治的腐朽,决心隐居,玄奘法师是他的第四个儿子。

据历史记载,玄奘法师在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书。有一次,父亲教孩子们读《孝经》。当讲到“曾子避席”这个典故时,玄奘法师突然很庄重,整理衣服站立起来。父亲觉得奇怪,问他何故如此?玄奘回答:曾子听老师的教诲,都要赶紧站起来走到席子外边,表达对老师孔子的尊敬,我作为孩子,听父亲的教诲,也要这么做。玄奘的父亲听了,心里很赞许,觉得自己的孩子今后必成大器,于是对他严格要求,带着他阅读了不少传世经典。

玄奘小的时候喜欢安静,不喜欢吵吵闹闹,不喜欢和小朋友打打耍耍。遇到热闹的事,即使门外锣鼓喧天,男男女女,他也能专心致志,刻苦读书。待人接物方面,玄奘从小就有很好的修养,待人和善友好,淳朴厚道而谨慎。

在当时,愿意出家的人,只有通过国家的考试,才能颁发度牒。玄奘大师13岁的时候,正值隋炀帝下诏考核出家的人,他便也去报名,但因为年龄太小而没有资格。专门负责考试和发放度牒的大理寺卿郑善果看到他后,就问:你是谁家的孩子?玄奘自报家门,郑善果好奇地问道:看着你不愿离去,难道也想出家吗?玄奘法师马上回答说:这是我的心愿。只是自己年龄太小,学习也不够深刻,没有资格去考试。大理寺卿听了以后,觉得眼前的这个孩子不简单,于是问:你为什么要出家?玄奘听了以后回答:我要远绍如来,成佛作祖!近学大乘,弘扬佛法!

此话一说,一下子震惊了大理寺卿,再仔细看玄奘法师,相貌庄严,沉稳大气。大理寺卿非常高兴,决定破格录取。这个事情过了以后,大理寺卿对属下解释说:我之所以破格录取他,是有原因的。考查一个人背诵了多少经书,并不是很难,很多人下一些功夫就能做到,但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是先天的风骨和气象!是一个人心里蓬勃的大志向!就凭玄奘对出家愿望的回答,可以预见,他将来必定是光耀佛门的伟大人物!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郑善果的判断,可谓有知人之明!

玄奘大师出家之后,到处求教名师,刻苦阅读佛经,认真加以体会和领悟,提高很快。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很多法师对佛法的理解并不相同,即便是同样一本佛经,不同的人翻译也有所不同。对此,玄奘大师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去亲自考察,把原始的佛经请来加以对照和辨别。更何况自己作为出家人,也应该亲自去佛陀的出生地考察和学习。

玄奘大师决定之后,曾联合几人,上书唐太宗,希望得到批准。由于当时唐太宗刚刚登基,国家还不稳定,没有批准他们的请求。但玄奘大师立志坚决,即便是一人前去,也无怨无悔。

从长安到天竺,路程有几万里,大大小小上百个国家,中间有突厥等非常危险的区域,但是玄奘发誓如果不能求取正法,绝不东还一步!大家阅读《大唐西域记》,就知道其中经历的各种艰险。旅途的遥远,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自然环境的险恶,几乎置人死地。抢劫、战争等随时发生在身边,可谓险象环生。在经过大沙漠的时候,他失手打翻自己的水袋,饥渴难耐,以致昏厥。但每每想起自己曾经发过的大愿,他都毅然决然地站起来,最终走出沙漠。

我们要问,是什么给了玄奘这么大的力量?“远绍如来,成佛作祖;近学大乘,弘扬佛法”可以说是玄奘大师一生的心灯!正是这一盏灯,使他面临无数考验的时候,都能坚忍不拔!因为任何现实中的困难,和他的历史定位相比,都微不足道!我们也不妨反观今天的一些人,一旦遇到一点问题和困难,不是尽力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不断地怨怒家庭、国家、政府、单位、领导、同事,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愿力和志向的大小!一个远绍如来、成佛作祖,近学大乘、弘扬佛法的人,不会把现实的困难当回事,为了自己的信仰,甚至死都可以!这是一个人心中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而现实中那些牢骚满腹的人,不要说胸无大志,就连基本的自我约束都做不到,他们只会关注别人给了自己什么,几乎从来不问我给别人和国家做了什么!

2.志在千里,才不畏浮云

志向的大小,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生的高度。一个人有多高的志向,就有多高的生命高度。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次远眺,我们如何才能看得更远?那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登高远眺!古人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也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都是这个意思。一个志向很低的人,只是在意自己的利益,在意自己的吃喝拉撒,在意自己的得失,这种人一生会有无数的挂碍,无数的患得患失。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对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对于一些小利益小得失,早已经超越,这样的人才能集中心智,一日千里!

2017年6月,李嘉诚在给汕头大学的毕业生发表演讲时说他一生志在千里,也知似水流年。“我年轻过,历尽困难试炼,我深刻知道成长之路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机遇的巨浪中,愚人见石,智者见泉。”

大家看李嘉诚的一生,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从很贫穷的少年开始奋斗,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书写了一个企业家的奋斗史和成长史。可以说,李嘉诚正是有志在千里的大格局,才有了今天的事业。很多人之所以把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看得很重,把金钱名利看得很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大志,更没有开阔的胸襟和气象。

一个志向高远的人,是看破了很多小利益的人,是超越了很多个人得失的人,这种人的人生如同一匹没有多少负重的千里马,自然是一日千里!而那些只看中眼前利益的人,杂七杂八的东西都装在自己心里,如同一匹负重的马,有太多的负担和羁绊,可能很快就被压倒,更别说一日千里了。大家可以读一读苏轼的词《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给我们很多启迪。任何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干扰,很多诱惑,很多来自方方面面的扰动。如果没有初心,没有坚守理想的定力,很多人都会在奋斗的过程中迷失掉,甚至有很多人开始怀疑、动摇自己的决定,这样没有坚持和毅力,如何成就精彩人生?所以苏轼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要坚定走自己的道路,不要被各种干扰动摇了自己的人生坚持。大家看多少少年时代立下为国为民志向的人,到了中年却声色犬马,甚至身陷囹圄。立一个志向难,能够一生坚持,面对各种干扰和诱惑不为所动,更不容易!人生认准要做的事,做的是利国利民的正确的事,那就需要用一生坚持!希望有志于追求卓越人生的朋友,能够真正立下为国为民的大志,能够把兼济天下视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而且矢志不移,一往无前!惟有如此,才有看穿各种干扰的定力和登高望远的智慧!这才能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定力!

3.立志,一定要会聚焦

大家去观察凸透镜,当大片的阳光经过凸透镜聚拢到一个点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纸片、火柴等都可以被点燃。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凸透镜有聚焦的作用,当把大片的阳光聚焦在一个点上,自然热量很高。人生也是如此,这一生一定要懂得集中到一个点上做事情,如果精力分散,这个行业做几天、那个行业做几天,最终就会一事无成。这就是禅宗所说的“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再宏大的理想,都需要确定一个具体的方向。确定清晰的方向之后,一定要学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努力。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几十年、一生甚至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成就局面。任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不可能做出成就。

人生,一定要学会聚焦,确定清晰的奋斗目标,落实在具体的事业上,在制心一处中成就人生,切不可在散漫中浪费时光! VvPSqnYfnBGdZRTOpduX5RPgE890trmwXVAtL2WieDbnTZ+iaHBYI3J9rF5n2az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