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近来我国研究心理学的风气很盛,而变态心理学一科至今还没有一部专书讨论,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为就目前学术状况看来,许多科学和技艺离开变态心理学都不免是一大缺陷。例如以医为职业的人少不得要懂得精神病如何发生,如何治疗;以教育为职业的人少不得要懂得儿童心理发展所常遇见的危险以及心理卫生;以法律为职业的人少不得要懂得罪人犯罪时精神是否错乱和一般犯罪的动机;研究社会学和民族学的人少不得要懂得神话的起源,以及宗教和“图腾”“特怖”的关系;研究文艺的人少不得要懂得升华作用以及隐意识中的情欲生活。不但是学术专家,就是一般做父母的人也须明白儿童性欲发展的过程,才好设法避免“情意综”的形成与精神失常的种因。总而言之,凡是做人的人都要明白心理的危险,都要明白如何保持精神的健康,才可以替自己、替社会造幸福。所以研究变态心理学是·件急不容缓的事。

这部小册子的目的就在使一般人明了二十世纪一门极重要的科学。不过编者入手就感到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像其他科学一一样,变态心理学还是在生长,各家所采的观点不同,所得的学说也就彼此异趋,所以严格地说,目前就有许多变态心理学。编变态心理学的人究竞怎样办呢?就欧美所出版的变态心理学书籍看来,编述的方法可分三种:

一、自己是一位专家,有独到研究,于是专陈自己的学说,对于旁人的学说或加以批评,或简直置之不理。

二、自己虽然也是一个专家,可是并无独到研究,于是依附一位大师,专阐明他一家的学说,把旁人的学说也一齐抹杀。

三、自己是专家或不是专家,没有独到研究,于是搜罗诸家之说,凭己意取其精华熔冶于一炉,俦成一种教科书式的东西。

这部小册子的编者的学力薄弱,第一种编法自然不是他所能办得到的,第二种编法他以为过于武断,第三种编法他以为过于芜杂。所以他所采的编法又另是一种。他一·方面想不偏重一家之言而抹杀一一切其他的学说,而同时又想不勉强把性质不同的东西不分皂白地混在一起。他的最大的目的是在使读者明白变态心理学不是一堆死板的事实,也不是一堆腐朽的成见,而是一门正在生长的含有许多有趣问题的科学。

一般编教科书的人往往开头就下定义,这部小册子开头就是“历史的回溯”,用意就在使读者免去一般人对于科学的误解。“科学”的目的是在回答人类对于自然现象的疑问,要替一切事物寻出理由来。例如物体遇热就要膨胀,小孩子被火烧过指头以后就怕触火,这都是自然界的事实。这些事实何以要发生呢?它们的原因如何呢?结果如何呢?和其他事实的关系如何呢?这些问题都是科学所要解答的。这种解答通常叫作“学说”或“理论”(theory)。同是一个问题,答案可以随时代而异,可以随人而异。例如世界是从何而来的呢?神权时代的人们说它是上帝创造的,近代科学家说它是进化来的。进化的方法如何,说法又各不同。同是一一个问题而有许多答案,同是一件事实而有许多解释,究竟谁是谁非呢?科学上的是非也是比较的而不是绝对的。一个学说所能解释的事例愈多,愈能与人类全体知识相融贯,它的“是”的可能性也就愈大。如果人类知识已经是完备了,世界中没有一件事物成为问题了,那么,每件事实都只能有一个“学说”,而每个学说也都是绝对的真理。但是不幸得很同时也是幸运得很人类知识并没有完备,许多问题还在待答案,许多事实还在待解释,所以已知事实的解释是否与未知事实相融贯,还在不可知之列。因此,假如同样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答案,假如我们现在还不能拿已知事实证明某一个答案不合理,我们对于这许多答案便不应有所偏祖,说这个学说绝对地“是”而那个学说绝对地“非”。

同一问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答案,就是同类事实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科学。“科学”这个词严格说来,就要写成复数。例如最完备的科学莫过于几何学。从前人都以为欧几里得几何学之外便无所谓几何学,近代学者才发现欧几里得不过是许多可能的几何学中的一种。几何学已如此,较幼稚的科学更不待言了。

因此,所谓“科学”有两大特点:第一,它的答案大半是假说,我们应该时时把它拿来和事实相参较,看它是否说得通,不应该把它看作一成不变的;第二,它是有复数的,无论哪一种科学都不能挂“只此一家,谨防假冒”的招牌。一般人的误解就在没有明白这两点。所以教科书的编者都把每种科学当作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传授给学者,不消说得,开头是“定义”,收尾是“结论”。他们不知道,或者他们不要学者知道,在许多科学之中,“义”既未“定”,“论”也并未了“结”。

这种情形在心理学方面尤其显著。心理学还是一门很幼稚的科学。在这门科学中努力的人们不但答案各各不同,连问题也不一致;不但研究对象不同,连方法也没有一定。同是心理学家,有人要研究“心”,有人不要研究“心”;同是要研究“心”的心理学家,有人偏重知觉和观念,有人偏重情感和本能。出发点不同,所建筑起来的心理学也就五光十彩。假如你是重视目的论者,猛然打开行为派的著作,你会疑惑他们不是在谈心理;假如你是行为派,狂然打开完形派的著作,又觉得走进一个陌生的园地去了。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这个园地里也有许多的歧路,这就是说,同是一种现象,而解释它的学说往往因人而异。像上文所说,目前是有许多变态心理学的。它们既有多数,我们何以能专采一家之说呢?它们既各各不同,我们又何以能把它们都拉在一部书里呢?

为着要免除这两种困难,本编所以采取一种调和的办法。入手先作一个历史的研究,使学者放开眼光,先把这门科学的许多不同的观点看清楚;然后再列举几类重要的变态心理的事实,使学者自己权衡某类事实应以某家学说去解释较为精当。像这样办法,学者一方面可以明白变态心理学还是在生长,许多学说暂时可以并存不悖;另一方面又能对于变态心理得到一种有系统的知识,知道它的问题何在,可以自己去作进一步的研究。凡是做学问,入手都要把门径先看清楚,这部小册子并无奢望,只想帮助读者认清门径。

这是本书编制法的一段不可少的辩护,现在再把“变态心理学”这个名词交代清楚:

从字面看,变态心理学好像是和常态心理学相对立的。许多心理学家也的确这样区分过,不过这很不合逻辑。任何人的心理都不免带有若干所谓“变态”的成分。比如做梦是常事,可受催眠暗示也是常事,而这些心理作用却属于变态心理学范围之内。从前所谓“心”是和“意识”为同义词,从前所谓常态心理学也专以研究意识作用为任务。据近代学者研究的结果,意识只占心的小部分,而心的大部分都为潜意识及隐意识。好比大海中浮着冰山,意识只是浮在水面的一小部分,而潜意识和隐意识却是没在水中的一大部分。变态心理学研究潜意识作用和隐意识作用,所以心理的较大的部分都落在它的范围里面。把较小的部分叫作常态,较大的部分叫作变态,未免颠倒轻重了。变态心理学家往往把一切心理作用连意识作用也在内都从变态心理学观点去解释得干干净净,好像是变态心理学之外就别无所谓心理学;而常态心理学家的态度则完全相反,凡是变态作用都被放在不议不论之列。这两种态度自然都有毛病。心是完整一贯的东西,其中常态的成分和变态的成分互相因依,我们不能把它们划成两个密不通风的区域。不能懂得常态心理决不能懂得变态心理,不能懂得变态心理也决不能懂得常态心理。从前研究常态心理学的人们大半是经院派的学者,研究变态心理学的人们大半是精神病医生,彼此不相闻问,所以常态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之间生出很大的隔阂。近代心理学的趋势是在把这种隔阂打破。我们一一方面沿习惯用“变态心理学”的名词,另一方面也莫要忘记它和常态心理学是不能分家的。

最后,编者还有一句话要声明:在编本书之前,他曾写过一部《变态心理学派别》,本编有些地方在“派别”中剪取若干材料。不过两书编制方法完全不同,“派别”以作家为中心,本书以问题为中心,而且本书为时较后,对于前作有几点错误已更正过。

朱光潜
1930年8月写于斯特拉斯堡 V+ql10gwSryFMTETH3OrHUgVonQ1l6kipa6NWwOIoXmXcKB2KWFBZTJy24jISq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