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 髀里肉生的荆州岁月
——刘备对话刘表

刘备与刘表的两次聊天,前一次如果算是真情流露,后一次就是假意应付了。

寄居荆襄的日子,是刘备一生难得的安定时光,没有昔日的刀光斧影、疲于奔命,有的只是荆山楚水、悠然自得。然而,对于刘备这样一个闲不住的人来说,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也会觉得烦闷。

一次,刘备在襄阳与刘表欢宴,酒喝多了忍不住要去方便方便。解带之余,猛然看见自己大腿上长满了赘肉(髀里肉生),不禁悲从中来。回到座位上,刘表看到刘备这副模样,忍不住询问缘由。刘备解释说:“我以前常年于疆场厮杀,身不离鞍,所以腿上没有什么赘肉。如今没有了鞍马征战,大腿上冒出了这许多肉。时光飞驰,老年将至,但却没有建立什么功业,所以禁不住悲伤起来。”

看来,刘备是动了真感情,同时也隐隐地显出了几分不满。

主题:悲从何来

聊友:刘表+刘备

时间:公元201~206年之间

成语:髀里肉生

语录: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影响:刘备有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启示:时常审视自身的细微变化。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九州春秋》、《资治通鉴》卷六十四

按说,刘表待刘备不薄。当初刘备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前来投靠时,刘表不仅亲自到郊外迎接,而且以上宾之礼待之,给了他人马辎重并将其安置在新野驻屯。新野位于荆州首府襄阳的正北方,刘表等于把抵御曹军进攻的重任交给了刘备。当然,刘备也没有辜负刘表的重托,他一度北上至博望,在那里与曹操的大将夏侯惇、于禁展开了对峙。后来,刘备利用道路狭窄、草木茂密的地理优势,假装撤退,诱敌深入,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颇有几分声势。

然而,看到刘备声名渐播,归附者越来越多,刘表的疑心也越来越重,暗地里开始防范他(疑其心,阴御之)。防范刘备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一举一动尽在掌握。于是,刘表将刘备的驻防地调整到了汉水北岸的樊城,与襄阳仅一江之隔。同时,刘表也不再给刘备出兵征战的机会,而是经常把他留在襄阳畅叙宴饮,这无异于限制了刘备的行动自由,在他脖子上架了把“软刀子”。

据说,还有更狠的。按照《世说新语》的记载,蒯越、蔡瑁趁宴饮的机会,策划谋害刘备。多亏刘备有所警觉,假称如厕,悄悄骑马逃出城去。结果,一出城就堕入了檀溪中,幸好刘备所骑的“的卢”宝马争气,在刘备“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催促中,一努力就跃出三丈,跨过檀溪。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史学家始终存疑,但刘备当时的处境的确让人郁闷。

当然,刘备不会坐以待毙。他借自己腿上的赘肉向刘表大发感慨,说白了就是想让刘表给他些“减肥”的机会,让他去活动活动筋骨。后来,看到曹操为了彻底消除袁氏遗患,不顾后方安危也要北征乌桓,刘备又趁机向刘表建议偷袭许都。

按理说,这是一个可行的建议,从襄阳奔袭许都的距离仅相当于曹操从幽州回援许都距离的四分之一,即使途中遇到强力阻拦,偷袭不成,也会对曹操构成重大威胁,使他顾此失彼。可是,刘表考虑的不只是远方,还有近处,因而不可能采纳刘备的建议。这一点,曹操阵营的郭嘉看得很清楚,刘备在刘表眼中更像一条强龙,“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弄得刘表这个地头蛇左右为难,只能当一个“坐谈客”。

事后,当曹操大军凯旋,刘表面对错失的良机,又找来刘备座谈:“真后悔当初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丧失了如此大好时机。”

当然,这时的刘备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就算牢骚满腹也只能言不由衷地安慰刘表:“现在天下分裂,干戈不断,机会怎么会没有?如果能够把握住以后的机会,这次也用不着悔恨。”话虽然是这样说,接下来的干戈除了指向荆州还会指向哪里?接下来的机会是刘表能够把握的吗?如果说,刘备“髀里肉生”的感慨是真情流露的话,那么“未足为恨”的宽慰则是假意应付了。

主题:是否还有机会

聊友:刘表+刘备

时间:公元207年

语录:若能应之于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

影响:刘备加快了在荆州内部寻找机会和人才的脚步。

启示:说假话难免,但要办真事。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汉晋春秋》、《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可是,满腹真情总要找人去倾诉,满腔抱负总要找人来帮忙,刘表可以不让刘备去曹操的后院放火,但无法阻止刘备在自己的后院拾柴。为了消除自己髀里的赘肉,刘备开始四处寻访荆襄的有识之士。刘备坚信,一旦找到合适的人才,日后便能燃起熊熊烈火;最起码,也能点燃一支照亮未来的火把。

不久,刘备来到了距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

原文节选:

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九州春秋》

曹公自柳城还,表谓备曰:“不用君言,故为失此大会。”

备曰:“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于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汉晋春秋》 U3rjcn7BS97DoOAV16Dj/V1qbwrrhzg8GZwu/mkcUq1PIliO414RDWzAhtZlOLi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