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们很忙,但是高效吗?

蒋勋先生在《品味四讲》开篇写道:忙,左边是“心”,右边是“亡”;忙,就是心灵的死亡。我们每个现代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忙到麻木,不知所措,即便身体闲下来,心也闲不下来。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变得如此被动呢?

忙碌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外在的忙碌,包括日常事务与家庭责任;一部分是内在的忙碌,就是永远停不下来的念头、欲望和紧迫感。外在的忙碌,再忙也有个结点。下班后,本该有时间和自己相处、和家人共处的,可是我们能停下来吗?即使外在的事务结束或者中断,可是内在的忙碌却不能停止,以致我们一直背负着这种忙碌的情绪和感觉回到家里,回到待人接物里,不得停歇,睡不好觉,还给家人朋友带来压力与烦恼。虽然很不愿意这样,可是我们又觉得只有“忙”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到底想要怎样的快乐?

二十年前,我大学毕业以后去广告公司做设计师,经常熬夜加班,整天工作,没有自己的生活。当时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需要分得那么清楚。工作带给自己价值感,人只有忙碌才是对的,才能证明自己勤快和优秀,所以我每天都在忙碌,生活过得非常粗糙和紧迫。无论走到哪里我脑袋上都顶着工作,而工作的时候多半又是疲惫散乱的,不能全然投入,效率不高,还拖延,同时特别在意领导眼里的自己,用工作的忙碌证明自己的勤奋与努力。

工作一年多以后,我得了一场大病。当时我的体重已经到了140斤,每天没有规律地饮食,要么不吃,要么就暴饮暴食,抽烟喝酒。尝试了各种减肥办法,气色非常差,穿什么漂亮的衣服都不合身、不好看,我也失去了自信。然而人往往是在身心最虚弱的时候,会往内看,向内寻求。有一天走在路上——现在还记得那条路——我第一次问自己:“我到底想要怎样的快乐?”

疾病、痛苦和逆境真的不是坏事,而是带着刺的礼物。当时整个人都处在迷茫与疲惫中,就在这个发问下,我找到了瑜伽。那时瑜伽在国内刚刚流行,听着蕙兰的瑜伽音乐引导,我觉得这个声音不是在人间。那空灵的音乐,让我的生命第一次感受到了平静,让我潸然落泪。到现在,“我到底想要怎样的快乐”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我,问题本身就成了答案。

瑜伽,从自律开始

2000年,我开始对瑜伽产生兴趣,起初是断断续续地练习,过了一年之后,开始非常有规律地练习。每天要给自己一个纪律,到点就要尽量下班回家,和自己待在一起,点起檀香,放上音乐,换上洁白的棉布衣服,认真地练习瑜伽。这些面对自己的仪式感,会带来一种角色的切换。其实生活里的每一个角色,无论大小轻重,无论与人共处还是独处,无论有没有观众,都需要同等的善待,让心停留安放,才不容易草草收场。

这样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自己虽然减少了加班的时间,白天的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并不是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工作的效率就会提高;反而要给自己一个节点,下班回家,对自己的身心进行梳理。

我舍去了可有可无的约会,尽量保证每周四到五天练习瑜伽。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样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我瘦下来二十多斤,自然地戒掉了烟,喜欢吃素了。整个人的气色变化非常大,精神状态也变得更容易喜悦,我的同事、同学都说我变化特别大。原来瑜伽可以带给自己这么大的身心改变,我开始更深入地喜欢上瑜伽,并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探究瑜伽的哲学。

瑜伽产生于五千年前,瑜伽的第一义,就是和“自律”相关。瑜伽经典《奥义书》中说,瑜伽始于自我约束和自律。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无论是因为不开心、焦虑、抑郁、暴躁,还是被忙碌麻木了自己的心,或身体变得非常差而想要改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和习气,首先就要自律。

修正自己不良的习气

每天练习和阅读,知行合一,是学习瑜伽的途径。通过练习瑜伽体式修复身体能量,保持良好的身形体态;并且慢慢把瑜伽的哲学放到工作中,反思和纠正自己散乱无序、紧张焦虑、自我自私的习气。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慢慢成了一个瑜伽人——以瑜伽的状态要求和练习自己的人,至今已经快二十年了。基于每天自律的瑜伽练习,我渐渐明白,生活才是更真实的瑜伽。我会用一生去缩短瑜伽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修行是非常重要的。“修行”这个词不一定是宗教范畴的。《瑜伽经》里说:“修行,就是日复一日地付出努力,以修正自己不良的习气。”

无论生活、工作,还是瑜伽,自律都是最重要的。我们每天需要通过一次瑜伽练习,把自己的身心从忙碌、疲惫的精神状态抽离,停下来,进入瑜伽的疏通过程。比如每天给自己一个小时,这个阶段我们会用一些动作来抓住自己的专注力,因为需要专注才能应付那么多的动作。同时,老师会引导我们如何专注于呼吸、动作。

日复一日,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专注了。针对眼前的这件事情,我会投入80%的能量了。过去,我们的心的能量多半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在“赶紧做完”上,所以能量是分散的,过程也是粗糙的,而不能够单纯地做眼前之事。

如果把分散在每件事情上的能量收摄回来,放到当下,减少杂念,解决起事情来就一定会更高效、更准确。一件事办完,再开始做下一件事,便有了享受忙碌与间歇的同等心情。

只有心全然专注于眼前事,才会真正地回到当下。正念的意思,就是与当下的合一。

当然事情不可能全然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这是无常。比如,可能会在原本计划好的工作中,插进来一些其他的事情。那就把工作主线保留,需要紧迫解决的,就全然投入、尽快地去解决;情况不紧迫的,就把它们排序到后边,依次完成。基于全局地看待,有序地安排,随机调整,就从容了。

维持高效的工作状态,也能保证自律的瑜伽练习,同时更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灵成长的哲学。我们或许会感受到,心灵修炼原来不是生活的附加品,而是活好的应然需要。

专注不是说出来的,是通过自律的训练,一点点从粗到细体验到的。瑜伽的练习让能量由分散回归到聚拢,投入眼下事,减少前后的攀缘。这样,面对一件具体工作的充实,和拿起一杯咖啡的消闲,内在的喜悦一样流淌。 FRDhZgGK97lVexlHF/KDdgSV0+5nbFyp6kjJBJrvGmnWtJNBzraz9f42DLXtScx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