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指南
本书使用攻略

说话要言之有理,但有理还不行,还应该有据。

——呃,我说的

玩游戏的时候,我最讨厌游戏开始前出现的“入门指南”,因为好的设计无须指南。

但我还是想在此献上本书的“使用攻略”,解释一下本书的结构及阅读本书的注意事项。如果你和我一样讨厌“新手村任务”,则完全可以跳过这一节,但我觉得你不会对它失望的。

01 第一个问题:本书的哪些内容可以跳过?

这个问题有点奇怪,我猜你可能是第一次遇见一本书的作者直接告诉你哪些内容可以不看。

本书一共有六篇,分为55节。

因为每节都相对独立,所以你可以直接看目录,跟随自己的好奇心,翻到你感兴趣的问题所在的页码。但在阅读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看不懂的地方,那你就要翻回相应的页面去“抱抱佛脚”。

最佳的阅读方式还是从头开始看。我个人认为第一篇和最后一篇是全书最难的部分。第一篇(基础篇)的不少内容是高中,甚至大学二年级才会学的知识,专业词汇很多,第一次看会有些吃力,但请你一定要试试。只要你能够坚持读完第一篇,即使没有完全消化所有内容,读后面几篇也会简单很多。而最后一篇(未来篇)则和人工智能有关,有很多抽象的描述,可能需要坐下来细细阅读。

大多数小节需要5~10分钟阅读,有个别小节可能需要15分钟。你也可以顺便计算一下你的阅读速度。本书不适合速读,所以请不要着急。

每一节除了主体内容以外,还可能会出现一个边栏和三个专栏。它们分别为:

· 大脑热词

本书中大多数和大脑相关的词汇,我会用中英双语注明。试一试用英语的定义来理解它吧!开始可能会有些吃力,但你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说不定就适应了。希望这本书能让你习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同时学习英文语境的思考方式。与此同时,“大脑热词”也可以作为知识点指引来使用。建议你看完每篇后,再快速地翻一遍,只看这些热词就可以了,做一个快速的巩固。此边栏一定不要跳过!

· 像科学家一样实践

有些是需要动手做的小实验,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内容;有些则需要你上网查资料,对感兴趣的话题进一步探索也是科学家的日常工作。在科学的世界里,永远不要相信一家之言。如果要做实验,未成年人请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此专栏可以跳过。

·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一个人只有把所知所见都结合在一起考虑,才能真正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并吸收,为己所用。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却未经自己头脑独立思考,这样的知识远不如量少但经过认真思考的知识有价值。所以,我留给了大家一个“胡思乱想”的时间:这些知识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有没有解答什么问题?它们又让你产生了什么新的困惑?此专栏建议不要跳过。

· 大脑速记

这个专栏设置在每节的最后,会提炼出关于脑科学的核心知识点或常识,帮助你快速回顾和吸收阅读的内容。此专栏建议不要跳过。

每一篇结束时,我都会用一个思维导图(mind map)来总结该篇的内容。这时,先别急着继续读下去,请停下来思考一下:你是否还记得这一篇讲了什么?哪些内容让你印象最深刻?

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特别有趣、想更深入地了解,但我没有继续展开讨论?试试使用搜索引擎(谷歌、百度、搜狗或其他)搜索一下相关关键词,相信你能找到更多、更新的内容,甚至你可以搜索有没有相关书籍可供查阅。

最后回想一下,这篇里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特别难懂或非常困惑?如果有,请翻回到那些页面,做上记号(比如折一下页角),或用铅笔在相应段落旁边画一个问号。我在读书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有三种应对措施。第一,如果问题不多、比较零散,做好记号后,我就会继续读下一章。有时候看了后面的内容自然就会明白前面的知识点。第二,如果有超过五个问题,那最好立即快速重读这一章。一方面,说不定你有漏读的地方;另一方面,在知道“未来剧情”的情况下重读,往往会更加容易理解。带着问题去阅读,对知识的吸收会更好。第三,如果看得很吃力,有很多或大或小的问题,我就会先放下书休息一下,或过几天重新阅读。如果还是完全不明白,那有可能是我还没准备好阅读这本书,也有可能是这本书写得不好。遇到这样的情况,请不要沮丧,先把这本书放回书架,过段时间再试试。

02 第二个问题:本书的内容是否值得信任?

你最近遇到过“假新闻”(fake news)吗?

过去,我可以认准某些老牌报社,将其作为获得“权威”“真实”信息的渠道,但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假新闻呈爆炸式增长。或是因为没有新闻可以报道,或是为了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混口饭吃,抑或是扩散信息已经没有门槛,现在我们接触的大多数信息,实在真假难辨。

如何判定信息是否真实?在这里我借用一下英国德比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威廉·范·戈登博士(Dr. William Van Gordon)针对“如何识别假新闻”提出的五条建议。

当你在阅读一条新闻时,先停下来,思考一下:

· 这条信息的来源是什么?是否可靠?

· 带着批判性思维看待它,试着跟它抬杠。

· 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必要的细节没被提到。大多数假新闻,也包括假信息,会故意遗漏一些细节,因为它是假的,所以经不起推敲。

· 如果新闻中引用原话,确认来源是否真实存在,或者作者能否为他说的这句话负责任。

· 看看图片是不是假的。比如,将图片上传到网上并搜索出处,看看是不是被挪用的。

虽然这都是针对如何识别假新闻的建议,和本书讲述的科学内容有一定的区别,但两者思路是一致的。

03 第三个问题:引用的文献怎么看?

要注意的是,从学术角度来看,用脚注的方式列出参考文献(reference)其实并不规范,但更加便于阅读。科学界有很多种引用格式,几乎每种专业期刊都有自己的一套要求。我以神经科学领域常见的学术期刊《神经科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使用的标准格式为例,来介绍怎么看一条被引用的文献。

① Zhao S, Chait M, Dick F, Dayan P, Furukawa S, Liao H-I (2019) Pupil-linked phasic arousal evoked by violation but not emergence of regularity within rapid sound seque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1): 1–16.

请谅解我“厚颜无耻”地使用了自己第一篇正式发表的论文作为例子。

开头这一串Zhao S, Chait M, Dick F, Dayan P, Furukawa S, Liao H-I是每个作者的姓氏和名字的缩写。比如我叫赵思家,姓氏为Zhao,名字的缩写为S,所以我就是Zhao S。在神经科学和其他很多科学领域中,作者排名顺序非常重要,有时候合作者还会为此争执不休。每个领域的作者排名方式有点不同,比如数学和物理领域就是按照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来排的。仍然以我为例,我姓赵,那我几乎每次都会被排在最后一个。但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我们采取不同的策略:第一作者(first author)和最后一个作者(last author)往往是最重要的。第一作者往往是实际进行这项研究的博士生或博士后,比如这篇文章是我写的,文中的实验是我做的,所以我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排在最前面。最后一个作者一般为第一作者的直系导师,论文的想法和一些方向可能是由这个人确立的。

就我这篇论文而言,最后一个作者其实并不是我的导师,而是我们的合作者。我的导师被排在了第二作者的位置,即Chait M。第三作者是我的博士导师,即Dick F。这背后的原因相当复杂,不在此说明。但为了平衡,我的导师Chait M,成为本篇论文的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什么是通讯作者呢?如果你看了这篇论文有什么问题或想要合作,就要找这个作者。这个位置比第一作者和最后一个作者更为重要。一般情况下,第一作者也是通讯作者,只有在少数例外情况下,最后一个作者是通讯作者。如果你看到一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不在这两个位置,就可以想象在论文发表前,作者们可能经历了斯文的交涉,这也算是论文发表背后的一些故事。

接下来的括号和数字“(2019)”代表这篇论文发表的年份。

后面跟着的这句话“Pupil-linked phasic arousal evoked by violation but not emergence of regularity within rapid sound sequences.”是论文的题目。

再后面Nature Communications是发表这篇论文的杂志,它是《自然》的子刊《自然–通讯》。什么是子刊呢?就是附属杂志的意思。其级别比《自然》低,但隶属于同一个出版社。有些杂志,比如《自然》《科学》,它们不分学科,只要是能够震惊科学界的发现,都会刊登。如果你的研究成果未被这两个杂志选中,则可以考虑在它们的附属杂志上发出。

《自然–神经科学》( Nature Neuroscience )和《自然–人类行为》( Nature Human Behavior )是《自然》旗下另外两个与神经科学有关的子刊。《自然–通讯》不分学科,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低配版”《自然》。

最后几个数字是指这是2019年的第几期杂志,刊发于第几页。但现在我们几乎不看纸质杂志,主要在网上看论文,所以这些信息是网络尚未流行的时代遗留的传统,已无实际用途。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本书的健康篇中,我引用了一个法律案件(case)。法律学术界的引用格式和科学界的引用格式是不一样的,不同地区立法用的文件的引用格式都不同,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甚至在英国内部,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四地也不同。

在正式的论文中,如果又讲科学又讲法律,那怎么办呢?可将“学术引用”和“法律案件”分别列出。你会在论文的正文结束后看到。

本书的做法参照英国《牛津法律权威引注标准》( Oxford Standard for Citation of Legal Authorities )。

我们举例说明怎么看一个法律案件的引注。

State v Milligan [1978] 77 CR 11 2908 (Franklin County, Ohio).

其中,State和Milligan是涉案双方主体,一般用斜体写出。“v”就是“和”的意思,读with或者and,并不是versus。如果看到v的前后两个词是一个姓氏,那说明很有可能原告被告是亲属,比如夫妻。“[1978]”是年份。“77 CR 11 2908”这一长串序列代表这个案件在哪个案例汇编里的哪一卷、哪一页。最后括号中的内容“Franklin County, Ohio”是法院的名字,意思是本案是在这个法院审判完成的。

“我该相信这本书的内容吗?”最后,我希望每一位打开本书的读者,向我,向自己,甚至向以后读的任何一本书,都问一遍这个问题。

祝大家阅读愉快。 S6Gvi32nuZTPydt9jkr/xwGwS44wwZ+lH8RtokHxXPLnY0d1+B5ThKVcC7w7i7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