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理解感受

我们出生时——也许还在母亲腹中时——就开始了解周围的事物了。大部分时候,我们需要了解的似乎是“在外面”——位于我们身体之外的,重要的东西似乎都是事先预备好的,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去找到它。我们没有意识到,“在这里”——我们的内心深处的东西——才是决定我们了解其他事物的方式的关键所在。

人类是“寻求理解”的生物。这并不是说,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感受都是言之有理的。例如,一个五岁的孩子认为自己该为父母离婚负责,我们能够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但对其他人而言,这理由根本不成立。在夫妻离婚的问题上,孩子是没有任何责任的,孩子不是造成离婚的理由,也不能让父母不离婚,但他可能仍然觉得是自己的责任。

并不是只有孩子会根据不完整或不准确的信息做出对事件的理解和看法,我们都有因不完全或错误地理解了状况而恼怒生气的时候。通常我们只会经历短暂的情绪波动,然后继续过自己的生活。但我们通常都认识不到,我们对事情的理解都是由我们自认为知道的东西而产生的。

最近,我刚看了美国空军学院看门人威廉·克劳福德的故事。克劳福德日复一日地拿扫帚打扫厕所,他个性沉稳,不爱出风头,平常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他。然后,有一天,一名学员在研究二战资料时发现,克劳福德可能获得过荣誉勋章,这是军人的最高奖项。所有曾参过军的将士,都应该获得过各种勋章。勋章获得者的子女自动获得免费进入军事院校就读的机会,这样真的很不错。

那名学员后来还证实,威廉·克劳福德的确被授予过荣誉勋章。在意大利战场上,克劳福德单枪匹马摧毁了德国的三处机关枪阵地,让他们的战队占领了一个重要的山区阵地,但他后来被俘了,人们也都认为他应该被杀了,结果,他自然没有接受官方颁发的奖牌。查证了他的经历之后,空军学院的工作人员向里根总统申请,为他颁发勋章,然而,他却还是在空军学院看门。到目前为止,他也是唯一一个不属于空军部队,却专心在空军学院工作的人。

想一想,你每天都要见到,甚至还会对他吆五喝六的看门人,但某天你突然得知,他居然是荣誉勋章的获得者,这多尴尬啊!人们知道他曾获得荣誉勋章之后,他们对他的看法和感情也就都改变了。

通常,艺术都是反映生活的。黑泽明的经典电影《罗生门》讲述了一个戏剧性的谋杀故事,是以四位角色从不同角度来讲述的。每个角色的角度不同,所以他们的讲述也不一样,故事的意义也不一样。观看者根据自己对剧情的理解和看法,产生强烈的情感。观看者完全投入了剧情之中,也就会对剧情产生自己的理解。如果他们掌握了更多信息,对剧情有了不同的看法,他们的感受也会发生改变,他们甚至会因为最初的感受而觉得不好意思。

伴侣们相互分享彼此的痛苦经历时,有时候也会发生上述的状况。伴侣中的一方可能曾经遭到过虐待、辱骂,可能因父母控制欲太强而觉得倍感压力,可能因家庭贫困而觉得羞耻,另一方明白了这些经历,就能够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按现有的方式去对待生活。

换言之,感受并不只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我们根据自己的期望、信仰和过去的经历赋予事件不同的意义。如果我们获得了关于发生的事情更详细的信息,或者站在了另一个角度,那么,即便是面对同样的事情,我们的感受也会不一样。

在我们培养对事情的认知时,别的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时候,我们几乎完全依靠家人来判断事情的意义,随着我们逐渐长大,学校的教育也开始影响到我们。在我们的一生中,家人和朋友不断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我们自己对待事物的认知和感受也会对彼此产生影响。

社会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将我们身边影响我们思维和情感的人称为“解释性社群”,尤其是家庭,这些人能够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家庭规则决定了谁能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常是父母),谁必须保持安静,默默地聆听(孩子)。在某些家庭里,所有人都必须遵循和谐的原则,不能吵架,而在某些家庭则可以直接公开地应对冲突矛盾,包括孩子在内。每个家庭都有不成文的规定,这些规定决定了父母在抚养孩子方面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在学校里,别人会将我们划为好学生和坏学生,我们知道这两者地位上的差异,这样我们也就知道谁是最出色的孩子。我们还学到了如何去感知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在某些文化中,学校等教育机构普遍强调尊重权威,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看重众生平等。

20世纪中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称,文化就像一个圆玻璃屋顶,虽然你在屋顶下,但你自己是不知道的。如果我们周围的人跟我们信仰观念一致,那我们对事物的感受是差不多的,因为这种感受植根于我们的家庭、所处的社会或文化环境中。

观察社会观念的变化,可以看出,对待事物的情感也会随着观念的改变而改变。在美国的近现代史上,恐怕没有哪种变革比女性的地位变革更具戏剧性的了,自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对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女人经常对自己的抱负和社会期望感到矛盾:她们可能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份事业,但也认为自己应该重视家庭,应该跟孩子在一起,女人若改变了她对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的看法,那么她的伴侣也需要改变这种看法。

因为社会和文化观念改变了,所以,我们的情绪和情感也要改变。

自证预言

要探究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感知和情感的,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这个过程几乎是一瞬间完成的,这种影响的作用发生得太快,根本认识不到,我们经过判断而产生的感受,其实是根据观念而产生的。此外,一旦接受了一种观念,那这种观念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感受,还会影响到行为。我们的行为都是根据那种观念而产生的,而观念通常就变成了“自证预言”。

自我证实的预言就是一种让我们做出产生预期结果的行为的想法,换言之,因为我们期待发生什么事,我们就会做出能实现这一期待的行为,而出现的结果也证实了我们的期待是正确的。

琼和大卫结婚近十年了,琼发现,大卫是个冷漠的人,他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跟她说话,不亲吻她,不爱抚她,甚至也不注意她,她感觉遭到了丈夫的排斥。虽然她想要跟他有情感交流,但下班回家后,她也表现得很冷漠,就像遭到了丈夫排斥一样。因为她认为他是冷漠的个性,所以他一进门她就觉得受伤,她就开始挖苦他。他感觉受到了攻击,于是就关闭了心门,完成了她的期待。琼根本没认识到,自己在让丈夫变得情感冷漠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无论如何,他可能的确是冷漠的,这一点我们无从得知,因为她总是给他充分的理由让他去那样做。感觉遭到了排斥,她也就会做出遭到排斥时所做的行为来。

想一想,如果她这样说:“我希望跟你更亲近一些,我想要给你大大的拥抱,然后聊一会儿天。”如果琼这样说,那她就可能得到自己希望大卫做出的回应。

在自我证实的预言里,我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了我们对他人做出的行为,那些行为也会诱导出他人的观念想法,刺激他们对我们做出我们希望他们做出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也证实了我们最初的观念。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案例:

有些人参加了一项晋升学位的课程。要顺利晋升,他们就要获得B学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参加了测试,每个人都获得了C学分。

比尔因为获得的这个学分不满意而沮丧灰心,他这样告诉自己:“我根本通不过考试,这种简单的试题我都得不到B学分。”比尔非常沮丧,所以他放弃了继续努力,结果最终的测试里他获得了D学分。因为他认为自己不是好学生,所以他也用行动证实了这一点。

茱蒂丝对自己获得的学分感到失望,她告诉自己:“我很擅长这一门课程,这还只是一次期中考试。我打赌,如果我再努努力,下次考试我一定能得B。”所以她很努力地学习,终于获得了一个B,还差一点就到A了。她相信只要努力就会获得高分,她也证实了这一点。

瑞吉娜对获得这个学分感到恼火,她认为,老师并不喜欢她。这种观念可能会影响她按至少如下两种方式行事:她可能会想:“我要向老师证明我自己。”然后努力学习,获得不错的分数,或者会认为,因为老师不喜欢她,那么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是没用的,然后她就会放弃努力,获得低分。瑞吉娜想的是,因为老师不喜欢她,所以努力获得高分是没有希望的。她也就放弃了继续努力,后来的课程学习表现也很不好。

这三个人都经历了同一件事:考试获得了C学分。因为他们对这一件事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所以他们就根据自己的感受采取了不一样的行为。例如,比尔就证明了自己不擅长学习,茱蒂丝则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只要付出努力就会考好。瑞吉娜则没有做任何努力让老师有理由喜欢她,而这也导致了她获得了她预料中的糟糕分数。

我们对事情的态度和理解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方式,同样地,我们的行为方式也会促使他人做出我们希望他们做出的行为,而这一结果就证实了我们总是正确的这种观念。

在一个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塞浦路斯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个雕塑家,他爱上了自己雕刻出来的一座少女雕像,后来因为他不断祈祷,这雕像果然有了生命。心理学家们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来阐述,我们的期望会让人做出实现我们期望的行为来。例如,领导的高期望可能会让下属改善自己的表现。(与皮格马利翁效应相对的是高莱姆效应,也就是说期望值低,那么表现力也会低。)

有一个案例,生动展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案例中,实验人员让某学校某个班的所有学生都接受了智商测试,暑期时,实验人员会见了这个班的老师们,并告诉他们,班上的某些学生来年会变“聪明”,并且将学生的名字告诉了老师们,实际上,这些学生都是随机挑选出来的,没有什么能证明他们比别的学生更优秀。学期结束后,学生们会再次接受智商测试。尽管老师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那些“聪明”的学生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但他们的确比其他的学生表现更好。老师们认为,这些学生们会表现得更好,这种想法莫名其妙地影响了学生,让他们做出更好的表现来。这一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它的确让人更明白,老师的期许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鼓励他人做出我们想要的行为

即便我们自己有时候认识不到这一点,但我们的观念和想法的确会影响到他人的行为。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甚至要考虑为了鼓励他人做出我们想要的行为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念。

伊内兹就讲述了一个自己曾为了让他人做出自己想要的行为而改变自己行为的故事:

“过去的很多年里,我都因为母亲没跟我说过‘我爱你’而觉得很受伤。我知道,她成长过程中也没有这样的经历,而她也从没有对我们这些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我也承袭了这一习惯,不会跟我在乎的人说我爱他们。我是教授他人沟通技巧的训练师,我认为我应该‘言行一致’。经过一番努力,我发现我能够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人说‘我爱你’,但我妈除外,许多的经历和想法观念束缚了我。

“我决定像我在课堂上教导他人的那样,去告诉母亲我爱她,我也知道,我不跟她说‘我爱你’,其实只是因为她也没跟我说过,我决定,不管她会做出什么反应,我都要跟她说。那时她至少80岁了,我去看她,离开她时,我亲吻了她的耳朵,然后告诉她:‘我爱你。’她什么反应也没有,那之后每次跟她告别,我都会说‘我爱你’,当第二次告别时,我好像听到了她咕哝着说了句什么,显然她并不适应。几个月之后,她终于学会了说‘我也爱你’。我对自己感觉好多了,而且因为如此,我也觉得,我跟她也亲近多了。”

伊内兹一直沉浸在受伤和恼怒中无法自拔。但她决定为了她想要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时,一切也都发生了改变。为了达到改变的目的,她必须放弃让母亲自动说“我爱你”的想法。我们都需要重新评估我们赋予事件的意义,如果我们的行为并没有让他人做出我们想要的结果,那我们必须自己承担责任。

伊内兹必须自己行动,不能要求或期待自己的母亲改变。即便如此,她的改变也收到了成效。想一想,当你和你的伴侣也一起去探究,你们无意识的想法会怎样影响你们的关系时,这会对你们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阐述的内容。

总结

感受并不只是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我们根据自己的期许、信仰、想法和过去的经历而赋予当前的事件意义,这些意义也就反映了我们的感受。如果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相关信息,或者站在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事件,那么尽管是同样的事件,我们的感受也会变得不一样。我们都在努力向他人解释事情的意义。一旦我们接受了某种观念,那么这种想法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感受,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根据这种观念做出行为,我们的观念也就变成了“自证预言”。我们对事件的理解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方式也会促使他人做出我们想要的行为结果来。我们能够学会改善自己的行为,来促使他人做出我们想要的行为。 xdAZumbEjsezal6UEKioVxPe5U7XeuwGgOAB52OQEbQSOtcSL0H27CFBClH/cca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