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国务

【原文】

文王问太公曰:“愿闻为国之大务 (1) 。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

太公曰:“爱民而已!”

文王曰:“爱民奈何?”

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

文王曰:“敢请释其故!”

太公曰:“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 (2) 则与之;俭宫室台榭 (3) 则乐之;吏清不苛扰 (4) 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宫室台榭以疲 (5) 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 (6) 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 (7) 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

alt
【注释】

(1)为国之大务:治理国家的大道理。

(2)薄赋敛:少向百姓征收赋税。薄,少。敛,征收赋税。

(3)俭宫室台榭:少建筑宫室台榭。台榭:高大顶平的建筑物和建在上面的亭子。

(4)吏清不苛扰:清廉的官吏不用苛捐杂税滋扰百姓。

(5)疲:疲劳,此为劳民伤财。

(6)吏浊苛扰:官吏贪污,苛杂税扰乱百姓。

(7)驭民:治理民众。驭,驾驭,此为治理。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我很想听一听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怎样才能使君主受到百姓的拥戴,人民生活得安乐幸福呢?”

太公说:“治国的根本道理,无非爱民罢了。”

文王又问:“应当怎样爱民呢?”

太公回答说:“要多给人民好处,而不加以损害;要促进人民生产,而不加以破坏;要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不要杀害无辜;要给人民实惠,而不加以掠夺;要使人民安居乐业,而不使其困苦;要让百姓喜悦,而不要激起他们的怨怒。”

文王接着说:“希望你进一步解释其中的道理。”

太公说:“不要使百姓失去工作,就是给予他们利益;不耽误农民耕作时节,就是促进他们生产;不使刑罚加于无罪之人,就是保护了他们的生命;减轻赋税,就是给人民造福;少建宫室台榭以节省民力,就能使人民安乐;官吏清廉,不苛刻扰民,就能使人民喜悦无怨。反之,如果使百姓失去工作,就是损害他们的利益;耽误农民耕作时节,就是破坏他们生产;假使人民无罪而加以刑罚,就是杀害他们;加重人民的赋税,就是掠夺他们的财富;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就是使他们陷于困苦;官吏贪污苛刻扰民,就会使得百姓怨怒。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统治人民如父母爱子女、兄长爱弟妹一样,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虑,见其劳苦则为之哀怜。赏罚百姓,如同赏罚自己;征收赋税,好像夺取自己的财物。凡此种种,就是爱民的道理。”

【心得】

文王向太公请教治国的大道理,无非是想让自己受到百姓的拥戴,使百姓安居乐业,不致怨怒造反。

姜太公回答说,治国的大道理在于“爱民”。这就告诉文王,你如果想安享太平,受到人民的拥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得先爱护人民。人民拥戴你,并不是无条件的义务,因此,你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私欲,去满足人民的利益。

同时,姜太公认为“爱民”不是一句口号。从人民的物质利益到精神生活,都要全方位地予以关心、爱护,并且落实,既使人们生活得富裕安定,还要使人们心情舒畅。

继姜太公之后,孟子也强调“保民而王”。

春秋战国之际,中原列国已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剧烈变化引起意识形态的变更。

统治者已经开始把人民的地位、民心的向背看成是国家是否稳定牢固的关键。《左传》在记敘史事时,曾多次反映出“民惟邦本”的思想。孟子更明确地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保民而王”。

《战国策·赵策》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王派使者聘问赵威后,信还没有打开,威后就问使者,齐国今年收成怎样?百姓怎样?最后才问齐王可好。使者对此感到非常困惑,认为威后不先问王而先问岁与民,把贵贱弄颠倒了。

赵威后却说:“苛无岁,何以有民?苛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明确地申明,无民则无君,民为根本,与那种君贵民贱的思想恰恰相反。

赵威后并且还提出:“助王养其民”、“助王息其民”等有益于民生民心的贤者,应该受到重用,否则,“何以王齐国,子王民乎”?

对此,孟子则提出“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认为“人和”是制胜的根本,“城民不以封疆为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曹操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能够力克群雄、统一北方,与他所采取的措施得到民众的拥护是分不开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民迫于战乱,生活流离失所,曹操将流民安置起来,实行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使人民生活安顿下来。曹操所率军队号令严明,秋毫无犯。有一次,曹操率军经过一麦田,下令“践麦田者斩”的命令,当自己骑马经过麦田时,由于野鸟突然飞起导致战马受惊,践踏了一片麦子。曹操请求部队执法官对自己进行惩罚,最后“割发代首”,号令三军,以示警诫。此举深得民心。

正是基于对民心向背的考虑,故《孙子兵书》首篇就提出了“经之以五事”,五事之首为“道”。对此,孙武解释说:“令民与上同意也。”显然,其意也在于使人民与统治者的意志统一。

中国历史上,商灭夏、周灭商,都是在民众怨声载道之时。平王东迁之后的东周时期,大国争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都相继成为地区或中原霸主,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霸王,关键在于他们在图谋霸业的准备时期,无不设法取得民众的信任。

刘邦所创立的大汉王朝,成为封建社会前期历史发展的高峰。不仅秦王朝所不及,唐王朝以前的任何朝代也难与之匹敌。从历史因素来看,刘邦致力于“伐无道,诛暴秦”的时代使命,并以秦朝覆亡为借鉴,采取了让民修养生息、恢复发展生产的政策,对后世许多封建王朝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朝初期的强盛,也与太宗采取的选用廉吏、惩治贪官、减轻禄削、注意民众、休养生息、推行均田制等措施有直接关系。

纵观历史,我们不能不说:“爱民”、“保民”是历史上形成的统治谋略中的瑰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此言乃历代明智的帝王将相所普遍接受认同的观念。

吴起在向魏文侯进谏治国之策时,也提出要“先教百姓而亲万民”的谋略思想,主张以新兴封建阶级的“道、义、礼、仁”去引导、治理和安抚民众。在吴起看来,“四德”修好,国家就能兴盛、强大;废弃四德,国家就会走向衰败、灭亡。“四德”修好,可和于国、和于军、和于阵、和于战,就可以进行兼并战争,争夺霸权。要取得战争胜利,首先要“亲万民”,要求做到“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发展生产,保持国家安定。

姜太公说得好,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贤德之君,应该“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治国之要务,只有爱民而已。

君主制的实践者实际上是官吏。官吏在社会的运行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姜太公特别提到官吏的清廉与腐败问题,指出他们的行为与百姓的苦乐贫富息息相关。在古代社会,由于官僚制度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弊病,常常弄到“官逼民反”的地步。这个思想和《水浒传》作者的立场,相去不远,应该加以肯定。 POn4m1xKsJUu0H7jKW3PGJtTjSVsy/nbPFxMM+NV+dLAukkMW5hUDUKAzH4bqW7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