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 军略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深溪、大谷、险阻之水,吾三军未得毕济,而天暴雨流水大至,后不得属于前,无有舟梁 (1) 之备,又无水草之资,吾欲毕济,使三车不稽留,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帅师将众,虑不先设,器械不备,教不素信,士卒不习,若此,不可以为王者之兵也。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攻城围邑,则有轒辒 (2) 、临冲 (3) ;视城中则有云梯 (4) 、飞楼 (5) ;三军行止,则有武冲、大橹 (6) 前后拒守;绝道遮街,则有材士强弩,冲其两旁;设营垒,则有天罗、武落、行马、蒺藜;昼则登云梯远望,立五色旗旌;夜则设云火万炬,击雷鼓 (7) ,振鼙、铎、吹鸣笳;越沟堑,则有飞桥、转关、辘轳、鉏铻 (8) ;济大水则有天潢、飞江;逆波上流,则有浮海、绝江 (9) 。三军用备,主将何忧!”

alt
【注释】

(1)梁:桥。

(2)轒辒:古代用于攻城的一种战车。

(3)临冲:攻城用的大战车。

(4)云梯:攻城用的长梯。

(5)飞楼:了望看哨的楼台。

(6)武冲、大橹:即大战车、大盾牌。

(7)雷鼓:指军中使用的大鼓。

(8)鉏铻:同龃龉,指上下齿不相对。此处指带齿轮的机械。

(9)浮海、绝江:两者都是渡河的工具。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境内,如果遇上深溪、大谷和难以通过的河流,三军还没有全部渡过,忽然天降暴雨,洪水骤涨,后面的部队被洪水阻断,即没有船只、桥梁,又没有堵水用的干草。在这种情况下,我想使全军都渡过河川,不至于被困死在那里,应当怎么办?”

太公回答说:“大凡领军作战,如果不预先作好计划,准备好器械,平时训练不成熟,士卒习武不认真,这样,就不算是国家的正规军队。凡是三军有重大军事行动时,不能有不熟悉各种器械使用方法的。如攻城围邑,就用‘轒辒’接近城墙,用‘临冲’监视敌人的行动和冲击城门;观察城内就用‘梯’、‘飞楼’,可自平地升高而望;三军进止,就用‘武冲’、‘大橹’作前后掩护;断绝交通、阻塞街道,就用勇士强弩,控制两侧;设置营垒,就用‘天罗’、‘武落’、‘行马’、‘蒺藜’;白天就登上云梯了望远处,并立五色旌旗以为标志;夜晚就在高处燃起烟火,并击‘雷鼓’、敲小鼓、摇铎铃、吹胡笳,以为信号;渡越沟堑,就用飞江、折叠桥、辘轳、鉏铻;渡大水就用大船、浮桥;逆流而上,就用‘浮海’、‘绝江’。如果军队应用的各种器材都具备了,主将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心得】

本篇论述在江河湖沼等地带作战必须事先准备的各种装备和器材。对此,姜太公强调一个“备”字,而所“备”有三:一是要事先有准备;二是器械要完备;三是使用各种器械的技术要具备。“三备”缺一不可。

没有事先的准备,就谈不上器械的完备和技术的具备;没有完备的器械,不仅难以应付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攻城没有梯,要渡河没有船,而且士卒的技术也无用武之地;士卒不具备使用器械的熟练技能,完备的器械便不能发挥作用,再充分的准备也是枉费心机。可见,器械的完备和技术的具备是事先准备的具体内容,否则准备就是一句无从落实的空话!

看来,不懂得“三备”相关的道理,就不算真正懂得“有备无患”这句名言。

明代的戚继光就十分重视部队武器装备的改进。例如1559年至1560年,他在浙江义乌练兵抗倭时,曾就地取材,创造过“狼筅”等兵器(“狼筅”由毛竹制成,竹枝的每个丫杈上都绑着尖刀),并以此为基础,使每12个人组成1个“鸳鸯阵”,因而,大大提高了部队的作战力。另外,他还改进过“鸟铳”,使改进型鸟铳不仅比原鸟铳射得远,其命中率也提高了。 BqsRiVO1iX17H0AmQpHYwUgJipv1sozETJwNDhjrQmNtHkmu2Hsu4rX3siLrSnz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