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员工的薪酬构成中,基本工资和津贴等是相对固定部分,被称为固定薪酬;相对于固定薪酬,绩效工资和奖金等的获得通常是非固定的和不可预知的,与劳动者的具体工作表现正相关,被称为浮动薪酬。根据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比例(简称为固浮比)的不同,薪酬构成策略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1)高弹性模式。在该模式下,浮动薪酬是薪酬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固定薪酬处于次要的地位,即薪酬中固定部分比例比较低(通常低于40%),而浮动部分比例比较高(通常高于60%)。这种模式是一种强激励薪酬构成模式,即员工能获得多少薪酬完全依赖其工作绩效的好坏。虽然在该模式下,薪酬激励效果好,但是由于薪酬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员工的业绩决定的,员工的压力会比较大,同时员工也会缺乏安全感。
(2)稳定模式。它是指固定薪酬比例较高(通常高于60%)、浮动薪酬比例较低(通常低于40%)的薪酬构成模式。在该模式下,员工的收入稳定,几乎不用努力就能获得全额的薪酬,虽然员工有较强的安全感,对企业的忠诚度高,但是薪酬激励效果差,员工容易失去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3)调和模式。它是指固定薪酬比例和浮动薪酬比例持平,通常各占50%或者差别不大,是一种既有激励性又有稳定性的薪酬构成模式。这种模式通常适用于经营状况较稳定的企业,以及业绩的关联度和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并重的岗位。
企业薪酬结构中是固定薪酬占主体还是浮动薪酬占主体,是薪酬体系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固定薪酬用来保障员工的日常生活,如果占比过高,有可能使员工产生惰性,削弱薪酬的激励功能;如果浮动薪酬的弹性过大,又会使员工缺乏安全感,不利于吸引和留住员工。因此,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需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M企业是S市一家从事稀有金属高端产品研发的科技型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为了逐步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M企业于2018年邀请笔者所在团队为其做薪酬激励体系优化咨询服务。在为M企业量身定制薪酬体系优化方案之前,笔者带领团队对M企业的薪酬现状进行了调研诊断。其中,薪酬结构现状的调研结果如表2-4所示。
表2-4 M企业不同层级员工薪酬中固浮比分析结果
对表2-4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
(1)M企业的高管层薪酬的固浮比为20:80,浮动薪酬占比是所有层级中最大的。与标杆企业相比,相差也不大,可以维持现状。
(2)中层管理者的薪酬固浮比的平均值为45:55,近一半的薪酬由业绩决定,但是与标杆企业相比,浮动薪酬占比偏低。为此需要调低中层管理者的固定薪酬部分。
(3)基层人员的固浮比为46:54,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相差不大,这有可能无法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因此,M企业应该逐步加大基层人员的固定薪酬占比。
(4)技术人员薪酬的固浮比为42:58,固定薪酬占比偏低,没有体现技术类岗位的核心价值,难以保留并吸引优秀技术人才。因此,为稳定技术人员,M企业应该增加固定薪酬占比。
(5)对于销售人员,固定薪酬部分和浮动薪酬部分占比为33:67。鉴于M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强激励与现状是匹配的,因此他们的薪酬固浮比可以不用做大的调整。
基于以上的分析结果,笔者得出结论:M企业的薪酬固浮比没有真正体现出激励性,需要进行优化调整。于是,笔者将不同层级的薪酬固浮比做了如下调整:将中层管理者的固浮比调整为40:60;销售人员的固浮比调整为30:70;技术人员的固浮比调整为70:30;基层人员的固浮比调整为80:20。
薪酬固浮比作为薪酬结构设计中一个没有外显的比例关系,需要得到重视,因为它不仅会对企业薪酬资源的规划产生一定影响,还决定着员工对薪酬的感受。企业应该合理确定薪酬固浮比,使薪酬兼具保健和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