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虽然元宇宙表现为一系列实时且最终相互关联的在线体验,但它其实是由早就被产业人士所熟知的变革性趋势赋能的,其中就包括共享社交空间、数字支付和游戏化等。而从一个完全的物理世界到与现实世界混合的虚拟世界,再到一个完全虚拟的元宇宙,互联网是其中最大的技术变量——归根结底,元宇宙代表了第三代互联网的全部功能,是互联网绝对进化的最终形态。

互联网从诞生到商用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拉开了彼时美国军政当局大力研发“互联”技术的序幕。

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58年拨款成立了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其目的在于集中控制所有高级军事研究项目,防止各级军队内部恶性竞争。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ARPA的不断发展,其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展。研究领域之一的指令和控制,随着分时计算系统的应用开始在军事基地中被广泛采用。

1962年,一位交互理论专家里克莱德(JCR Licklider)接管了控制部门。他对分时交互系统深信不疑,并开始资助生产厂商所属的计算机研究中心,如资助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领导的斯坦福研究所(最终发明了鼠标)。在里克莱德及其继任者伊凡·苏泽兰特(Ivan Sutherland)和鲍勃·泰勒(Bob Taylor)的推动下,ARPA资助了大量重要的交互计算开发项目(包括网络项目),目的在于连接各高级研究计划署站点无法兼容的系统,并允许研究人员共享计算能力和数据。

互联网真正诞生于1969年,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研制的高级研究计划署网络(ARPAnet)。1969年1月,博尔特(Bolt)、贝拉尼克(Beranek)和纽曼(Newman)受委托开发接口报文处理器,为ARPAnet实施报文分组交换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建立一套标准来管理计算机在接口报文处理器网络中的对话、应用程序的种类及工作方式。

因此,来自各站要求互联的学者们构成了网络工作组(Network Working Group),并依靠“一系列以编号排定的文件(Request for Comments,RFC)”开始建立该标准。在几轮修改后,学者们最终达成共识。这次讨论的第一个成果便是Telnet和文件传输协议(FTP)的诞生,Telnet支持远程用户登录系统,这就如同利用终端直接连接一样,FTP则解决了网络中的文件交换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开发了网络控制协议(NCP)这一通用系统。该协议身负对称连接系统的任务,而不仅是连接客户端/服务器(C/S)配置。

1969年10月,两个接口报文处理器成功连接。虽然其中一台计算机随后立即崩溃,但实践证明,该理念是可行的。于是,接下来的两年里,更多的系统被连接起来。网络控制协议最终在1971年完成,那个时候,美国已拥有15个ARPAnet节点,连接系统多达23个。

1978年,贝尔实验室提出了UNIX和UNIX复制协议(UUCP)。1979年的新闻组(讨论关于某个主题的讨论组)网络系统就是在UUC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闻组是串联开发的,提供了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交换信息的新方法。但是,新闻组不被视为Internet的一部分,因为它不共享TCP/IP协议,它连接了全世界的UNIX系统,并且许多Internet站点充分利用了新闻组。可以说,新闻组是网络世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3年,当ARPAnet采用TCP/IP作为其基本协议时,其他网络已开始在ARPAnet架构之外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及协作服务,有一部分网络属于商业网,如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和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的Decnet,而另外一些是用于学术研究的,如计算机科学网(CSNet)、国际学术网(Bitnet),以及1984年成立的英国联合学术网(Janet)。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由美国国度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确立的NSFnet。NSF在美国确立了按地域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域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NSF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并逐渐扩展成今天的互联网。可以说,NSFnet对互联网的最大贡献就是使互联网对整个社会开放,而不像以前那样,仅被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

门户时代的Web1.0

尽管在现代人看来,没有互联网的生活简直难以想象,但实际上,现代互联网发展至今也不过40多年的时间。它最为人熟知的面孔——万维网(World Wide Web),存在的时间更是仅30年有余。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一系列基础设施和应用软件的发展和推动,网络也开始变化。截至1990年,互联网已连接了30万台主机和1000多个使用Usenet标准的新闻组。编写新闻服务器(Usenet)的初衷是采用内置的UUCP协议来连接Unix主机,可Usenet最终还是被并入TCP/IP。ARPAnet正式“退休”,只有互联网在继续发展。1991年,万维网的发布极大地改变了互联网的面貌,并推动互联网进入Web1.0时代。

1994年,网景公司发布了历史上第一款浏览器,尽管这款浏览器并不像今天五花八门的浏览器一样有好看的“皮肤”和丰富的功能,但却真正开创了将信息展示出来的方法。同年,CSS的发布,让网页开始有美化功能,网页样式逐渐丰富多彩。也是这一年,W3C创始人创立了大名鼎鼎的W3C理事会,即万维网联盟。现在,世界Web技术标准都是由该组织制定的。

1995年,由Netscape发布的JavaScript横空出世。JavaScript的出现终于让浏览器有了“智慧”,即可自行操作。例如,常见的登录/注册,可以让浏览器自行判断用户输入的数据是否正确,什么时候给出错误提示,以及将我们填入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处理等。JavaScript的诞生具有历史性意义,因为JavaScript的诞生,才让前端的发展产生无限的可能。

1996年,微软推出iframe标签,打破了浏览器只有同步渲染的模式,页面不再按顺序依次加载渲染,从而实现了异步加载模式,极大提高了网页的打开速度。同年,W3C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推出了第一个CSS和HTML规范版本。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混乱无序、层出不穷的版本,让大家共同制定规范,不再各自为政,极大促进前端往健康方向发展。

Web1.0时代,从技术角度看,前端Web诞生,奠定了互联网后续的发展道路。而从商业角度看,互联网从仅仅为某个领域所用逐渐走向社会,为大众所用。Web1.0时代是一个群雄并起、逐鹿网络的时代,也是网络对单向信息只读的门户时代,是以内容为最大特点的互联网时代。

Web1.0的本质就是聚合、联合、搜索,其聚合的对象是巨量、芜杂的网络信息,是人们在网页时代创造的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博客中的一篇网络日记、Amzon中的一则读者评价、Wiki中的一个条目的修改。可以小到一句话,大到几百字,可以是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甚至是用户的每一次支持或反对的点击。事实上,在互联网问世之初,其商业化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对于这些微小内容的有效聚合与使用。Google、百度等有效的搜索聚合工具,一下子把这种原本微不足道的离散的价值聚拢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话语力量和丰富的价值表达。

在Web1.0时代做出巨大贡献的公司有Netscape、Yahoo和Google等。Netscape研发出第一个大规模商用的浏览器,Yahoo的杨致远提出了互联网黄页,而Google后来居上,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搜索服务。就盈利而言,Web1.0都基于一个共同点——巨大的点击流量,无论是早期融资还是后期获利,依托的都是为数众多的用户和点击率。以点击率为基础上市或开展增值服务,受众群众的基础决定了盈利的水平和速度,充分地体现了互联网的眼球经济色彩。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Web1.0已初具盈利的可能,但依然没有很好的商业模式,产品经理概念尚未流行,产品运营理念尚在萌芽。并且,Web1.0只解决了人对信息搜索、聚合的需求,而没有解决人与人之间沟通、互动和参与的需求。Web1.0是只读的,内容创造者很少,绝大多数用户只是充当内容的消费者。而且它是静态的,缺乏交互性,访问速度比较慢,用户之间的互联也相当有限。

走向互动的Web2.0

2004年3月,在欧雷利媒体公司(O’Reilly Media)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Web2.0被明确提出。随后,在欧雷利媒体公司的极力推动下,全球第一次Web2.0大会于2004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从此,Web2.0这一概念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全球传播开来。

目前,关于Web2.0的较为经典的定义是Blogger Don在他的《Web2.0概念诠释》一文中提出的:“以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博客、TAG、SNS、RSS、Wiki等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

如果说Web1.0主要解决的是人对于信息的需求,那么,Web2.0主要解决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参与、互动的需求。从Web1.0到Web2.0,需求的层次从信息上升到了人。

虽然Web2.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扩展为个体,从专业组织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扩展为更多“自组织”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逐渐呈现去中心化趋势。个体生产内容的目的,也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媒介,延伸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因此,Web2.0使网络不再停留在传递信息的媒体这样一种角色上,使网络在成为一种新型社会的方向上走得更远。这个社会不再是一种“拟态社会”,而是成为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的一部分。

博客是典型的Web2.0的代表,博客是一个易于使用的网站,用户可以在其中自由发布信息、与他人交流,以及从事其他活动。博客能让个人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心声,获得志同道合者的反馈并与其交流。博客的写作者既是档案的创作人,也是档案的管理人。博客的出现成为网络世界的革命,它极大地降低了建站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使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能方便快速地建立属于自己的网上空间,满足了用户由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向信息提供者转变的需要。时下流行的微博,正是从博客发展而来的。

博客成功构建了一个Web2.0时代的生态系统,包括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面。博客作者或阅读者是其微观层面;某一个个体的博客平台所吸纳的人群是其中观层面;整个博客世界则是其宏观层面。博客生态系统不是简单的“写”与“看”的供求关系,也不是简单的“表演”与“观看”的关系,而是由人们在社会整体生态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多重需求构成的生态关系。

从博客作者的角度看,他们有着自我形象塑造的深层心理动因,有着多种功利性使用诉求,也有着社会报偿这样的外在追求。从博客受众角度看,寻找社会归属感是其主要心理动因,同时也有着各种外在的功利性目标。博客传播者与受众的诉求相互呼应、相互伺服,这才构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博客世界生态景观。

博客世界这个宏观系统,会产生独有的文化、社区、习俗、制度乃至机构,它们都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对社会这个更大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相关因素的继承。同时,由于博客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又会赋予它们一些特质,例如,相对自由性、开放性、宽容性与多变性等。它们作用于作为微观层面的个体,并借助个体的中介作用对传统的社会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博客生态系统三个层面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个人博客的兴衰,也决定了整个博客世界的兴衰。更重要的是,这种相互作用,是博客世界对于社会与文化产生影响的深层机理。

Web3.0是否等于元宇宙

从Web1.0到Web2.0,互联网让社会的生活和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人们从现实世界带入与现实世界混合的虚拟世界。现在,Web3.0时代正在到来。如果说,Web1.0的本质是聚合、联合、搜索,Web2.0的本质是互动、参与,那么,Web3.0的本质就是进行更深层次的人生参与和生命体验。

我们或许还不能准确地描绘出它的景观,但是从目前已经呈现的前端征兆和发展趋势来看,Web3.0时代将是物体全面互联、客体准确表达、人类精确感知、信息智慧解读的一个新时代。Web3.0时代将是一个基于万物互联的超链接时代。它将生成一个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全方位连接的信息交互网络,人们感受的是由此生成的超大尺度、无限扩张、层级丰富、和谐运行的复杂网络系统,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聚融的全新的文明景观。

如同任何生命有机体的生长过程一样,互联网的传播也在不断地发展演进之中。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从比较简单的、低级的层次向复杂的、高级的层次进化和演进。自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技术的正式应用至今,互联网走出了一条“网”与“人”不断接近、不断融合的道路。从Web1.0到Web3.0,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仿真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如今,网络虚拟生活仍在向真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全方位的延伸,从而达到逼真地、全面地模拟人类生活的程度。

大致来说,Web3.0将是一个虚拟化程度更高、更自由、更能体现网民个人劳动价值的网络世界,一个融合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第三世界,一个如同真实世界一样的虚拟世界。而由Web3.0的全部功能所构建的景观,正是元宇宙的最终形态。归根结底,元宇宙代表了第三代互联网的全部功能,是互联网绝对进化的最终形态,更是未来人类的主要生活方式。元宇宙连接虚拟和现实,丰富人的感知,提升体验,延展人的创造力并创造更多可能。虚拟世界从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和复刻,变成现实世界的延伸和拓展,进而反作用于现实世界,最终模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是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重要愿景。 +LW+TdJspUMVqdotoPzFq63ME/i7HslERzEv322mi0Lh2rKxUF/qvY39hwue47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