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平衡法则

寻找中庸之道,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衡

如果说引力是牵引宇宙万物的力量,

平衡就是打开所有秘密之门的钥匙。

无论在身心情感的哪一个层面,

平衡都对我们有所助益。

平衡法则提醒我们:

无论何事,

我们都可能做得太完美或太差劲,

如果我们生活或习性的钟摆经常过于偏向一端,

那它将会不可避免地摆动到另一端。

要谦虚,因你有来自大地的根基;

要高贵,因你有传自星星的神思。

——塞尔维亚谚语

“我们在下风处,它应该还不知道我们来了。”智者轻柔地吐出语句,并指引我凝视池边一只单腿站立的白鹭。她问道:“你能像白鹭一样保持平衡吗?”

“什么,你是说用一条腿站立?”

“我是说用白鹭的方式感受内心。你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镇定自若吗?”

“应该……可以……我说不好。我还没弄清楚咱们是怎么来到这儿的。”

但她还是问我:“你感受不到那样的平静,对吧?”

“嗯,是的,我想我做不到。”

“一个诚实的回答就是好的开始,”智者边说边在一个小土丘上坐下,俯视着池水,“但是请想想平衡对自然有序的人类生活是多么重要吧。我们是‘调配’而成的产物——无法像鱼儿一般游水,无法像猎豹那样飞速奔跑,无法像大猩猩那样力大无穷,但是这些能力都在我们体内平衡地存在着。”

智者再次用手指指向那只雪白的鹭鸟,鸟儿静静地立在池边。智者说:“每个人都渴望从内心的平衡和安宁中获得发展。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呢?”

这时,她把手掌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立刻感到有种深切的平静贯穿了周身,我的思绪也随之平静了下来。她低语着:“你感受到了。”

我放松地舒了一口气说:“是的。”

“这种宁静的感觉为你提供了一种参照,它会帮你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失衡之处,并令你越来越无法容忍平衡被打破。”

“怎么说?”

“嗯,你知道,当一个人不知道何为放松时,你再怎么让他放松也是徒劳的。可是,一旦体会过由心而发的放松,他们就可以将这种感觉作为参照,从此就能更敏锐地捕捉到自己的紧绷情绪,然后用一些方式释放自己。而当你明白了真正的平衡感是什么样的,你就能发现生活中到底有哪些地方失去了平衡,这种能力可以自动提示何时要回到原点。想要习得平衡法则,就先要发现不平衡。”

“这么简单?”

她笑了,然后说:“非常简单,但并不容易。因为即便你的日常生活充满紧张和失衡,你也不会觉得自己习以为常的生理或心理状态有什么不正常的。人们通常所说的‘神经兮兮’其实就是偶尔发作的思虑和情绪的失衡或夸张。因此,刚开始回归真正的平衡状态可能反而会让人不适应。”

“那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平衡呢?”

这时,一条鱼儿跃出了水面,让原本如镜一般的池水泛起了一阵涟漪。智者答道:“去安静的地方,造访自己的心湖。去看,去听。关注身体和生活中的涟漪,那些涟漪往往源于饮食、运动、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缺乏或过量。”

我正要琢磨这句话,智者又说:“虽然世事纷杂,但你要花精力观照自己的内心,并且用近似自我中心般的态度去寻找平衡和宁静。”

她笑着示意我跟随她绕着池水行走,接着说:“很多人分不清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的区别,但你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平衡,就能找到内在的平静和力量,并明晰分辨这两者。”

她弯腰拾起一根寸余长的细直树枝,然后把这根树枝放在一根手指上保持平衡。一开始,树枝稳稳当当地停在指尖,接着开始轻微地晃动,时上时下。智者解释道:“欲望和依恋引你向上,恐惧、对抗和逃避又拽你向下。任何极端的表现,哪怕是在某件事上表达明确的观点,也会让你远离兼听则明的平衡状态。这些都听得懂吧?”

“听得懂,但还有些不明白。”我答道。

“很好!这代表你正在学习它。”

我注意到智者踏在坠落的树枝上的脚步非常轻盈,几乎听不到声音,看来她本人就处于极致的平衡状态。她接着对我说:“和我打算与你分享的所有法则一样,平衡法则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有实际的用处,而不是空有道理。”她看我一脸茫然,于是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交给我。然后,她指向十来米远处的一棵树对我说:“看到那边的大树了吗?试试能不能用石头击中树干。”

我深吸一口气,瞄准树干,丢出石头,但是向左偏了一些。智者又拿了一块石头给我,这次准了一些,但仍偏左。这下,智者干脆交给我三块石头,并直视着我的双眼,不疾不徐地对我说:“一定要击中一次,这非常重要。”我不明白这有什么重要的,但能感受到她的严肃。我连心跳都加快了。

她提醒我:“要运用平衡法则。”

“这要怎么做呢?”

“我说过了,在失去平衡的时候你反而觉得这是正常的,所以你投掷时一直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因此,最快击中树干的方法是走另一个极端,即刻意做出与你平常的做法截然相反的行为。比如说,如果你的语速太快或声音太小,让别人听着吃力,那你就需要故意把话说得特别慢或者特别响。”

“刚刚我把石头扔得都太偏左了,所以现在我需要向右瞄准,对吧?”我问道。

“是的。”

“但问题是我只有三次机会,我怕扔得不是偏左就是偏右,根本击不中。”

“有可能。但你两个角度都试过后,再瞄准就容易多了。和击中树干一样,做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明白了。”

智者听到我的回答,又指着树对我说:“要用行动体现。”

我半信半疑,但愿意再试一试,于是我故意向右边瞄准,可没想到这次扔得还是偏左。

智者向我解释:“你瞧,你太习以为常了,修正得不够,所以你需要再偏右一些。改变习惯很困难,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学习新事物的速度如此之慢。这次,你要勇敢一些!还要向右边扔。”

我再三确认:接下来的一投和刚才相比向右偏了几米,但还是没击中。我紧张地低语:“只剩最后一次机会了。”

智者对我说:“不仅平衡法则会帮助你,我也会帮你。”她领着我靠近那棵树。“没人规定生活必须如此艰难,”然后她笑了,对我说,“如果你离目标太远,那就走近它!”

我开怀大笑,然后一击即中。

我们接着沿池边的小道漫步,智者又开始向我讲解平衡法则的另一个方面:“平衡源于调整呼吸,吸气与呼气本就是人生的基本节律。吸气,你获得滋养;呼气,你得以释放。激发与排遣,即生与死都在呼吸间。”

她又说道:“现在就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如果你的呼吸节奏处于紊乱之中,你的情绪也会紊乱。因此,当感到愤怒时,你要先完全地接受它,然后再把呼吸节奏调整回来;当感到悲伤时,你要先温柔地拥抱它,再把呼吸节奏调整回来;当感到恐惧时,你要先承认它,再通过深呼吸回归平衡的状态。

“呼气的时候,你在给予,就好比吸气的时候你是在收获一样。如果你的所得多于付出,你就会感到失去平衡,因为要完成人际关系的循环,你需要做出回馈。如果付出多于所得,你就会耗尽自身,直到再也无法给予什么。”

我有些疑惑,问智者:“可是,我读过那些圣人的故事,他们都极力付出,不求回报。”

“这只是表象。这些圣人通过给予体验到的是极致的愉悦与爱。平衡法则给我们的安慰是,那些秉持着博爱和慷慨的精神而无私奉献的人,也必将得到旁人难以匹敌的收获。”

我和智者沿着一条崎岖的小径继续向山上走去,我想起初次相遇时她对我说的话。“你之前说我需要在你的指引下完成某些任务。”

她提醒道:“这只是准备阶段,你要先习得白鹭的智慧,并在你的生活和其他事务中都找到平衡。你要尊重这一法则,追随智者的脚步。你可以尽情探索人类生活的边界,但是因为习以为常的那些极端行为会引起焦虑和压力,所以一定要想着回到这个黄金守则,即中庸之道。让你的行动和言语如四季变换一般轻柔且切合时宜地流露出来,在这种内心的平衡状态下,你一定会找到洞明和平静。”

智者的话语又消散于宁静之中,我们继续向山上攀爬。我转过头,最后看了一眼那只白鹭,它仍沉静地立于池边。 GNTvoeYwTecmSsFh0X287aJVVl6VkGzT8TXEserRXyvRhVn4V16ykYYgLs4hc15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