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成就目标:为了看起来聪明还是为了学习

为什么一些学生将障碍视为痛苦的折磨,另一些却将其看作积极的挑战?我们认为,或许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成就情境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在一些学生看来,这些情境是在检测他们的智力,一旦遇到困难,就意味着他们失败了;而在另一些学生看来,相同的情境是学习新事物的机会。

基于此,伊莱恩·艾略特(Elaine Elliott)和我提出,无助和掌握定向的学生在成就情境中的 目标 不同,进而促使他们形成了无助和掌握定向的反应(Dweck & Elliott,1983;Elliott & Dweck,1988;另见Dweck,1986,1990,1991)。

我们区分了两种目标。第一种是“表现目标”(performance goal),这种目标旨在赢得和自身能力有关的积极评价同时避免消极评价。换句话说,当学生追求表现目标时,他们关心的是智力水平,即希望自己看起来是聪明而非愚蠢的。

为了达成表现目标,他们有时候只打安全牌,完全避免犯错。他们当然也会承担一些稍难的任务,但前提是他们非常确定自己可以做到。实际上,能让人看上去聪明的最佳任务是那些对于别人来说很难但对于你来说并不难的任务。

另一种目标是“学习目标”(learning goal),旨在提升自身的胜任力。学习目标反映了个体对学习新技能、掌握新任务或理解新事物的渴望,这是一种对变得更聪明的渴望。

两种目标均相当正常且普遍,也都能帮助人们获取成就(Ames & Archer,1988;Elliot & Church,1997;Harackiewicz,Barron,Carter,Lehto,& Elliot,1997;Stone,1998)。所有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得到认可,同时还希望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这两种目标都没有错。

理想情况下,他们可以同时实现两类目标。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带着发展能力的目的来完成任务,任务的完成也能帮他们获得期待的积极评价。这种情况是可能的。

然而不幸的是,现实中学习目标和表现目标经常发生冲突。这时候问题就变成:哪一个目标更重要?那些有利于学习的任务常常充满挑战,容易暴露出个体的无知,或者需要承担犯错误的风险;而那些有利于让人看起来聪明的任务,学生们往往已经相当擅长,从中学不到多少东西。

于是,当两种目标彼此矛盾而又必须选择其一时,学生们会怎么做呢?他们可能选择能让自己看起来很聪明的任务,从而牺牲掉学习一些有价值东西的机会;也可能选择一个能学到新知识和有用技能的任务,但要以看起来不那么聪明作为代价。

不同的学生选择了不同的目标。其中约半数将表现目标作为首选,另一半则选择学习目标(Dweck & Leggett,1988;Farrell,1986;Mueller & Dweck,1997;Sorich & Dweck,in press;Stone,1998)。虽然我认为这两种情况都非常正常,但我们的研究发现过分强调表现目标存在潜在风险。

首先,过分强调表现目标会导致对学习目标的排斥,让学生放弃含有任何犯错风险的宝贵学习机会。其次,过分强调表现目标会增加无助反应。那么这是如何发生的呢? itl3mCJe/ldiVIlPNYc3ATxu1LYQCp2mx1gePGJL7WOb7NAKtZnZz9PBGRcW61S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