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医学分科

医学分科的问题也有类似现象。由于分科是医学精细化、专业化的象征,所以历来被看作是医学进步之体现。面对西医分科之精密,国人往往强调中国医学分科之古老,例如《周礼·天官》中的“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划分法就经常被人所引用,由此滋生自豪感。其实,古典医学之分科并无一定之标准,或以疾病种类划分,或以治疗手段划分。 笔者将历史上主要的医学分科排列成表: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择要表

续表

续表

表格中完全按照诊疗手段进行划分的有第2、4、5、6项,兼有诊疗手段和疾病种类的有第1、3、7、8、9、10、11、12、13、14、15、16、17、18项。可以说在宋以前,分科并无一定标准。

上表所列,大多为历朝历代官方机构公布的分科标准,并不代表全部。国人(包括部分专业研究者)对官方机构情有独钟,这个现象估计有两个原因:第一,和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问题一样,古典医学的分科以官方记载最为详尽、系统,容易吸引视线;第二,在官本位社会里,容易产生“官方=权威”、“官方=代表”的观念。实则官方有官方体系,但是民间似乎并不买账,甚至事实上民间体系的影响可能更大,而与官方迥然不同。这在本书第二章将详细论述,此不赘言。

可以说,古典医学的发展与分科与否固然有关,但分科并非决定性的因素,而且古典医学的分科——尤其是民间的分科,似乎更能印证古典医学发展中的弊端,即医疗保密现象,很多医人的“专业”并非是出自技术专门化的需求,而是因为古典医学执业者行业保密现象严重,故难以按照普遍标准进行分科,且教育途径单一化(以师徒、父子相授为主,学校教育为辅),造成很多医人对其他技术的无知。有关这个问题,笔者《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第三、四章进行过专门的讨论,此不赘言。

所以说,分科的问题之所以引起现代人的关注,实际上还是出于为古典医学正名的需求。摆脱来自官方机构的迷雾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古典医学分科始终没有定规,民间分科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我们肯定其“早”的同时,也要看到这种断续化、碎片化的分科与中国历史上很多的发明创造一样,影响力不如想象的大。建议研究者应坚持“点、线、面结合”的原则,要明了古典医学曾经达到过的高度(所谓各个“点”),又要顾及古典医学“经验科学”的特色以及私相传授的教育模式(所谓“线”),还要考虑这项技术是否得到发扬光大,是否转化成公共技术或制度。 JdDnmpq4RMHcAsN97lERTvlTgEqb4eXLdBuBm4hRanGlSo6Y2TjHQD4/Hlj2h5k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