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君人

【题解】

君人,指国君。《商君书·慎法》:“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此篇文字简短,多有残缺。现存文字以阐述舍身取法为中心,可窥见慎子之法治思想。此篇言人君若以身治,则不免有偏,一旦赏罚失当,则臣下之私心起,而怨亦随之而生。所以君上要任法而弗躬;事断于法,则君不可偏,臣更无怨。一切依法,上下和睦,国家自安。

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则诛赏予夺从君心出矣。然则受赏者虽当,望多无穷 (1) ;受罚者虽当,望轻无已 (2) 。君舍法而以心裁轻重,则同功殊赏、同罪殊罚矣。怨之所由生也。是以分马者之用策 (3) ,分田者之用钩 (4) 。非以钩策为过于人智也。所以去私塞怨也。故曰: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于法矣。法之所加,各以其分 (5) ,蒙其赏罚而无望于君也。是以怨不生而上下和矣。

【注释】

(1)望多:希望奖赏多。

(2)望轻:希望惩罚轻。

(3)策:马鞭。投策分马,即在分马时,以扔马鞭来决定马的归属。

(4)钩:圆规。这里指丈量土地时用的工具,如尺子之类。

(5)分:名分。

【译文】

国君不用法治而用修身的人治,那么诛杀、奖赏、任用、罢免都会由君主个人的喜好来决定。这样得到的奖赏即使恰当,但受到奖赏的人欲望是没有穷尽的;受到的惩罚即使得当,但受惩罚的人都期望无休止地减轻惩罚。君主如果舍弃法制而以个人的意愿来裁定赏罚的轻重,那么就会造成相同的功劳而受到不同的奖赏,相同的罪过却受到不同的惩罚,这样怨恨就由此产生了。因此,分马要用投策一样的办法,分田用尺子测量的办法。并不是说马鞭、尺子这些东西比人的智慧还要高明,是因为这样做可以排除个人私心,从而堵塞因分配不公而导致的怨恨。因此,君主治理国家依靠法制而不是自己亲自去做,那么大臣处理国家大事就会依靠法律去裁决。实施法治的地方,人人都按职分来行事,人们的赏罚皆依赖法律而不是寄托在君主个人的喜好上。如此人们心里就不会产生怨恨,上下就会和谐。 Ax1iRoO2Vi+lQAUXSxeu14jk52CBAvWUDfBUGtBIYLt0pIlX0kWFqkGAfbfguAe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