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文化差异的要素

文化能成为心理科学的概念,是因为文化有主观、客观之分。客观的文化指的是物质文化和外在文化,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政治、军事、宗教、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活动,都是典型的客观文化表现形式。仅以文学与艺术为例,就有神话、诗歌、戏剧、曲艺、音乐、绘画、影视等不同的表现形式。此外还有大量的特殊文化表现形式,如饮食、花鸟、体育、酒、茶、丧葬、婚嫁、居住、园林、建筑、服饰、节事等。

但是,最重要的文化还是主观文化和内在文化,比如信仰、观念、审美方式、道德判断的标准等。这些主观因素决定了文化应该属于心理科学的概念范畴。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比喻,文化就像是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客观的外在文化,如音乐、书籍;隐藏在水下的则是文化的主观成分和内在成分,它更多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影响人的行为、观念和情感。心理学家一直认为外部的客观存在必须通过人的内部心理活动才具有意义,比如说月球上的火山爆发,如果不被人所知,不被人讨论分析和引申,即使是存在的,也与人无关。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涉及人的意识或心理活动,我们都不可能知道它的客观存在。因此,外在的世界要通过人的内在心理活动表现出来,任何文化的东西也只有在被赋予心理内涵的时候,才能够被人欣赏、理解、引用和引申。清华大学里的荷塘,如果没有朱自清的那篇《荷塘月色》,它很可能就不会具有现在我们所体会到的那种魅力。再如黄冈赤壁,如果没有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和他在黄州的经历,那么赤壁和黄州很可能就只是普通的地名。从某种意义上讲,赤壁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历史事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人的心理已经给这个普通地名赋予了精神上的含义。文化由心而生,心理又由文化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正如余秋雨在其名篇《苏东坡突围》中所描述的自然、文化与游人心理的关系:

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这便是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北宋元丰三年(1080),著名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常在此吟诗作赋,并写出流传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后人因此将赤壁和苏东坡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名曰“东坡赤壁”

大小相同的怪兽

怪兽的大小还相同吗?

人类学家汉森(Hansen)曾经在非洲地区和欧美地区做过一个非常经典的心理学试验,即我们平时熟知的知觉恒常性试验:当两个物体在人的视网膜上成像一样大时,我们判断物体到底是大是小,不仅受到视网膜成像这个客观现实的影响,也受到人的知觉加工的影响。当两个物体有距离差异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就会主动地定义后面的物体要大于前面的物体,即使它们的成像是一样大的。这一主动加工的心理活动,来自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而日常生活的经验又经常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汉森发现,在非洲的某些部落里,由于人们生活空间有限,比如在丛林里生活的部落,就很少知觉到远距离的事物,因此,其文化环境造成这些部落的人没有知觉恒常性的概念。即使当两个在视网膜上成像一样大的物体在距离上有差异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做出后面的物体一定会大于前面的物体的判断。

可以这样说,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其最基本的特性是主观性及心理学意义。 文化与某种社会相关的规则、价值、意识、宗教、传说、信念和假定等息息相关。而所有的这些主观的文化要素对人类的影响,可能要远远大于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社会形态对人类的影响。

马克斯·韦伯,是现代比较文化研究的先驱者

在西方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人是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他的思想与马克思的观点是相对立的。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决定文化形态,而韦伯认为文化决定生产方式,主观的概念决定客观的存在。在其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中,韦伯提出了自己的文化观: 思想和价值是文化的生产者,同时也是文化的产物。 比如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受基督教新教的影响。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德国产生,而不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意大利、法国产生。其原因与宗教信仰有关,英、德大多信奉新教,而意、法大多信奉天主教。天主教有教会、教堂和神父,所有人都尊重教会和教皇,是相对完整的宗教。新教反对有结构、有组织的宗教,强调个人的自由,个人对上帝负责,而不是对教会负责。新教强调个人对上帝的作用,而这个作用体现在新教徒必须向别人表示出“我是真正的基督徒,我是真正的选民,我应该比别人活得好,我应该更有钱”。这种信念促使新教徒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财富,赚钱不再是简单的奢侈生活的需求,而是宗教信仰。而天主教教徒只要信教,便是上帝的选民,不需要自己去做更多的事情。这是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在看来,韦伯的观点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他使用的某些证据是有问题的,推出的某些结论也是错误的。比如说,他曾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在非基督教的文化中产生,特别是儒教文化对资本主义的出现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而现代社会的历史证明,儒教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其实也可以很好地结合。比如,儒教文化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勤俭节约,这些对资本的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但是韦伯的贡献还是很大的,因为他是第一个将文化作为决定性概念提出来的学者。

第一节 文化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求:一类是低级需求,包括生理的需求以及安全的需求;另一类是高级需求,包括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需求。每个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在不同的时期人对每种需求的迫切程度的表现不尽相同。其中最为迫切的需求,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一般而言,低层次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其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它的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这时高层次需求就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动力。一般情况下,一种需求一经满足,便不会再成为激发人们行动的起因,并且会被其他需求取代。

在我们身上,这五种需求往往是无意识的。但是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往往比有意识的动机更为重要。对于那些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就可以把自己无意识的需求转变为有意识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就是对人类这五种需求的反映。

马斯洛需求层次示意图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1)生理的需求。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会出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求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求达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需求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这个时候,这些相对已满足的需求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

(2)安全的需求。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的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和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求。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还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求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求一旦相对满足后,也不会再成为激励因素。

(3)感情的需求。 这一层次的需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友爱的需求,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融洽关系或者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被爱。其次是归属的需求,即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情感,希望自己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与其他群体成员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求比生理上的需求更加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密切关系。

(4)尊重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种,即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都能独立自主,充满信心,拥有一定的实力,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能够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怀有满腔热情,能够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求。例如,人必须干自己在行的工作,才会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所采取的途径因人而异,但目标都是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使自己逐渐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二、文化满足人类的衣食住行需求

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科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求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们的需求层次也会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戴维斯调查示意图

戴维斯(Davis)曾就美国的情况做过估计,结果发现,在1935年的商业广告中,有35%的内容针对人们的生理需求,比如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有45%的内容针对人们的安全需求,比如防火、防盗、防病、防灾等方面的要求;有10%的内容针对的是人们的感情需求,比如爱、团体认同和归属等;有7%的内容是针对人们的尊重需求,比如追求名望、地位和权力等,以赢得社会的接纳、赞许和敬重;只有3%的内容针对人们的自我实现需求。在1995年的商业广告中,只有5%的内容是有关生理需求的,有15%的内容是针对安全需求的,另外24%的内容是与感情需求相关的,而有关尊重需求的内容则上升到30%,有关自我实现需求的内容上升到26%。

很多文化表现形式反映的是对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比如,节事文化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表现形式。不同国家的节事差异,无论是宗教的还是家庭的,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节俗反映了农业自给经济的生活规律,调剂了单调农事时序中人们的生活,展现了祖先祭祀祈福仪式,反映了传统的伦理观念。以清明节为例,清明墓祭起于上古。再比如中国人的春节,禳灾祈福的意义很强,休养生息的娱乐性也很强。贴对联、拜年、守岁、放鞭炮等活动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在美国,感恩节包含很强烈的家庭团结意味,以及冬去春来的节气变化;而圣诞节则更有宗教的意味,但它同时也是传递美好祝福的欢庆盛会。

饮食文化更是直接反映了人类的最基本需求。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反映了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是重要的东西,越容易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就越容易产生变异和差异。中华饮食丰富多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多元特性,而这些特性与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人的家庭就餐

西方感恩节、圣诞节

在饮食观念上,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色、香、味”重于“营养”,饮食的美性追求重于理性追求;西方饮食注重理性,好小而精,自始至终以营养为出发点。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一般都是菜肴满桌,但是无论菜品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地说只是准备了一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按照习俗,主人还会为客人夹菜,而且不停地劝客人多吃多喝。西方人对此很不理解:明明满桌的菜肴丰盛无比,却还谦虚地说菜不够,这是虚伪的、不实事求是的行为。西方人招待客人往往没有那么讲究,菜肴一般都很简单,席间劝客也仅仅说“请随意”(Help yourself,please),比较注意尊重客人的个人意愿。

在饮食方式上,中西方也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大到客人满堂的宴会,小到家庭中的便饭,一般都是围坐一桌,共享食物。所有的美味佳肴都放在桌子的中央,所有人都一起品尝这些美食,从形式上营造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和谐的气氛,有利于集体感情的交流与沟通。与之不同,在西方宴席中,食物和酒往往只起陪衬作用,因为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而且多限于邻座之间的交谊。此外,与中国饮食方式差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

在饮食习惯上,中国人喜好在食物的烹饪过程中采用煎、炒、炸、焖等方式,喜好添油加醋,喜好辣椒、姜、蒜等佐料,制作较为复杂;而西方人则很少用大火炝锅,佐料也很简单。在饮食结构上,中国人食用更多的蔬菜,喜好细粮;而西方人则偏好蛋白质。中西方在饮食风俗和习惯上还有一个较大的差异,就是中国人吃饭时用筷子,而西方人用的是刀、叉。

中餐品类丰富,多用筷子

西方人的饮食和佐料较为简单,多用刀、叉

三、文化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文化作为人类的基本需求,更重要地表现在我们对文化本身的追求有较大的差异,这种追求是与我们所希望的自我实现密切相关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和最佳的心理状态,它反映的是人们对爱与包容、想象与创造、诗画与艺术、自我与世界的完美统一,而这一切正是文化的主体。因此,自我实现就是一种文化实现。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中,他所关注的不仅是基本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爱、创造力、自我的超越、存在的意义及高峰经验。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一个人只有在自我实现之后,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谈心理的成熟。那么,自我实现的人到底有哪些心理特质呢?马斯洛根据自己的实证研究,归纳出自我实现的人所具备的16项心理特质。

(1)有效地知觉现实,也就是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有着比较理性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对自己、他人以及自然的高度接纳,即接受和欣赏自己、接纳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存在。

修拉的《安涅尔浴场》与《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合成画作中,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聚在塞纳河两岸,休闲惬意。自我实现的人具有接纳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心理特质

(3)高度的自发性、单纯性与自然性,即不矫揉造作,不虚与委蛇。

(4)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自我为中心,即以追求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是以掩饰自己为目的。

(5)超然与独处,不同流合污,追求清尚和独善其身。

(6)高度的自主与独立,即自主地控制和决定自己的命运和生活。

(7)以好奇的眼光欣赏人与事及丰富的情绪反应。

(8)拥有深刻的灵性体验,即有近似于宗教般的神圣和令人敬畏的生活经历。

(9)对人类群体的认同感,即接纳来自不同文化、地域和阶级背景的人,把他们看作朋友。

(10)与少数的至亲好友有着深厚的亲密关系,与他们心灵相通,互相帮助。

(11)民主的性格结构,即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主性,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人。

(12)明辨行为的目的与手段,不会将二者混为一谈,即知道任何事情的目的是什么,达到它的手段有哪些,能够对不同的手段进行道德和理性的评价。

(13)富有哲理和幽默,不是拿别人的弱点开玩笑,而是在生活中发现有趣的人和事物。

(14)童真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15)对恶性的洗脑术有着天然的反感与对抗,追求自由的思想与意志。

(16)超越自身环境的约束,实现自己的潜能,做出与自己背景相同的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

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并不是要具备上述的所有特质,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缺点应该比一般人要少,而且他们应该是心理完善的、社会适用性良好的精英。不过我们可以看出,马斯洛归纳的这些自我实现的意义是与西方人本主义精神相一致的,是建立在西方的道德伦理基础与文化意蕴之上的。

那么,我们中国文化的自我实现有什么特点呢?中国台湾著名的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认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是建立在基督教文化圈内个人主义文化之下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而在儒家的文化圈内我们所追求的是社会取向的自我实现。他指出,上述两种自我实现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郑板桥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道德实践者

(1)概念不同。 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所指的自我是个人内在的自我,主要是由个人所认为重要的内在特质来构建的;而社会取向的自我实现所指的自我是社会关系的自我,主要是由个人的社会关系性角色、地位、身份、责任及与之相关的感受、看法、意愿、倾向及行动来构建的。简而言之,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要实现的是一种独立的自我;而社会取向的自我实现,要实现的是一种包容的自我、互相依赖的自我。

(2)途径不同。 在自我实现的途径方面,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主要是经由个人取向的自我提升与自我完成来达成的,即充分展现个人的潜能、天赋和气质,而且主要在非社会性、非关系性的生活领域中进行;而社会取向的自我实现,主要经由社会取向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来达成,即称职地扮演社会角色的分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行社会承诺,担负社会责任。

(3)目的不同。 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与表现个人的天赋,忠实而有效地实现这些潜能,使个人完全成为自主、独立、民主、平等、独一无二的个体。社会取向的自我实现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个人修养和个人善良的品性,以促进心智、道德、关系及社会性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生活。

《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繁荣、和谐的社会生活

马斯洛从人本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自我的实现就是文化的实现。杨国枢先生的分析从理论上为我们指出,不同文化人群所要追求的理想文化可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本主义的理想文化,是以自我为基准和目标的。而东方理想文化,是以社会和谐为基准和目标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试图用十六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表达中国人对文化的态度和期望,这些也表明, 中国文化实际上具有超越本民族局限而求得与其他文化和平共处的倾向性。 这也许正是中国文化得以延续五千年且亘古长青的原因所在。

第二节 文化提供人类的行为标准

文化决定人的行为标准。我们在判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的时候,都得依赖于我们文化所提供的判断标准,这些判断标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价值观念。

一、价值观念的心理功能

为什么我们有价值观念呢?心理学家总结了价值观念的四个心理功能。

(1)概括功能。 价值观念超越了具体情境的限制,给予人们某种恒定的、抽象的、哲学的指导。

(2)判断功能。 价值观念能帮助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及外在的事件做出评价和选择。

(3)分辨功能。 人类社会是很复杂的,同一件事情可能会受到多种价值观念的制约,所产生的作用有时可能是对立和冲突的,此时我们的价值系统能够根据各个价值的相对重要性,做出适合于社会和个人的判断。比如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父母做了一件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事情,那么,不同的价值系统就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和行为。例如,以孝为先的价值系统就会“为尊者讳”,而以法为重的价值系统就会“依法办事”。

(4)文化功能。 价值观念是一个文化所共有的行为标准,人们以此标准来判断自己和他人是不是属于同一个文化的成员。

二、常用的价值观维度

人类社会有多少价值观念呢?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解的问题,但是,社会心理学家克拉克洪和斯托特柏克(Strodbeck)提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有限的,那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应是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念。他们提出人类应该有五种共同的价值观念,这五种价值观念反映了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五个共同问题:第一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第二是人类与时间的关系问题;第三是人类之间的关系问题;第四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问题;第五是人类本性的问题。不同的文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但是,涉及的价值观念是一样的。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文化的行为标准的差异。

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Hofstede)对国际商用电器公司的117000名员工做了跨文化的价值观分析,发现有四种价值观念可以分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行为差异。这四种价值观念分别是:

(1)权力距离 (Power Distance)。不同文化对权力距离的强调是不一样的,有的强调较大的权力距离,如夸大地位高和地位低、权力大和权力小、富人和穷人、精英和大众之间的差异;有的文化强调小的权力距离差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一致。强调较大权力距离的文化,通常都会有很鲜明的社会等级差异,而且不太容忍存在社会地位上升的可能性;强调较小的权力距离的文化,不太强调地位的差异,而是更多注重机会的公平。

(2)不确定规避 (Uncertainty Avoidence)。这是指某种文化是否倾向于回避不确定性事物,即是否能容忍未来的模糊性和变化性,是否希望一切行为都有具体的规定、规则、方针和政策来指导与制约。较高的不确定性规避,表明一个文化不愿意容忍变化和混乱;较低的不确定性规避,则表明这个文化比较能够容忍变化、风险、不同的看法及行为方式。

(3)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还是集体主义 (Collectivism)。它主要涉及这个文化是强调个人成就、自主性、独立性,还是强调集体成就、相互的依赖和人际关系。个人主义文化把个人的重要性排在首位,个体间的人际关系较为松散。而集体主义文化则强调集体和社会的重要性,比较容易维持和保护亲密的自然亲属关系。相对而言,集体主义文化较多地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对家庭成员的责任感。

个人成就与集体成就

这种差异在对亲属的称谓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中国人对亲属的称谓非常详尽、细致,因为家庭的关系及长幼之分具有非常明确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规范。但是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则简单得多。一般而言,英语中的亲属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同代人中除了男性与女性的区分外,再无其他的称呼差异。比如,汉语中表示祖辈的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区别来自父系的长辈和来自母系的长辈,而且父系长辈的地位高于母系长辈的地位;但是英语中,表示祖辈的却只有“grandfather”和“grandmother”,没有父系和母系的差别。同样,在父母同辈中的称谓,汉语中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姑和姨等;但是在英语中,却只用“uncle”和“aunt”来表达。这种称谓上的细致化,与中国文化大家庭的关系有直接的联系。相对而言,中国社会中亲戚之间的互动要比西方社会中亲戚之间的互动多很多。

(4)男性价值 (Masculinity) 还是女性价值 (Femininity)。它主要涉及这个文化强调的是传统的男性价值观念,如攻击性、竞争、权力、地位和影响力,还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人欲望的满足和幸福。男性价值感比较强烈的社会,通常性别歧视比较明显。在这些文化中,男性通常有很多的社会资源和很高的权力地位,女性的生活通常受到男性的控制和支配。以女性价值文化为主的社会,通常强调男女平等,反对性别歧视。

霍夫斯泰德的研究发现,不同文化在这些价值维度上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在权力距离的价值观念上,强调高权力距离的文化包括菲律宾、委内瑞拉、墨西哥、印度等国家,强调低权力距离的文化包括丹麦、美国等国家。

在不确定性规避上,比较不能够容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文化包括希腊、葡萄牙、日本、法国、秘鲁等,比较能够容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文化有丹麦、印度、美国、瑞典、英国等。

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上,比较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荷兰等,比较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墨西哥和希腊等。

在男性价值的维度上,比较强调传统男性价值的文化包括日本、奥地利、委内瑞拉、意大利和墨西哥等,不太强调传统男性价值的文化包括泰国、瑞典、丹麦、芬兰等。

在霍夫斯泰德的这项世界性的调查中,中国没有被纳入。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文化,同时也比较接受权力距离的差异,但是,在不确定性规避和传统男性价值的维度上,中国的得分是趋于中间的。

三、价值观念与行为

价值观念的作用在于它对人的行为有非常具体的影响。上述四个价值维度的差异,我们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比如,权力距离的大小有很多客观的衡量指标。

(1)社会结构的差异。 这个文化是中央集权的结构还是权力分散的结构,是以一个人为中心的社会组织结构还是平行的、分散的、无中心的社会结构。权力距离高的文化强调中央集权,权力距离低的文化强调多中心或是无中心的社会结构。现代管理学的概念强调平面的、无边界的组织结构,实际上也就是提倡低权力距离的组织文化。

(2)组织层次的差异。 高权力距离的文化有很多组织层次,是一种典型的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低权力距离的文化,其组织层次数目相对而言比较少。无论是一个社会还是一个企业,管理的层次越少,平等的机会就会越多,相对而言人才发挥的作用就会越大。

(3)管理人员数目的差异。 在企业中权力距离的衡量指标就是部门经理的人数。经理越多,企业权力越集中;经理越少,企业权力距离相对越小。在社会行政方面,权力距离的衡量指标就是官员的数量。官员数量越多,权力距离越大;官员数量越少,权力距离越小。权力距离高低也反映在社会分配的差异程度上,权力距离越高,分配的差异越大;权力距离越低,分配的差异越小。

低权力距离的文化,组织层次少

高权力距离的文化,组织层次多

(4)对不同工种的社会评价的差异。 强调较高权力距离的文化通常强调不同工种之间的高低贵贱,强调低权力距离的文化则是尽量弱化不同工种的高低贵贱。

权力距离的客观指标说明价值观念不是一个简单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生活现实和人类行为的标准,它反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一个强调权力距离的社会里,人们的行为有非常明确的规范:如果你是一个地位较高的人,那么,你就可能是第一个喝茶的人,最后一个发言的人,坐在最远处的人,上楼梯时走在最后的人,下楼梯时走在最前的人,坐车的时候坐在后座的人。因此,我们的价值观念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达到了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地步。

不确定性规避的价值观念也有可以观察到的客观指标。第一,对不确定性规避高的文化,相对而言就会强调标准化,其行为的规范性程度就会比较高。第二,有组织的活动很多,强调行动要有计划性、有预算、有规范甚至有预警系统。任何事情都要面面俱到,考虑得很清楚。第三,这些文化都有很多明确的政策、规则和行动手册。事无巨细,有相对明确的对策和规定。第四,这些文化有很多专业人才,委派专门的人去做专门的事情。第五,这些文化对风险的容忍很低。不太能够接受不同的意见、方案和行为。

不确定性规避好像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没有太大关系,在比较容忍模糊性的文化中,既有美国等经济大国,也包括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不能够容忍风险和模糊性的文化中,既包括秘鲁等发展中国家,也包括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是属于不确定性规避较高还是较低的文化呢?这不能定论,因为中国人好像很强调明确、稳定和规则,“治大国若烹小鲜”,小心翼翼,谨慎为上,但是,中国人的个人行为实际上具有冒险精神。

地位较高的人,通常最后发言

不确定性规避的高低,对于企业的管理是有正面的作用还是负面的作用呢?从管理学的经验来看,对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容忍较高的组织文化,往往在创新和适应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个军队就专门设立了一个特殊的奖项,叫作违反军令奖。如果有人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做出违反军令的决定,以保障战争的胜利,实际上是功而不是过。中国古代也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强调的也是以现实为基准的判断精神、主动精神和贡献精神。美国的西南航空公司有一项违反纪律奖。如果员工的主动精神所带来的是积极效果,虽然有与现有纪律相违背的行为,但也是应该提倡的。日本大阪的太阳帕茨株式会社有一项“大失败奖”,该企业认为失败也是宝贵的财富,鼓励员工勇于创新,不惧怕失败。

《吴宫练兵图》描绘了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训练吴王女兵的场景。吴王将爱妃、宫女等众女子交给孙武训练。孙武告诫众女子要遵守军令,可是孙武开始发令时,她们却笑了起来。孙武第二次发令,众女子还是只顾嬉笑。孙武便下令把队长拖去斩首。吴王急忙求情,但是孙武说:“君王既然已经把她们交给我来训练,我就必须依照军队的规定来管理她们,任何人违犯了军令都该接受处分,没有例外。”孙武第三次发令时,众女子都认真操练起来

大失败奖

扪心自问,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人的冒险精神?是不是中国人敢于打破陈规惯例的约束,才闯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客观指标,主要反映在行为的中心是个人还是集体。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家庭和组织往往是活动的中心和行为的焦点,决策时更多地考虑对集体的影响,而不是对个体的影响,它比较强调集体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则比较钟情于个人的独立性,欣赏个人的优势。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所产生的道德判断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个人主义的道德标准强调对个人的尊重,集体主义的道德标准强调的是社会关系的和谐及家庭的稳定。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的典型代表,因为中国文化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依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传统男性价值维度的客观指标主要反映在对性别角色的定义和期望上。性别差异相对较小的文化,比较强调人际关系的技巧,鼓励和欣赏建立发展关系,它反对攻击和竞争的行为,相对而言比较尊重个人的私生活。

中国社会到底是否强调传统的男性价值?从历史上讲,中国社会肯定是一个强调传统男性价值的社会,“三纲五常”曾经是压抑和控制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紧箍咒。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提高了妇女在中国社会的地位,传统的男性价值被大大削弱,强调和谐、稳定、幸福的女性价值得到弘扬。

阿克尔洛夫,1940年生于美国的纽黑文,196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一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系任教,偶尔在政府兼职。他因对信息不对称理论贡献突出而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传统的男性价值观念和女性价值观念对于经济管理有没有意义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阿克尔洛夫(Akerlof)发现了传统的男性价值观念与经济的关系。他的研究证明,有的职业强调男性的价值观念,比如说大学教授、制造业、军队和律师等;有的职业不太强调传统的男性价值,而更多地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技巧,比如销售业、服务业和幼教行业。他发现在传统的男性价值观念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中男性占据优势,他们的经济回报要比女性高很多。而在不强调男性价值观念的行业中,男性就会在经济上吃亏,因为产生了行业价值理念与自身行为习惯的冲突问题。

第三节 源于心理活动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所产生的行为差异,应该说是文化差异的最主要特性之一,很多文化虽然具有相同的历史,但人们的行为千差万别。比如说欧洲的许多国家曾经是统一的罗马帝国或者奥匈帝国的成员,但仍然保留着不同的文化,这样的文化差异大都是由个体的行为差异和心理差异体现出来的。还有一些国家,社会形态是一致的,但文化是不同的,其原因就是成员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特性差异很大,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和美国的文化差异。虽然它们在政治、法律等社会制度上非常接近(现在日本的社会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说基本上是照搬美国的社会制度,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强行在日本建立了一套相似的社会结构),但是,日本和美国还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差异。这种差异基本上来自日本人民和美国人民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别。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里安迪斯曾经用问卷的方式测试日本人和美国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发现虽然他们在很多政治理念和国际关系上的看法非常一致,但是在个人、自我及其与他人的关系方面,他们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比如说在回答“我是否喜欢与好朋友住得很近?”这个问题时,日本人基本上都会给出肯定回答,而美国人则对这一问题持明显的保留意见;日本人相信“远亲不如近邻”,美国人相信互不来往的邻居就是好邻居;日本人觉得在孩子结婚之前应该尽量与父母住在一起,而美国人则认为成年后还与父母住在一起的人不是心理变态就是心理发育较慢。在对待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上,双方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美国人坚持认为“如果一个集体影响我的工作效率,我是应该马上离开这个集体的”,日本人则认为“不管这个集体是对我有利还是不利,我都应该与这个集体保持较好的社会关系”;美国人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争第一,而日本人认为争第一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枪打出头鸟”就反映了集体主义文化对竞争和个人成功的阻碍。

在日本,孩子结婚前,与父母同住。在美国,孩子成年后,就独处

由此可见,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人类心理活动的差异来定义的。因为人们在行为、感情和思想上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与某种特定的人群相联系,所以我们就倾向于将它们归纳为不同文化的差异。特里安迪斯随机在一些中小城市观察人们的行为,发现有些地方的人喜欢成群结队地行动,有些地方的人喜欢一个人单独行动。这种差异又往往与这个地方是否强调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有关系。集体主义文化非常强烈的人,大多结队行动。而强调个人主义文化的人,一般单独行动。

心理的差异也反映在我们对英雄的崇拜上,即英雄崇拜的文化差异。在东方文化中,英雄大多是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人;而在西方文化中,英雄一定是靠个人奋斗的、与众不同的人。这就是在西方社会中,成功的企业家可以是整个社会的英雄;而在中国社会中,清正廉洁的官员受人敬仰。

在中国,关羽忠义、神武,是古代英雄之一

查理曼大帝建立了庞大的查理曼帝国,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

儿童教育方面的行为差异,也是定义文化差异的一个常用的维度。

美国心理学家唐林曾经分析了英国人的儿童教育和美国人的儿童教育的差异。他发现英国的父母更多地用社会期望和社会影响来教育孩子,而美国的父母更多地用个人的感受来教育孩子。例如,孩子在学校里打了一个同学,英国的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而美国的父母关注的多是自己孩子的感受。在职业的意愿上,美国的孩子希望长大后当宇航员、体育明星和牛仔(虽然这个职业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而英国的孩子则希望长大后当探险家和店主。这就说明虽然英国和美国在历史、语言、宗教、社会体制、生活方式等很多方面是一致的,但是我们还是能够观察到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中国文化除了指中国历史、传统、文字、音乐、绘画、节日等文化的外在因素外,更指中国人民特有的心理与行为。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谈到中国人的心理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迷狂和愚盲服从。……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这样的心理,根据很多文化学家的看法,有两个主要的表现:一是建立在儒家伦理基础上的中国人的实践理性,二是中国人的快乐文化。中国人的实践理性,是与儒家伦理相一致的。儒家伦理的实质是个人责任最终落实到求“仁”的关系义务之中。“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因此,调整利与义、言与行、个人安危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人的基本心理要求。

提出类似观点的还有林语堂,他在其著作《生活的艺术》和《吾国与吾民》两本书中,强调了中国人随遇而安的快乐文化,将其归纳成“随遇而安,生活至上”的原则,并认为这是中国人的显著性格特点。林语堂提到中国绘画有两种最流行的题材:一种是合家欢,上面画着一家男女老少,正在欢天喜地过大年,或者是庆丰收;另一种是闲散快乐图,比如樵夫、渔翁或者退隐的文人,悠然坐在树下、山间或者水边,传递天人合一的意境。而这正是林语堂先生所称的中国人能够在闲散生活中发现生活快乐的体现。

明代山水画《烟波渔乐图》

名著《浮士德》中的插画

与此相关,西方人的心理基础以个人自由为价值核心,扩展为对外的平等、对自己价值实现的追求。因此,西方人往往有着不断追求完美、不断追求极限的精神,即所谓的“浮士德精神”。这种精神在心理上就容易表现出一种严肃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征服欲望。这样的心理基础有两个主要表现:一是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二是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因此,追求、实践、不满足、再追求、再实践、再不满足、自强不息、勇往直前,这就是西方文化所推崇的心理特质。这种追求与探索的精神与基督教的伦理相一致,都是通过自我的完善提升自己的虔信,增强个人的责任感以获得个人的救赎。歌德在其名著《浮士德》里告诉人们,人生的目的在于行动,在于做出有益于社会的实践,通过实践不断地追求真理,最后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人要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拥有自由生活的享受。”(《浮士德》第二部第五幕)而这种心态与我们传统的安贫乐道、天人合一的和谐追求有着很大的不同。

问题

1.除了本章所提及的中西方在饮食观念上的差别之外,你还能想到中西方在哪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请从心理活动和价值观方面,分析动画电影《花木兰》和《复仇者联盟》。

和谐

和谐,就是从人人闪亮走向整体闪亮。

和谐,就是每个人都心中充满道德戒律之后,一起仰望星空。

19世纪80年代是当代艺术界公认的激进和创新的十年,是美学变革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在那样一个艺术大师辈出的时代,年仅20岁的法国画家修拉锻造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点彩画。他被誉为伴随科学革命最早的新型艺术家——艺术家兼科学家。

修拉研究德拉克洛瓦,攻读夏尔·勃朗论述色彩的科学资料,还研究法国象征主义绘画大师夏凡纳的构图。修拉是艺术家中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的典范,他用科学方法告诉后人:“艺术就是和谐。”他在印象派犹如脱缰野马泛滥之时,尝试用科学和规则来发展印象派,对现代艺术运动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凡·高在拜访修拉工作室后,被修拉的创新精神激励,认为修拉是前卫之魂。后来,凡·高在内心饱受煎熬的时候,常常回忆修拉画作的和谐与平静。

丁绍光,是现代重彩画大师,也是世界最杰出的百名艺术大师之一,自十几岁酷爱画画,此后一直深耕不辍,将绘画作为终身职业。1986年,丁绍光创作了《和谐》,引起广泛关注。丁绍光的画,尤其是装饰画,洋溢着民族艺术风,挥洒着传统文化风,也蕴含着西方艺术风,富有丰富的想象力,融合中有新意,给人一种安宁静谧的力量,即“和谐”,影射了人们所向往的诗意的生活氛围。特别是其色彩的运用,丰富绚烂,华丽繁复,让人感受到一种活跃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感召力。丁绍光享誉世界,为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海外输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修拉通过色光点的平衡来表达和谐,丁绍光则通过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来表达和谐。 iVc1k241492dK9nU0CWzLlRit5BNfs+ljZij5trnMSjQ2twXe+1Ev2LREPOclY/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