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文化,让人成为人

让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实验——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就是说当我们提供一个概念、形象和物体的时候,你首先能够联想到什么概念、形象和物体。比如,当看到红色时,你所能够想到的概念、形象和物体是什么?可能是血液、红旗、花。自由联想反映的是人们对这些概念、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当我们谈到文化这一概念时,它所产生的自由联想恐怕会是千差万别的,人们可能会想到孔子、书籍、节日、宗教、校园、电影、电视、报纸、艺术、饮食、道德、价值等。显而易见,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它是所有事物的总和。

红色产生的联想:血橙、玫瑰、吉祥结

第一节 文化——人类生活方式的复杂整体

一、文化的起源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义的丰富性,多年来文化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话题。

据英国文化史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考证:从18世纪末开始,西方语言中“culture”一词的词义与用法就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说:“在这个时期以前,文化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倾向’,以及人的培养过程。但是,到了19世纪,文化作为培养某种事物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变成了某种事物。它首先是用来指‘心灵的某种状态或习惯’,与人类完善的思想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后又用来指‘一个社会整体中知识发展的一般状态’。再后来是表示‘各类艺术的总体’。最后到了19世纪末,文化又开始意指‘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

从广义的角度讲,西方学术圈认为文化指的是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 我们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生活方式的整体,它包括观念、价值、心理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和理智方面的规范。 它是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而不是源于生物学;它是为社会成员所共有的,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独特风格;它是历史沉淀的产物,而不是时尚的风气;它是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而不仅仅是生活的点缀;它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环境的反映,而不只是社会奇才的特意创造。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自身的符号系统(Symbolic System),它赋予我们的生活、生存和我们的世界以意义和目的,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泰勒是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文化作为生活方式,其实只是一种描述性的定义,它是对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描述和概括。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专家克罗伯(Kroeber)和克拉克洪(Kluckhohn)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1963)中列举了文化的160多种定义,其中大部分是对欧美国家人们生活方式的阐述。心理学家伯利(Barry)将这些描述归类为8种,包括:

(1)基本生活特性,包括该文化的生态环境、地域、历史沿革、人们的生理特点(肤色、头发、眼睛、眼色、鼻梁大小,等等)。

(2)食物和衣饰,包括饮食习惯与风格、进食方式、衣饰的多少(裸体或是盛装)。

饮食文化之饺子、寿司、比萨

建筑文化之北京故宫博物院、日本东京塔、美国自由女神像

(3)居住和建筑,包括建筑风格、居住安排、建筑材料和技术,等等。

(4)经济和交通,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工具、交通方式、交通工具,等等。

(5)个人和家庭,包括个人的教育、个人的发展、家庭关系、家庭结构、家庭互动,等等。

(6)社会和政府形式,包括社会关系、社会体制、政府形式、政府的政治结构、政府的运作方式,等等。

(7)宗教、科学和福利,包括宗教活动、宗教信仰、教育方式、科学水平、科学方式、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等等。

(8)性和繁殖方式,包括婚姻结构、婚姻方式、性生活的方式,等等。

二、文化的差异

从生活方式和一般行为方式上看,文化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生活方式的差异是区别文化的重要凭据,这是人类学的重要观点。例如,在中国古代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受到尊敬,在社会上占主导和支配地位。到了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流行从妻居的婚姻生活方式,而到了父系氏族社会,从妻居逐渐过渡到从夫居。

根据武汉大学钟年教授的田野调查,中国枝江市百里洲镇戴家渡村的从妻居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他根据考察结果认为:“从妻居的婚姻制度,在继续发挥其养老功能的同时,也起到了改善家庭内部关系、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和谐、提高妇女地位等方面的作用,这一切对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流行的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观念产生了冲击,从而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钟年,2001)

就中西文化比较而言,在封建社会自然农业大致相同的背景下,在居住形式、生产形式、家庭形式、婚姻形式、教育形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为人类学家、文化学者、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定义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是文化的载体,也都是文化的产物。比如音乐,中国传统的丝竹乐器就是表现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载体。它反过来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人对音乐的感受。丝竹之声,使我们更容易想到高山巍峨、空谷回音、流水潺潺,是一种使我们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寄托于自然与山水之间的很好的表现工具。又如绘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是用来抒发内心情怀的,因而大量地采用了写意、留白、借景和散点透视的手法,而这与西方绘画常用的焦点透视和按比例绘画有很大的区别。西方绘画往往将人像的比例放得很大,而自然背景比例很小,甚至是基本不存在。在东方绘画中,人在山水之间是很渺小的,而自然则是很伟大的。

中国画中,即使是皇帝在大自然的背景下画得也很小;西洋画中,即使是普通人画得也很大,而背景却比较暗化

丝竹,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借指音乐。丝竹之音,以琴为首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东方的博物馆所收藏的艺术作品基本上都采用了散点透视的风格,人物的头像和背景的比例比西方绘画的比例要小一半以上。而西方的绘画大部分采用了焦点透视,暗化背景,头像与画的比例往往非常大。这种艺术的表现差异甚至反映到普通东方民众和西方民众在个人摄影上的差别。文化心理学家发现,亚洲被试的摄影经常将人像放得很小,背景放得很大;而欧美被试的摄影往往以人为主,背景则很小。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及其表现形式的差异既影响文化的表现,也影响生活本身(Masuda et al.,2008)。

三、文化与价值观

马克思很强调人的生活方式对人的意识的影响,在他的理解中,文化代表的是资源、生产方式和生态等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外部环境,这与他的“物质基础决定文化”理论有很大的关系。文化来自一定的物质基础,物质最基础的表现方式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有四种生产方式:狩猎、农业、游牧和大工业的社会生产方式。这些不同的生产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这正是文化心理学家曾经关注的问题。

1959年,心理学家伯利、查德(Child)和贝肯(Beeken)发现不同的生产方式和财富积累方式,与这些社会中主导性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关联。比如,狩猎社会比较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资源的共享;而农业社会相对而言就比较强调服从和责任感,反对个人的独立性和攻击性;游牧社会强调的是个人的攻击性,对其他社会的攻击和破坏是最大的;而中国的农业文化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家族主义”及“三纲五常”的等级意识。

那么,能否用心理学的实验方式来检验生产方式对文化价值的影响呢?

心理学家伯利采用了心理学著名的从众实验来验证二者之间的相关。假设你是这个实验中的一名被试,在一个简单的判断任务中,很多人会给出明显错误的回答,你不得不在从众和坚持真理之间做出一个选择。这个实验的设计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不同文化的被试去判断三条线中哪条线与标准线的长度最为接近。正确的答案是第二条线,而在你之前的所有人都说第一条线是正确的答案,你就会感受到一种从众的压力——是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还是附庸大多数人的错误看法。伯利比较了农业文化和狩猎文化的人群在这一实验中的表现差异,发现在传统的农业文化中,被试的从众比例相对很高,而在游牧文化中,从众的比例相对比较低。由此可见,不同的生产方式会提倡和鼓励不同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有可能影响人的价值观。(Berry,J.W.1967. Independence and conformity in subsistence level societ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 415, 418)

随大溜儿——从众的压力

第二节 历史学中的文化——内在含义和外在作用

文化也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特定人群的传统和历史遗传特性。 在西方社会里,最早将文化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人可能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os),他率先在《历史》中使用“βαρβαροs”一词来描述与希腊人不同的文化团体。有趣的是,这个概念原指“不同的人”,但在现代英语里,这个概念变成了“野蛮人”。由此可见,对具有差异人群的恐惧、疑惑和猜忌由来已久。

从历史的角度,东西方对文化的定义差异非常明显:西方文化强调文化的内在含义,东方文化强调文化的外在作用。中国关于文化的研究可以追溯至东周。孔子曾极力推崇周朝的典章制度。《论语·八佾》中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这里“文”已经有文化的意味。就词源而言,《易经·贲卦》之《彖传》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很多人把这一条作为“文化”一词最早的来源。西汉文学家刘向的《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后来,南朝齐文学家王融在《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写道:“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由此可见,中国最早的“文化”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的意思。在古汉语中,“文化”就是以伦理道德教导世人,使人“发乎情止于礼”。在中国,以“化”为名的地区,很多是在中原文化的边缘地带,比如怀化、宣化都是在相对偏远的地方,需要中原文化的教导和启发。

《孔子圣迹图》中有孔子周游列国,传道解惑,传播儒家文化的事迹描绘

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文化”与“文明”的概念。“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汉语中“文明”一词出于《易经》。《易·乾·文言》中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说:“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书·舜典》中说:“睿哲文明。”据此,“文明”在汉语中指民族的精神气象。“文化”是一个社会过程,而“文明”则是一个历史现象。“文化”表现为一种社会的运动,体现民族的内在精神气质,而“文明”则表现为一种置于某种文化成果之上的风貌和行为表现。

“文明”一词的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皆来自拉丁语“civis”。“civis”一词原意是指在城市享有合法权利的公民。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当时由封建习俗向着资产阶级化的演变称为“civilise”,它的原意为“公民化过程”。到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把体现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新文化气象称为“civilisation”,即“公民化”的文化。法国的启蒙运动就是要将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农民改造成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法国公民。它是西方民主政治文化的一种新气象和新趋势。

法国大革命绘画

“文明”在汉语中的含义也是如此,它指的是以文化的方式规范人们原始的、不健康的、粗鲁的冲动,以创造出适合新文化气象的新生活方式。比如,在公开场合随地大小便和随意放纵自己本能的行为(如不加掩饰地放屁,大庭广众下掏鼻孔,脏话连篇),都是不文明的表现。另外一种经常被判断为不文明的表现就是在公共场合赤身裸体,而这种不文明往往是由文化来界定的。比如,古希腊文化崇尚和赞美人体,对任何形式的性爱都毫无羞耻感和罪恶感,因为他们认为性爱是人的正常需求。但是,到了中世纪,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裸体被看作令人害羞的东西,是需要加以控制和遮掩的画面。这种现象到了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又发生了变化,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家们开始大胆挑战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教会的神权艺术,以大胆的裸体来宣传享乐主义。而后来基督教新教兴起,又开始对这种艺术的复兴加以修正和控制,有些形式的裸体被看成是不文明的表现。以德国画家、雕塑家克拉纳赫(Cranach)1526年的《伊甸园:亚当和夏娃的诱惑》为例,在这幅画最初出现的时候,亚当和夏娃都是赤身裸体的。但是,在文艺复兴的高潮过去以后,他们俩的生殖器部位都被无花果的叶子遮住了。而无花果叶子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象征,因为它来自《圣经·创世记》里亚当和夏娃所接触到的第一种植物。因此,无花果叶子就象征着文化,文化就是一种遮羞布,文明就是文化的产物,它由文化来界定,同时也借助于文化来生成。 事实上,文化与文明的概念内涵虽有差别,但本质上都体现了一定社会中 人们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的成果。

克拉纳赫的《伊甸园:亚当和夏娃的诱惑》

文艺复兴之后,亚当和夏娃的生殖器被无花果的叶子遮盖起来

现在,历史学和政治学谈论的文明冲突,实际上是文化的冲突。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冷战”的结束,西方学术界非常乐观地想象,国家之间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所引发的冲突在“冷战”结束之初是不会出现的。历史学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甚至将这一可能性称为“历史的终结”(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1992,Free Press)。但是,哈佛大学的政治学家亨廷顿(Huntington)告诫我们国家之间的冲突还是会存在的,只不过多以文化冲突的方式出现。未来国家利益间的冲突将会是文明的冲突,是宗教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冲突,这样的冲突实际上已经在全球变得越来越普遍。

1993年,亨廷顿提出,20世纪各个国家的冲突是意识形态的冲突,是围绕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理念差异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亨廷顿提出:你可以选择自己是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营员,还是作为资本主义阵营的营员,但是在新一轮国际冲突中,国家之间的冲突更多的是文化上的冲突,你是很难选择站在哪一阵营的。你的出身已经决定你是什么文化,而这种由文化引起的国家冲突可能更加深刻、旷日持久且难以调和。“冷战”后一些国家和宗教人士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这种文明冲突论的观点。

亨廷顿特别提出世界的七大块文明之间的冲突将代替以前的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冲突。这七大块的文明分别是以中国为主的儒教文化(包括越南、新加坡,可能也包括日本和韩国,虽然日本坚持认为自己的大和文化与中国的儒教文化不同);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佛教文化;以印度为主的印度文化;以非洲大陆为中心的非洲文化;以中东为主的伊斯兰文化;以拉丁美洲为主的拉美文化;以西方为主的基督教文化(这其中包括美国、欧洲以及以俄罗斯为主的东正教文化)。亨廷顿认为未来的国际冲突将会在这几个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发生,尤其是伊斯兰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冲突,已经严重到历史学家所称的“血色边界”——带血的文化圈。

亨廷顿,美国当代政治学家,极负盛名且颇有争议,以《文明冲突论》闻名于世,认为21世纪国际政治角力的核心单位不再是国家,而是文明。其有影响力的观点包括“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西方的文化冲突论中有一个“世界末日”的战略观点,那就是以中国为主的儒教文化联手穆斯林的伊斯兰教文化共同来打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这种担忧突出了西方文化强调文化冲突,忽略了文化的交流与互动的问题。中国的东方智慧强调的“和而不同”以及“天下一统”的理念应该是解决文化冲突的有益思想,但是,这种思想如何影响西方的思想界和文化界及其战略分析,仍待学者进一步分析和探索。我们的学术界和思想界需要不断学习和增强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才能达到解决文化冲突的目的。因此,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涉及中国文化的生存、中国的外交战略和未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三节 文化→人化:进化选择了文化

数百万年前,人类在自然界中与其他黑猩猩以及古猿分道扬镳,其原因一直没有完整的答案,但是不可否认的一个原因是人类进化也带来了可累积的文化。

文化也是智能进化和生物进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动物传承的只有生存本能,而人类不只可以传承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传承文化。只有人类可以在父母对音乐一窍不通的情况下,通过刻意的培养,让子女成为音乐专家。根据道金斯(Dawkins)的基因进化理论,文化也是进化而来的,而文化进化的是模因(Meme,指文化基因,相对遗传基因,特指通过模仿或者复制来传递或者传播文化)。英国哲学家迪斯汀(Distin)认为人类大脑的元表征能力会加速人类的复杂文化的模因进化,并且人类元表征能力在知识复制上表现后会通过加工储存和传递信息实现扩张。人类语言作为信息的存储器是稳定且似乎是可以无限延展的,这种特征也使文化快速进化并多样发展。

1976年,道金斯与伯克共同研究昆虫行为。同年,道金斯出版《自私的基因》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系威尔斯-乔普林(Wells-Jopling)认为,迪斯汀引用现代语言学、模因论、生物学和文化进化理论所做的研究为我们理解人类文化的进化提供了很多全新的观点。

根据迪斯汀的理论,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体操运动员可以在教练的教导下完全复制教练的全套动作,但是,如果运动员不加上自己的任何思考而只是机械重复的话,很可能会失败。如果加上自己对每个动作成因的思考以及自己的改良,也就是模因进化,就会提高成功的概率。所以,我们常常在体操运动会上看到运动员的进步。

人类能找到根源的影响以及无法找到根源的泛影响中,遍布着文化进化的痕迹。凡·高可以在没有去过日本的情况下,受到浮世绘的影响而创作出对后世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的画作。毕加索、高更都可以在异域文化中找到艺术进化的模因。

进化让人类选择了文化,并且在自然文化确立之后,持续且稳定地发展了人类文化。所以说,进化也是人化的过程。

自然界中只有人类具有文化模因进化功能。印度电影《流浪者》里大法官说:“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但是最后的事实反过来深深教育了他,因为无论是贼还是法官,都不属于黑发父母对子女头发的基因遗传和进化,而是属于文化模因的进化范畴。子女未来是贼还是法官,完全由文化模因决定,而不是由生物基因决定的。

体操运动员的系列动作

我们再看一个案例。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考察西太平洋岛屿的土著文化。当他第一次发现食人族的时候,他非常震惊。他从来没想到这个世界上竟然有如此野蛮的人类……后来,他学习了当地语言,和食人族交了朋友。

有一次,他和一位传教士以及一位食人族老人谈起欧洲正在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谈到了每天都有几万人死去。这时候,他和传教士面露悲悯,食人族老人却表示,他最想知道的答案是,他们究竟用什么办法吃掉数量如此庞大的人肉。

马林诺夫斯基愤怒地回答:“我们不吃人。”

这个答案彻底吓坏了食人族老人,他极为惊恐地问:“不吃也可以杀人?真的存在什么目的,能如此大量野蛮地杀人吗?”(马林诺夫斯基,1937年4月)

凡·高的《唐吉老爹》(右)中用浮世绘做背景,色彩明亮鲜明,是凡·高受浮世绘影响的最好证明。此外,凡·高的《星空》(左上)与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左下)画作里的涡旋元素是否相似?

欧洲人眼里食人族的野蛮令人震惊,食人族则根本无法相信真的存在不吃却大量杀人的野蛮人——一战中的欧洲人。这也许是马林诺夫斯基比当时的任何人都更加憎恨战争的原因,他甚至诅咒如果继续战争,那么这个世界将不会再有一个真正的君子。每个人都知道战争很可怕,但是,食人族让我们明白,战争野蛮和残忍到了什么程度!

马林诺夫斯基(左),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群岛(右),图片来源于维基媒体

跨越文化研究的人类学家最能理解苏格拉底的话,“认识我自己”。只有和其他文化深刻交融,才能认清自己文化中真正的光明面和黑暗面。

如今,在人类学家和传教士的影响下,食人风俗已经消失。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战争也在走向终结。

马林诺夫斯基用自己一生的工作为人类学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范式,就是融入当地文化去直接记录和采集,而不是像孟德斯鸠那样通过访谈来记录和下结论。

如果我们希望跨文化沟通取得良好的结果,希望这个世界通过跨文化的融合与沟通,真正让所有文化中的阴暗面消失,而优秀的文化内核得以万古长青,那么,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范式值得参考。

问题

1.文化与文明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

2.如何理解“模因进化”? +MM/jkc1xG+8EvTeYT0hudcVWCTm9kh8QqsuwVp5pNwGXBDa459vpntwmL7h1d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