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认同感的障碍

我们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并且生活在团体中。我们的进化历史使得那些适应存在于团体中的祖先得以较多地生存下来。因此,社会团体对我们来讲,具有先天的保护作用,这种进化产生的偏好在人类的基因中被选择下来,并得以推广。我们身为团体的成员,会为自己的团体感到骄傲和自豪,甚至也可以为自己的团体做出一些牺牲。

因此,爱国的感情与民族的感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的心理反应,它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也要注意它对跨文化沟通的负面作用。

比较一下在想到“我们”“他们”时,我们所能联想到的概念、词汇、事物有什么不同。与“我们”相联系的,很可能是大家、同胞、同学、同事、具有共同爱好的人,或者是正面的形容词,比如说优秀、自豪、伟大等;而与“他们”相联系的可能是敌人、外国人、竞争对手、外族、异类等,或者是距离、差异、变异、低级、弱小、失败等负面的词汇。

想到“我们”的时候,正面的联想往往要多于负面的联想,想到“他们”的时候,一般都很难想到正面的事物。这种实验的结果正好反映了认同感的心理作用——我们很难超越自己团体的局限,而很容易从负面的、猜疑的甚至是敌意的结果来判断他人的行为。

团体认同除了影响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容易使我们将自己的团体与他人的团体进行比较。而且,这种比较的方向往往倾向于夸大自己团体和他人团体之间的差异,美化自己的团体而贬低他人的团体,这样的社会比较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同时在跨文化的沟通中,也容易产生本文化中心主义和本文化的优越感,这是人性的普遍现象。团体认同的优点是可以使本民族的成员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更加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族和外敌,尤其是在遭受民族磨难的时候,这样的民族精神是值得赞许的。

但是,在和平时期以及在一般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在需要彼此平等合作的时候,这种现象就会导致沟通出现障碍。这种障碍就使得人们对于外族和外文化的成员存在某种恶意偏见或者刻板成见,容易出现感情、行为和观念上的歧视和敌意。一个具有文化偏见的人,不太喜欢与其他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并且容易做出歧视其他文化和文化成员的行为,会认为对方的意图很危险,人格也有缺陷,甚至会认为对方智商不如自己高,道德也不如自己高尚,而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判断往往可能与事实大相径庭。

第一节 社会认同感理论

心理学家特纳(Turner,1981,1987,1991,1999),霍格(Hogg,1992,1996,2000)以及他们的同事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认同理论,以解释与认同感相联系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他们发现,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即通常所说的自我概念,不仅包括个人的身份(我们个人的特点和态度)和特性,也包括社会认同。我们愿意将自己归属于某种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如一个女企业管理者的自我概念包括“我是女性”“我是公司的老总”“我有一个女儿”等对自我的认识,也包括“我是中国人”“我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等对社会团体的认同。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所包括的社会认同可能远远超过西方人的自我认识中的社会认同。

与英国社会心理学家塔杰菲尔(Tajfel)一起,特纳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这种理论包括如下几个重要观点。

第一,我们有分类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很容易把人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这种分类往往是以自己的团体作为参照点。因此,我们很容易把别人归类为美国人、英国人或是埃及人等,或者是我们很容易把别人分为东方人、西方人,或者是中国的北方人、南方人等。这种分类能帮助我们简化对他人的理解和描述。

我们倾向于将人分类,而且这种分类是以自己为参照物。比如,在拔河比赛中,我们是一队,他们是一队

第二,我们倾向于认同我们所归属的团体,容易把自己与自己的团体紧密地结合起来,用这种纽带关系获得自尊,感到骄傲。比如,很多人都具有“名校情结”,就是因为如果将自己归属于某一个名校,那么,社会大众对这个名校的尊崇,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名校成员的自尊心和骄傲感。学校的名声越好,其学生的自豪感就会越强。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流大学的大学生喜好穿着标志鲜明的校服以标榜自己的名校身份,二流大学的大学生则情愿戴着自己学校的校徽,三流大学的大学生可能就不太愿意显示自己学校的身份。这些微妙的心理差异,就是社会认同的心理基础。

第三,我们有将自己团体与其他团体进行比较的冲动,从而产生对自己团体的偏好,以及对他人团体的蔑视甚至敌视。“名校情结”有一种负面倾向,就是不愿意承认和接受别的学校有可能会比自己的学校要好。其中的一种下意识冲动,就是贬低和诋毁其他学校,夸大自己学校的优势和影响。很多相邻的两个差不多层次大学的学生,相互之间就会产生对比的冲动,有意无意地夸大对方与自己的差距,以满足个人的自尊心和团体认同感。这就像通常所说的“瑜亮情结”——既生瑜,何生亮,殊不知没有“瑜”则无“亮”之光彩,没有“亮”则无“瑜”之美丽,其二者相辅相成矣。

第四,我们有自我评价的需求,即通过团体成员的身份来评价自己,这种心理感受强化了自我概念,让我们觉得舒服和骄傲。将自己的团体看作优于他人的团体,从而间接地让自己觉得比他人团体的成员更加优秀和高贵,由此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

中国人的社会认同包括我们都是中华儿女,都有节省、坚忍的特质

缺少正面个人认同的人,通常需要通过对某个团体的认同来提高自己的自尊心。这就能够解释参加帮派和黑社会组织的年轻人,往往是有个人缺陷的,比如说家庭地位较低或者本身缺少有吸引力的品质。但是,通过与某种帮派的联系,他们会得到某种认同,从而找到骄傲的权利或者一定的社会接受度。

在跨文化沟通中,我们往往很容易对对方的一些突出行为或者特性做出过分的反应和评价,同时,我们也会误认为对方会对我们自己的独特行为或者特性做出反应。 我认识的很多中国人,总是以为自己的憋脚英语会影响对方对自己的评价,而实际上这种影响很可能是不存在的。

心理学家克莱克和斯特伦塔(Kleck & Strenta,1980)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实验,就是让被试误认为自己的脸部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了缺陷,而这种缺陷可能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实验是这样进行的,挑选一些漂亮的女大学生被试参加实验。这些被试被告知出于研究的目的,她们的脸上被化妆出一个伤疤,这个伤疤可能是在脸上、耳朵上或鼻子上。心理学家在做实验前,假装给每个学生化妆,然后给她们一个很小的面镜,看一看自己化妆后的伤疤。心理学家还告诉被试需要用一些喷雾剂,使这些化妆伤疤不扩散。实际上喷雾剂的作用是抹掉脸上、耳朵上、鼻子上的伤疤,因此,这些伤疤最终不存在。但是参加实验的学生并不知道,她们以为自己脸上的化妆伤疤依然存在。这些知觉到的“伤疤”对被试会有什么影响呢?

那些认为自己脸上有“伤疤”的被试,往往会对自己的行为过分关注,或者误认为别人的行为是对自己“伤疤”的反应。当对方表现出一些局促不安的行为时,被试往往认为对方是在歧视或者嘲笑自己。实际上,对方并没有看到这些被试的伤疤,因为伤疤根本就不存在。也就是说,我们自认为存在的缺陷实际上对我们的影响要超出对他人的影响。 在跨文化沟通中,我们自认为的特性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而不一定会影响对方的行为。 而且这一研究还发现,自认为有某些特点、特性或者缺陷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也表现出很多过于敏感的反应。比如说,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自我防御意识,表现出对他人的歧视和批评倾向。

第二节 认同感的心理基础

认同感的心理学基础一直是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主流的心理学杂志上,就有2100多篇文章与认同感的心理学基础有关系。这些研究的基础看法就是认同感所产生的沟通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人类思维的局限性、人类情绪的社会反应、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和个人的人格缺陷等。

一、认知的特性

认同感带来的问题首先是由我们的认知局限造成的,这种认知局限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归类

归类是我们快速认识周围环境的一种方式。因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复杂多样,我们就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归类。一个生物学家可能将世界分为植物世界和动物世界,一个人可能把所有人进行不同的归类。通过归类,我们就可以较容易地对信息进行不同的加工。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团体归属,就很容易从他们的归属中推测这个人可能具有这一团体的共同特性,比如说知道某个人是篮球队员,我们就容易推测这个人身材比较高大;如果知道某个年轻人是清华大学的学生,我们就很容易假设他是一个优异的学生。这种归类及其认知的倾向性,能帮助我们以最少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多的信息判断,这就是认同感的认知基础之一。

2.知觉的差异和相似性

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性,就是容易把某个内部的事物看得比其外部的事物更加相似。比如说苹果是红的,椅子是直背的,想想苹果和椅子,所有的苹果是否都是红的?所有的椅子是否都是直背的?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可能比我们所知觉的差异要大很多。这与我们对人的归类也是一致的,当我们将人归成某一种类别的时候,比如说篮球运动员、数学家、政府官员,我们就可能倾向于夸大这些团体内部的相同性,同时夸大他们之间的不同性。仅仅将人分成不同的团体,就能够引起一种对外团体判断一致的心理效应。这种感觉就是他们之间都很相似,但他们与我们又很不相同。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会认为别人的团体成员很相似,而我们的团体成员是有差异的。比如说我们容易认为欧美的国家很相似,而且与我们亚洲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大。同样,很多美国人认为,日本人、中国人和韩国人都属于东亚人,而不知道这些国家的人们却普遍认为彼此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

一般来讲,我们对某一个社会团体的熟悉与理解程度越高,那么我们越容易看到该团体内部之间的差异;反之,我们的理解程度越低,就越容易夸大该团体内部之间的相似性。例如,我们很多人觉得好像所有的外国人都长得差不多,很多外国人同样也会认为所有的中国人长得一样。我个人就有这样的经历,在去美国之前,我分不清楚我所遇见的外国人长相上的差别,经常错认我所遇见的外国朋友,因此,我遇到过很多令人尴尬的场面。到了美国之后,我逐渐认识到每个外国人长相上的差异。在对人的心理认识上,我们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知觉特性,容易将不熟悉的团体看作“铁板一块”。

3.显著性

你是不是遇到过这种情况,当你是一群人中唯一的男性或者女性的时候,你就很容易变成引人注目的对象?通常这可以让你变得更加突出、更有影响力,你的优点或者是缺点也有了被夸大的可能性,而且你也很可能变成本性别的一个代表人物,人们很容易将你的行为解释为受你的突出特征的影响。同样的道理,当你是一群文化中唯一的代表时,你也往往被看作是文化的代表,容易被人用你的文化来解释你的行为。

显著性可能让人变成焦点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兰格和因贝尔(Langer & Imber,1980)很巧妙地研究了突出特征对人们判断的影响。他们请哈佛大学的学生观看一个读书人的录像,当这些学生认为自己是在观看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的录像时,比如说一个癌症病人,或是百万富翁,或是同性恋者,学生就容易对这个人的行为更加关注。这个人的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特点也容易被这些学生注意到,而且学生对这些行为的评价也不够客观。例如,当某个人被说成癌症患者时,这些学生就容易注意他的面部特征或行为特点,而且容易判断这个人与别人不一样;如果这个人被说成一个普通的哈佛学生时,这些特点和特征往往就会被忽略。我们对突出人物的过分关注甚至可以让我们产生一些幻觉,认为他们与其他人不一样,而这种差异可能是并不存在的。

4.鲜明的案例

我们的头脑中有时会引用鲜明突出的例子作为我们思维的捷径。黑人是不是有运动的天赋?“当然了,乔丹、威连斯、科比、老虎伍兹都是黑人,黑人当然有运动天赋。”由于我们与某一个社会团体有比较少的接触,我们就会从该团体的个例推广到整个团体。这种从个别例子推广到整体的方式是有问题的。鲜明的例子虽然在头脑中容易被想起,但通常是不能代表一个团体的。优异的运动员虽然很突出且令人难忘,但这并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团体的运动才能的最好依据。有时候我们对例子的认识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比如高尔夫球大师老虎伍兹就有一半的亚洲血统,那能说亚洲人都有打高尔夫的天赋吗?

二、情绪的反应

虽然认同感与知觉有很大的关系,但人类的情绪因素也是社会认同感产生的原因之一,挫折所带来的痛苦和愤怒往往也是对外团体仇视和产生敌意的主要原因。

心理学家很早就发现,当人类因为追求某种目标而遭遇挫折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痛苦的感受,这种痛苦往往让人们产生愤怒的情绪,这种愤怒的情绪需要找到发泄点,而这个发泄点往往就是那些与自己不一样的团体和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以及德国后来的经济困难,使得很多德国人感到痛苦和愤怒,因此,他们需要找到发泄敌意的目标。很多德国人就把犹太人作为自己的发泄对象,于是犹太人就不幸地成为这种强烈的民族情绪的替罪羊。

米勒和布吉尔斯基(Miller & Bugelski,1948)做了一个很著名的实验来确认这种挫折与攻击的替罪羊理论。他们请参加夏令营的美国大学生表达自己对日本人和墨西哥人的态度。有的被试是在看了一场戏后,再做这种调查;有的被试是在看一场戏之前做这种调查,这两组被试都非常希望去看这场戏。结果发现,那些要求看戏之后做实验的学生,对日本人和墨西哥人的看法要明显好于那些看戏之前做实验的学生。因为那些很想看戏的学生不得不在看戏之前做实验,这就是一种自我意愿的挫折,在挫折之后,人们很容易对外团体表达敌意。那些看完戏之后做实验的学生,自己的意愿已经得到了满足,挫折感明显消失,相对而言对外团体更加宽容。因此,仇恨来自挫折和失败,羞辱让人愤怒和极端,这些反映的都是挫折与攻击的关系。

替罪羊有时成为愤怒情绪的发泄对象

挫折感还有可能来自竞争,当两个团体在争夺社会资源时,双方之间就容易产生敌意和仇视。相对而言,那些受挫折的人会表现出较高的偏见和敌意。西方社会中对少数民族的敌意,往往与失业率的比例有关。在中外跨文化沟通中,西方人的某些敌意很可能来自与中国贸易竞争带来的挫折感。同样的道理,我们中国人也有可能在国家遇到挫折时,表现出较强的对竞争对手的愤慨。

三、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社会认同感产生问题的第三个原因来自不平等的社会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对不同社会团体的认同和敌意往往是出于双方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当这种不平等存在的时候,双方必须用某种方式去合法化自己的经济和社会优越感,或是合法化自己的敌意和反抗。这就是为什么富人往往认为穷人的贫穷是由于个人的懒惰、不负责任和缺乏雄心壮志。而穷人则认为富人是由于贪污腐化、违法犯纪和家庭背景才占有更多的财富。

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对不同社会团体的认同和敌意,往往是出于双方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国际关系中的不平等也容易导致跨文化沟通中对自己的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不一样。在冲突产生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采用某种态度来合法化自己的行为。

四、人格的弱点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因认同感而产生问题,有些问题是由于个人的特性而产生的,这表现在以下两种人格特性上。

贫富差异可能会让人产生敌意

第一,对社会地位追求较高的人,往往有更强烈的社会认同需求。 因为地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为了感受自己有地位,我们需要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进行比较,从而让我们自己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社会地位比较低的团体,相对而言,容易去攻击那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团体;长相不好的人,容易对那些长相漂亮的人产生妒忌或是敌意。也许当人们的社会地位比较稳定或让人满意的时候,那种追求优越感的需求可能要相对低一些。

妒忌是人格的一个弱点,会影响跨文化沟通

受过羞辱的人或自尊心受到伤害的人,也容易对他人产生较多的敌意和仇恨。我们大家都知道马加爵这类的案例,这些学生出现敌对甚至残害行为的部分原因是他们自己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因此,他们很容易对比自己地位高、条件好的人产生敌意和攻击行为,而对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往往可能会有比较友好的态度。这种个人特性在跨文化沟通中的影响就是,这类人可能会对强势的外团体的人员产生莫须有的仇视和敌意。

第二,具有强烈的权威人格倾向的人,也容易对外团体人员产生敌意和攻击倾向。 20世纪4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两个研究者是从纳粹德国逃难出来的心理学家,他们决定做一个关于反犹太人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他们发现反犹太主义通常与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敌意是共同存在的,不是仅仅针对某个特定团体而表达出敌意,而是对所有与自己不同的人采用同样的判断方法。这些人通常都具有所谓的权威人格,表现为对弱者的轻视和蔑视,以及对自己团体内权威的顺从、尊重以及对惩罚性方法的依赖。

权威人格强的人,在儿童时期通常受到很严格的纪律教育,这种教育使得他们经常不得不压抑自己报复的冲动,并将这些敌意和冲动投射到不同的外在团体身上。权威人格强的儿童,容易产生不安全感,从而过分地关注权力,过分地服从那些有权力的人,或者是攻击那些社会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跨文化沟通中,那些倾向于排斥和仇视外团体的人,通常具有较强的权威人格和比较僵化的思维方式,因为他们难以接受和容忍与他们具有不同思想的人。

第三节 认同感的心理后效

认同感对跨文化沟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会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特定的分析事物原因和结果的方式,以及特定的行为倾向。

一、特定的情绪反应

社会认同理论发现认同某一个团体不仅定义了你所在的团体特性,也定义了除此以外的团体特性,例如我们在说“我们是谁”的时候,同时也定义和排除了“他们”。这样仅仅将自己归结为某一团体,反过来就会推动对本团体的偏好,并且排斥其他团体。很多学生会说自己的学校比别的学校要好,北大的学生可能会认为北大要比清华好,清华的学生也可能会认为清华要比北大好,实际上这两个学校的学生应该是很相似的。山东人一般会认为山东比山西好,而山西人则会认为山西比山东好,这种简单的分类会引起本团体内部人员之间的信任和偏爱。

清华、北大都是中国的一流学府,但是由于社会认同理论所引发的特定情绪反应,两个学校的学生很可能会认为对方的学校不如自己的学校好

对本团体的偏好也是人类追求正面自我概念的一种方式。我们如此关注本团体,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正面的自我认识。

塔杰菲尔(Tajfel,1970,1981,1982)和比尔戈(Billig,1974)发现一些随机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团体区分都可能造成对本团体的偏好和对外团体的敌意。比如,仅仅将人根据驾照的最后一位数字,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就可以让奇数组的人更喜欢本组的其他人,偶数组的人更喜欢偶数组的人,而不喜欢奇数组的人。

康定斯基1910年的作品《第一幅水彩抽象画》

在一个实验中,他们请英国的青少年评价现代抽象派绘画,然后告诉大家其中有些人喜欢达利,不喜欢康定斯基的绘画;另外一些人喜欢康定斯基,而不喜欢达利的绘画。然后让大家见面,并分配一定数额的奖金。结果发现这些青少年倾向于给那些与自己具有相同绘画偏好的人更多的奖金,而给喜欢另一位画家的孩子更少的奖金。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团体比较小,或者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我们是不是更容易表现出对自己团体成员的偏爱?当我们是一群被大团体包围的小团体时,我们可能更容易意识到自己团体的特性;当我们的团体人数众多时,我们则有可能不会轻易想到自己的团体特性。因此,在跨文化沟通中,那些处于弱势群体的沟通者可能更容易意识到自己团体的特性,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二、特定的行为倾向

当我们与外团体的成员进行沟通时,团体间的差异就容易受到社会偏见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通过心理的惯性来维持。特别是当这种影响是被社会所接受和提倡的时候,很多人会追随这种影响而没有任何犹豫和反抗。这种从众的倾向性,并不代表对其他人有什么特别的敌意,而是仅仅表示一种被自己团体的人喜好和认同的愿望。

三、特定的思维方式

社会认同的影响,也就是 我们在解释其他团体成员的行为时,通常会忽略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过分夸大它的内在特性。 这种误差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的身上,而不是环境。一个人的文化和种族特性,往往是鲜明的、引人注目的;而环境的影响,往往是隐秘地产生作用,因此,不容易引起注意。比如,在解释男性和女性社会地位差异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将二者的社会差异归于生理特征,因为这些特征是鲜明突出的、显而易见的。而社会的文化和规范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和限制,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个人的文化特性往往是鲜明的、引人注目的

另外一种认知倾向性,就是容易认为社会的不公平是由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本身造成的,而不是由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的。 人们对社会不公平的冷漠,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公平,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看见不公平。所有这些思维的特性,使得那些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容易认为自己的成功是由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而别人的失败,也是由他们自己的努力得到的。 我们有时候容易把好的命运与品德高尚相联系,将坏的命运与品德的败坏相联系。 有些走运的人很容易认为自己的成功是由自己的高尚品德造成的,这使得他们不觉得自己应对不幸的人有任何责任感,因为他们也可能是品德有亏。

四、刻板成见

刻板成见:英国人有绅士风度,法国人浪漫,美国人外向,德国人严谨

强烈的社会认同感所产生的另一个心理效应,就是对外团体成员的刻板成见。刻板成见是一种泛化的、对外界团体成员的概括,我们经常泛化我们对外团体成员的印象,比如说英国人有绅士风度,法国人浪漫,美国人外向,德国人严谨。这种刻板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太愿意为获得更多信息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有的时候,我们没有时间对一个外团体的成员进行深入了解,或者是因为我们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无法认真思索。当我们年轻时,我们也不太了解人的多样性;当我们太疲劳的时候,也可能不愿意做出过多的努力。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警察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刻板印象去搜查某些特定的团体成员,而不是其他人。在疲劳、愤怒、焦虑时,我们会错误地将外团体的某个成员的个性误认为是该团体的普遍特性。

这种刻板成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有可能伤害那些被刻板印象化了的人。社会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在其著作《偏见的本质》一书中,总结出15种偏见受害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他相信这些反应可以简化为两种:一种是对自己责备(退缩、自我厌恶和对自己团体成员产生敌意等),另外一种是对外部原因责备(攻击、怀疑他人和夸大本团体的优越等)。心理学家发现,那些受到刻板印象威胁的人,有时还会产生某种焦虑情绪,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斯蒂尔(Steele)发现,成绩优异的女生,如果相信男生和女生在数学成绩上有差异的话,那么她们在做数学测验时,往往会产生一种被评估的焦虑,这种焦虑增加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并会影响考试成绩。又如,黑人学生如果相信自己的考试成绩不如白人学生,他们在考试时会产生某种被评估的焦虑,从而影响考试成绩。

这就是说, 当刻板成见的问题被人们熟悉和接受的时候,刻板成见就 会真的变成会实现的预言,人们的行为也会变得与刻板成见所描述的一样。

如果刻板成见能影响人的行为,那么,正面的刻板成见是不是能让人受益呢?研究表明,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哈佛大学的亚裔女生,如果被提醒到她们的种族认同感时,她们的成绩就会提高,因为对亚裔的刻板印象就是亚裔的数学成绩都很好。当这些女生被提醒到她们的性别认同感时,她们的数学成绩就会变差,因为对女生的刻板印象就是女生的数学能力不如男生。由此可见,刻板印象会影响人的行为,而行为的表现与刻板印象的方向基本是一致的。

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对中美文化的比较,所以我很关心大家对对方国家人们的印象,结果发现很多印象是刻板的,很多看法是泛化的、不正确的。比如,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有如下七点。

第一,所有的中国人都会一点功夫。 然而实际上会武术的中国人只是少数人。这种刻板印象,在现实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和他的英国朋友一起在中国乘坐高铁旅游。他们刚上车时车厢里人非常少,因此,大家很快就离开自己车票上的座位,找了更宽松的位置坐下,英国朋友也找了一个三个人的空座位坐下玩iPad。火车到了下一站,英国朋友远远看到有人走进车厢时,面露极其恐惧的表情,以闪电般的速度回到了自己的原座位。这让我的朋友很不解,赶紧问他出了什么事。英国朋友说,万一有人发现他坐了别人的座位,一定会用功夫打他。原来他以为每个中国人都会功夫,而他看过的电影告诉他,被中国功夫打的人会有多惨!现场听懂英语的中国人都爆笑不已。事实上,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你占了别人的座位,人家走到你面前的时候,你立刻让座就好了。用中国功夫打人这种事情,绝大多数中国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在现实中遇到,和外国人一样,几乎只能从影视剧中看到用中国功夫打人的镜头。

不少外国人认为中国人都有一身功夫,并且可能会将这种刻板印象带入现实情境,产生恐惧或者崇拜心理

第二,中国是个古老的、神秘的国家。 这种看法可能是由于我们的自我封闭或者我们的对外宣传不够。“神秘”在汉语里是个褒义词,但是在英文中有可能是贬义词。

第三,中国的文化几千年没有变化。 这与历史事实不符合,中国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恐怕连我们中国人自己都说不清楚。

第四,中国人说话都是代表官方态度。 这与现在的中国现实不符合,中国的民间言论和非主流言论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

第五,中国人的数学很好,是因为中国人有数学天赋。 这忽略了中国教育对数学的重视,以及中国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际上,相当多的中国学生对数学也是非常畏惧的。

第六,中国、日本和韩国都属于东亚国家,因此文化都是一样的,国人的行为都是亚洲人的行为。 恐怕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都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日本人和韩国人倾向于认为自己和中国人有根本的区别,中国人也不会认为日本人和韩国人与自己一样。

第七,亚洲的妇女都很温顺,听丈夫的话。 这恐怕与我们大家常说的“河东狮吼”“野蛮女友”“妻管严”相矛盾。亚洲丈夫可以举出反例来。

我们中国人对美国人也有刻板印象。

第一,美国人不关心家庭。 实际上美国人关心家庭的程度不一定比中国人低,有些政策更是突出鼓励家庭团聚和稳定。

第二,美国人的性生活很混乱,有性病的人很多。 其实由于美国的宗教观念,一般的美国人性生活并不放荡、随意,美国的女性也不像《欲望都市》中的女主角那样随意。

第三,美国人都很有钱。 实际上美国的穷人有很多,美国的中产阶层在生活上是很节俭的。由于美国的税收和高福利政策,美国家庭可支配的现金是有限的。

第四,美国的犯罪率很高,因此美国是个危险的地方。 其实美国的犯罪率并不一定比其他国家高,而且美国的犯罪与少数民族的比率联系很大,与媒体的频繁报道也有很大的关系。

第五,美国的犹太人控制了政治、经济。 实际上犹太人在美国是受到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心理抵制的,反犹太人的思想在美国并非没有。

第六,美国学生都不爱学习 。这与现实不太相符,美国很多优秀学生对学习的热爱甚至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看过美剧《生活大爆炸》的人,对里面的科学家们有多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学术一定会印象深刻。

第七,美国人都有枪 。实际上美国人的枪支拥有率不到20%。

第八,美国人都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和必胜客。 实际上这些在美国都被称为高热量食品(也许这一刻板印象近年来正在消失),很多美国人并不喜欢。

问题

1.为什么一群人中有特性的人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认同感的心理后效有哪些? wO48o74/YQf2DEZnSZZPoh9p/GQH9cKNXRmNgAEuTUDaM82D9JW27XcmFDdk66y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