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读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谦让,把大的梨让给他人。那我们是否知道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有些人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争得头破血流,而有些人心甘情愿让出统治权给更有能力的人。这些人的心胸是宽广阔达的,而下面我们要讲的尧和舜就是这样的人。
由黄帝开启华夏一统时代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华夏联盟的实力越发强大。黄帝的曾孙帝喾(kù)驾崩后,国家被继位的帝挚治理得不好,便由放勋继承了帝位。他的另一个名字大家非常熟悉——尧。
帝尧宅心仁厚,聪慧机敏,待人温暖亲切。他富有却不骄狂,尊贵却不傲慢。他能够尊老爱幼,使九族亲密无间,然后再明确地划分百官的职责,最后使各地诸侯之间也能和睦共处。
这些事做完后,帝尧就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慎重地教民众利用节令进行耕种生产。帝尧一再告诫百官各守其职,终于把各种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尧寻找继承人的时候,诸侯纷纷辞让,不敢接受帝位。这时有人提议立尧的儿子丹朱做继承人,还有人提到共工,都被他否决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帝舜像》
有人推荐了虞舜。为了考察他,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通过这两个女儿来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放下架子,住在妫(guī)水边的家中去,遵守妇道。尧认为舜做得很好,就让舜担任司徒的职务,谨慎地推行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间的五种伦理道德,人们都能遵从;尧就又让舜广泛地参与处理百官事务,舜也能把各种事务处理得当;尧最后让舜在四门主持迎接宾客的事务,四门的人对宾客非常亲切和睦,诸侯及远方宾客都对舜肃然起敬。尧认为舜非常了不起,把他叫来说:“三年来,你谋划事务非常周密,说过的事都能够做到。你来继承我的帝位吧。”舜认为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几番推辞之后,最终还是在众人的坚持下于正月初一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禅让的帝位。
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器,不能把天下传授给他,所以才把帝位禅让给舜。尧让位二十八年后去世,百姓都像自己的父母去世一样悲痛。三年之内,全国各地都不演奏喜庆的音乐,用这样的方式表示对尧的怀念。
三年的丧期结束,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迁居到了南河的南岸。然而诸侯到晋见天子时,都不去朝见丹朱,反而去舜那里,有诉讼纠纷的人都去找舜评断,歌功颂德的人都称颂舜。舜见到诸侯和百姓都来找他,就说:“这是上天的意旨啊!”于是才回到京都登上了天子之位,这就是帝舜。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彩绘帝鉴图说》之《任贤图治》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 用 命 ① ,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 ② 。”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 鳏 在民间 ③ ,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 ④ ,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 ⑤ ,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 ⑥ ,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 ⑦ ,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 是 序 ⑧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 汝 谋事至而言可绩 ⑨ ,三年矣。女 汝 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① 庸命:指顺应天命。庸:同“用”。
② 鄙德:德行浅薄。忝(tiǎn):辱,玷污。
③ 矜(guān):通“鳏”,无妻的成年男子。
④
(yín):愚顽。
⑤
:形容孝德厚美的样子。
⑥ 妻之二女: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尧之二女即娥皇和女英。
⑦ 五典:即五常之教,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⑧ 时:通“是”,这里是因此、就的意思。序:有秩序。
⑨ 女(rǔ):同“汝”,你。至:周到。绩:成,这里指做到。
尧说:“啊!四方诸侯,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中有谁能够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呢?”诸侯们回答说:“我们缺乏应有的德行,不敢玷污帝位。”尧说:“那么,你们都来推举吧,哪怕是你们的亲戚或者是隐居的人才。”大家都对尧说:“在民间有一个单身汉,名叫虞舜。”尧说:“是的,我也听说了,他这个人怎么样?”诸侯们说:“他是一个盲人的儿子。他父亲顽劣,母亲愚笨,弟弟傲慢,而舜却能用孝道来感化他们,使他们渐渐向好处发展,不再干坏事了。”尧说:“那我就来试试他吧!”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通过这两个女儿来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放下架子,住在妫水边的家中去,遵守妇道。尧认为舜做得很好,就让舜担任司徒的职务,谨慎地推行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间的五种伦理道德,人们都能遵从;尧又让舜普遍参与处理百官事务,百官们因此很有秩序;尧最后让舜在四门主持迎接宾客的事务,四门的人对宾客非常亲切和睦,诸侯及远方宾客都对舜肃然起敬。尧派遣舜进入山林川泽,遇到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认为舜非常了不起,把他叫来说:“三年来,你谋划事务非常周密,说过的事都能够做到。你来继承我的帝位吧。”舜认为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禅让的帝位。文祖也就是尧的太祖。
探古迹
文祖庙: 文祖庙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文祖镇。相传远古时代,在这里有两个部落为争夺地盘大打出手,以至元气大伤,面临被其他部落吞并的危险。舜受命调停,重新划定两部落的边界,并在界碑上刻下“尧文德之祖界”几个大字。此碑后不知所踪,永乐年间被村民挖出,虽已断为数截,但前四字依旧清晰,而后两字只剩半截。后经人指点,知道这里是尧帝祖庙,因此人们在这里重新修庙立碑。碑上的字也改为“尧文德之祖庙”。再后来,庙所在的村子便被称为“文祖村”。
识典故
尧天舜日: 意思是尧、舜在位的时期。在古时候用来称颂帝王治国有方,也比喻天下太平的时候。典出南朝·梁·沈约的《四时白纻歌》。该词可用作宾语、定语。
有关尧舜禹禅让,有没有别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