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8 孝文本纪第十
广施仁政

导语

同学们,汉文帝刘恒与吕雉之间还有关系呢,刘恒称吕雉为母后,但两个人并不是真正的母子关系。刘恒是一个善良的君王,他可没有吕雉那样残忍,他广施恩德,改革刑律,废除了很多惨无人道的律法。除此之外,他的善良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看看本节内容就知道了。

吕太后去世后,吕氏家族的人以吕产为首妄图发动叛乱,以夺取刘氏天下。这事儿让朱虚侯刘章知道了,虽然他是吕家的女婿,但是他不愿与吕家人为伍,就把消息告诉了哥哥齐王刘襄。于是齐王就起兵了。

老将军灌婴知道后,决定联络齐王,先按兵不动,等待时机铲除吕家人。陈平和周勃等一众老臣也在朝中策应刘氏诸王。终于在大家的齐心合力下,将吕家人一网打尽。天下平定后,群臣都觉得代王宽厚仁孝,而且母亲薄氏娘家也是善良严谨的,于是大臣们都前去拜见代王,将天子的印玺献给他,尊立他为天子。

代王见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派人来拥立自己称帝,就询问左右侍从郎中令张武等人,张武担心有诈,让代王称病,再观望一阵子。中尉宋昌则认为此事可信,因为民众刚经历了秦朝的暴政,好不容易过上安定的日子,现在朝廷扫除了吕氏专权,即便有大臣有心发动暴乱,也难以获得民心。况且代王是高祖现存儿子中年龄最大的,又有贤德仁爱的名声,群臣前来拥立顺应了民心,代王可以去国都即位。

代王和薄太后商量了一番,决定派太后的弟弟薄昭前往会见绛侯周勃。绛侯等人详细地对薄昭说明了他们为什么要迎请代王。薄昭回来报告,也说此事可信。代王这才放下心来,笑着对宋昌说:“果真如你所言。”便命宋昌陪他乘一辆车,张武等六人也乘坐传驿之车一并前去长安。代王到达高陵县后停了下来,派宋昌先驾快车进入长安探察时局变化。

宋昌抵达了长安城西北的渭桥,自丞相以下的大臣全都恭候相迎。宋昌回去向代王报告,代王便驾快车抵达渭桥,群臣称臣拜见。代王下车向群臣还礼。到了代王在长安的府邸,群臣恳请代王即天子位,代王再三推辞,可是群臣非常坚持,于是只好接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人绘《却坐图》局部

前180年,代王登基,就是孝文帝,他改封原先的琅邪王刘泽为燕王,右丞相陈平被降为左丞相,太尉周勃升任右丞相,大将军灌婴升任太尉。被吕氏族人篡夺的原属齐国和楚国的封地都还给了原主。之后,孝文帝派遣车骑将军薄昭到代国迎接皇太后。

孝文帝广施恩德,改革刑律,废除了连坐、肉刑等惨无人道的律法;重视农业,免去田地的租税,并且亲自带头耕作;妥善处理汉朝与南越、匈奴的民族关系。对南越实行安抚政策;匈奴入侵时,孝文帝率丞相灌婴亲征,收服匈奴后,一边实行和亲政策,一边加强边防。

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师,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衣服、车驾没有增加。如果遇到天灾,孝文帝就免除诸侯的进贡,解除禁猎禁渔的规定,减轻民众的受灾程度,还开放仓库发放粮食,赈济贫民。

前157年6月,孝文帝在未央宫去世。遗诏要求丧礼期间一切从简,丧礼不超过三天,免除其余的服孝规定。不能禁止民间娶妻嫁女、祭祀、饮宴等活动。但凡应当参加丧礼的人,都不必光着脚行大礼。示孝的经带不能超过三寸,不要陈列车队与手持兵器仪仗,不要动员民众去宫殿哭丧。霸陵一带的山水仍然保持它的原貌,别有所改变。后宫中至少将夫人以下女仆全都遣送回家。

之后太子刘启在高祖庙里即位,这就是孝景帝。孝景帝在位期间,施行“推恩”政策并分封王侯诸子,使国家安定太平。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

亲近原典


《孝文本纪第十》节选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张武等议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 ,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 ,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啑 血京师 ,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 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 ,刘氏也,天下绝望 ,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 ,此所谓磐石之宗也 ,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 ,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 ,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强。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

注释

习兵:熟习军事。

属意:真实意图。

啑血:踩着死人的血行走,指平定诸吕之乱。啑:同“蹀”。

践:登上。

天下绝望:天下人对天子之位已断绝希望。

地犬牙相制:封地边界如犬牙相互交错,既能相助,又能相制。

磐石之宗:指汉朝江山坚如磐石,不可动摇。磐石:大石。

左袒:露出左边的臂膀。

朱虚、东牟: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皆齐王刘肥之子,诛诸吕的宗室重臣。

译文

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等人派人去迎接代王。代王询问左右侍从郎中令张武等人,张武等人商量说:“朝廷大臣都是高帝在世时的大将,熟习军事,多有谋略,他们的意图决不仅仅只是做大臣,不过是因为畏惧高帝与吕太后的威权罢了。他们现在已经杀掉了吕氏的族人,血洗了京都,如今只是名义上迎请大王,实际的意图却不可信。请大王称病而不要前去,先来观望事态的变化。”中尉宋昌进言说:“群臣们的建议都是有失偏颇的。秦朝政治失道,豪杰诸侯并起,谁都觉得自己可以拥有天下,到最后登上天子之位的人却是刘氏。由此天下的诸侯豪杰们消除了幻想,此其一。高帝分封了诸子弟为王,使各王国与郡县的土地犬牙交错并相互制约,这正是所谓如磐石般稳固的宗族根基,天下的人都信服刘氏的强大,此其二。汉朝兴起之后,废除了秦朝的苛政,简约了法令,施行德政恩惠,使人人自安,人心难以动摇,此其三。至于吕太后凭借威严,封吕家的人为三王,他们掌握政权,独断专行,然而太尉不过持一信节进入北军,一声呐喊兵士全都露出左边的臂膀,表示效忠刘氏,反叛吕氏,结果将吕氏消灭了。这是天意,不是人力所能及的。现在大臣们虽然准备发动暴乱,民众也不愿被他们所驱使,他们的党羽难道能从一而终地追随而不变吗?在朝内现在有朱虚侯与东牟侯这样的宗亲,在朝外他们又惧怕吴、楚、淮南、琅邪、齐、代等王国的强大。高帝的儿子现在只有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为长兄,为人圣明贤德孝顺仁爱,闻名天下,于是大臣们顺应天下的民心而准备迎请大王拥立为帝,大王不必再怀疑了。”

访古人

宋昌: 宋昌原本是代王刘恒的中尉。吕氏被剿灭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想拥立代王刘恒即位。消息传来,代王手下的诸多大臣都认为这是圈套,建议代王以生病为由拒绝前往,只有宋昌力劝代王前往。最终,代王刘恒即位为汉文帝,宋昌被封为大将军,掌管南北军。之后,宋昌又凭借军功被封为壮武侯。

探古迹

霸陵: 亦作“灞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是汉孝文帝刘恒和窦太后的合葬陵寝,因临近灞水而得名。霸陵开创了帝陵“因山为陵”的先例,对后世的帝王陵寝修建产生了很大影响。霸陵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所思

何以汉文帝习法家刑名之学却施政宽平? UN31Skzt3rNBErj6+Ce/LjJHCy7ewDuQ9yXxVOrpQYG50CUj4YSD238mqTgfqKF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