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玻璃心?其实只是过度敏感在作祟

“被‘社交敏感’裹挟的成年人”

某次上课,老师和我们分享与被研究对象发生争吵的经历,以此说明某种关系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破不立”,也就是说,有时发生冲突恰恰是拉近距离、关系发生变化的关键。

然而,当老师说完我问道:“倘若对方因此而恼怒,双方关系彻底破裂,研究该如何进行?”老师愣了一下,回答我:“你应该先搞清楚,你为什么很担心关系破裂这件事。”

担心惹恼别人,担心别人讨厌自己,担心发生争吵,担心关系破裂,这大概是像我这种对待社交异常敏感的人每天都在担心的事。

来找我进行心理咨询,患有“社交恐惧症(以下简称‘社恐’)”的女孩和我说:“我无法停止自己对对方情绪的揣摩和想象。渐渐地,对方回复我微信的时间、和我说话的语气都成了我揣摩的重点,倘若有人没有回复我的微信,那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我甚至会萌生‘这个人不喜欢我,那我以后再也不找这个人说话了’的想法。”这样的想法逐渐侵蚀了她的生活,于是她活成了一座不愿与人交流的“孤岛”。

实际上,当前很多年轻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敏感,你会发现现代人的情绪越来越容易受到他人反应的裹挟。受到上司或朋友的称赞,你会活力满满一整天;然而一句否定的话,则会让我们对生活的期待火速下降。

“玻璃心”的出现,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越来越脆弱。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镜中我”理论。他认为,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与态度,构成了个人的自我认知。库利将自我形成的要素分成了三个方面,分别是:个人对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个人对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以及个体对他人的认识与评价作出的判断。

从这个理论就可以看出,那些正在经历社会交往敏感的人,实际上正在遭遇的是自我认知恐慌。他们急需他人的正面评价以获得正向的自我认知,仿佛自身的好坏全部都是由对方的反应来决定的。

有一位姑娘在做心理治疗时跟我倾诉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她是这样说的:“我仿佛过于自我,在社交中总是不懂倾听。”

在进一步追问后,她说:“我有一个聊得来的网友,彼此的兴趣爱好相同。可是前些天她突然‘消失’了,我给她发微信,她直接无视,不再理我。我将我们的聊天记录从头看到尾,不停地进行自我反思,最后发现是因为前些日子她和我抱怨某一件工作不顺心,可是我没有回复她。她对我说‘你总是这样,永远不会安慰别人,只想着自己’,就是这件事之后,她再也不理我了。”

这次失败的社交让她为自己冠上了“不懂体恤别人”的帽子,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在这面“镜子”的照射下,她的行为开始发生改变:“我不知道要不要向对方道歉,但我又不知从何说起。现在,我在和别人讲话的时候都会特别注意倾听,几乎不敢倾诉自己的意见。”

有调查结果显示,负面信息对个人的影响比积极信息的影响更为强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忽略大多数的夸赞,而过分纠结于一两次的批评。

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经常以个性化的评价或是失败的社交作为全部评价标准,这是造成人类“社交敏感”的原因之一。当我们过分放大社交中的负面结果,最后我们就会变成被社交裹挟的人。

“习惯性察言观色,是我的错吗?”

在我的周边,有很多“高情商”朋友,这群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掌握有“察言观色”的本领。他们貌似在所有的关系里都如鱼得水,时时刻刻都能察觉到对方情绪的变化,及时调整话题,或是能迅速发现身边人的需求并迅速补位。

但是,我发现具备察言观色特质的“高情商”人群普遍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内心比那些“低情商”的人更加敏感脆弱,他们也更难经受社交失败的打击。

往往,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性逻辑便是认为自己的付出应该获得同等的回报。然而一旦期望没被满足,便会有失望、沮丧、愤怒等负面情绪出现,但他们又会将这种负面思维内化成自己的缺点,从而在社交中变得更加敏感脆弱。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为了让大家喜欢我,我要更加努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去取悦别人”的思维,陷入“取悦症”的陷阱。

我身边就有一位取悦症“重度患者”,她只要与周围的人发生争吵,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反应。后来,当她拥有伴侣之后,这种身体反应变成了呕吐。

“我常常一边哭,一边抱着马桶吐。我知道那只是一些小事,但我就是控制不住得恶心。”

然而,如此注重与人维持良好关系的她却没有获得更多的朋友,她被排斥在一个个的“小团体”之外。这让她相当困惑,她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于是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

造成“察言观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可能和你小时候生活的经历有关,比如你有一个强势的父亲或母亲,比如你有过寄人篱下的经历;它也可能与你所处的环境有关,比如你在职场中学到的生存技能,比如你曾受到重要他人的指责和评价,或是曾经受到重要事件的影响等等。

心理医生布莱克基于二十余年的临床研究,曾出版过一本《取悦症》,专门用来剖析“取悦者们”的心理状况,她将其成因总结为三个类型:认知型“好人”、习惯型“好人”和情感逃避型“好人”。其实往往这三类都会同时出现在取悦型人格中,让人在社交中处于劣势,产生更多的负罪感。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就会形成“冲突避免”的心理。在这样的情绪之下,我们害怕他人愤怒、畏惧对抗、担心与他人发生的一切冲突,而在冲突发生时,则会将所有的错强加在自己身上。

当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负责某场重要活动的现场对接。为了更方便地工作,我忽略了老板两次让我撑伞的提醒,自以为非常出色地完成了整场工作任务。

事后,我的老板询问我:“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撑伞吗?”我自然而然地认为他是在关心我的身体。

但我的老板却说:“一个女孩子站在雨中忙前忙后,你以为自己将所有人都照顾得很周到,但在外人眼里,你知道他们会怎么想我们吗?他们会觉得,这个公司非常冷漠、不近人情,只知道让一个姑娘冲锋陷阵。所以以后要记住,在职场中的很多场合,照顾好自己是你做所有事的前提。”

看吧,你以为你是在做对别人好的事,但其实却给别人造成了困扰。我们以为的“察言观色”,其实某个程度上也不过是自我满足与想象的狂欢。

“寻找丢失的自己”

作家蒋方舟曾经在某个节目中说:“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在纷繁复杂的关系里看见自己,是我们在这个日趋多元的世界里需要具备的能力。如何成为一个拥有正确自我认知的个体?如何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良性互动?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关注他人到关注自己。

一个社交敏感的人,大多都是不自信的人。前些日子我和几个好友去一家网红餐厅打卡,按照“聚餐传统”,每道菜上来前大家都疯狂拍照,就连一向不热衷发朋友圈的Sun对此都颇为上心,将图片修了又修,和大家一起拼成九宫格发布在网上。

然而吃饭结束,Sun发的那条朋友圈状态消失了。

“我删掉了。”问其原因,她跟我说:“大家都不点赞,说明他们可能并不想看到我的这条状态。发了也没什么意思,还会让人误会我是在故意炫耀什么,我觉得没必要。”

在社交变得更加便捷的现在,点赞数好像成了我们人缘好坏、朋友多寡的重要衡量指标。然而,当你试着不要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只关注自己的心情,一切会变得不一样。

其次,从内部归因到外部归因。

在社交中,我们会存在某种思维定式。即当与他人意见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按照自己的认知进行推论,将问题的原因归结在自己身上。

比如,当别人说的某句话刺痛了你,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他对我有意见”。在这里,“对我有意见”实际上便是一种“内部归因”,这个问题的主要发生人是“我”。长时间的内部归因,会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糟,也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缺乏自信、怀疑自我。

倘若我们转变思路,当我们将对方的不当言论解释为“对方情绪过于激动,是无意之举”或者“对方是因为误会了这件事情的经过才得出这样的结论”时,我们就会心平气和地进行二次沟通,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外部归因”。

外部归因能帮助我们聚焦问题本身,避免对他人负面猜测,同时增加自信感,让自己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最后,从否定自我到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欣赏自己的优点很简单,但鲜少有人能够面对全部的自己。

当代社会以“以瘦为美”的审美观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身材焦虑症。在某一段时间,我近乎病态地看网络上的细腰视频,尽管周围的人都跟我说我并不需要减肥,可是与视频中的人相比我仍觉得自己不够完美。于是我拼命地健身、控制食量,希望自己也能跟她们一样成为“腰精”。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因为自己喝了一杯奶茶而负罪感满满,因为自己多吃了一口肉而否定自己不够自律,我在镜子前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对自己的外貌评判标准越来越高。健身没有带给我健康,反而带给我沉重的心理负担,特别是当我发现自己已经如此努力,可是体重并没有下降的时候。

当我开始长时间地被不幸福侵蚀,我才猛然意识到其实我做这些事的起因,都是因为我没有完全地接受自己的身体。

承认自己的优点,但同时也承认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愉悦地接受它。学会与不完美共处,这样我们才会变得愈加美好。 Qw9CSz+5yQpE/v2Igaq2lZimjLd6G/7OKs6oaKJQN260qsrKotQHXwPZp/6jKdt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