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宁

南宁从来不是热门的旅行目的地,在桂林、柳州面前,它甚至是个难以服众的“首府”。市区曾经良好的人居环境和休闲氛围正在被高速发展的洪流冲击,周边县区的自然、人文风光,也只能算是名胜地区的“低配”版本。但从另一面看,南宁可能是广西唯一具有“都会”感的地方,便捷的交通加上蓬勃的城市脉动,适合过路的旅行者短暂停留和消遣,然后奔向德天瀑布、北部湾或是以越南为起点,开启东南亚的旅行。

历史

越族先民很早就生活在这片百越之地,其中“西瓯”和“骆越”两支被认为是南宁的壮族先民。东晋大兴元年(318年),晋元帝司马睿在此建晋兴郡,郡治所在地便在南宁。到唐贞观六年(632年)改称邕州,于是就有了这个沿用至今的古称。而“南宁”的称谓则是从草原南下的蒙古统治者为庆祝边疆绥服,取“南疆安宁”的寓意而得。清代以降,越来越多讲粤语的广东人溯江而上,南宁一度粤商云集,骑楼、白话、凉茶、艇仔粥等珠江文化的元素兴起,使之成为南粤文化的另一处传承之地。

1911年,武鸣人、军阀陆荣廷借辛亥革命胜利之机,宣布广西独立,并将省会由桂林迁至南宁,由此引发了邕、桂两地长达数十年之久的省会争夺战,直至广西解放才得以平息。1958年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由省会改称首府,1965年10月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1年,南宁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运动,几十年坚持不懈,终于把“绿色”扎根到了血脉之中,也让这里赢得了“绿城”的美誉,并在2007年荣获了“联合国人居奖”,2012年,南宁又获得“中国特色休闲城市——养生休闲之都”称号以及“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称号。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在南宁,将城市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两年之后,276米高的“地王大厦”领衔了埌东新区的“长高运动”。随着新区的发展,一座座摩天楼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堪比“深圳速度”。到2018年,最高建筑纪录已被华润中心东写字楼刷新到403米。而此刻,邕江南岸的五象新区正在复制这样的发展奇迹,而南宁的GDP也在此时突破4000亿大关,自然位居广西第一,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流、物流、现金流正在帮助这座曾经慵懒的小城跻身大都会之列。

蓝瘦,香菇

2016年,一位南宁小伙子“蓝瘦,香菇(难受、想哭)”的失恋感言,逗乐了全国网友。一向低调的“南普”(南宁普通话),第一次被全国人民熟知。从视频中可以听出,南宁一带的方言(包含南宁白话、壮语等)普遍缺乏翘舌音和送气音,因此声母z、zh、s、sh、ch、c会被一律读作sh;而t、k、p,会被读成d、g、b,“滇宫飙过一失飞旋”(天空飘过一只飞船),是个不错的例句。行走在南宁,南普,你学会了吗? MhE5r3lhxvXbLJQElhy6jeUBkltm2bPVhZWiwEWkvsVyrwFG42yIXjMZf/YJRKV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