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与其他的任何一块大陆都不同,它在被发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很久了。从毕达哥拉斯开始,古希腊人就相信地球是圆的。亚里士多德完善了这一学说,认为一个球体的对称形态要求地球的北部与南部保持平衡——如果没有这一平衡,头重脚轻的地球可能会颠倒过来。从这一地球平衡说中衍生出了南方大陆现在所使用的名称“Antarktos”,意为“Arktos的对面”(Arktos——北方天空中的大熊星座)。在埃及,托勒密认同要保持地理的平衡,必会存在一片未知的南方大陆;他于公元150年绘制的一幅地图显示,有一大块大陆将非洲与亚洲连起来。
《南极洲:人类征服冰封大陆的非凡历史》(Antarctica: The Extraordinary History of Man’s Conquest of the Frozen Continent;1990年),《读者文摘》编辑部著
《南极洲:完整故事》(Antarctica: The Complete Story;2001年),大卫·麦戈尼格尔(David McGonigal)与琳恩·伍德沃思(Lynn Woodworth)合著
《最后的探险家:休伯特·威尔金斯——极地探险时代的英雄》(The Last Explorer: Hubert Wilkins,Hero of the Great Age of Polar Exploration;2012年)西蒙·纳什(Simon Nasht)著
1954年,澳大利亚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第一座永久科考站,在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年)期间,就有12个国家在南极设立了46个科研基地。这一急剧扩展的活动促使了《南极条约》的生成,并使其于1959年得以签署,最重要的是,南极大陆从此受到保护,用于进行环保、和平的科学与探索。在随后的几年里,尽管出现了一些领土争端,《南极条约》仍然是主要的约束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南极在气候变化中的主要作用日渐突显,以及独一无二的科学观测机会在南极不断涌现,南极科考也是突飞猛进,硕果累累。
“Antarctica”(南极洲)一词原来在拉丁文中用作形容词,“南极洲”这一正式名称的由来与一个人有关。爱丁堡绘图家约翰·G.巴塞洛缪(John G Bartholomew,1860~1920年)最先将这一词汇用于标记“未曾探索的南极大陆”的地图,他在1890年出版的一本地图集中包含了这幅地图。